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拜登为何在一周时间内会见这八国领导人

2023-09-29 10: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盛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在过去的一周于纽约如期召开。作为落户于美国的一个多边外交舞台,联合国大会的召开直接赋予了美国领导人与到场的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展开对话的便利条件。然而今年的联大除了美国总统拜登以外,其余四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最高领导人均没有出席,加上一直试图成为“第六常”的印度领导人莫迪的缺席,此次联合国大会显得有些“星光黯淡”。尽管如此,一些在地区事务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国家,其领导人的出席使本届联合国大会更着眼于目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中一些具体的节点。对美国而言,世界性霸权的构建离不开在不同地区塑造对自身有利的秩序并挖掘其中的现实利益,因此美国总统拜登趁着联合国大会召开的期间展开了密集的外事工作,与八个国家的领导人实现会晤,试图在稳定美国现有战略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潜在的国家利益。

拜登与八国领导人分别谈了什么

中亚五国

美国与中亚五国的C5+1对话机制始于2015年,但是从这次开始,该机制被提升到了国家元首的对话级别。因此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会见中亚五国的美国领导人,拜登在致辞时强调了该时刻的历史意义。

然而相较于“面子”上的话语,会晤中的“里子”更值得关注,因为在四场八国的会晤中,拜登与中亚五国领导人进行的对话内容密度最高,层次性最强。首先,拜登与中亚五国领导人谈论了关于领土主权完整的重要性。《外交学者》(The Diplomat)指出该议题是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拉拢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最好的切入点。中亚五国对领土主权完整的重视程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断上升,其领导人们也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对主权国家领土完整的支持。

其次,拜登还提出扩大美国与中亚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包括边境安全、反恐和跨国执法。在白宫新闻中心公布的《C5+1领导人联合声明》(C5+1 Leaders’ Joint Statement)中,美国将阿富汗局势议题作为双方安全合作的引子。中亚五国由于地缘的邻近性而成为中东地区恐怖主义外溢的主要地区,因此该议题较为容易被中亚五国领导人所接受。通过扩大安全合作,美国则有机会提升合作的深度,并创造出向传统军事安全合作的潜力。

此外,拜登在会晤中还关注到中亚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稀有矿产资源。拜登希望双方可以建立能够支持未来能源格局的有弹性的、安全的供应链,所以美国提议启动C5+1关键矿产对话,以开发中亚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关键矿产安全。

最后,根据《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刊文介绍,拜登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即他或许将在之后造访中亚五国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国家。这释放出拜登政府力图进一步强化与中亚国家伙伴关系的信号。

以色列

拜登在会晤开始时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达了犹太教新年到来的祝福,这无疑是一种善意的释放。在此次会晤前,拜登与再次当选以色列总理的内塔尼亚胡进行过两次电话会议,双方在以色列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上有较大的分歧。由于这种分歧,各路媒体也一直在观察内塔尼亚胡将在什么时候安排与拜登见面。《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指出,以往情况下当选的以色列领导人会在较短时间内前往美国,但是内塔尼亚胡与拜登的关系打破了这个长期以来的默契。

或许是为了体现美国与以色列更多的共同点而非差异点,拜登与内塔尼亚胡的会谈首先关注了伊朗的核问题。这是以色列寻求与美国建立同盟关系的底层逻辑,即获得美国确保以色列在中东的国家安全。

其次,两国领导人对G20峰会期间达成的开发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的倡议进行了再次的强调,并重申了对推动构建中东一体化的支持态度。“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在铺垫了诸多共识与美好前景之后,拜登仍旧对内塔尼亚胡的巴勒斯坦政策与推行的司法改革表示了关注。这是作为民主党籍领导人的拜登,其所属党派关注的焦点,即价值观。目前的以色列被指偏离了美国盟友应有的价值观,因此拜登不得不对此表示关切。

