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书展|30岁的《书城》杂志:互联网时代如何阅读经典?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3-08-22 09:0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从1993年创刊起,《书城》杂志凝结着国内外学人的共同记忆。近日,由《书城》杂志与上海三联书店共同主办的“经典与传承”活动在上海书展举行,邀请作者和编者聊聊共同的30年。作为《书城》30年的系列纪念,本次活动还推出了《书城》特装合订本。

传承经典文化是《书城》杂志一直以来的办刊宗旨。杂志以思想、文化、艺术为内容定位,涉及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经济、政法、科技等多个领域,在推广深度阅读的同时,希望能够弥补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思考局限。

作为《书城》的重要作者与资深执行编委,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戴燕回忆了自己过去十多年间参与《书城》编写的工作。在她看来,无论人文学科的研究有怎样的专业性,最终总是希望能够将成品传达给更多的普通读者,有更大的影响面。她以著名古文字家裘锡圭的访谈为例——这样一位“冷门绝学”学者的访谈文章却广受欢迎,《书城》杂志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把人文研究的成果普及给了更多的人。

如今,面对网络时代,纸媒的出版是否仍然有意义?戴燕表示,在今年的书展上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让她对于纸质杂志的未来有了一点信心,“《书城》本来的定位就是书太厚了,要用杂志的方式给普通人看。也许我们还是要有信心,认为我们的杂志可以编下去,会有年轻的读者愿意看。”

同为《书城》执行编委的文艺评论家、小说家李庆西认为,不同的文化区域有各自不同的“经典”:《浮士德》无疑是德语地区的经典,但是在中国人心目中肯定比不上《红楼梦》。另一方面,对于“经典”可以有不同层次的理解,而未必局限于评论学者的话语,在他们编辑的《书城》杂志文章里,也有这样多元性的选择。

活动现场

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回忆了《书城》杂志三十年间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迁。“从《书城》杂志创刊的时候发展到今天,我们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看到阅读的变迁。”《书城》最早由倪墨炎创办,定位是一本“关于书的杂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杂志呈现出了敏锐犀利的时代风格。后来,杂志开始倾向于《纽约客》的风格:全彩印,偏向新闻,注重时尚性,这种风格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是印刷上成本过高,难以支撑。一直到现在,黄韬指出,杂志的风格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增加了思想性的内容,整体更为内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认为,经典阅读不需要让自己碎片化或流量化,来迎合读者,而是“以不变应万变”,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找到自己的读者群。另一方面,他认为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样态来让读者接触经典,例如从影视作品引入,对经典作品进行阐发。

“在多元的氛围当中,我觉得经典就像鱼池当中的一条鱼一样,要让它活在当下,”《书城》杂志执行主编、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顾红梅总结道,在她看来,这也是杂志未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