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漫画拓下人生切片

2023-12-27 1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山 读库

按:“漫画对成年人毫无意义”,读者小山曾这样认为。某个机缘巧合下,小山掉入漫画家丰田彻也编织的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她从自身的阅读和观影经验出发,条分缕析,分享了文艺作品的“好”究竟指什么,丰田彻也到底有怎样的魔力。不过“任何作品只听他人总结都无法切身体会其中妙处,还是期待大家能亲自去读”,亲身感受那股丰盈动人的力量。

掉入漫画的世界

虽为95后,但生于湘南边陲的我,说句自幼与漫画无缘也不为过。《哆啦A梦》走进我的世界时已是小学五年级的暑假,且是以动画的形式。而梦想拥有全套《哆啦A梦》漫画时,我已升入县里的中学,一来小地方闭塞,二来囊中羞涩,三来学业繁重,这“梦想”未曾开始便早早夭折。中学时正值夏达《子不语》爆火,一位从日本反向走回来的漫画家,说句石破天惊也不为过,那是我第一次听见“国漫要起来了”的说法。同学们传阅的《子不语》,也到过我手中,留下了“画面唯美,故事有趣”的印象。此后,漫画便彻底消失在我的世界里,再次邂逅是大学时阅读高木直子的“一个人”系列作品,也只因那时预想到,书中描绘的小镇青年独自上东京、独自生活的琐碎,极大可能是自己未来的生存状态。

幼时缺乏阅读漫画的条件,长大后即便会有选择地观看动画电影,却也免不了认为漫画对成年人毫无意义。看动画时被长辈问“你多大了,还看这个”,懂得解释“我看的不一样,这是一个有深度的故事,只是选择了以动画来表现”。玩游戏时也深信自己选择的游戏与长辈理解的不同,却偏偏对漫画未能深想一步,人类的傲慢与偏见大抵如此。

直到2022年4月26日,读库公众号发布推文《漫编选·第三弹:那些围绕着漫画而活的人》,机缘巧合之下,我点进去读完全文,便立刻激情下单,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从动画、漫画、动漫、卡通等词大乱炖,到能给小白朋友做科普,甚至漫画发展历程也能说个七七八八,从不愿扭头看漫画一眼,到漫编选第一弹至第六弹照单全收,也会关注别的品牌出品的漫画,甚至激情下单送朋友,而这一切的开始,都在丰田彻也——这个人及其作品存在特别的魔力。

好的漫画“好”在哪儿?

阅读感受和阅读本身,都充斥着个体经验与私人偏好。分享本身,却需要条分缕析才能传达一二。因此,在讨论丰田彻也好在哪里之前,必须先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说一部作品好时,这个“好”究竟指什么?正统的文艺评论术语复杂、表达晦涩,实在不适合成为普通读者的工具,下面简单介绍三个评价文艺作品的维度或可一用。这是一位普通读者以自身阅读和观影经验为基底,日积月累,逐渐内化而成的,由浅到深,层层递进。

第一个维度是形式,或称躯壳。文艺作品的载体,如文字、画面、影像等均属形式。阅读小说时,我们感叹“文笔真好”;阅读漫画时,我们夸赞“画得真好”;观看电影时,我们欣赏“画面真好”……诸如此类,都是在评价作品的形式。包括这些载体的表现手法,也属于形式范畴。如文字,或通俗易懂,或佶屈聱牙,或辞藻华丽,或清新自然……画面或细腻具体,或粗旷概括,或精美鲜艳,或抽象暗沉……无法穷举,均是受众一眼看见便能得出结论的表层。

第二个维度是故事与情感,即填充躯壳的血肉。或情节勾人、爽感精准,或平淡如常、细致入微,或如诗歌散文,精神朗朗,或犀利讽刺、直指人心……其种类多样,但从中择一栽培,躯壳便开始泛起生机。除了故事本身及其表现的情感,还有故事的讲法(这里其实是一个不那么准确但或可传达部分意思的说法,因为文艺作品并不等于故事),或叙事多变、曲折婉转,或平铺直叙、娓娓道来……即使梗概相近的故事,换一种讲法也能让故事焕发出别样生机。