巴西

拜登与巴西领导人卢拉的会晤并没有持续很久。“美联社”(AP News)指出双方有很多分歧,但为了创造出会晤的良好环境,双方回避了这些分歧。在会晤期间,拜登与卢拉就工人权力问题达成了一致,而白宫则将双方就此发出的倡议称之为“促进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权利而提出的第一个联合全球倡议”。

尽管拜登与卢拉的会晤并没有如同拜登同其他几国领导人的会谈牵涉到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或者全球大国博弈而显得“成色不足”,但在会晤结束后的对媒体交流环节双方仍旧上演了一出有关外交礼节的闹剧。

首先是在领导人上台环节,拜登撞到了摆放在更靠通道一侧的巴西国旗,可以肯定的是此举是拜登无意而为之,他在撞到巴西国旗后停下来进行了检查,确保巴西国旗并没有从旗杆滑落才继续上台。然而不论拜登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了这一状况,在外交场合撞到他国旗帜都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其后更为严重的是,在演讲环节结束后,拜登在与同在台上见证美巴两国达成劳工保护协议的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吉尔伯特·洪博握手并向台下致意后,居然没有与卢拉握手。这种外交场合的失礼虽然不会立即对美巴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但由此产生的关于美国对新兴国家,特别是南美洲国家态度的质疑无疑会持续发酵。

图为拜登在个人致意后“略过”了与卢拉的握手

乌克兰

在拜登联大的发言中,他将俄乌冲突议题摆在重要位置,与去年一样,拜登呼吁所有国家支持乌克兰。这种“老调重谈”同样发生在与泽连斯基的会面中。根据白宫释放出的两人会谈内容,拜登除了在精神上继续表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外,还关心乌克兰的反攻进度。在两人会晤前不久,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米利曾表示乌克兰的反攻不会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顺利。在战场态势上,尽管乌克兰目前已经装备了大量欧美援助的重武器,但是战线的变化依旧不明显。

在拜登与泽连斯基的会谈中,被白宫标注为关键内容的是双方关于美国下一步对乌克兰新的军事装备援助的讨论。拜登强调了关于乌克兰防空能力的建立,包括“复仇者”远程防空系统将在不久的未来抵达乌克兰。其次,拜登表示此前备受关注援乌武器,美国M1主战坦克也将于下周抵达乌克兰。然而从德国“豹2”坦克和英国“挑战者”坦克在俄乌战场前线的表现来看,M1坦克并不会成为改变战局的武器。此外,拜登还向泽连斯基介绍了美国对未来乌克兰战后重建以及经济复苏的支持计划。只不过就目前并不明朗的战局而言,该计划更像是“镜花水月”。

拜登会见八国领导人有何考虑

在此次拜登会见的八个领导人所来自的国家中,除了以色列是美国传统意义上的盟友外,其他国家即使是近年来不断强化与美国安全关系的乌克兰,也并不拥有美国盟国所享有的共同防御条约。因此哪些因素使拜登迫切与七个非盟友国家的领导人会面,又是什么因素使得内塔尼亚胡成为仅有的与拜登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会面的盟国盟国领导人?

拓展地缘利益:对中亚国家的拉拢

由于地缘位置的相邻以及历史中有着诸多相近的身份与记忆,出于面对大国时掌握更多的谈判筹码,中亚五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倾向于集体行动,与美国的沟通正是如此。C5+1机制从部长级别官员的对话提升至领导人级别表现出拜登有意加强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的目的。通过加强关系,有助于美国能够更便捷的将自身影响力投射到这片连接欧亚的广袤区域,同时也是俄罗斯的腹地。在俄乌冲突持续进行的背景下,美国通过北约盟友在欧洲东翼的“调兵遣将”不断增加对俄罗斯的正面威慑。虽然美国暂时不具有向中亚国家投送军事力量的潜力,但是在会谈中双方谈到的“反恐合作”或许会让美国有机会以低烈度的安全力量进入该地区。如果合作是有效的并且受到中亚国家认可,美国则会逐步提高安全力量的级别。而届时美国的军事力量将会从俄罗斯的腹地对其产生威慑,这将与欧洲东翼的军事安排遥相呼应,增加俄罗斯的外部安全风险。

