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名士 | 高启:明王朝诗歌悲剧里的自适人生

2023-12-01 07: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潘慕白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朝无疑是诗歌的巅峰时代。蒋勋先生曾说“诗很像一粒珍珠”。一粒珍珠,表面有多晶莹、瑰丽,它一生的经历就有多黑暗、多痛苦。所以蒋勋先生才会继而说:“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就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

高启石刻像

在经历唐之繁荣后,到宋时,诗已衰落,至元明时更无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演义、小说、戏曲这些主流文化,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已陷入狭隘化的趋势。

但是,在明代的诗坛上,有一颗诗的“珍珠”,很璀璨也很耀眼。这颗“珍珠”,一生仅仅三十九年,其中大半都走在诗歌的磨砺之旅,可惜的是他没有迎来大放异彩的高光时刻,他是一个朝代的诗歌悲剧,好在他在这场悲剧里,知所适从,活出了自己的快意自适。

这颗“珍珠”就是元末明初的高启。

少负隽声知适从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吴郡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

明 张羽《寒岩积雪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启自幼聪颖,同时代的张适《高君启哀辞》记载:“(高启)未冠,以颖敏闻。所交以千言贻之曰‘子能记忆否?’君一目即成诵,众皆叹服。”高启朋友李志光《高太史传》称:“(高启)少敏力学,遂工于诗。上窥建安,下逮开元,大历以后则藐之。”又说:“前齿古人于旷代,后冠来学于当时矣。东吴骚雅士,悉推之无慊。” 真是天赋异禀,少年英才!《吴郡甫里志》对高启才学记载称:“隽迈警敏,有文武才,书无不读,尤邃史学。”这记载既赞誉了高启的文才,还提到了武才。

明 徐贲《溪山图》(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高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少时他便以北齐开国皇帝的后裔自居,其《赠铜台李壮士》诗中说“我祖昔都邺,神乱为世雄”,还在《送高二文学游钱塘》里说“我家本出渤海王”,读这些诗句,让人感觉一股豪气冲天而出。

南北朝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也正是因此吧,高启少时不喜读书,放纵任侠,他在《秋怀十首》其一中说“少时志气壮,不识愁气悲。呼俦射鸣雁,深骛东山坡”,他的梦想是“偶从岸头侯,跨鞍赴边陲”,从小就有了报国之志。梦想着长大后倚马跨剑、一展宏图的少年高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迎来父母接踵而亡、生活无依无靠的命运。

约在十五岁时, 高启开始弃武从文,折节读书,与唐代韦应物的少年时期极为相似。高启曾在《草书歌赠张宣》中说,“嗟余少本好剑舞,学书晚方从父兄”,于是“不习弓刀诵坟典”。高启尤好诗歌,终日苦吟,加上天赋异禀,十六岁时已开始初露锋芒,据金檀《高青丘年谱》记载,以高启为首曾名动一时的“北郭十友”最初的唱和约始于此年。

随后一件事,更是让高启名声大振。高启弟子吕勉《高太史本传》称,高启“年十六,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分守吴中……闻先生名,使使召之……强而后往。座上皆钜儒硕卿,以倪云林《竹木图》命题……(高启)侍立少顷,答曰:‘主人原非段干木,一瓢倒泻潇湘绿。逾垣为惜酒在樽,饮余自鼓无弦曲。’饶大惊异……诸老为之掣肘,自是名重搢绅间,纵前辈弗畏之。”

元 倪瓒《古木丛篁图》
上海博物馆藏

饶介是何等人物,他可是元末文坛领袖,能令他“大惊异”,大有饶介友人释道衍评饶介的那般“气焰光芒,烨烨逼人”

明王鏊《姑苏志》也有记载:“至正间,张士诚开府平江,承制以淮南行省参政饶介为咨议参军事。介有文学,喜士。启时年十六,或荐于介,介见启诗,惊异以为上客。”(说明:金檀《高青丘年谱》认为高启与介饶事应在高启二十一岁时,据多位学者专家考证,十六岁更可信,不多赘述)

高启十八岁娶青丘巨室周仲达之女为妻,婚后第三年,即至正十六年(1356)春,张士诚占领苏州,据吴称王。这时期,张士诚开始在苏州罗致人才,时任淮南行省参政的饶介便出马了,以他文坛大佬的身份,很快引得大量文士聚其左右。

