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周周谈|门外的想进来,门内的在煎熬

澎湃新闻记者 周纯粼
2023-10-15 15:33
来源:澎湃新闻
汽车圈 >
字号

本周关注的三件事都是关于造车新势力。

小米正在造车边缘疯狂试探却仍有一条腿未跨过门槛;威马汽车有过高光时刻却因种种原因创业失败;小鹏汽车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在行业头部苦苦支撑,痛并快乐着。这三家公司的状态几乎反映了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众生相。

小鹏汽车反腐

事件概述:10月10日,据媒体报道,小鹏汽车采购部负责人李丰以及多名员工停职配合反腐调查。对此,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是正常的反腐倡廉行为,此次事件不影响商务、生产环节。据悉,此事始于小鹏汽车内部供应链反腐,牵涉多个层级,亦有警方介入。

车展上的小鹏汽车展位

点评:腐败问题并不罕见,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链超长的行业发生这类问题更是常见。近年来,如北汽集团前董事长徐和谊、长安汽车原董事长尹家绪、华晨集团原董事长祁玉民等车企一把手因各种原因被查。

但相比频频曝光的传统车企贪腐等问题,新势力中这类新闻却鲜被报道。毕竟这类公司大都处于创业期,公司相对来说还没有一套成熟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而小鹏汽车或许是当前所有新势力公司中对自己动刀最狠的那个。从去年10月开始开展组织架构改革以来,小鹏汽车在产品策略、市场营销、渠道、供应链、研发等各方面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这场改革中,最核心的人物就是长城汽车前总经理、现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据多方媒体报道,王凤英在接受相关业务时,发现供应链价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决定将改革推进“深水区”。而2024款G9能够比刚推出时降价4.6万元,也是王凤英“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出来的”。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相关员工接受调查只是小鹏汽车反腐工作的“成果”之一。小鹏从一家创业公司向一家大型汽车企业转变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阵痛”与“蜕变”。

威马申请破产

事件概述:10月10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正是威马汽车自身。

申请破产重整消息传出后,威马汽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告知函称: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希望通过调整企业战略,解决财务债务问题,获得投资人参与重构和发展等展开积极自救。鉴于威马公司仍具有商业价值和挽救价值,公司治理结构尚完备,具有基本自主谈判能力,部分债权人也有重整意愿,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预重整申请。

威马汽车

点评:谁能想到,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竟然真的破产了。剩下的三家蔚来、小鹏、理想仍然活跃在头部。讽刺的是,相比这三家互联网人跨界造车的公司,威马汽车具有更“正统”的汽车行业属性,理应更懂得汽车圈的玩法,在制造、资金和研发方面也应该会走更少的弯路。但实际却是相反。

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累计完成12轮融资,已公布额度的融资规模累计达到350亿元。2018年,威马汽车交付量排名行业第二。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2.24万辆,在新势力车企中排名第四。但进入2022年下半年后,这家公司逐步被曝出拖欠工资、经营不善等问题,至今,虽被法院定义为“具备挽救价值”,但人们心中有一个对大概率结果的猜测。

威马汽车的App和云服务也随着总部的人去楼空而无法使用。车内的大屏变成了一块“单机”平板。车主权益无法兑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购买新势力的产品的确需要谨慎。虽然在产品力和搭载新科技的前瞻性上拥有优势,但在长期使用来看仍然缺乏保障。更重要的是,眼下传统车企的电动车在配置上已经完全不输新势力。可以说,新势力造车的“红利期”已过。

小米不具备生产资质

事件概述: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还尚未获得生产资质。报道还表示,小米方面已经与多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就潜在的生产合作进行了谈判,其中包括华晨和奇瑞在内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同时表示,小米集团仍在努力获得工信部的有关批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商讨也在进行中。针对上述报道,小米方面回应:拒绝置评,华晨汽车集团和奇瑞汽车也尚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北京亦庄的小米产业园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8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已经获得生产资质。当时小米汽车未给予回应。而此次被曝光尚未获得资质,相关方仍未进行回应。

9月底,小米汽车宣布其首款量产车进入试生产阶段,每周生产大约15辆,还透露2024年能进行上市交付。

集度汽车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供小米汽车借鉴。后者在多次亮相并公布上市规划后,依然没有在生产资质方面取得进展。后吉利专门成立新公司“极越”,集度通过将业务转移至这家吉利子公司的方式“曲线救国”,实现了集度01(现在叫极越01)的量产。

需要指出的是,眼下一些车企产能大量冗余,新进者想要获取全新汽车生产资质的难度极高。包括小米在内的新造车公司,可能实现的路径,还有寻找有生产资质的企业代工以及收购有生产资质的企业。

 

    责任编辑:陈华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