图为美军曾经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

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将中亚地区视作其“世界岛”理论中大国逐鹿天下必须控制的“心脏地带”。故而在世界多极化的大趋势下,不论是拜登或是未来的美国领导人,都不会忽视中亚地区的战略价值。美国构画的“印太战略”已经面临裹足不前的现状,不论是QUAD还是AUKUS,其特点就是关注“海权”但忽视了“陆权”。作为传统的“海权”国家,美国重视海洋利益无可厚非,但是作为近年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支柱,“印太战略”如果只重视“海权”,那么最终结果显然将使美国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偏科”的处境。因此由海洋向陆地纵深发展成为“印太战略”在未来必然演进的趋势,从此次C5+1期间拜登提议将中亚五国纳入到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合作框架就可以看出,美国已经开始着手行动补齐“印太战略”里“陆权”的短板。

对中亚五国而言,俄乌冲突的爆发从客观国家安全层面迫使这它们采取更加平衡的外交政策以对冲单一大国关系所造成的风险与挑战,而美国则顺势抓住了这一契机试图将自身的影响力更深的楔入该地区。然而美国在这一区域投射影响力面临的困难是非常直观的。中亚地区并不面向海洋,而海洋是美国投射硬实力的最佳场域,地处内陆的中亚地区使得美国无法全面发挥自身的硬实力。虽然美国在,但是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涵盖了三个中亚地区国家,包括其中实力最强的哈萨克斯坦。《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在2022年初“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帮助哈萨克斯坦平息内乱后指出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俄罗斯在原苏联领地上的影响力以及一部分独联体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目前在对于俄罗斯的态度上,中亚国家形成了一种默契,即绝不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毕竟从地缘相邻的角度来说,中亚五国的邻居是俄罗斯,而不是美国,俄罗斯可以直接造成安全影响,而美国则不可以。

图为多个中亚国家参与的俄罗斯领导的军事演习

巩固中东盟友:对内塔尼亚胡的安抚

由于犹太人社群在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力以及犹太资本团体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美国从以色列建国之初就将该国视作自己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两国关系、两国元首关系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从去年年底被授权组建新一届以色列政府至今,内塔尼亚胡就一直被拜登冷落,同时其推行的属于以色列内政的司法改革也受到华盛顿的指摘,这在美以关系上极不寻常。作为一位极为重视美以关系的以色列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一贯表示美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是以色列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石。

尽管拜登作为民主党籍领导人在所谓进步主义价值观上与内塔尼亚胡有诸多分歧,但并不代表内塔尼亚胡不善于同民主党籍美国总统打交道。在其执政生涯中接触的美国总统中,克林顿和奥巴马都来自民主党,但这并不妨碍美以关系得到很好的维系。然而正如“半岛电视台新闻”所言,拜登对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重视已经从事实上伤害到美以关系,尽管两国仍是盟友,但是双方政府的不正常接触显得极其诡异。

内塔尼亚胡的儿子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美国政府暗中资助反对其父亲所领导的政府的行动;美国的政治人物如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曾表示美以分歧会给伊朗破坏中东秩序的机会。目前拜登显然意识到美以关系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现实意义,并试图通过这场会晤缓和美以两国政府目前的关系。“美联社”披露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允许以色列国民在不办美国签证的情况下直接入境美国,以此表现对美以同盟的重视。不过拜登将会晤地点选在纽约可能并非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拜登在之后与泽连斯基的会晤地点选择在了白宫,这或许会让内塔尼亚胡产生一种“美国将美乌关系摆在美以关系之上”的想法。从盟友级别的角度而言,美乌关系是远不如美以军事同盟关系的,因此拜登此举可能会对以色列政坛进一步造成关于美以关系对美国意义上的困扰。

