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营造|云南古村的孩子们如何讲述自己的乡村

崔家滢
2018-09-20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孩子如何看待和参与古村的变化?”

8月18日,一场特别的展览在云南大理诺邓村举行。这场展览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把策划、宣传、组织的决定权交给一群平均年龄12岁的孩子。儿童策展、公共展演、非遗传承人邀请、网络直播、古村小导游……让这个曾因“舌尖上的中国”而闻名的火腿村,再度热闹起来。而此次展品和演出节目,都出自美丽乡愁公益团队举办的“我的未来我的家”诺邓家园创变营。在乡土中国日益受到冲击的今天,以乡土教育为触媒,启发青少年的主体性,聚焦村落社区营造,撬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泥板,这场展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展览现场。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一场特别的展览

“这是我们在课堂上制作的盐思维导图”,一个小姑娘将观展游客的视线指向几幅图,“中间是繁体的盐字,它左边是一个臣,右边是一个卤,代表古代国家对产盐卤水的控制。”

“这里展示的是我们为诺邓村设计的新节日。”

……

孩子们正在讲解自己制作的“山水名片”

8月18日这天,村子山脚的古戏台与龙王庙前的大片空地一改往日的寂静,陆续涌进来许多观展群众。他们有的是正在云南旅行的背包客、有的是乡村建设与社区营造的学者专家,有的是专程来看一场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创新教育实践者……而更多的,是来“凑热闹”的诺邓村本村居民,许多阿姨奶奶抱着年纪小的娃娃们坐在龙王庙最高的台阶上,与更矮一些的“我的未来我的家”手绘横幅,共同构成了展演的背景。

跟着指示地标进入古戏台下的门洞,可以看到两边各贴着“34个人,9天,1个奇迹”“这是一个关于古村的故事”,穿过门洞,签名板、展览介绍、团队介绍、各式各样的展品、互动留言拍照……展览该有的,这里一个都不少。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特别的展览呢?首先,这是一场由我们这群诺邓古村未来的主人们,用9天的时间,自己策划、组织、筹备的展览。”下午两点,小板凳和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经占据古戏台的过道,展演准时开场。两名小姑娘手握话筒念着开场白。

展览的第二个特别之处在于其主体——“昨天·今天·明天”。在“昨天-重识”板块中,孩子们用手绘、思维导图、建立档案的方式,展示诺邓昨日辉煌的三张“名片”——山水、盐、古建筑;在“今天-参与”板块中,他们展示了作为今日的小公民,可以如何参与诺邓的变化,并将公共地图、旅游主题路线、创造新节日的方案陈列在展板上;而在“明天-畅想”的板块中,孩子们畅想自己的未来人生,畅想未来的家园公共空间,发起共建古村的倡议书。

而第三个特别之处,在于这场展览更像是一个节日盛会——除了“静态”的展品,孩子们还借用“创造101”的名字创意,准备了一台名为“古村创演34”的演出,将部分展品变成了更具有吸引力的节目,例如山水诗歌朗诵、盐戏剧、洞经古乐演奏等等,展览现场还设有“古村小导游”志愿岗,带领观展游客逛古村。

四个导游小组轮值,自己策划路线、撰写导游词,带领游客逛古村

变化中的古村

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诺邓,在历史上曾是一个以盐业为生的繁荣村落,也正是因为山脚下那一口千年盐井,作为一个山间村落的诺邓,却拥有管理盐课的提举司衙门、文庙棂星门等建制,文脉悠久,民风纯朴。

而人们听闻这个村落,更多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人们对“诺邓火腿”这一特色美食的向往,激发了当地的旅游活力,然而诺邓村仍然逃不过与许多传统村落相似的命运,传统文化濒临失传、村落空心化严重、年轻一代不知道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家乡……

“万驮盐巴千石米,铓铃时鸣驿道里”的诺邓,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费孝通、钱理群、晏阳初、梁漱溟等老一辈乡村研究学者的观点,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价值,人们需要“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在共同文化的纽带中,重建对故土的联结与身份(identity)的认同。而文化一旦停止创造,就会趋向失传和消亡,乡土中国的魂,也会随之消失殆尽,变成真正的“空心村”。