子城遗址王废基(今为皇废基)摄于1928年 图源网络

饶介对高启尤其欣赏,自然要推荐他为官。可是面对饶介盛情好意,高启却“笑而不答”(张适《高君启哀辞序》),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高启所受教育乃儒家忠君思想,元朝虽然风雨飘摇,但他仍希望朝廷中兴。高启友人张贡士入京会试时,他曾有寄诗,“坐令王纲复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从中可见高启思想上的正统。二十二岁时,高启入了饶介府教其子弟。高启心怀济世之志,虽然他没有逢时而起,但用世之心不减。

次年,高启开始了吴越漫游。这次漫游高启创作了大量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元末乱离之世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当时以苏州为据地的张士诚,正与已攻占南京的朱元璋政权相对峙,两军“相屠无虚时”,战事激烈,高启却开始漫游,其目的不得而知。据傅强先生论证,高启此次漫游是为了解决绍兴争端,高启是代表张士诚一方去和方国珍一方谈判的。这次吴越之游,高启有没有完成任务更是不得而知,但是通过漫游,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即归隐青丘。

明 谢时臣《隐居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高启有一首著名的《青丘子歌》,无法确定创作的具体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诗作于他归青丘前后。且看诗中句:“……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这首长歌,文思激荡,意气飞扬,后世多评价此诗深得李白风韵,和李白的《襄阳歌》《庐山谣》相比,也不逊色多少。读罢,不禁令人拍案叫绝,而高启当时年仅二十多岁,有如此造诣,赞其天姿颖发、诗才冠绝,毫不为过。

《青丘子歌》自状诗人耽于吟咏之狂态,心与物游之妙趣,恰恰与元末群雄割据、征伐四起的时代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也能理解诗人济世之愿与现实之无奈的矛盾冲突。诗中“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体现了高启强烈的避祸心理和隐逸思想。

元 王蒙《夏山隐居图》(局部)
弗利尔美术馆藏

高启一直有归隐之心,诗中多有表现,比如《练圻老人农隐》中就鲜明地道出了自己的归隐意愿:“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面对动荡的时局,面对不堪的命运,天不时,地不利,人得和——自己与自己讲和。这或许正是高启能在动乱的大环境中,不迷失,不沉沦,自清自醒、自在自适的人生秘笈了。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自古及今的评论家,论高启的诗,常言最近唐风。高启诗以豪放风格为主,但又不乏趣味,且重在意趣。诗之“趣”,属美学范畴,历代文人诗趣论颇多。朱光潜在其《诗论》中曾说,“诗的生命在情趣”,诗能到“趣”这一层,不是易事。

高启年少就有归隐之志,应该说主要是因为他面对乱世的“自适能力”。因此,他的诗歌中才能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牵绊的心境。

可以说,高启归隐青丘,是顺理成章的事。

高启自编 《缶鸣集》图源网络

归隐青丘后,高启放逸自如,快乐自适。据高启内侄周立在《重编缶鸣集序》里记述,高启居青丘时,要么“混迹于耕夫钓叟之间”,要么“酣畅歌咏,以适其趣”,要么“静处一室,图书左右,日事著作”,似乎逍遥世外。逍遥自然是真逍遥,但其间也间杂着诸多愁绪与不安,“终卧此乡应不憾,只忧漂泊尚难安”便是他另一面心境的写照了。

身逢乱世,一位诗人都做什么呢?

识时达变知进退

在高启短短的一生中,他踏入仕途时间极短。如果说在张士诚政权时期,高启以少年英才得以崭露头角,光环加身,那么到了朱明王朝时期,高启已然跻身博学鸿儒的行列。

明 朱邦《明代宫城图》
大英博物馆藏

明洪武二年(1369),高启三十四岁,应召赴南京修《元史》,二月到任,八月《元史》成,继而“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高启修成《元史》后,朱元璋曾亲自召见他,进行了一次考察性的谈话。结果朱元璋对高启十分满意,授予他户部右侍郎的高位,户部是掌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本是人人垂涎三尺的职位,但是高启却不为所动,选择辞归,最终得到朱元璋批准,“赐白金放还”

明 佚名《明太祖朱元璋坐像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高启存有追逐功名之心,他曾在《赠薛相士》一诗中说:“我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到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余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

所以在授之以高职的最初,高启还是感到春风得意的,因为他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这时期高启的思想观念已转变,大明一统,对饱经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是好事。因此受到新朝礼聘,高启心中燃起希望之火,他看到了四海雍熙、士农乐业的美好蓝图,曾豪情万丈地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云:“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明 仇英《耕织图册(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在京师,高启渐渐地陷入一种不安的境况之中,以至于他时时感到如履薄冰,曾作《京师苦寒》长诗,有句云:“朅来京师每晨出,强逐车马朝天阍。归时颜色暗如土,破屋暝作饥鸢蹲。”

明 魏克《金陵四季图》(局部)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明才学显闻于世,又得到朝廷赏识,前途一片大好,但高启在诗中所表达的,却让人瞠目结舌。早晨上班,是“强逐车马”,有多不愿意啊!下班回家,却感觉灰头土脸,住的地方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破屋”,甚至感觉自己在屋里只是一只“饥鸢”,还是“蹲”在那里的姿态。这要是让朱元璋读到,不知他会有何感想?

