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TVB行业剧价值陨落了吗?

2023-11-30 1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曾经,观众看了《壹号皇庭》想做律政精英,看了《鉴证实录》想做法医,看了《刑事侦缉档案》想做警察,看了《冲上云霄》想做飞机师。但是看完《新闻女王》的观众,大概并不想做记者或主播。

《新闻女王》的热播和TVB裁员几乎同时发生,它会是TVB由衰转盛的开端吗?还是偶然的光亮?

“宫斗”并不总是黑暗的

《新闻女王》里涉及新闻报道的专业部分,虽有夸张和戏剧化处理,但能理解和想象;讲述办公室政治以及资本、媒体和公众的三角关系时,我倒觉得挺亲切、挺新鲜——总算有部现代职场剧不那么幼稚了。

看了一些说《新闻女王》浮夸的评论,列举的细节包括这些:女主文姐(佘诗曼饰)以临时“罢录”要挟上司放人不真实,死对头佐治(马国明饰)为报复打压女主,偷换提词器临时发难女主伎俩太低劣。

TVB前新闻主播麦诗敏也点出了一些不合理之处。而曾效TVB、现职凤凰卫视主播林燕玲则说“主播真的有人帮忙戴耳机?视情况而定,幕后的工作人员通常会互相合作、互相支持。”

我认为,这些细节的“纰漏”并不算严重,“罢录”行为虽然现实中不至于发生,但作为戏剧冲突,我是可以接受的。剧中“文家军”和“佐治党”分庭抗礼,其实是作为上司的飞哥一手炮制,他们仨在某一阶段,形成了权力的平衡,尽管是脆弱的,但不意味着彼此一点默契都没有。

文姐的临时罢录更像是一种表演,她和飞哥,都知道对方的底限在哪。至于说权斗伎俩低劣的人,恐怕是高看了职场。

飞哥一开始将总主播主任的位置给了佐治,很有种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似乎女人永远不懂这个社会真实的运行规则;文姐自恃电视台没了她不行,一边提交辞呈一边开车撞墙请了病假,看上去进退自如,却被力量更大的方太上了一课;运筹帷幄搞权力制衡术的方太,也经不住消防局的故意找茬;消防局的名声也需要媒体去澄清和维系......

这种错综复杂的“权斗”并不全然是黑暗的,它代表了一种相互制衡,按照方太的说法,“政治,是为了和平。”

认为剧情主旨“山头主义”大过新闻“专业主义”,拿《新闻女王》和美剧《新闻编辑室》做比较的观众,更多可能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不同——他们认为曾经领先大陆好几十年的TVB行业剧“价值陨落”了。

曾经,观众看了《壹号皇庭》想做律政精英,看了《鉴证实录》想做法医,看了《刑事侦缉档案》想做警察,看了《冲上云霄》想做飞机师。但是看完《新闻女王》的观众,大概并不想做记者或主播。

其实,与其将《新闻女王》和《新闻编辑室》比较,我认为倒不如和《纸牌屋》比较。《纸牌屋》第一季由一位渴望出头的小记者Zoe展开,她为了从男主弗兰克那里获得独家新闻,以出卖身体作为投名状,最后又因为知道太多,被弗兰克推下了地铁站台,一辆进站的地铁终结了年轻的生命。

相信看了《纸牌屋》的观众,多半也不会想要去从政。

真正的价值困境

对我来说,《新闻女王》最难以分辩的评论,是这些:记者在救援人员赶到之前就进入事故现场专业吗?记者在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冲入火场调查事故原因可以吗?

将这些质问抽象化,大概是,新闻人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什么?

在儒家文化里,“为民请命”大约是官方、民间都能接受的说法。但恰恰是我自始至终难以内化的道德律令,我始终觉得,抱着这种想法的人终究会失望,不是对社会失望,就是对自己终将堕落的灵魂失望。

《新闻女王》在每一集开头,都会引用一些专业相关的警语,其中一句来自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合著的《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The Elements of Journalism: What Newspeople Should Know and the Public Should Expect"):记者的责任,是牢牢地守住一个核心原则,审视社会不为人察觉的角落。

这本书缘起于1997年在哈佛大学召开的一次由25位新闻从业人员参加的小型研讨会。与会者提出了这样的忧虑——新闻的职业标准正在受到商业力量的冲击,新闻正在变成娱乐或者娱乐化的新闻。二十年以后,该书出了第四版,图书推介里提到:在新闻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新的内容包括记者如何利用技术来获得优势,特别是在新闻、事实和民主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质疑的情况下——这本《新闻要素》的第四版是记者、学生和任何希望在这个充满争议的时代保持知情的人的权威指南。