2015年,我们正式成立了致力于乡土教育与乡土文化公众传播的公益团队美丽乡愁。在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院、经管学院等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团队秉持儿童为主体的视角,深入古老的乡土中国,开展文化梳理、课程设计、乡土教育服务等行动,溯源乡土文脉,唤醒青少年对于家园及自我的认同,从而激发更多创变行动。

美丽乡愁深耕诺邓五年,开展了两次乡土文化主题夏令营,并为当地编写、出版了一本《诺邓乡土文化读本》。与以往乡土教育活动不同的是,比起追溯遥远的历史,这一次,我们希望更聚焦于如何通过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现在和创造未来,并且把“变化”展示出来。

在营期的第一天,引导员们就用了半天的时间为“变化”破题。孩子们领到两张卡片,分别是“人生故事卡”与“家园变化卡”,课堂分享时,他们展示的“人生故事”,有年近耄耋的老人,也有同龄的孩童;而“家园变化”,也引发孩子们思考“新”与“旧”的关系。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意识到,乡土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变化也是它的一部分,最终投射到家园中每个个体的身上,构成村落生活的昨天、今天、明天。

共创的课堂,共创的家园

“现在我们村子里没有很多活动空间,有老人协会,但是没有小孩子可以学乐器的地方,在这里,中老年人可以打太极,小孩子可以学洞经古乐。”

讲台上,女孩们正在兴高采烈地陈述她们小组的“古村艺术馆”方案。

展览中陈列的展品都出自孩子们在创变营中的课程成果。他们认为,古建筑是诺邓非常突出的一个“名片”,要在展览中展出。因此,引导员和他们一起去探究当地民居的样式、学习古建保护、修复的知识。在实地寻访中,他们发现村子里有一幢废弃的古民居,引导员临时决定,将原计划里的模拟规划游戏,变成“古村公共空间改造”提案大会。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尽可能地接触村庄里正在发生、或未来很可能发生的真实议题,因为他们并不是家乡文化延续的局外人。美丽乡愁团队的伙伴大多来自城乡规划、公共管理、民俗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很早就接触了社区营造、参与式发展、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并把它们融入到了课程的研发中。

每个小组先为不同人群做需求分析,并按照“公共性”“可行性”等条件,逐轮筛选出一个进行提案深化。然后,他们需要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画出民居“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图,并阐述它将被赋予什么样的功能,又要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前提下进行运营改造。

这个“主人翁”的角色唤醒,经历了困难的适应过程。第一天,古村孩子们还对使用便利贴、大白纸的分组讨论形式感到陌生又紧张,到营段后期,当引导员说出开始讨论时,他们已经能迅速分工,手绘、写字、画思维导图、计时、方案分享。

古村艺术馆、古村电影院、健身中心、文化宣传社等提案陆续出炉

“大家要挑选什么展品进入展览?”课堂上引导员们向孩子们发问。“共同性”的概念在“家园营造”的系列课程中被引入。什么是最能唤起村民情感的共同记忆?文化资源为大家带来了哪些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哪些共同的议题?怎么做才可以让家园的“文化泉水”有汲取有灌入生生不息?整个乡土文化创变营在某种意义上,更像一个自下而上的“社区文化营造工作坊”,只是这个乡村工作坊的主角,变成了儿童。

一个展览能做什么

“展览本身,其实是最大的展品,展示了乡村少年儿童的无限可能。”

8月18日早上8点,诺邓村还笼罩在山雾中,孩子们已经在古戏台集结,开始布置展品。自己确定时间、地点,确定主要内容和筹备日程,确定人员分工,制定下雨和暴晒的应急预案,用各种方式邀请村内、村外的人们参与展览……

“太烧脑了”,孩子们一边叫苦不迭,一边又觉得新奇有趣——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自己来策划一场展览,无疑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