曾有干云之志,心怀兼济天下之美好抱负,高启却决定抽身而退,远离是非之地,这究竟因为什么呢?

《高季迪先生大全集》清康熙许氏竹素园刻本

原因就在于,他看多了朱元璋自攻破苏州后对吴中人士的挞伐,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加之朱元璋对江南文人所持有的怀疑态度,让他如坐针毡,在这样高压的氛围里,他看不到希望,有一种身处夹缝求生的窒息感,甚至感觉活得没有尊严。

总之在京师极不如意,高启过得不自在,他心中有一匹“野马”“野性不受畜,逍遥恋江渚”(《池上雁》),可现实却是那么令人无奈,“野马终惧遭笼羁”(《家人至京》)。高启还在诗中将自己比喻成“孤鹤”“池上雁”

明 佚名《寒林归雁图》
弗利尔美术馆藏

高启归心似箭,思乡的念头一天一天地折磨着他。听到雨声,看到早春花开,他便愁绪满怀,“莫如乡园使花落,一枝留待我归看”(《闻雨声忆故园》)“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见花忆故园》)

他盼着回归自己的田园隐居生活,不必强逐车马上班,只“旧宅一架书,荒园数丛菊”(《效乐天》)便心满意足,闲暇“击木野田间,高歌诵虞唐”(《赠薜相士》)便是逍遥人生。

清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

本来一腔热血,心怀天下,如今在他看来却是“书生只解弄口颊,无力可报朝廷恩”,最好的选择便是,“不如早上乞身疏,一蓑归钓江南村”(《京师苦寒》)。因此,他识时达变,决定抽身而退。

这不禁让人想到另一个人,与高启同是“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刘基。《列朝诗集小传》称刘基前期诗歌风格“魁垒顿挫,使读者偾张兴起,如欲奋臂出其间者”,但后期迫于政治气候,“为诗,悲穷叹老,咨嗟幽忧”,一改以反映社会矛盾、民生疾苦、世态炎凉等内容为唉叹昭华不再、时光流失等落寞内容为主。

高启则不然,他也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但自始至终,他精神不萎靡,心境阔朗,懂得进退。清代李重华《贞一斋诗话》对刘基与高启诗才作过比较,说刘基“本领雄杰”,高启“骨性秀出”

《弘治黄州府志》里的刘基黄州《邾城》诗 图源网络

“骨性秀出”四个字,点的非常妙,也能概括高启的人生姿态。高启能知进退,没有这份“骨性”,没有这份“秀出”,何以成全他的“退”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位诗人,别名也相类。刘基因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而被称为“刘青田”,高启因隐于吴淞青丘,被称为“高青丘”“一青田”“一青丘”,一个是出生地,一个是归隐地。出生青田的人没有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里,归隐青丘的人自适自在于丘壑。退而为诗,最适合高启的职业,当是诗人。

罹祸天降空悲叹

高启本来可以回故乡,安安稳稳地做他的诗人。但是明朝洪武七年(1374),苏州城发生一件轰动一时的大案,苏州知府魏观、名士高启等人被朱元璋下诏腰斩处死。高启之死,从表面上看,主要原因竟然是一篇《府治上梁文》。提到《府治上梁文》得从魏观说起。

洪武五年(1372),魏观奉命出任苏州知府,之前陈宁在此治理,此人为政苛猛,被称为“陈烙铁”,他为帮朱元璋确立新朝权威可谓铁腕频出。而魏观“硕学夙充,性尤仁厚”,上任后施仁政,重教育,与吴中名士打成一片,并聘用高启、王行、王彝、张羽等文士,在吴大兴文教。

明 文徵明《明贤翰墨册(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启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而且他还曾早早地在魏观刚走马上任时就“避匿甫里,绝不入城”,这事记载于明杨循吉《吴中故语》里。有意思的是,高启不入城是因为他“梦其父来书,其掌作一魏字云:‘此人慎勿与相见’”,但终究没敌得过魏观真诚的厚爱与热情的邀请,高启不但接受了魏观的好意,而且与魏观还成了“忘形之交”