书中认为的新闻十要素或者说原则分别是:

1. Journalism’s first obligation is to the truth.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做到对真相负责。

2. Its first loyalty is to citizens.

新闻工作首先必须忠于公民。

3. Its essence is a discipline of verification.

新闻工作的本质是用核实加以约束。

4. Its practitioners must maintain an independence from those they cover.

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被报道对象。

5. It must serve as an independent monitor of power.

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

6. It must provide a forum for public criticism and compromise.

新闻必须成为公众批评和妥协的论坛。

7. It must strive to make the significant interesting and relevant.

新闻必须努力使重要的信息有趣并且和公众息息相关。

8. It must keep the news comprehensive and proportional.

新闻必须做到全面均衡。

9. Its practitioners must be allowed to exercise their personal conscience.

新闻从业人员有义务根据个人良心行事。

10. Citizens, too, hav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when it comes to the news. This final principle recognizes the role of the audience in demanding high-quality journalism and engaging critically with the news.

公民对新闻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一最后的原则重新定义了观众在要求高质量新闻和批判性地参与新闻中的角色。

其中,第10项原则是2007年修订版新加入的,我以为很对。

过去我们总是痛斥平台信息泛滥和媒体缺位(应该责备),但作为主体的受众,难道就没有鉴别信息的责任吗?如果始终像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等着别人告诉你真相,在一堆眼花缭乱的信息和流言中傻傻分不请楚,那么高质量新闻怼到眼前也是无力分辨的。

不仅是价值性的,也是技术性的

所以,究竟是TVB行业剧价值陨落了,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观众已经不相信了?如果价值观领先是TVB曾经成功的秘诀,是不是意味着重拾“价值观”就能掰回一局?

我想从一个侧面来聊聊TVB剧。

近来因为看多了戏剧理论,知道一些批评家们对于戏剧当中的“巧合”安排很警惕,认为这是一个剧作家山穷水尽之下的无奈选择。于是我想到了经典港片中的那些“经典桥段”:

侦探片里的凶手、死者和关键人物总是警察的朋友和家人或前男友前女友,猜不到凶手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他做了变性手术;男女主有感觉一定是爱看同一部老片子或喜欢同一个手工活,就像《花束般的恋爱》里那样;明明工作生活不在同一个街区,却总能在便利店、公交站台或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偶遇;不开心的时候总要跑到秘密基地——通常是某山头,去俯瞰香港,但是总有人能找到他(她)......

尽管《新闻女王》制作精良,目前为止都是基于逻辑和故事本身而展开,但其他一些新片还是避免不了过多的“巧合”设置。一部剧的成功总归是天时地利人和,假使《鉴证实录》出现在今天而不是1997年,恐怕也不会成为那么多观剧人的“白月光”。

在我写本篇评论期间,看到一则新闻,TVB(香港电视广播)于11月27日宣布,将合并J2台(综合娱乐频道)和财经体育信息台,为此裁员超过200人,在电商业务方面,将“士多”并入“邻住买”,预计裁减100名员工。两项业务重组将裁员300人,节省约1.6亿港元开支。

又,根据NEWSTOPIA统计数据,2023年香港记者平均年薪是33233美元,大陆是18172美元。美国是48599美元,而2023年美国平均年薪预测是在53490~76554美元区间。记者平均年薪最高的是瑞士,为96840美元。

TVB通过裁员节省的成本,平均到每个人,大约是53万港币。而2023年香港律师平均工资为83万港元,根据公务员事务局数据,香港警务人员共有59级,最高级月薪是32万港元,最低一级为25700港元每月。

有读者评论《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时说,“从新闻理想主义走向新闻专业主义,任重道远。”在我看来,职业的理想主义和专业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而专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收入回报呈正比的。

事实上,TVB行业剧高光的那些年,律师、法官、医生、警察的收入,是匹配他们专业精英身份的,至今,他们的收入依然远超平均水平,而媒体行业不一样,这个行业出了不少精英,却不是精英行业。

一种可能的解释,来自《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中文译者序:“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不再把新闻工作看成是一个专业(profession),而是把它看成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和更具有专业性的医生、律师、会计等职业相比,新闻工作中能够被规范化、标准化的部分实在有限。多数新闻工作者是在实践中,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摸索、试错、领悟而成为熟练匠人的。在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共同体接受的行业规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