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上海如何带动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

郭天襄 谭亘奇
2023-12-04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11月24日,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通过打造火箭、卫星、地面站、终端等全覆盖产业链,开拓商业性示范新场景,旨在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

商业航天已是全球范围内争相涉足的新兴产业项目。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上海正在该赛道加速发力。

微博@空天逐梦 资料图

今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完成商业首航并开展商业量产。7月,上海松江“G60星链”实验卫星完成发射并成功组网,一期将实施1296颗,未来将实现1.2万颗卫星的组网。9月,上海提出布局卫星互联网,发射规模化低轨通信卫星构建低轨星座,建设测控站和运控中心等地面基础设施。

整合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海具有完备的智能制造业产业基础,无论是后端研发、前端市场,还是材料科学、精密仪器、机器制造等行业在上下游协作方面均有资源优势。

面向未来,上海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等领域进一步整合,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规模化运营、商业化运营。

在科研力量支撑上,上海具有较强的基础科学水平。涉及商业航天相关的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火箭垂直起降、海上平台发射、卫星弹性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时,上海应统筹区域内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空间推进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闵行上海航天城、浦东卫星互联网科研基地、临港卫星制造集聚区、青浦北斗空间信息应用示范区、松江卫星产业基地等相关科研基地,加强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技术支持,打造技术高地,以期不断带动技术进步和迭代升级,保持商业转化和产品更新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技术的商业转化,更需要构造场景及产业生态。上海可充分利用较发达的数字技术赋能社会生态。以商业航天为代表的空间信息产业更能营造出一批涉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应用场景,如空间大数据可利用在大都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气象等多领域

在场景和生态打造方面,上海强势的金融资源正持续发力。与商业航天相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火箭、卫星等研制与发射,终端开发、运营与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都备受投资者青睐,商业航天已成为高估值、高门槛、高投入的新兴资本赛道

上海可充分发挥自身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优势,尽早确立一批标杆型企业,并结合广阔的市场,开展规模化运营。同时,结合行业特征,各类经营主体应严格控制航天器发射和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太空垃圾”,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

2023年长三角网信办主任会议在沪召开

11月27日,2023年长三角网信办主任会议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签署《关于推进长三角区域网信工作协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2.0版)。四地网信办将在技术治网水平共同提升、网络法治建设深化合作、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互补、营商网络环境共同优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十六个领域开展新一轮合作。(来源:文汇报

经济

上海:到2026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上海特色产业园区达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5500家,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360家以上,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来源:解放日报

浙江省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展现数字贸易魔力

浙江率先打造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数字贸易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幅。今年以来,浙江跨境电商进出口占全国比重提高到12%以上,映射了数字贸易的发展机遇。(来源:浙江日报

产业

上海发布版权产业报告,在全国保持领先、全球处于先进

《上海版权产业报告(2021-2022)》显示,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方法,沪上全年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4294.0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9.84%。其中,软件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设计业、计算机服务业位列产业增加值前三位,广播影视业、文化艺术业、版权服务业为增速前三位。上海核心版权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来源:文汇报

上海临港新片区加速智能汽车产业集群集聚

11月30日发布的《临港新片区“智能汽车生态城”建设行动方案》提及,17个汽车电子与软件重大项目签约,涵盖整车、汽车电子、汽车软件、金融平台、园区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等,将进一步加速临港新片区智能汽车产业集群集聚,为未来临港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来源:解放日报

浙江车企在首届链博会上展现产业新链式

今年,浙江正式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其中,围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已经确定2个核心区以及整车制造、三电系统、底盘系统、汽车电子等领域10个协同区,通过集中各地资源要素,推动汽车产业集群式发展。(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四大集群集聚企业近2000家

安徽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和先进结构材料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近2000家,实现年营业收入40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64.7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238.3亿元。目前安徽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提质扩量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省部署实施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行动”

《实施安徽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大行动”(2023—2027年)》明确安徽实施中药材品质培优行动,主要围绕道地皖药品种培育、种子种苗繁育、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等方面提出具体路径,力争实现安徽省优良品种产业化。(来源:中安在线

科技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11月25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发布,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三位。创新能力评价设置的“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五个指标维度,江苏均有较好表现,与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同属创新领先地区。(来源:新华日报

2023年5G工厂名录发布,江苏有97家5G工厂全国第一

2023年,全国共有5G工厂300个,已收录的5G工厂分别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以97家的数量位于第一,第二、三名分别是山东、湖北,分别拥有32家、30家。分企业类型看,多类型企业积极建设5G工厂,50.3%为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占比18.3%,央企占比16%。(来源:扬子晚报

安徽省合肥市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破万”

2023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111户,首次实现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破万”。 今年共有1989户企业获认定本年度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合肥市将连续两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00户以上、日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以上,总量超8200户;累计在科创板上市企业20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全国第6位。(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郭天襄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谭亘奇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吕娜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