第三个维度是气质,或称灵魂。这是最说不清道不明,却又最重要的维度。它不仅由第一、第二维度汇聚而成,更注入了作者的三魂七魄,化身幽灵附着于作品的各个角落,只在受众与之频率共振的刹那闪现。它不由读者控制,更不受创作者控制,只会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与作品一同诞生——这也是提倡创作者要“真诚”的原因之一,即便通过控制表现形式和故事发展,看似能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意图,灵魂的别扭也会通过作品的各处气孔泄漏(有的创作者会刻意设计笔下角色的别扭以展现人物性格,甚至欺骗读者以达到故事与人物难以理解的目的,但这都属于故事讲法,并不属于此处讨论的“别扭”)。敏锐的读者准能从扑面而来的别扭中,捕捉到创作者的傲慢。唯有真诚能找到同类,引发共鸣。

以上便是我对自己过去欣赏文艺作品时的感受所做的粗略拆解与总结。虽并非完成这三个维度就能成为经典之作,但伟大的作品一定在第二或第三维度上达到了某种极致,而第一个维度则是锦上添花般的存在,一般而言够用即可,即便想凭借纯粹的技法炫人眼目,也至少要与第二维度结合,否则无法长久。

现在我们再来看丰田彻也的作品好在哪里,便有迹可循。首先是漫画这一表现形式的技法层面——

这是他画的景、物与人。

这是他画的食物。

以上摘选于他的出道短篇《护目镜》。画功究竟如何,相信大家都有最直观的感受,并且这类偏写实的画风,对不常看漫画的读者也十分友好。

在故事与情感上,丰田彻也属于平淡如常又细致入微的类型。

他关注个体的人生切片。比如《咖啡时间》,十七个故事以咖啡为线交织在一起,以大提琴演奏家与导演在「MIJINCO」咖啡馆的相遇进入我们的视线,又以众人齐聚「MIJINCO」的三十周年庆淡出,从一个秋天到下一个秋天。细看每个故事中出现的路人,就会发现——那些曾在自己的章节里是主角的人,也是别人故事里的路人,正如我们真实的人生。

用短短的篇幅就能讲明白一件小事,几句台词就能打动人心。比如仅有两页的《旧书月之屋的收购》。

也不乏深入的洞察,猝不及防地直击人心。

能精准捕捉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比如《Where Are You》,曾经患难与共的好友拔“枪”相向,即便最终仍响起了枪声,但谁又能怀疑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真心浮现?

又如《暗流》中第一个打动我的时刻,第一章在交代完故事的开篇(关口叶惠和丈夫共同经营的月之汤澡堂,因丈夫失踪而暂停营业,重新开张之后面临缺人手的问题)后,紧接着的五页,一句台词也无,却击中了我。

夏夜,人声已寂,澡堂内仅有叶惠干活的唰唰声,停下,沉思,落水,放空。片刻之后起身,甩掉水珠,奋力干活。此时,一弯弦月从漆黑的窗外倾泻下来。

细数丰田彻也出道至今仅有的二十三部短篇和一部长篇,就会发现,他描绘的大多是小人物,如无业游民、流浪汉、独身母亲、失独老人等,多次“串场”的山崎侦探也只是侦探社的“编外人员”,精准捕捉与展现的是那些世俗意义上不怎么成功的人生,并且不做评判。

比如《护目镜》中,即便村田对女孩的来历已陈述得足够客观,但直观来看,女孩身上的淤青是母亲打的,暂住村田家中也是母亲企图淹死她反而自己摔倒住院导致的。读者的第一反应或许很难不去批判母亲,也很难注意到母亲本身的痛苦。

因此,村田紧接着对田村说“……刚和你说的那些都是很粗略的内容,事情远比这个要复杂。也并不是想说到底谁错了”,可谓是对惯性思维的一击,提醒读者真实的人生要复杂得多。

又如让我流泪最多的《Mr. Bojangles》,这是底层人民双向救赎的故事。一个在命运多舛中自暴自弃的中年人,在一次入室盗窃中救了年仅三岁的女孩,从此重新与人建立起关系,开始认真生活,因女孩与死去的女儿年龄相仿,也把她当作亲生女儿对待。后来,女孩的母亲再婚搬走,他们联系中断。多年辗转,长大成人的女孩即将结婚,委托山崎侦探寻人。她仍记得当年的约定,他要在婚礼上跳着踢踏舞把水果糖罐还给她,也想让他知道自己现在有好好地生活。而他即便晚年凄凉寂寞、流离失所,也一直带着那个装有27颗玻璃弹子的糖果罐。

