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文保专家:警惕极端降水对室外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3-09-26 13:5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我们要特别注意西北干旱地区的暖湿化,这会对当地文物带来致命的后果。”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文物保护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周双林在谈到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土遗址的影响时说:“西部干旱地区一旦出现强降雨或出现地面潮湿的情况,对土长城、土烽燧等土遗址是非常要命的。西部地区保存有汉代、唐代的烽燧,这些烽燧之所以保存千年正是因为当地干旱,如果西部不干旱了,这些土遗址很快会消失。”

我国是文物大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有76.7万余处,包含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由于不可移动文物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环境,文物常遭受到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甚至毁灭的风险,而在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这些风险正在加剧。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一文中提到:“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趋势,致使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所处外在条件恶化,干扰影响加速,文物因灾损毁、自然破坏的事件频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其中,极端降雨带来的水害是建筑遗产面对的最常见、破坏力最大的灾害类型之一。

数据显示,2010年南方大范围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四川省35个乡镇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淹没和损毁;2016年,台风“莫兰蒂”造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文物遭受重大损失,福建、浙江6座桥梁相继受损、被毁。

安徽黄山镇海桥2020年洪涝损毁前(左)、后(右) 。图片来源:《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2020年汛期,我国江南、华南、西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200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长江流域省份文物受损情况更为严重,其中,江西160处、安徽144处、湖南62处、四川41处、湖北31处均遭受不同程度损伤。11个省份共有70余座桥梁受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四川阿坝红军长征遗迹达维会师桥和江西婺源清华彩虹桥等被冲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襄阳城墙发生局部坍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桂林李宗仁故居、湖北十堰武当山建筑群五龙宫龙虎殿等发生房屋垮塌。

如何防范极端降水对室外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如何把预防的理念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气候变化还会给文物保护带来哪些影响?日前,周双林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以下为对话内容:

水害是建筑遗产面对的最常见、破坏力大的灾害类型之一

澎湃新闻: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多发频发会对文物保护带来哪些影响?

周双林:对遗址、石窟、古建筑等室外文物而言破坏最大,他们本身就处在自然环境里,雨水对这类文物的影响较大。

2021年10月8日,受持续降雨影响,平遥城墙84号内墙局部坍塌,文物部门设置隔离围挡和警示标志,对险情段墙体进行遮盖,确保古城居民和游客人身安全。新华社 资料图

常见的雨水破坏有几个方面,一是落雨时雨滴自上而下的冲刷,冲刷对土遗址、土长城影响较大,我国西部地区很多土遗址、土长城的表面信息都被雨水冲蚀掉了;二是积水,降雨后,雨水排泄不掉,积水也会对室外文物产生影响,比如古建筑一旦积水地基就会软化,墙体就可能出现变形;再比如考古发掘的遗址,一旦进水产生积水,侧边也会出现垮塌,遗迹会变形;三是极端降雨形成大的径流或者河流形成洪水也会对遗址和古建筑等产生侵蚀、冲刷和破坏。近几年极端降水短期内形成的径流对遗址的冲刷是最明显的,土遗址和建筑的根基是很容易被冲坏的。

另外,雨水对室外文物材料的破坏也是明显的,比如石窟,只要是雨能淋到的地方表面的石刻信息都会存在破坏。包括北京的故宫、颐和园、五塔寺里面的石刻,他们很多是大理石材料的,受降雨的冲刷破坏也是比较明显的。

澎湃新闻:室外不可移动文物如何抵抗极端降雨影响?

周双林:我认为有几个方法,一个是做好文保单位及其周边的排水。在极端降雨频发的背景下,室外的古建筑、古遗址和石窟,要想抵御极端降雨的影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文化遗址或文保单位周围的排水要做好,这是最好的办法。石窟类的像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石窟的顶部为了排水,在顶部来水的方向都设置了排水沟。考古遗址发掘也最怕雨水,很多考古遗址在发掘的时候,如果突然遭遇一场暴雨,发掘坑里全是水的话损失是比较大的,所以会采取搭防雨棚子或者周边挖坑积水等方法进行排水防御。

