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残酷的“天使”:福岛核电站之殇

2023-09-22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和风险,即便是已经建立了核电站也应该按照要求(最高危险等级)修建防波堤,但是经济利益成为了当时的唯一考量。

大鹿靖明的《堆芯熔毁》所记录下的福岛核电站危机纪实,确是一种日本社会较为罕见的“较真”。这本书里的每一个章节里都含有令人“捧腹”的笑点与槽点。

《堆芯熔毁》或许是一种无言的抵抗,在一个普遍无责任的社会疾呼道义,在一个罔顾真相的舆论场里独念事实,大鹿氏痛惜日本国民沦为“蠢人”的堆芯,但又有多少人听得见这残酷天使所唱的挽歌呢?

文 | 吴 昊

终于,他走入了会场,震耳欲聋的跺脚声,所有人都把眼光投向他们的“领袖”——“三位一体”的负责人、洛斯阿拉莫斯的“父亲”——奥本海默博士。

此刻,原子弹的烈焰燃烧在广岛、长崎,死硬的日本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胜利的喜悦充斥在不大的礼堂中。

走上舞台正中央,奥本海默陷入了失焦和彷徨,他率领人类精英们创造了新的死神,比以往所有武器更为致命的杀器,他获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被迫说着那些场面话,然而痛苦的人群、烧焦的尸体、破败的废墟已经尽收眼底,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也打翻了潘多拉的魔盒。

《奥本海默》剧照

奥本海默犹如《EVA》主题曲《残酷な天使のテーゼ》(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他预见死亡,见证死亡,甚至支配死亡,然而,最后又被死亡、毁灭所深深地诅咒。他的后半生遁入了灰色的审问室,不断地经受科学、政治、良知三者的交叉审讯。

前不久,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将有计划地排入大海,这则消息并不新鲜,因为自从日本“3·11”地震过去已经12年了,日本政府以及东京电力公司的所作所为从一开始就把这个敲破的鼓放在了舞台的正中心。

排海从来不是一个选择项,他们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值得玩味的是,也是今年的5月,美国总统拜登前往日本参加“G7”峰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广岛“原爆”纪念馆与拜登亲切合影,许多媒体都揣测也就是在当时,美国默许了日本的排海计划。

2011年福岛核事故救援场景(图自社交媒体)

历史从来是循环往复的,拜登自然不会为“小男孩”和“胖子”(美国投向日本的两枚原子弹的代码)道歉,但是广岛这一晤其间的复杂性值得阐发。

《堆芯熔毁》是日本的《切尔诺贝利》吗?

我觉得远远不是。

大鹿靖明所记录下的福岛核电站危机纪实,确是一种日本社会较为罕见的“较真”。这本书里的每一个章节里都含有令人“捧腹”的笑点与槽点。

比如,“3·11”地震当天,东电高层兵分多路,一部分人远在中国“公款旅游”,另一些人与妻子一道旷工畅游奈良;又比如,不少科研机构向兴建福岛核电站的东电公司预警,表示福岛附近海域的地层比较活跃,不适宜兴建大型核电站,东电则表示这些科研工作人员所论述的结果“不准确”,立刻对文部科学省(日本科技部)做工作,希望政府出面协调在报告的文字上“多下工夫”……

网络论坛中常见的“苏联笑话”在《堆芯熔毁》中比比皆是,一如扉页上写着的“本书讲述的是一群蠢人的故事”。

一场人数历史上空前的核电站灾难即将来临之际,社长清水偕夫人尽享奈良福光,而作为动点巨头掌握着巨大权力的胜俣社长和常务副社长鼓则远在中国。这意味着,东京电力排名前三的高层领导是一路人,为了观光或是不必要不紧要的考察离开了东京。

2011年4月,东京电力社长清水正孝访问东京电力总店

从结果论上来倒推这次福岛危机,其实这些“蠢人”在不在现场、在不在日本似乎也不是很关键。大鹿靖明所例举的细节中,各种错误、失误、瑕疵、疏漏等等目不暇接,所属责任方也从东电、政府甚至到当地民众,每个人都逃脱不掉关系。

这些复杂的原因在一场大地震的激发下,完成了惊人的链式反应,它虽然不如广岛、长崎那般惨烈,但是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却远远地超越二战的胜利宣言,这是一次人性(如果有的话)的彻底倒退,这绝不是一种妄言。

在日本排海的决定消息放出之后,国内的舆论是哗然的,纷纷指责日方的不作为,对于核污水排海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不少专业机构也给出了预警。一下子海产品以及日本料理店陷入了一段疯狂自证的时期,公众号里关注的店家都在第一时间贴出声明,与日本的海产品决裂。

东北亚“三国志”中的另一面,韩国民众开始抢购海盐。而日本自己呢?大约只有愤怒的福岛渔民上街游行,其他的大部分人情绪稳定。

4月12日,在决定如何处理福岛核电站污染水之前,示威者在日本首相官邸外抗议。

我好奇那“稳定”的根源,便联系了长期旅日的友人,以下是经过我整理的日本民众意见——既然世界原子能机构报告认为没问题,那就应该是安全的;既然美国也没有阻止日本排放,那么中国为什么要这么愤怒?;我们(老百姓)看的都是媒体的报道,即便是(有害)那我们又能做什么?