丰田彻也看到的是这些小人物具体的苦痛与挣扎,以轻盈温柔的方式去表现,能在苦里品出那丝甜,并不刻意渲染他们所经历的沉重。

如此种种,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位创作者的温柔与慈悲。而此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小人物的描绘。乍一提起金荣,若非熟悉小说文本的读者,或许已想不起此人是谁。他出场在第九回末第十回初,是茗烟闹学堂的导火索。

我们来看曹雪芹在描写这位与主角作对的“反派”时,是如何着墨的——

先看金荣的嘀咕:

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又不是贾家的子孙,附学读书,也不过和我一样。他因仗着宝玉和他好,他就目中无人。他既是这样,就该行些正经事,人也没的说。他素日又和宝玉鬼鬼祟祟的,只当人都是瞎子看不见。今日他又去勾搭人,偏偏的撞在我眼睛里。就是闹出事来,我还怕什么不成?

根据此前的情节,读者很容易就能知道,金荣此言并非信口胡说。

再看其母的话:

你又要争什么闲事?好容易我望你姑妈说了,你姑妈又千方百计的向他们西府里的琏二奶奶跟前说了,你才得了这个念书的地方。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况且人家学里,茶也是现成的,饭也是现成的。你这二年在那里念书,家里也省好大的嚼用呢。省出来的,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再者,不是因你在那里念书,你就认得什么薛大爷了?那薛大爷一年不给不给,这二年也帮了咱们有七八十两银子。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你给我老老实实的顽一会子睡你的觉去,好多着呢。

孩子在学里受了委屈,母亲只看到了钱——但若只写到这一层也算不得什么,需注意“若不是仗着人家,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你又爱穿件鲜明衣服”两句,既解释了母亲为何满口提钱,更让人深思——穷人对美物的爱是原罪吗?

又如在第二十四回短暂出场的倪二,曹雪芹在描写这位仗义助人的“醉金刚”时,并不避讳写他的粗鲁和蛮横,贾芸不小心碰到他身上,他先是破口大骂“肏你娘的!瞎了眼睛”,接着便“一把抓住”“抡拳就要打”。但在听闻贾芸的难处后,他不仅主动借钱,还不要利钱也无需借条,在醉酒状态下递给贾芸“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两人分手后贾芸一称果然“十五两三钱四分二厘”。如此,一位不拘小节、仗义爽快又粗中有细的市井小人物便跃然纸上。

这种对小人物的注目,对“好人”不藏其恶,对“坏人”不避其苦,于作品而言,增添了真实与生动,于作者而言,却是非心怀温柔与慈悲者不能够。

“漫画能承载的内容,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生于1967年的丰田彻也,青年时期正逢日本经济泡沫。关于经济衰退、企业破产,普通人的实感就是失业带来的物质上的窘迫与匮乏。出道是“那时我非常缺钱,抱着原稿想着能卖给谁”,编辑不以这种方式收稿,他才报了截止日期最近的AFTERNOON四季赏。

网络上关于他的照片一张也无,真实信息少之又少。但根据漫编室整理的作者简介、书面采访,以及《护目镜》的后记,我们可以从中勾勒出他的影子。

从18岁到55岁,生活基本都在贫困水平,一直独自住在没法洗澡、厕所共用的旧公寓里(其中也因公寓拆迁搬过几次家)。如此并非因什么禁欲意志主动选择的生活,而是一发起呆来时间就那么流过,便成这样。

做过的工作有公寓清扫、养老院的厨房帮工……除漫画和旧书店的工作外,基本都在干蓝领的活儿。但其中漫画是最艰难的(当然,也有喜悦的时候)。

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在学校中落伍,在社会上落伍,然后又在漫画业界落伍的人。感知能力一般,持续思考一个问题,或要咀嚼与把握什么时,要用很多时间。是个懒人,没有创作故事的能力,只是个演奏者,而非作曲家。

以上是根据专访内容的简单勾勒,特意没有使用主语,实在因为除漫画相关外,我清楚地了解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生活。