孩子们推举了年龄较大的两个初中毕业女孩作为“总导演”“节目指导”,他们也各自分到了角色,主持人、展览解说员、小导游、宣传组员、后勤组员。

搬凳子的后勤组员

展览的海报是大家通过每人写一句话的方式共创出来的,在村内人流量大的区域粘贴,而面向村外人的宣传,大家决定采用微信推送的形式,推荐语、活动内容、衣食住行贴士都由孩子们自己撰写。创变营的几名外地营员还发动自己的“亲友团”前来观看,“还可以录小视频!抖音、快手做直播!”在孩子们的建议下,展览当天也实现了网络直播。

乡村的人际关系网络其实孩子们早已熟稔于心,“音响可以让甜姐借,她和广场舞的领头阿姨是邻居”“板凳我伯伯家有好几条,明天我拿过来”,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亲和力和表达力,到村委会向村长借到了古戏台场地、向广场舞阿姨借来了音响和话筒,家住附近的同学也搜罗来许多板凳,解决了现场休息的问题。

为了丰富展览的内容,引导员希望和孩子们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一次访谈。孩子们提到可以邀请洞经古乐的传承人到现场表演,在他们的努力下,想法成为了现实,孩子们的乐器介绍和洞经古乐的演奏将互动演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最后,孩子们完成了目标——作为诺邓的形象大使,通过一次公共展览,让近千人参与,近5w万人了解到变化中的诺邓。

非物质文化遗产“诺邓洞经古乐”乐队被孩子们邀请到展览上演出

美丽乡愁的收获

美丽乡愁团队将这场展览,定位为一次以青少年为主体,传播村落文化,整合外部资源,加强人际链接,提升家园认同的村落公共事件。

首先,展览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乡村宣传路径的文化创意。因为本次展览,来到诺邓的游客类型更加多元化,让外来者得以了解一个“流动的、生活的”村落,突破了对于诺邓的刻板印象。我们希望自下而上的古村文化展览,能如同日本越后妻有著名的“大地艺术祭”一样,成为激发本土活力、形成当地文化艺术品牌的一个尝试。

小解说员为外国游客做讲解

其次,借由展览的契机,外部的资源得到了整合。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的副教授胡靖全程为孩子们提供调研采访指导。在云龙县团委、旅游局等部门的支持下,第一支“诺邓古村美丽乡愁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在未来,小导游们将继续为游客提供服务,传播和传承诺邓文化。我们邀请来的教育集团和基金会负责人,也通过和当地学校的洽谈,将书籍、网络教育资源的捐赠提上了日程。

最重要的是,展览强化了公共参与性,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丰富形式。“创造新节日”系列展品获得了观众的关注,有一个小组的孩子们希望把每年的8月18日设立为诺邓的“古村展览节”,把这个节日延续下去。

与日本大地艺术祭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自上而下的规划,没有驻村艺术家、专业策展人,文化传承的保育更加依靠当地人自身对于文化的认同与内驱力。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公共节庆,组织者、观众、道具提供者……每一个角色都是展览成功的重要元素,村落的人际链接得到加强,共同的文化符号再次被提取、展示,乡村得以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触媒”角色起到了重要作用。每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而一个个家庭,就组成了村落,由儿童生发出的联结,影响力不亚于原有的成年人社群。

诺邓古村旅游公约

“感谢你们为村子做的这件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乐队也很久没有聚在一起给村民们演出了。”洞经古乐传人黄奇昌老人在演出结束后对我们说。

在乡土中国日益受到冲击的今天,如何应对广大乡村的失落,留住共同的乡土文脉,要把眼光收回到世代生活其中的人们身上。以青少年为主人翁,用他们愿意传承的、生活中继续着的乡土文化,转化为公共事件,撬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泥板,助力内外资源的整合,实现乡土社会的“再动员”。这场特别的展览,或许能成为乡村复兴催化剂的样本之一。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美丽乡愁团队联合创始人)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