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降糖药滥用危险大

2023-12-28 1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快速便捷地获得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但也可能伴随一些误导性信息。例如今年风靡全球的“网红减肥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被很多人认为是“减肥神药”,甚至很多医美机构在大肆宣传并高价出售。

其实,司美格鲁肽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受体激动剂。由于降糖效果好及对其他代谢指标改善的证据,该药被国内外多个糖尿病指南推荐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但司美格鲁肽在我国尚未获批减重适应证,对其滥用于减肥的情况令人担忧。

1

糖尿病和肥胖互为“帮凶”

在胰岛素抵抗和能量过剩的共同土壤之下,糖尿病和肥胖互为“帮凶”。糖尿病患者往往体型肥胖,而肥胖又促进了糖尿病的发生。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无论使用什么方式,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减轻基础体重的5%以上,就可以改善血糖水平。如果减重达到基础体重的10%以上,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物。而没有糖尿病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预防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然而,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缺少简单有效的减重方法,经典的降糖药物减轻体重的效果较弱,有的降糖药甚至可能会增加体重,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为肥胖患者带来了曙光。

02

司美格鲁肽既降糖还能减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实现了有效降低血糖同时减轻体重的双重效果。研究发现每周注射一次治疗剂量(0.5~1.0毫克)的司美格鲁肽就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每周使用1.0毫克的司美格鲁肽,约80%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达到指南要求血糖控制目标,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不仅如此,司美格鲁肽还能够减轻糖尿病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平均减轻3~7千克。

司美格鲁肽有个特点就是“智能降糖”,它仅在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才会发挥降糖的作用,单药使用不会发生低血糖。因此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司美格鲁肽在没有糖尿病的肥胖人群中能否只发挥减重效果。结果发现,该药同样可以减轻单纯性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体重,但是需要更大的剂量。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如果作为减肥药物使用,在结合严格的生活方式控制的前提下,每周注射2.4毫克的司美格鲁肽,可以减轻基础体重的16%。

03

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司美格鲁肽

为什么治疗糖尿病与肥胖需要不同的治疗剂量呢?这是因为其发挥作用的作用靶点不同。司美格鲁肽的降糖作用主要通过内分泌器官胰腺上的胰岛细胞,需要的剂量较小;而减重作用需要作用于大脑的摄食中枢,增加饱腹感,抑制饥饿感以此减少能量摄入,需要的剂量更大。这也是司美格鲁肽既能降糖又能减重的原因。

为了避免剂量的混淆,面对不同需求的治疗人群,司美格鲁肽分别以两个不同规格和商品名称独立上市。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1.0毫克剂量的司美格鲁肽已经在我国上市。尽管司美的疗效及安全性都经过临床试验,但使用初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增加患胰腺炎、肠梗阻、甲状腺肿瘤的风险。因此,医生对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有严格的把控。另外,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司美格鲁肽,譬如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有家族史的患者就不能应用。所以,司美格鲁肽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而不能仅凭网络上了解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就自行使用。

04

合理的降糖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和体重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不仅要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还要避免血糖的高低波动,因此不能简单照搬普通人群的减重饮食方案。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遵循食物多样、能量适宜、主食定量、清淡饮食、食养有道、规律进餐等几项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适量运动和限制饮酒。有条件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全谷物及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减少食物对血糖波动的影响,配合合理的降糖方案,如此才能兼顾血糖与体重的双重管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实现健康安全达标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饮食方案还需要简单易行。患者能够长期坚持的饮食方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婉媚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许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