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真正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的

2023-11-25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后疫情时代,网上总有一些事件让人唏嘘,也引人深思:

那些或悲伤、或恶劣的事情,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并非如此。

当它们真正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或许读完这本《不宽恕的权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前段时间有一则社会新闻引发了热议:

江西陈显志结婚16年,现在发现3个女儿都不是亲生,痛定思痛,他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让他没想到的是,舆论对他这个受害者并不友好:

有人说他是“借精生子”,现在生不出儿子才翻脸不认人;

有人说他不识时务,三个孩子都跟他姓赚大了,应该偷着乐才对。

(来源网络,侵删)

这些评论让陈显志更加抑郁:自己明明是受害者,为何要承受比施害者更多的恶意?

韩国作家金泰京在他的著作《不宽恕的权利》中写道:

在我们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在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的情况下,成为下一个倒霉的受害者。

当我们在不经意间,往这些受害者伤口上撒盐、落井下石时,至少要意识到,自己很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保持一点对无常的敬畏,收敛一下自己的言论,有边界地共情他人的苦难,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慈悲。

因为,这世间真正的善良,往往是不动声色的。

真正的共情,是我不懂你的痛

看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和揣测受害者的思维和感受,误认为这就是理解。”

深以为然。

在一档民事调解栏目中,调解员接受了一位老人的委托,劝说他的儿子为自己养老。

老人的儿子向调解员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抛妻弃子,从未尽过一天做父亲的责任。

现在被继子抛弃才想起有他这个儿子,于情于理他都不能接受。

调解员并未对老人的儿子表现出过多的同情,只翻来覆去地说着“谁年轻不会犯错”,“百善孝唯先”之类的陈词滥调。

老人的儿子越来越不耐烦,推搡之下,调解员气急败坏地说了一句,“你这样没孝心,难怪当初会被抛弃。”

老人的儿子听到这句话后勃然大怒,一拳打在了调解员的脸上。

讽刺的是,一直劝他人大度的调解员,这回大度不起来了,表示一定要追究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语:

“做人大度一点,没必要紧抓着这一件事不放。”

“TA都道歉了,你还想怎样?”

在有些人的眼中,原谅总是来得特别容易。因为承受痛苦的人,不是他自己。

《不宽恕的权利》中,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心理阴影是一生都无法摆脱的。

作为一名为受害者提供帮助的心理咨询师,他从来不说:“我懂你的痛,你要选择原谅。”之类的话。

而是选择说:“当你因为心理阴影而承受痛苦时,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提供帮助。”

真正的共情,需以一颗敬畏理解之心为基础。

别轻易说懂得,别轻易给人指导,在那些伤心人面前,最好的礼貌是闭嘴,最大的支持是无言。

真正的共情,是抛弃受害者成见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别人内心的悲伤和遭遇的伤害?

书里写道:“一切还来得及,还可以补救,重要的是开始改变看向他们的目光。”

今年5月,武汉一所小学内发生了老师开车撞死学生事件,半个月后,孩子母亲从24楼一跃而下,追随孩子而去。

(图源网络,侵删)

这件事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孩子的死是一个意外,那么孩子母亲的死则是网络暴力推波助澜的结果。

因为孩子死后,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这位母亲自己买热搜、下一步要直播带货;还有人恶意评价她的身材和穿着,揣度她的职业。

这些“恶语”最终成为了压她的最后稻草,让她选择离开这个纷扰绝望的尘世。

世间有一种可怕的偏见,叫“受害者应有的样子”。

他们就应该精神崩溃、衣衫不整、恐惧害怕,才能博得大众的同情与宽容,否则,就会被指指点点:

“你看这个孩子,亲人死了也不伤心,天生的冷血。”

“你看这个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还收拾得这么漂亮,肯定被人包养了。”

《不宽恕的权利》中,作者提到:

很多受到伤害的孩子在悲伤的间隙也会玩耍,有人指责他们的无情、麻木,却不知,他们是在一边害怕,一边自救。

玩耍能让他们关注当下,暂时忘却痛苦,玩耍的次数增多时,孩子也会生出和过往说再见的勇气。

这一点对大人也同样适用。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受害者为摆脱过去而打扮、玩耍时,不要随意抨击他们无情,不要摧毁他们的努力。

及时闭嘴,为每个放下过去的人庆幸,用这种举手之劳的善良,为自己赢得尊重。

真正的共情,是小小的尊重,大大的力量

很喜欢书里的一段话:

摆脱心理阴影最有效的因素就是身边人的支持。

这也就是说,此刻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或许对某个正处于摆脱心理阴影之下的人来说,将成为他唯一的一盏灯、一根稻草。

小时候,班上有位同学的父亲是服刑人员。

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有这样的父亲,无异成为集体攻击的对象,这也让他的校园生活充满苦难。

为了改变现状,班主任先是找班干部们谈心,要求班干部与他一起上下学,又经常表扬他积极劳动,为班级默默地做贡献,

那时同学之间流行送明信片,大家会把写满祝福的明信片偷偷地塞进某个同学的书桌里。

有一天早上,当他打开课桌时,从不可置信到无声哽咽,让我们集体破防了。

原来,他是那么地“好”,而我们是那么地“坏”。

很多年后同学聚会,他端起酒杯突然说了一句:“当年的那些明信片,我还收着呐。”

然后又捂着脸哭起来。

他感恩当初的善意与尊重,我们则在庆幸,当时的一念纯良。

如书中所言,对于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受害者而言:

一杯默默递来的水,一个为他们挡住人群的宽厚背景,

一个充满诚意的关心、体贴之举,都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值得活着”的希望。

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希望,每个人都应该传播这种希望,为他人,更是为自己。

写在最后

英国诗人约翰· 邓恩生活的那个年代,传染病肆虐,每当有人因病逝去,教堂就会响起钟声。

这时邓恩就会好奇,今天又是谁死去。

但有一天,染病的人变成了自己时,他突然明白,这个告知死亡的钟声事际上是为自己敲响的。

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诗句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我们为什么要去共情他人的苦难,要向陌生人传达善意?

因为世事无常,谁都有可能成为生活的受害者。

这时候,温暖的善意远胜喋喋不休的指责与打扰。

未知全貌,不出恶言,不作冷语,你能为他人,他人也将为你。

点个「在看」,跟诸位共勉。

作者 | 许清欢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网络,侵删

什么是“适当的”受害者形象?真的可以“一看就知道”谁是坏人吗?

如果是你,躲得掉吗?当被害者或家属想要倾诉时,我们该如何倾听?

看看这本《不宽恕的权利》,不再妄加评论、使用暴力……从我们做起。

看见案件背后的人,尊重他们的痛苦与悲伤。

原标题:《真正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