切尔诺贝利的悲剧,让苏联被西方钉上了“反人类”的耻辱柱,此后多年,牢不可破的联盟轰然倒塌,但是他们仍会把它的尸体拉出来鞭挞一番,2019年英美合拍的《切尔诺贝利》正是这一佐证。《堆芯熔毁》会起到类似的警示效果吗?目前答案是不乐观的。

《周刊文春》不遗余力地挖掘东电“黑料”,当时日本政府中各种传闻也从各种渠道流出,这些庞杂的消息都被大鹿靖明记录在案。但冷静之后,这些报道、泄密乃至主动揭露都是一种无用功,对既成的灾难不会有任何的改观。

唯独媒体获得流量,政府需要台阶,民众需要宣泄,东京电力作为大而不能倒的整体需要替罪羊,这个关于福岛核电站事件的舆论场中各方似乎达到了微妙的均势,甚至都获得了“解脱”,唯一的受害者似乎就是周边流离失所的居民,仅此而已。

《切尔诺贝利》剧照

自然会有人去质疑日本人的“习以为常”,但是《堆芯熔毁》讲的不仅仅是福岛,纵观全书,不论是正文还是脚注,你可以到东电以及日本相关核电站的“前科”累累。

2007年,新潟县中越海域地震导致东电旗下刈羽核电站“紧急停堆”,变压器起火导致含放射性物质的水从该核电站多个机组溢出,直接排入了日本海。

相关事故中,东电的应急处理迟滞,信息不透明对于泄漏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知情不报,当地的新潟县知事、柏崎市市长对东电持不信任态度。

我们就以刈羽核电站事故为例,地震所引发的火灾原本只是一个小范围事故,但是东电展现了“独立王国”优良作风,恶意瞒报,导致救火的时机被错过,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核泄漏,对于新潟县这样一个以渔业、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省份,这种公害事件是相当致命的。

但是如果大鹿靖明不在书中提及这一历史事件,那么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场泄漏事件呢?他们早就习惯了,无非就是泄漏多一点罢了。

《切尔诺贝利》剧照

提前绘制的数据模型,不断被提及的危险预警,无不加剧着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的讽刺性质。但是,讽刺并不意味着反思,并不意味着改过自新。快速的遮掩、顺理成章的解释以及闪烁其词的文案才是这些闹剧、丑剧的“正确解法”。

核电站的电力安全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备用的电源、应急的电力车都应该需要做出详细的预案。然而福岛核电站危机爆发后,所有的电力系统彻底失效,应急调往现场的电力车因为交通中断无法第一时间到场,错过了及时处置核泄漏的时机。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从没有预想过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干脆明确地排除这种情况,设计工作就无法进行” 。

日本地质专家很早就对福岛海域的地震危险作出了判断,但是东电高层觉得这些看法“并不确定,没有必要立即反映到设计中”。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本身就充满了争议和风险,即便是已经建立了核电站也应该按照要求(最高危险等级)修建防波堤,但是经济利益成为了当时的唯一考量。

单独帮核电站修超高的防波堤会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但是东电显然也不想做大善人帮老百姓一起修堤。他们热衷推进完成“钚热利用”这种见效快、污染大的技术,不想因为“可能的地震风险”耽误公司的“钱途”。在公众安全与企业的利益面前,东电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仔细想来,整个福岛核电站事件中有混乱的指挥,有失审的设计,有不好的运气,但是唯独缺乏的是富有效率的机制以及有责任心的人。

当自卫队“毅然”拒绝进入核电站抢救,当东电千方百计凑出老弱病残的“福岛死士”,当一任任日本首相面对镜头笑啖福岛鱼,甚至有勇者畅饮处理辐射水之后,这一切都沦为一场“原地反思”。

原本应该肩负起拯救民众、挽救危机的中央政府也陷入了一种失能的窘境。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枝野幸男贡献了这场危机中又一“名场面”—— 3月11日晚上7点45分,新闻发布会上的他表示核电站周边民众不需要慌忙撤离,两个小时后9点52分,又是他请求大家迅速开始撤离。

海啸来袭的情景并不是朝陆地轻轻拍打波浪般那般程度……混凝土筑成的10米高防波堤由于海啸的猛烈冲击而瞬间被吞噬得不见踪影。当海啸猛烈冲击约30米高的悬崖时,溅起的水花将高达50米左右,远远高于悬崖高度。尽管第一核电站的假想海啸高度不过5.7米,但它却遭遇了约为其假想值3倍高度的海啸袭击。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大鹿靖明冷峻的笔触让我无端想起了葛饰北斋所绘的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该作品的文化衍生品遍布全球,是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写照。

日本人对海啸或许习以为常,时常光顾的惊天大浪铸就了他们所谓的“岛国心态”,那边人自言自己缺乏安全感。

《堆芯熔毁》或许是一种无言的抵抗,在一个普遍无责任的社会疾呼道义,在一个罔顾真相的舆论场里独念事实,大鹿氏痛惜日本国民沦为“蠢人”的堆芯,但又有多少人听得见这残酷天使所唱的挽歌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堆芯熔毁: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实录》

作者:(日)大鹿靖明

译者:熊芳

内容简介

站反应堆的堆芯,还有问题企业东电的管理层、责任部门经产省的官员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及保安院等部门的核电专家们、贷款2万亿日元给核事故企业东电却在其经营陷入危机时只顾拼命保全自己债权的愚蠢的银行家们、不顾空前的国难仍埋头于疯狂政治斗争的政治家们。他们全都陷入了“堆芯熔毁”的状况。我要尽可能地记录下这些所谓的精英、高管和杰出人士的无能与保身、推诿责任,以及精神萎靡。

——摘自本书初版后记

作者简介

大鹿靖明,1965年出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毕业。记者,就职于朝日新闻社。著有《六本木新城默示录:检证“活力门事件”》(2006)、《六本木新城默示录:最终章》(2006)、《坠落的翅膀:JAL破产实录》(2010)等。《堆芯熔毁: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实录》(2012)获第34回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

原标题:《残酷的“天使”:福岛核电站之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