漫画并未对他的物质生活有太多改善,丰田彻也体会着生活的残酷,但并未麻木,始终谦逊而真诚。他关于创作的两段话特别打动我——

对我来说,漫画并不是自我表达(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自我),更强烈的是一种“哪怕一点也行,想要将世界画下来或拓印下来”的想法。固然,世界是一个充满悲惨与痛苦的地方,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信任从自己身上移至世界(这样画下的世界,可能最终也不过是自我罢了)。

我并不是先有主题再创作(不管画了什么,主题事后都可以虚构出来),我只关心“人会如何行动”,完全不关心人的内心描写。但描写了人如何行动(如何凝视、如何沉默)之后,就好像看到了他们的内心一样(人有没有“内心”,实在是很难说清的话题)。

谈及自己创作的作品和人物,丰田彻也认为自己并非创造作品的神,“而是奴隶,一个为它整备基础设施的人类”,从根本上说,自己创作的都是娱乐作品。其中人物并非自我投影,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的一切,而是在表现他们各种侧面时不断发现他们。

虽然他认为“从根本上说,自己创作的都是娱乐作品”,但在我看来,丰田彻也这类作者是在打破读者对漫画的刻板印象,是用具体的作品在说:漫画能承载的内容,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漫编室出品的漫画作品,正是这样一步一步拓宽着我们对漫画的认知:《卡夫卡的〈城堡〉及其他三篇》对漫画与文学界限的探索;《梦晕》对自我的探索、对死亡的思考;《一根棒》对漫画表现形式与内容的探索;《海兽的孩子》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逢泽陆》对家庭与成长的讲述;《107号室通信》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知和如散文诗般的清新灵动……无一不是砍向刻板印象的刀。

此外,丰田彻也在意具体的读者,在意“人”本身,也在意那些“无趣之物”——

虽然我了解一些中国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情况,但对人,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始终不是很了解。通过谷歌翻译,得知大家对这次出版的反应时(因为我没有上网环境,都是朋友告诉我的),好像有一点点看到大家具体的面孔。这些人们在看我的漫画,还产生了如此多感受,我觉得非常荣幸。

作品就是要到达读者手中,读者再以各种形式补全它、搅拌它、改变它,它才能真正趋于完成。

而我们想象的能力,是任何权力都无法夺走的。

我觉得那些从效率与优化之网中筛落下来的无趣之物(哼着的歌、云的形状、鸟鸣声、咖啡和茶……),是可以抚慰人心的。若能画出这样的漫画,并在此传达到大家手中,那实在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了。

这样一位赤忱、质朴而真诚的人,他和他的作品,那些对生活细腻而深入的捕捉,那些自灵魂深处散发出的温柔与慈悲,就是会让我这样的人,在热泪盈眶的同时,内心又充满丰盈的平静。

或许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在生活中为各种只有自己在乎的事情挣扎,而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感到自己被心怀慈悲的创作者温柔地对待着。这正是他的魔力所在。

最后,想说点题外话。这篇短文并非一气呵成,从萌芽到完成用了近两个月,写的过程中时常心怀忐忑,因为我深知世间存在万千种人生,而文艺作品的品鉴与具体读者的人生密不可分,实在不是一篇短文能说明白的,这便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即便今天说了这么多(企图客观),也只是非常私人的理解与感受(充满偏见),任何作品只听他人总结都无法切身体会其中妙处,还是期待大家能亲自去读。

如果你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在意普通人的人生,那么丰田彻也的作品就是你的本命漫画,衷心希望其中的温柔与慈悲能带给你力量。

PS:虽然推荐阅读顺序(《咖啡时间》➡《暗流》➡《护目镜》)这种事情很怪,铁雄也说之所以推荐先读《咖啡时间》,是这本最短且咖啡与人的关系最近,但我觉得这个顺序很妙:《咖啡时间》是人物相互交织、平静来去的弱联系的文艺电影,《暗流》则从中截取一面在人的向内探索上更进一步,《护目镜》中的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十年,前两部作品中出现的部分人物还会出现,后记恰好可视为作者的告别。就像与一个人初相识后久别重逢,逐渐了解成为朋友,又暂时作别。

因此也推荐这个阅读顺序,但不想按照这个顺序也没关系,请别在意,顺从本心即可。

注:文中引用《红楼梦》原文为三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2019年4月第11次印刷。

本文作者:小山

原标题:《用漫画拓下人生切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