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波女巫”和中国第一所女校

2023-12-20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宁波女巫”和中国第一所女校。(来源:明州世相)(03:29)
作者:龚晶晶

这是中国第一所女校,可180年前,它的出现却被人视为一场巨大的阴谋。人们这样称呼它的创办者:宁波女巫。

关于此事,中国史料鲜有记载,在查阅大量西方文献后,我终于拼凑出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笔者正走访宁波教育博物馆。

1844年,五口通商,西风东渐。这位远道而来的英国女传教士,提出要在宁波城开办女塾。免费办学,还提供补贴。一时间,谣言四起。人们都说,她是为了吃掉中国女孩黑色的眼珠。宁波女巫,由此得名。

但实际上,她此行,只是为了圆一个心中的执念。爱尔德赛的中文老师马礼逊也曾来华传教,告诉她,中国女孩还裹着小脚,且无平等受教育之权利。女孩由此立下宏愿:要来中国开办女学,因为要照顾丧母的侄女,计划被搁置了11年。46岁的她,仍风尘仆仆而来,不畏艰险。

爱尔德赛(Mary Ann Aldersey,1797-1868),是第一位来到中国的基督教女性传教士。

1843年,爱尔德赛以英国“东方促进女子教育协会”传教士身份取道香港,来到宁波。

一心向往帮助女性接受教育的她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度推广女学,远比想象中更难。被儒家思想所束缚的中国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更无法想象去一所外国人办的学校学习。就连同一时间在宁波传教的男传教士们都认为,爱尔德赛在这里办女校完全是“不切实际” 的想法。

那一年,宁波还随处可见裹着三寸金莲的女子。可以想见,爱尔德赛要创办女学的举动,在当时将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有一段时间,宁波的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各种离奇的谣言,说爱尔德赛这个老巫婆会杀儿童和他们的父母,甚至会把孩子们吃掉。

英国来华传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曾于1857年来到宁波。在他的传记《挚爱中华》有这样一段描述:

“许多中国人把爱尔德赛女士当作宁波英国人的领袖,就如维多利亚女皇是英国的领袖样。他们甚至认为连英领事也听命于她。

当该地发生地震时,人们皆认为是爱尔德赛女士弄的魔术,因为有人当天早上看到她爬到城墙上,并且打开一个瓶子的瓶塞,放出恶鬼来,震动了地的支柱。他们说的是实话,因为爱尔德赛女士每天黎明五点都会到城墙上去散步,甚至冬天也不例外,不过有佣人打着灯笼走在前面而已。她也时常拿着一个瓶子,瓶内其实是她用来消除头痛和解除臭味的香精。我们当然知道这并不能引起地震。”

笔者查阅史料得知,这里提到的地震是1853年发生于宁波的一次地震事件。据《宁波大事记》中记载:“1853年(咸丰三年)3月宁波地震,屋瓦响鸣,人坐室内如荡舟。”

伦教 Edinburgh House press 出版社1940出版的爱尔德赛女士传记《宁波女巫》一书中,有对于爱尔德赛在城墙上散步一事的记载:“有人说出于锻炼的习惯,她每天清晨都会在城墙上散步,宁波的人们认为她是与夜间的精灵交谈。毫不奇怪, 当她向那些遇到她的人们提供食物和饮料的时候,那些宁波人会感到非常害怕。因为很多人说,她有一种特殊的药物,让人吃了以后就会变成基督徒。”

宁波陈朽的社会意识形态因她的到来,受到了深刻的冲击。再加上那些不被人所理解的言行举止,当时的宁波人便把这位古怪的英国老太太称为“宁波女巫”。

可即便,住所常被人丢石头,当地的官绅也多次找茬为难,爱尔赛初依旧初心不改,施药布粥,无偿帮助中国女性。不仅招收女教师,甚至还聘请了一位名叫阿格尼斯的盲女,开班招收盲童。这在当时的中国简直闻所未闻。

盲女阿格尼丝肖像画

为鼓励宁波女子就学,她还大胆作出决定:“不但不收学费,并且供给学生衣食起居各项用费,有时候学生的家穷,更可得到五文十文一天的津贴,以弥补女儿不在家助理家务所感受到的损失。” 这种吸引当地贫困学生的特殊方法, 后来也成为教会女校招收学生的普遍措施。

后来的后来,爱尔德赛的学校成为了热门机构,学生甚至可以说“人满为患”。1845年学生十五人,第二年增加到二十三人,第四年又大幅度增至四十六人,她担心一旦有学生成为基督徒会招致家长不愿将女儿送来就先行扩充,但以五十名额为限,而同时期长老会办的寄宿女学的招生一直在二十五至二十八人之间。可见爱尔德赛女塾规模之大,非同一般。

特别是太平军进城时, 危难关头,学校的职员和佣人们都表现出对她的忠诚和热爱,准备随时保护她。

1847年 爱尔德赛的宁波女塾

对于爱尔德赛所办的宁波女塾,人们向来给以很高的评价。1934年《东方杂志》褚季能的文章称:“中土的第一家女子学校,便是由爱尔德赛小姐于道光二十四年在宁波创办的”。《中国教育大事典》亦有记载:“1844年设立的宁波女塾,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教会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

没有人知道,为了这所女子学校,18年间,爱尔德赛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又是如何赢得当地人的尊重,成为他们念念不忘的“玛丽姑娘”。

我们只知道,离开宁波后,她把自己远在澳洲的寓所取名“庄桥”,这是宁波江北一座小镇的名字,她的墓碑上刻着“NINGPO CHINA”(宁波,中国)。

爱尔德赛的墓碑

终身未嫁的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日到达,来到中国人中间,这也是我的结婚日。我已与中国人民订了婚。”

而她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开花。

自宁波女塾始开女子教育之先后,1860年在华教会女校发展到11所,1902年,教会学校有女子学生4373人。后来,宁波女塾与另外两所女校合并,发展成为甬江女子中学,也是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屠呦呦。

甬江女中教学楼1922年5月埋下的奠基石(摄/明州世相)

抗争数百年后,在这片土地上的某些角落,仍有女孩无平等受教育之权利。所以张桂梅老师才尤显珍贵,中国第一所女校的建立才意义深远。请记住:我本是高山而非溪流,女子,不仅宜室宜家,也可以为国为民。

一代又一代,志不灭,则生生不息。

本文内容,引用自《向海而生:宁波1200年开放史》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著作权归属于明州世相,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法律支持:浙江素豪律师事务所。

作者:龚晶晶,非虚构作家,独立调查人,曾任南都周刊、凤凰网首席记者,主攻深度调查。辞职后,创办公众号“明州世相”,长期致力于非虚构写作,深度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及社会边缘群体,出版有长篇纪实文学《向海而生:宁波1200年开放史》《宁波往事》《追鱼》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