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席李原园:节水是水资源配置先决条件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3-09-10 05:59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由水利部和国际水资源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将于9月11日到1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水资源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

中国将在本届大会上积极分享中国治水思路,为全球水治理提供中国治水智慧、中国方案,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共同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

大会举办前夕,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席、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

李原园从事水利水电规划与设计研究工作38年,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全国水利普查等全国性重大资源环境基础调查,到攻克水资源开发利用、江河流域综合治理、水生态水环境修复保护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从全国防洪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水网等多项重大水利规划和国家重要功能区及区域水利规划编制,到主持多项流域区域水资源调配、江河流域治理、水生态修复治理方案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设计与论证工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李原园谈到,我国天然情况下就存在水土资源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格局不匹配的问题,气候变化、社会经济活动对下垫面的改变都使我国水资源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也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不平衡、不协调、不均衡的状况,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国家水网建设来解决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

他强调,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配置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持续不断抓下去,抓好,落实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

以下为专访全文:

水资源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的问题愈加严峻

澎湃新闻:你主持了两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我国水资源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原园:在气候变化,国土空间格局,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的三种因素影响下,我国水资源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改变比较强烈的地方,像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这些地方水资源量衰减非常明显,而这些地区本身又是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地方。一方面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很多流域开发利用已超出了它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此更加剧了这些地方的水资源紧缺和水生态环境问题。

有些地方水资源有适度的增加,比如我国的东南沿海,及东北的北部地区,水资源增加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背景下,降水增加,所以它的水资源量也增加。

虽然一些地方看起来水资源在增加,但是实际上危机还是非常严重的,比如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很多河流的水资源补给来源一个是冰川融水,一个是降雨径流。这些年随着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冰川融雪补给量增加了,短期看河川径流量是在增加,但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固体存储的冰川水资源量因为加速融化是在减少的,实际上从长期来看,水资源量是减少的。

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反映出洪涝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在加剧。比如郑州“7·20”特大暴雨,今年海河“23·7”流域特大洪水,都反映出洪涝灾害的风险在加剧。以上是第一个方面,即水资源的自然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二方面,把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一起来看,可能带来的挑战问题就更加严峻了。刚才说到北方地区很多地方水资源本地就少,而且水资源量在减少,但这些地区很多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比如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输出区域,这些年农业种植面积,耕地面积及灌溉面积都在增加,特别是松花江流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基地。再从能源角度看,我国很多能源基地,大都分布在北方缺水地区。因此,水资源供需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全国21个城市群,人口和财富的聚集对水安全保障的要求提高,这些都会对整个水安全保障格局的重新构建带来大的影响和新的挑战。

所以,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粮食生产格局,城市化格局,这些都对整个水资源的供需格局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澎湃新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格局带来的影响?

李原园:第一,我们要通过建立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第二,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就要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活、生产用水用地方式,建立适应变化的经济社会与生产结构。

第三,必须有应对措施,比如从水利的角度来说,无论我们的供水体系还是防洪体系都要考虑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发挥正常功能,在极端条件下功能也要发挥到最大。

第四,要加强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工程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设数字流域、数字水网,提升智慧化调度管理水平。

迫切需要通过国家水网建设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衡问题

澎湃新闻:国家水网建设对我国水资源格局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李原园:我们国家天然情况下就存在水土资源不匹配的问题,北方土地多水少,南方是水多土地少,再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导致这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均衡的状况更加加剧了,因此迫切的需要通过国家水网建设来解决水资源的空间不均衡的问题。

通过国家水网建设,一方面让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在空间格局和国土空间的格局进行合理的匹配,跟城市化格局进行合理的匹配,跟产业布局结构进行合理的匹配,提升水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提升供水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各种突发不确定因素的保障能力。

另外还要提高整体的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比如说北方很多地区天然水资源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比较大,对水安全保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家水网建设要从战略层面来谋划,使未来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和管理首先要抓好节水

澎湃新闻: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突出的矛盾,如何强化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和管理?

李原园: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在不断衰减,一方面是气候变化带来的一定影响,特别是这些年黄河流域枯水年份相对多一些。另一方面下垫面和国土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导致水循环过程发生变化,比如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林草植被增加以后,自然耗水量增加了,流到河里的水就减少了,再比如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导致含水层破坏存不住水,这也使得黄河流域水资源形势更为紧张,面临的挑战更大。

要解决好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和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持续抓好节约水。在这样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必须严格节水控水,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及以水定绿。

第二,黄河水资源量在减少,所以必须涵养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怎么去涵养保护它?我们要在上游适宜的地方建设林草植被,涵养冰川这些固体的水源,涵养河谷空间等等,使得黄河能持续不断地为子孙后代提供水源。

第三要优化配置水平。黄河水资源如何合理的在自然系统和人的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合理分配,怎么在不同区域间合理地分配,怎么在不同的用水行业和用水产业之间分配,使得水资源的利用达到一个梯级循环,这样水资源就能够重复利用很多次,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就能够解决一部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已经超出了它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此要在节约利用、涵养保护、优化调配的基础上,还要想办法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通过国家水网重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提高它的承载能力。

澎湃新闻:当前我国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怎么样?需要如何加强?

李原园:总体来说,这些年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突出抓节约用水,我国水资源节约利用方式,管理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无论是农业用水效率,还是工业、城市生活的节水效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相比先进国家,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用水方式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还有待提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手段还不完善。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持续地强化节约用水。节水作为水资源配置的一个先决条件,要持续不断抓下去,抓好。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