稳住南美后院:与卢拉尝试性创造共识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南美洲一向被华盛顿视作无可撼动的后院,无论国际力量如何变化,其他大国均无法有效染指这一区域。美国通过军事实力与经济霸权对南美各国的关键领域实现了长期的控制,包括政府政策、产业、媒体等重要领域。但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的演进,美国的单极化霸权正在面临巨大冲击,而南美洲所发生的局势变化正是重要表现之一。

作为南美洲的头号强国,巴西在该地区有着显著地位。因此从拜登的视角来看,与卢拉“没有话题创造话题”的谈话或将有助于展示美国对该地区的关注,并通过与创造共识的方式让更多的南美洲国家仍然相信美国的领导力。不过现实显然并非如此。9月16日在南美洲国家古巴召开的代表着更广泛南方国家利益的“77国集团”峰会发布的《哈瓦那宣言》直指当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巨大挑战。作为“77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同时也长期受到美国针对性打压的古巴,其领导人迪亚兹-卡内尔表示“南方国家”要求终结目前对发展中国家充满剥削的国际秩序。

巴西对美洲的兄弟国家古巴十分支持。根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卢拉在“77国集团”峰会上明确谴责了美国将古巴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并呼吁美国解除对古巴实施的禁运。此外,卢拉还是全球“去美元化”的积极推动者。在6月23日举办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上,卢拉表达了对国际贸易中的美元霸权的不满,呼吁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目前巴西正在尝试与南美洲另一主要国家阿根廷研究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实现金融一体化并研究发起共同货币的可能性。即便新当选的阿根廷领导人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在竞选期间发出了例如“废除阿根廷央行”、“美元化”等论调,但他在此次联合国大会期间也呼吁进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作为以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对其的改革呼吁无疑将动摇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加之阿根廷在今年成功加入“金砖国家”行列,该国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以及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容小觑。

曾经美国“一手遮天”的南美洲现如今却是遍地“揭竿而起”,因此美国单极霸权瓦解的趋势使得拜登必须巩固美国霸权的基本盘,也就是美国在南美洲的领导地位。

捍卫美国价值:对泽连斯基的支持

从去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不论是拜登个人在国际会议场合的发言或是其主导的美国政府的各类国际事务相关的文件,都将对乌克兰的支持纳入其中,美其名曰对普世价值的捍卫。而泽连斯基也借此一跃成为美国政坛的“座上宾”,不仅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更是通过将自身塑造成拜登政府所强调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卫道者形象,并以此在西方世界促成了“支持乌克兰”等于“支持普世价值观”的话语体系的建构。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大量民众对于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援助持支持态度。因此在逼近大选年的时刻,拜登再次高规格接待泽连斯基也有意向美国民众展示自己与选民之间的共识,特别是与其潜在竞争对手特朗普言必称的“一上任就会停止对乌援助”形成反差,以此带动中间立场的选民在大选期间增加对自己的支持。

不过拜登此番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对所谓美国价值进行捍卫的政治表演似乎没有起到实际作用。9月20日,也就是拜登在联合国大会发言后的第二天,北约成员国波兰总理莫拉维茨表示波兰将不再向乌克兰提供任何武器。作为与俄罗斯有着“世仇”的国家,波兰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是最积极配合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的国家。但是随着乌克兰与波兰因为农产品进出口问题而造成双边关系急转直下后,拜登上任以来言必称的“价值观共识”显然并不足以支撑其盟国搁置现实国家利益而继续扮演“美式价值”的卫道者的形象。因此即便拜登通过在白宫接见泽连斯基再一次给足其面子,也难掩美国盟友正在对乌援助的事务上愈发身心俱疲的真相。

本文作者:张盛,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在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原标题:《拜登为何在一周时间内会见这八国领导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