魏观上任之时,朱元璋同时派了他淮西起事时的老部下蔡本担任苏州驻军长官,便于互相监督。蔡本是个粗人,魏观时常有事也不跟他商量,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而对那些文人却彬彬有礼,蔡本对此气不打一出来。一直心存芥蒂的蔡本,于是对魏观动了报复的念头,但魏观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任他如何处心积虑、瞪大眼睛也没有抓到魏观的“小辫子”

后来终于借魏观迁府治于张士诚据吴时的旧址,以及重开因战火破坏而淤塞的、张士诚曾主力治理的锦帆泾,便“飞言上闻”,向朱元璋举报,称魏观“复宫开泾,心有异图”。朱元璋本猜忌心重,对张士诚占据十一年之久的苏州不放心,听此言便派人前往调查,得出结论是,魏观所为乃“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朱元璋大怒,杀心顿起。

本是魏观之祸,何以殃及高启?只因魏观在重修苏州府时,按照惯例请名士作文,高启应邀而作《府治上梁文》。

《府治上梁文》今已失传,据清代支伟成《吴王张士诚载记》称,其中有“龙盘虎踞”四字,因此触怒朱元璋。在古代,龙乃帝王象征,苏州府曾是张士诚称王之所,这是朱元璋绝不可容忍的。

南宋 陈容《九龙图》(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当然,一篇《府治上梁文》只是诱因,细究起来,朱元璋对高启从辞官始便大不悦。

高启当时对户部右侍郎高职的推辞拒绝,自然是小心翼翼、字斟句酌的,而且拒绝的理由必须有理有据。《明史》本传中称高启“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多少有些糊弄之嫌,皇帝都看好你,你自谦一下也不伤大雅,但据此便得到皇帝批准辞归,怎么也说不过去。与高启同修《元史》的张适在《高君启哀辞序》有记曰:“(高启)自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忤旨。”一个读书人如何掌得了财政大权,这条理由还是蛮有说服力。高启虽然如愿得辞,但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放,明明是求贤若渴,却被拒之千里,心里不窝火才怪。

高启获罪还有另一种说法,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钱谦益,以及修《明史》者,都说高启之死可能因为他的《题宫女图》一诗,诗曰:“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因诗中内容涉及宫闱隐私,与《续本事诗》中所记载的御史张尚礼的宫怨诗“庭院深深昼漏清,闭门春草共愁生。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相类,朱元璋就曾“以其能摹图宫闱心事”,遂“下蚕室死”

明 仇英(传)《宫女游园图》(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另据赵翼《瓯北诗话》记载,高启招致杀身之祸的还有《题画犬》:“莫向瑶阶空吠影,羊车半夜出深宫。”诗句有辱皇帝形象,暗指皇帝荒淫,如此讽刺之笔,自然让朱元璋大动肝火、暴跳如雷。

清人朱彝在《静志居诗话》中说这两首所谓的讽刺诗,针对的是前朝元顺帝的。但是,问题来了,朱元璋会怎么理解呢?对于高启来说,这才是性命攸关的问题。《明史》就有记载说,“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朱元璋被讥嘲了,心中埋下不快的种子。

北宋 赵佶《鹰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外,朱元璋甚至对高启年少时的诗作,也是大有意见的。据《吴郡甫里志》载:“启所撰《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句,上恶其语。”朱元璋对这句诗之所以厌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朱元璋正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陷入“苦战斗”的困局之中,朱元璋要的是所向披靡、气吞山河之势,高启不但没有为他摇旗呐喊、助长声势,却像是在一边看热闹,还摆出一副清高姿态,对此不屑一顾,不愿出力,这让朱元璋怎么想呢?

