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可以活出更大的世界

2023-11-03 15: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北京的树叶迅速变黄的季节,我们获得了一个难得好天气的周末,让寻找现代心灵·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在秋天与大家见面。

不同于去年困难重重的出行,今年去往文学节的路上,多了更多出城露营、徒步、骑行的人。秋天的阳光让檀谷·慢闪公园拥有了发生对谈的理想氛围,在为文学节专程而来的观众之外,有更多为赏景来到公园的朋友也加入了这场聚会。

今年文学节的主题是“寻找现代心灵”,在我们学习如何安顿自身的这几年中,有太多不能再说、不愿再说的境遇。我们如何能够在持续的不确定感中,成长为自足、饱满的自己?不愿退局的年轻人,如何拥有自救的能力?我们能否再拥有广泛的思维方式和行动力?收缩的年代,它结束了吗?正是这些难以被回应但又被寄予期待的问题,让为期两天的期待与讨论别具意义,今天我们回顾其中的一些瞬间:

主题论坛

行动才是灵魂

——《十三邀》第七季收官对谈

活动现场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

许知远:《十三邀》构筑的是广泛时空里巨大的情感仓库,或者是流动的地图,如果能看出人与人彼此间、以及和时代之间的呼应,《十三邀》就达到了真正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万事万物有关联。

《十三邀》总监制李伦

李伦:《十三邀》做了七季了,一方面它还是很年轻,能走得更远;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老节目,是手艺活,需要不断的打磨。这一季的争论修改中有了更多关于“理解”这个词的个体分辨,创作者之间的个体分辨。达成理解是非常私人的事情,说得极端一点,没有个体就没有理解,这个理解一定跟“你”有关,所谓有感之知。节目毕竟是集体创作,当然会出现个体间的差异和争论。但我们的修改或争论,是更高级的,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制片人徐婵娟

徐婵娟:我第一次参加策划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特别紧张。在那个缝隙里我有一点感受,许老师真的是挺好玩的人,于是我把许知远老师当成我的主角,嘉宾是另外一个主角,每一次访问在我的眼里就是他们去开展了一次交往,谈话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总导演刘阳

刘阳:我还记得在天津拍白先勇老师时,他说了一句话,叫“世间好物不坚牢”,他觉得这是他这一生很强烈的体会。那句话最终没有放在片子里。现在已经过去多年,我也感受到了,世间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没有强烈坚固的属性,不然也不会那么珍贵。但如果我们努力去做些什么,某种东西还是会越来越坚固,越来越能让我们自我确认。

主题论坛

被时代埋伏的年轻人

——青年作家论坛

活动现场

 

作家陆茵茵

陆茵茵:无论在过哪一种生活,我们都是在主宰自己的现实。哪怕我在生活里什么也不干,这也是我的现实。并不是说我一定要有所建树,参与一个大的系统,或者做一些让别人能够看见的东西,那才叫做现实,我觉得这种东西是需要被认可的。

作家郑在欢

郑在欢:每个写作的人都是这样的,虽然看起来不上班,不用干很多自己不乐意的事情,似乎已经获得很大的豁免,但是人生总在满意自己和不满意自己之间晃来晃去。接受写作的命运其实就是接受永远不安定的精神世界。

作家宥予

宥予:我个人的经验是,我们要从特别大的整体中跳出来,回到更具体的人或者日常生活的片段中去寻找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就是我们对人的尊严有新的理解,对被人怎样对待有新的理解。我现在特别喜欢看写日常生活的小说,很多大的概念说得太多了,就我个人来说,我能做的就是回到关注具体的人,这让我更确定我是谁,以及我要的尊严是什么。

编辑吴越

吴越:写作的人对自己的职业是有所交付的,交付的东西会通过出版人的出版到达读者手中,获得涟漪般散开的联结和回馈。这是凡是跟创造有关的事情最美妙的一个点,产生的是让人和人之间产生公共却又隐秘的连接的区域。

编辑罗丹妮

罗丹妮:他们三位作者都在非常具体地处理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跟现实的格格不入。能够相遇或者坐在这里的,都是在现实中感到不太舒服、有一点别别扭扭的人。要把这个东西准确表达出来是困难的。我们今天沙龙的题目是“被现实埋伏的年轻人”,而事实上,我感觉,我们只是一群被迫面对这个命题的人,面对现实、极为被动、比较无能,不在系统里,但还是想要找到自己的路走下去的人。

主题论坛

聊聊过去的五年,

文学、电影和音乐

活动现场

 

教授戴锦华

戴锦华:我确认了我对今天的世界一无所知,我以前的知识都没有用,所有的比附都是笨的、自欺的。我试一试去寻找新的知识,试一试去寻找新的可能。

脱口秀演员周奇墨

周奇墨:我比较看重的还是真诚,真诚往往出于人类基本朴素的情感。时代一直在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伦理体系。只要是在那个时候写得真诚的作品,你现在读也一点都不违和。

作家班宇

班宇:今天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一种隐隐刺痛我们的方式,用大量的信息、大量的知识羞辱我们个体,让我们显得那么孤独,那么无知。

作家贾行家

贾行家:莎士比亚有一句话的大意是,希望是爱人的手杖,带着它前行可以抵抗自觉绝望的思想。我们今天谈的这些东西,包括三位嘉宾的寄语,都是手杖,我们带着它一起抵制自觉绝望的思想。

主题论坛

当我们重返世界

——水手大会

活动现场

作家阿乙

阿乙:在这一生里,我们要掌握一个评判权,我们自己评判自己,不能交给别人轻判自己。评判我们自己的是我们的脚步、行动,是占有最多的生活,穷尽生活的机会。就像单向街基金会在发起水手计划时,吴琦从沃尔特· 惠特曼的话语“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中获得灵感,“水手计划”的名称也由此得来。我们只有去到越来越多的码头,做世界的水手,才能够说我们的一生过得足够精彩。

独立记者,青年作家柏琳

柏琳:是不是要关心世界,这根本不是一个命题,爱德华·萨义德认为没有世界,人是不存在的,我非常赞同他的回答,这也是我自己的答案。

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朱英豪

朱英豪:2019 年及之前,我一年能够出国十几次。后来扎根下来看国内的东西,发现反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我重走“李希霍芬之路”是了解如何从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过去是从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两个视角的切换,让我更加理解自己身处的这片土地。

跨界写作者卢昌婷

卢昌婷:之所以还要书写世界,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世界是存在的,一旦你看到了它是存在的,就无法假装它不存在。当我们更多了解世界的时候,也会对自己身边的一切有不同维度的认知。

《单读》主编吴琦

吴琦: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每个人有不同的顺序,都会交出自己的答卷,到底是通过世界认识自我,还是走向世界的同时自我浮现出来,还是在自己的小自我当中发现了大的世界,都是有可能的,种种排列组合都是非常可能的。

落日音乐会

和平愿望

——胡格音乐 hugemusic

活动现场

在日落时分,由胡格音乐 hugemusic 带来的演出,让人群再次热烈起来。这是胡格音乐 hugemusic 第二次来到文学节的现场,他们用演出为整整两天关于勇敢、诚实、世界与自我的讨论画上了句号。

寻找现代心灵·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到这里就结束啦!

朋友们,我们明年再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