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联邦明察局·69|为中美搭桥,除了基辛格还有“中国迈克”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刁大明
2023-12-04 10:01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习主席发表了题为“汇聚两国人民力量、推进中美友好事业”的重要演讲。

在演讲中,习主席提到,“中美关系的大门是由人民打开的。两国曾经隔绝对立22年。是时代潮流让我们走向彼此,是共同利益让中美超越分歧,是人民愿望让两国打破坚冰。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北京,小球转动了大球。此后不久,曼斯菲尔德先生率领的第一个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来了,包括艾奥瓦州州长罗伯特·雷在内的第一个美国州长代表团来了,许多工商界人士也来了,掀起了中美友好交往的浪潮。”

这里“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早已是广为人知的外交经典,而习主席提到的曼斯菲尔德先生又是何许人也?或许相比于基辛格而言,曼斯菲尔德这个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

迈克·曼斯菲尔德(Mike Mansfield) 美国国会参议院网站 图

迈克·曼斯菲尔德(Mike Mansfield),1903年出生,40岁作为民主党人在蒙大拿州当选国会众议员,10年后成为国会参议员,1961年出任民主党领袖,直到1977年卸任,2001年离世。直到2023年1月,曼斯菲尔德始终保持着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国会参议院领袖的纪录。因为他长期对中国的关注以及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直接参与,曼斯菲尔德赢得了“中国迈克”的别号。

基辛格之前的破冰者

1972年4月18日,即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访华50天后,身为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曼斯菲尔德一行在经停檀香山、关岛等地的三天旅程后最终抵达上海,开启了长达16天的中国之行。与曼斯菲尔德共同来华的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国会参议员休·斯科特(Hugh Scott),他还是当时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这是新中国迎来的首个美国国会领袖团,展现出其时华盛顿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日益强化的跨党共识。

早在当年的2月23日,尼克松在北京会见周总理时就直接表达了希望北京同意曼斯菲尔德、斯科特访华的要求。按照尼克松自己的说法,曼斯菲尔德“当然是另一个党的,在一些政策上自然跟我不一致。但在中国政策上,他可是一个强烈的支持者”。当时在场的基辛格甚至还补充说,斯科特可能会把一些事儿告诉媒体,但曼斯菲尔德绝对不会,“所谓为了体现公平,我可以说,民主党不会泄密,而共和党会泄密”。

事实上,曼斯菲尔德的访华未必需要尼克松的转达。早在1969年7月,看到了尼克松上台后调整对华政策的明确信号,曼斯菲尔德就曾尝试通过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向北京转交书信,希望访华。在基辛格1971年7月秘密访华之前,这一年的春天中方就曾通过西哈努克表达了邀请曼斯菲尔德访华的意愿。但在曼斯菲尔德继续尝试与北京联系、确定进一步安排的同时,作为基辛格秘密访华的重要成果,尼克松于7月15日公开宣布了接受访华邀请。显然,白宫在访华比赛中胜出,更有助于美国形成一个明确的对华政策。为此,曼斯菲尔德只能为尼克松让开通向北京的赛道。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乐见他如此,由总统第一个打开大门更为重要”。

返回华盛顿之后,破冰者尼克松很快在意料之外遇到了国内政治的坚冰。首先,关于尼克松对中方说的“共同访华”,并不是曼斯菲尔德和斯科特的意愿,但两人很快表示了接受,斯科特还说他们两位的夫人相处起来很好。

第二,面对国会参议院两党领袖即将访华的重磅新闻,作为国会众议院议长的俄克拉荷马州民主党人卡尔·阿尔伯特(Carl Albert)和来自密歇根州的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杰拉尔德·福特(Gerald Ford)表达了强烈不满,他们强调国会众议院在尼克松上台以来一直在对外政策上给予协调配合,如今在如此重要的对华政策上希望获得“应有的平等”。这一态势也直接导致了基辛格后续努力与中方沟通、希望也能邀请国会众议院两党领袖团访华。

第三,曼斯菲尔德等民主党人占多数的国会参议院已经开启了针对尼克松的某些调查,当时最受瞩目的是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针对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向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提供政治献金的调查,这对当年面对连任的尼克松而言显然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在国内政治的干扰下,尼克松一度倾向于先让国会众议院领袖团访华,并授意基辛格告知两位国会参议院领袖推迟行程。但很快,中方通过巴黎渠道告知了美方关于曼斯菲尔德一行的可行时间,而在巴黎的美国外交官转而在第一时间告知了曼斯菲尔德和斯科特,直接导致基辛格几乎没有了再做调整的任何空间。对此,曼斯菲尔德并不知晓,至少没有任何公开回应,反而在行前表达了对尼克松、基辛格的感谢以及对他们调整对华政策的高度赞扬。

在16天的访华期间,曼斯菲尔德和斯科特先从上海飞往北京,在北京停留的5天当中他们有机会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宴会。返回上海后,国会参议院的两党领袖又先后参访了杭州、西安、长沙、广州等地。显然,这些亲历亲见给曼斯菲尔德极大的触动,他自己公开评价道:如果从其自身历史来观察中国,这个瓶子现在已半满,并将很快被装满。

