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张晓刚画作的叙事性和文学性 | 易丹《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2023-08-23 14: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易丹在分享创作《物 / 像:观看的意义之旅》的缘起时表示,在张晓刚的视觉艺术中,常常运用的 “物” 的元素包括 “人物”、“器物”、“景物” 等。而 “像”,与观众个体的视野、感知相联系,需要观者 “看见” 的参与。 “成像” 的过程是体验性的:“每一位观者都有自己的身份、情绪与情感定位,有自己的历史感、现实与肉身。每一种感受都有价值。” 易丹说道。他坦言,在以艺术作品作为观察焦点时,“意义” 并非是一种公共化的、或具有单一性结果的词汇——当看似能够穷尽表达的文字语言介入到对视觉物象的叙述中时,也并不足以周全 “意义的显像”。

易丹写就文章《评张晓刚画作的叙事性和文学性》(收录于《物/像》),进一步阐释张晓刚的视觉艺术之美。

《物 / 像:观看的意义之旅》新书发布会现场,从左至右为:余明锋、张晓刚、易丹、叶滢

评张晓刚画作的叙事性和文学性

易丹

一些批评家和研究者,提示了2000年前后张晓刚作品的“文学性”,认为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特征,在于对叙事的凸显。如果遵循这一阐释路线,我们在面对《舞台3 号:城堡》时,就可以找到许多说法。无水的类似浴盆的容器,断掉的雕塑手臂,蒙眼骑木马的男子,以及长着白色狗头的人体等,都可能在讲述某些故事,或者与艺术家个体经验相关,或者指涉现实。至于画面中最醒目的建筑物,则可能是一座学校或监狱的视觉替代。如果借鉴张晓刚自己曾经发表的言论,我们也许还能够把作品标题中的“城堡”,与卡夫卡写于20 世纪初期的那部著名小说联系起来。所谓叙事,在中国学术话语里已经达到如此泛滥的程度,以至于人们对它有些熟视无睹了。元叙事、叙事、叙事结构、叙事学,由此引发的各类文本洋洋洒洒,多到无法穷尽。然而所谓叙事(narrative或narration),来源于拉丁文词根narrato,其核心无非讲故事而已。故事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和情节的组合,也可以是指涉社会和文化的系统说法,或称话语(discourse)。这其中,根据叙事学的说法,还能分辨出被讲述的故事和讲述故事的方法两个层次。

将叙事这一研究范式,移植到对张晓刚绘画作品的观看,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家对文学作品的借用上,比如把《舞台3号:城堡》命名中的“城堡”,与卡夫卡的《城堡》关联,也不能仅仅关注艺术家主体的讲述欲望和意图。既然是空间造型作品,我们就需要在由物像组织成的空间中,寻找讲述的结构:被讲述的故事,可以替换成各种物像模仿和造型,正空间和负空间的存在等;讲述故事的方法,可以替换成通过线条、块面、体积、色彩和透视等手段安排的物像位置,以及它们构成的相互关系。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看见空间叙事的三个层面。

第一,是物像自身的形态和形式,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造型。这些造型,在张晓刚的作品里有一种隐约的反再现倾向,无论是体积还是质感,又或者是透视,显然不完全为了模仿真实,而是引诱观者去注意它们的寓意或象征。第二,物像和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让我们发现画面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反逻辑的荒诞感,现实中互不关联的物体,被艺术家强行安排在各处,形成视觉整体,强迫观者去追寻它们之间的构成和寓意关系。第三,“舞台”和“城堡”的命名暗示,尤其是“舞台”,将观者诱入一个想象的、封闭的虚拟空间,面对物像被迫上演的情节。

所有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让我们明确知道,作品所呈现的空间,是一出只可能出现在梦境或幻觉之中的物像戏剧,一个超越日常现实的神话或故事。浴盆中戴眼镜小女孩的目光,与观者目光相撞,似乎成了演员对观众的暗示:这里是舞台,这里发生的故事都不是真的,是一种表演,有一种布莱希特式的离间效果。凝视这个小女孩的眼睛,我甚至可能联想到马奈在《草地上的午餐》(1863)里描绘的那位裸体女性,以及她的目光:我凝视她的肉体,她则反观我的视线,并带着一丝嘲弄,哈,你看到的,恐怕是你内心希望看到的。但那只是一种幻觉,在现实中也许根本不可能发生。难怪,当年的巴黎沙龙展,要以“有伤风化”为由拒绝这件作品了。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局部,布面油画,208cm×264.5cm,1863

依据空间叙事的三个层次,我们还可以把《舞台3 号:城堡》,当做进入张晓刚作品世界的导航图。

被变形呈现的现实,通过物像造型和画面构图,在画框规定的空间里既搭建了物质具象的舞台,也开启了幻觉和想象的开关。人像和物像被戏剧化地描绘、安排、整合,再加上命名提醒,构成虚拟世界正在上演的一瞬。正如小说家通过文字叙述,在读者参与下创造出一个想象世界一样,艺术家通过实在物像,让观者站在画前,成为被剧场(展厅)空间规定的叙事接受者。