第二个方法就是消除长期积水。有些古建筑的旁边有水坑就会给古建筑的地下供应水分,古建筑就会出现问题,把古建筑周围的坑填实,让它周边不积水,这也是一种方法。

第三个方法也是一个核心的方式就是本体修复。古建筑最怕雨水,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漏雨,漏雨导致很多问题,结构沉重、材料受损,甚至长草生霉。所以古建筑要做的就是把建筑本身进行加固,房顶漏雨一定要赶紧修复,这样雨水的破坏就会最小。我们观察到,近几年山西古建筑垮塌的都是结构本身有问题,把古建筑漏雨的问题解决掉,雨水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另外一个方法是材料保护。对于室外的铁狮子、铁牛、铁旗杆等铁器,大理石、石雕、石狮子、石经幢等,也需要做材料保护工作,采取化学防水等措施抵抗雨水的影响。

总之,要采取预防的措施,平时就把文物自身的问题解决掉,而不是等雨来了才发现问题,这是最核心的。

警惕西北地区暖湿化对土遗址的致命影响

澎湃新闻:极端降水的影响代表了我们国家大部分气象要素对文物的影响,气候变化还会对文物产生哪些影响?

周双林:气象影响因素里面还有一个气温的变化,比如东北地区对文物破坏最严重的气候要素是冻融,像土遗址,降水降雪产生冰冻,一旦融化产生冻融对这些文物的影响非常大。

山西新广武长城“月亮门”大风倒塌前(左)、后(右) 。图片来源:《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还有风的影响,沙尘暴来临时,风携带了大量沙石对文物的风蚀作用非常明显。另外,西北地区的风压,风特别大的时候可以把墙体吹塌。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明显,我们要特别注意,西北干旱地区如果暖湿化,短期来看会对生态、对农业带来有利影响,但对文物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因为西部干旱地区一旦出现强降雨或出现地面潮湿的情况,一些土遗址像土长城、土烽燧就会是非常要命的。西部地区保存有汉代、唐代的烽燧,这些烽燧之所以保存千年正是因为当地干旱,如果西部不干旱了,这些土遗址很快会消失,需要及早做好准备。

需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文物风险图

澎湃新闻:古建筑、遗址、石窟都是不可移动文物不能搬到博物馆去,如何应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

周双林: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方式,一个是搭“保护罩”,给重要的室外不可移动文物比如石碑、石经幢修个亭子。国内现在也在做,比如四川有很多汉阙,现在都搭建了棚子来抵抗雨水的冲刷,这样石刻最大的威胁就消除了。最近这些年山西有一个行动叫“抢救古建撑伞行动”,给马上要垮塌的古建筑上面搭个棚子,山西这种方法虽然说不能解决本体的问题,但是有了棚子雨水就淋不着它,它的毁坏就会降低速度。

另外一种方式叫“牺牲保护层”,比如说土遗址可以在上边给覆上一层草拌泥,相当于给这些遗址穿上一层“衣服”,在遭遇雨水冲刷时,这层草拌泥即便受损也不会心疼,因为受损不是文物本体。现在像西部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郑州商城,邯郸赵王城很多都是这样做的。甚至残长城也可以,在上面做一层可拆卸不影响外观的防雨层。

对于像石经幢这类小型的室外文物可以采用搬迁的方式把它放进博物馆,在原地放一个复制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国外经常这样,例如意大利的大卫像。但现在还存在理念上的问题,就是原位保护和有效保护的矛盾。另外大的就比较麻烦,不好搬迁。比如河北赵县石经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石经幢,就在赵县十字大街的中间风吹雨淋,它在自然状态下遭受的破坏可想而知。

澎湃新闻:如何把预防的理念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

周双林:现在气象部门对于降雨的预报,包括泥石流的预报都是有的,但还需要有灾害的预测,即多大的雨能形成多大的危害?对室外文物能产生多大的影响?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文物风险图,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做文物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

本体保护才是文物保护的根本

澎湃新闻:你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文物保护将来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周双林:政策和资金都要跟上。文物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光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也应该是当地政府参与和多机构合作。在投入上政府部门要大量投入,社会力量也要投入。其实有很多文物最后保存得不太好,还是跟投入的资金有关系。

目前文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技术来说其实是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投入,而且有些时候还要有创新性的管理措施。比如说像山西的古建筑这么多,光靠政府投入确实不是办法,还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澎湃新闻:对于大型的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是不是未来文物保护的方向?

周双林: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但是数字化不能保护本体。比如说一个人生病了,给他拍张照片留念,难道就不给他治病了吗?数字化固然很重要,数字化可以留存信息,但数字化不代表本体保护,我们最心疼的还是本体,本体是价值真正的承载体,所以本体保护是不可取代的。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陈飞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