在撰写正式提交给国会参议院的题为“新中国之行”的报告时,曼斯菲尔德的助手为了所谓“平衡”而刻意加入了针对中国政治与社会制度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偏见的表述,但曼斯菲尔德本人却将之全部删除。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无论如何,我们要从在亚洲的经历中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的价值在亚洲并非必然全部适用。根据后来的披露,在提交给尼克松的私人报告中,曼斯菲尔德更是直言不讳:“在中国发生的什么事,都是中国人的事。这是我们建立和解关系时应该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对中国的介入应该止于水边。……重新陷入中国人民的内政,将是一场新的灾难。”

关注美国“西方”的“亚洲大使”

事实上,曼斯菲尔德和斯科特都非常期待1972年这次难得的访华行程。律师出身的斯科特曾于1947年来华,并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在1960年代时还曾写过一本叫做《中国艺术的黄金时代:繁盛的唐代》的书。而对曼斯菲尔德而言,这也是他1922年、1944年、1946年之后的第四次来华。

1921年5月,身为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曼斯菲尔德被派驻到菲律宾,直到1922年11月返回蒙大拿。其间,在1922年春天,曼斯菲尔德有机会访问中国沿海,并在天津和上海短暂驻足。这一年半的远东经历,给这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留下了终身的影响。

按照他自己的回忆,“由于持续增长的对远东特别是对中国的强烈个人兴趣,我(曼斯菲尔德)在蒙大拿大学选择主修了远东历史,并选择‘1866年到1910年期间的美朝关系’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题目,后来又从1933年到1943年讲授远东历史。我的兴趣在于人口、地理、文化以及情感等议题。我们对我们东边的关注太多了,而对我们西方的关注很不够,而我们的西方在很多方面都将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

22年之后的1944年,即史迪威将军被召回前后,已成为国会众议员的曼斯菲尔德劝说小罗斯福总统派他以个人特使的身份访问中国,了解抗战情况。1946年,为了了解远东局势,曼斯菲尔再次短暂访华。随后,面对着越战泥潭,曼斯菲尔德在1967年向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提出他亲自访华协调的建议,后者并未反对,但后续提出时机或许并不适合。最终,曼斯菲尔德关于在中美之间搭建起对话沟通渠道的期待直到1972年的访华才得以实现。

随后,在1974年12月和1976年10月,曼斯菲尔德又先后以国会参议员身份访问了中国。在1974年在华的21天中,曼斯菲尔德见到了邓小平。在1976年,曼斯菲尔菲还有机会游历了长江、访问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也就是在1976年,卡特当选总统的同时,73岁的曼斯菲尔德选择不再谋求连任,离开华盛顿政治。按照他一开始的规划,他将在有生之年夏天在蒙大拿、冬天在佛罗里达,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不过,美国民主党精英群体却仍然对曼斯菲尔德及其远东经验充满了期待。在卡特可能快速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期待下,华盛顿舆论普遍认为曼斯菲尔德将是美国首位驻华大使的最佳人选。甚至,即便很不熟悉曼斯菲尔德,但新任总统卡特也希望这位党内大人物帮助他撑住局面、稳住对外政策。不过,面对上台之初中美关系前景的不确定性,卡特甚至提出请曼斯菲尔德出任驻墨西哥大使。曼斯菲尔德对于新总统的这个想法并不意外,毕竟他在执教期间也讲授过拉美历史,但考虑到夫人莫琳的心脏问题无法适应炎热天气而最终婉拒。

关于曼斯菲尔德作为驻华大使至少是联络办代表的人选可能,时任分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提出了基本反对的意见。他指出,曼斯菲尔德在1976年访华后提交的报告中关于立即且无条件承认新中国的建议与卡特政府的政策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也有观点认为,卡特一度希望曼斯菲尔德以所谓“亚洲大使”的新职位、新身份全程参与对整个亚太事务决策的想法,直接触及了霍尔布鲁克以及国务院的利益与地盘。

最终,卡特做出了提名曼斯菲尔德出任美国驻日本大使的决定,曼斯菲尔德本人也接受了。四年之后,实现政党轮替的里根总统维持了这项人事安排,直到1988年12月曼斯菲尔德再次宣布退休。这也让曼斯菲尔德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驻日大使。

在曼斯菲尔德服务的最后一届国会即第94届国会期间,这位与肯尼迪同一年选入国会参议院的资深民主党人结识了一位同样代表着蒙大拿州的30多岁的民主党国会众议员,名字叫麦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39年后,这位鲍卡斯出任了美国驻华大使,颇有完成曼斯菲尔德夙愿的意味。而这位已从北京离任六载的前任大使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呼吁:中美这段“婚姻”不是基于爱,而是基于全球地缘政治力量的安排。这段“婚姻”也没有“离婚”这个选项,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不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我们只能在这里,在这里学习如何迁就、包容彼此。

参考书籍:

Don Oberdorfer: Senator Mansfield: The Extraordinary Life of A Great American Statesman and Diplomat,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Books, 2003.

Francis R. Valeo: Mike Mansfield: Majority Leader, NY: M.E. Sharpe, 1999.

“联邦明察局”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的专栏,对“联邦”(United States,即美国)之事洞明察鉴之。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