在这个图像舞台上,观者首先看见人物和道具、布景之间的故事。只不过,这里的人物并非绝对主体,他们与道具和布景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纯粹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正如前面所说,浴盆中戴眼镜的小女孩和路边的三只空沙发,都具有同样的构图和表意价值。他们可能都是客体,也可能都是主体。

而当观众将目光和意图投射到画面上,不管是人还是物,所有的像又都成为客体。观者看见它们的过程,变成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流与阐释过程:观者依据自己看见的物像,依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在整体构成中为它们建立相互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逐渐展开的故事。

如果观者不满足于眼前的视觉经验,试图追究画面物像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根源,他们就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观看、浏览和凝视,去回忆有关艺术家生平和创作的资料,去脑海中寻找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对张晓刚的叙述,并在内心拼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张晓刚来,跟自己对话。在这种想象场景里,观看作品的行为,又变成了观者主体和艺术家主体之间的故事。

用学术性话语来说,就是建立了观者和艺术家的间主体场域。

当观众离开这个虚拟舞台和剧场(展厅),免不了会相互交换观看体会,甚至爆发争论,这又可能引发观者主体之间的故事。一个观者主体和另一个观者主体,一群主体和另一群主体,再次触发接受者的间主体场域,构建出另一个情感和精神话语空间。

当然,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观者面对任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时,都可能发生。如果追溯历史,我们还能发现,中国绘画的观者和藏者题款传统,其实就是一种间主体场域的呈现。在一幅画作上,非创作者用毛笔写下一些字句,甚至一首表达观感的诗,拥有者用印章显示拥有的权力,都构成了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观者之间的话语互动。南宋夏珪的《西湖柳艇图》,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夏珪,《西湖柳艇图》,107cm×59.3cm,南宋

不过如前所说,当我们把张晓刚的作品和他同时代一些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对,我们还是能看到某种区别。相对于一些同时代艺术家的反叙事具象作品,张晓刚的作品有明显不同。无论是《舞台3 号:城堡》,还是2000 年之后的其他一些画作,都有明显的讲述动机与母题,和不太明显的讲述逻辑和意义。画面空间构成、色彩和透视等元素的反逻辑,就是这种不太明显特性的根源,在我看来,也是其所谓文学性或诗意的根源。

燕卜荪早在1930 年的《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就跟其他一些“新批评”理论家一样,将悖论和模糊描述为文学的本质。他指出,“模糊”(ambiguity)是一种“词语变化,不管有多轻微,都会给读者提供对同一语言做出不同反应的空间”。诗或文学之所以有魅力,恰好就因为这种模糊反应空间的存在。或者换句话说,文学文本不同于科学文本和其他文本,就因为此。

如果张晓刚的一件绘画作品,要么是抽象线条和块面的组合,要么是带有情绪或不带情绪的物像逼真再现,它或者创造了画面的实在空间,或者置换了现实的可见空间,只要观者明确看见画框规定的物本体,并止步于此,他就可以宣布自己把握了全部意义。但当这个观者,在张晓刚的作品里看见实在物像,却发现自己无法为它们建立空间逻辑关系,更无法为它们找到明确的指涉和寓意线索时,他的观看行为就只能变成一个不断在主体、客体和间主体场域中往复阐释的过程。将燕卜荪所说的“词语变化”,转借至张晓刚作品中造型、透视、色彩和构图的变化,我们就能看见,无论轻微或强烈,这些变化都能给观者提供一种做出不同反应的想象空间,诱导出情感和意义的模糊状态。

故事诞生,文学性凸显了。

把张晓刚创作于 2015 年的青铜彩绘《母与子》,拿来跟《舞台3号:城堡》 或《三个热水瓶》对照,我们也能看到这种微妙区别。

张晓刚,《母与子》,青铜油彩,2015

(母)86cm×40cm×40cm

(子)70cm×23.5cm×15cm

观看这件作品,我们必须想象自己站在它面前或四周,因为这是真实三维空间中的两尊雕塑组合,而不是二维平面的物像。它们的体积正空间,以及围绕它们的负空间,可以被明确感知到,不像那些二维画面中被置换后的状态。当观者看到物的实在,体积的实在,他不会质疑这两个体积之间的空间关系,也不会质疑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叙事逻辑。

在我个人的想象观看中,正因为《母与子》排除了用一种空间置换另一种空间的可能,也就排除了虚拟空间的多重故事。分裂和悖论消失,模糊遁形。在空间审美这一层次上,相较于张晓刚此时期使用相同母题的绘画作品,我们也许可以说,这件青铜彩绘雕塑不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作者介绍】

易丹,先后为哈佛大学、波恩大学、欧洲大学研究院、根特大学、鲁汶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相关图书】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易丹 著

中信出版·大方 2023年4月

观看,让我们抵达艺术的意义,解开物像之迷,看见记忆与失忆。

最新张晓刚研究论著×近50幅画作及未公开手稿,庖丁解牛式的作品分析×艺术家与学者间的神交对谈。在视觉文化时代,唯有超越看到,才能进入看见!

原标题:《评张晓刚画作的叙事性和文学性 | 易丹《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