元 佚名 龙虎图

其实单凭前文所讲高启在朝廷任职期间写的诸多不满诗作以及他不识好歹拒绝朝廷好意,朱元璋早已心生不快,《府治上梁文》抑或《题宫女图》《题画犬》诗不过是个引子罢了。

朱元璋明明对高启是非常欣赏的,却又对他动了杀心,这该有多大的怒气呢?历史没有给我们答案,只给了我们一个叫人悲叹的结局。据明祝允明《野记》载,高启受腰斩之刑,不是拦腰一刀,而是“截为八段”

一代悲剧诗明亮

高启的一生,像被命运按下了“加速键”

高启少时便博学工诗,才华飞扬,生逢元末乱世,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对高启之才“大惊异”,当时高启不过才十六岁。入饶介府后,面对乱世、看透官场后毅然决然地借故而去,不恋功名利禄,隐于青丘,那一年高启不过才二十三岁。

朱元璋定鼎之后,招名士大儒入朝为官,其中便有高启,高启得以高职厚待,先后被提拔为翰林院编修、户部右侍郎,但他不顾“皇恩浩荡”,辞官归去,那一年高启不过才三十五岁。因“上梁文”等事件,触怒了早对高启不满的朱元璋,致使高启遭受了可谓残忍至极的“腰斩”,时乖命蹇,早慧命薄,那一年,高启不过才三十九岁。

英年早逝,却在三十几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979首诗歌、105篇散文和32首词。

明 高启撰《高季迪姑苏杂咏》明刻本
图源:苏州图书馆

高启之死,令人悲痛惋惜。高启在明代诗坛上的最大成就便是后人总结的,他“独树一帜地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而且推动了诗歌的发展。高启的诗有时代气息,有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笔下多真情实感,同时极具情趣与意趣,彰显性灵与格调。

翻阅史料,后世对高启的评价甚高。清代陈田在《明诗纪事》里评高启“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清代袁枚曾高度称赞高启的天资才华:“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自然动听者,此皆有天分,非学力可到也,在明惟高启一人而已。”

清 袁枚《行书四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赞誉高启“天才高逸”“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论唐宋元明至清初诗家,所选明代诗人只高启一人。而且,评高启天资之外的诗歌创新之功说:“惟高青丘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

诗才冠绝,享誉文坛,少年已负隽声,在后世看来,高启的诗学成就堪称明代第一,拥有“明代诗人之冠”的美誉。他的诗清新超拔,雄健豪迈,一改当时纤秾缛丽的诗坛诟病,作诗没有“空架子”,而是金声玉振,有血有肉,并极具审美情趣。所以赵翼评其一下笔就是“博大昌明气象”,甚至说高启的存在是“关有明一代文运”的。

明 高启《楷书题仕女图诗页》
故宫博物院藏

可惜,他的“一生”太短了,虽公认其天资颖发,诗才冠绝,却没来得及在诗歌创作上更上一层楼。在短短的一生里,高启一直在选择孤高洁身,选择逃离。对高启而言,“孤高”不是姿态,而是入世的智慧;“洁身”不是心性,而是出世的信仰。“逃离”,则是挣脱束缚、摆脱困境,自我成全。身在朝廷,能做到心中无缚无系地离开,绝非易事。高启给自己找到了该走的路,他尽心知性,知进退,即使壮志不抒,也要朗吟自适。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自适的人生姿态,所以生逢乱世,高启不曾乱了阵脚,知所适从;即使赴刑场、命将绝,在“众汹惧丧魂”时,高启却“独不乱”,而且还“吟哦不绝”,在生命的最终,留下了“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的超脱诗行。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九首》)高士不在,一个“关有明一代文运”的大诗人,就这样以悲剧收场,怎么不令人扼腕叹息?他的悲剧,注定是一个朝代的诗歌悲剧。但令人欣慰的是高启没有随风而靡,他还有诗,他用诗歌点亮了自己短短的人生,他用自己的人生磨砺出一颗诗歌的珍珠,给后人留下了精神明亮的诗章。

参考文献:

1.《高青丘集》,[明]高启 著,[清]金檀 辑注,徐澄宇、沈北宗 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2.《明史》,[清]张廷玉等 著,郑天挺、白寿彝等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明诗纪事》,[明]陈田 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姑苏志》,[明]王鏊 著,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5.《吴中故语》,[明]杨循吉 著,中华典藏网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tianwendili/wuzhongguyu/41643.html

6.《瓯北诗话》,[清]赵翼 著,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7.《吴郡甫里志》,[清]彭方周 纂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

8.《高启沉冤录》,朱红 撰,《苏州杂志》1998年第6期

9.《诗人高启之死与明初江南文祸》,吴士勇 撰,《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

10.《高启年谱》,贾继用 撰,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高启生平杂考》,贾继用 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12.《高启生平事迹补正》,刘君若 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一代诗宗 名齐李杜——<高启诗选>导言》,杜贵晨 撰,《河北学刊》2021年第4期

14.《高启吴越纪游诗简论》,房锐 撰,《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8月

15.《论高启诗歌的“诗趣”》,王家龙 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高启:明王朝诗歌悲剧里的自适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