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成都放下身段谋发展:加强与宜宾泸州合作,共建向东向南通道

2018-11-01 08: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是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落实之举”;这是与兄弟市州开展学习交流、开放合作和区域协作的“结伴之旅”。

结束宜宾之行,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领的成都市代表团,又来到了四川南向开放的重镇泸州。

主题不变——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成都与泸州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双方将如何把握扩大开放时代机遇,借势借力实现“水涨船高”,通过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川、服务全国呢?

加强区域合作 共推南向开放

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川全国

范锐平率成都市代表团赴泸州市考察学习

结束宜宾之行,10月31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率成都市代表团,又马不停蹄地在泸州市开展考察学习。双方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城市战略定位,把握时代机遇,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以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川、服务全国。

泸州市委书记刘强,泸州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杨林兴出席。

分享交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讲话精神的思路、做法和经验;携手建强四川向东、向南开放枢纽通道;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拓展更多合作领域……成都市代表团此行,是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一次“落实之举”,是与兄弟市州开展学习交流、开放合作和区域协作一次“结伴之旅”。

泸州是四川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也是川滇黔渝区域性中心城市。范锐平一行前往泸州港、中国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深入了解自贸区创新发展和港口建设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运行等情况。考察中,范锐平同相关部门、企业负责同志一道,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分析物流走向、货品门类、运力价格,探讨成都与泸州港深化合作之路。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研究,聚焦行业和企业需求,精准制定政策,降低物流综合成本,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先进要素集聚。

随后,双方围绕加强区域合作、共推南向开放进行了座谈交流。范锐平说,泸州城市发展战略思路明晰、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劲头足、改革开放推进力度大。特别是当地以泸州港为主要载体,吸引了成都平原经济区以及周边省份的大量企业前来,在全球配置资源、运用市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为全省加快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贡献更多力量。

“水涨船高!发挥好‘主干’作用更好支持市州发展,形成‘枝繁叶茂’的发展态势,既是成都的责任,也是成都发展的需要。”范锐平建议,双方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共建向东向南大通道,特别是加强成都与宜宾港、泸州港三方协作合作,更好地服务企业,提高投入产出综合效益,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形成发展新优势,探索“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市州”新型合作关系,建立两地利益分享机制,形成错位发展、上下游协作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强服务共享,搭建合作平台,更好地造福两市企业和市民。
会上,泸州市介绍了经济社会发展、两市合作进展等情况。泸州市委书记刘强说,成都和泸州经济交往、人文交流源远流长,两地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成都市代表团此行,充分体现了坚定贯彻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责任担当。希望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快南向通道建设、深化物流领域合作、深化产业发展合作、深化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等。

会上,两市签署了《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市将全面推动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深化物流重点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发展平台等,并建立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交流。两市还就对外大通道建设、自贸区建设、物流、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干部人才合作等,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

成都市领导谢瑞武、刘筱柳出席活动。

新闻链接

泸州港

泸州港至上海港集装箱定线快班正式开航孔芒摄

泸州港是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是交通部确定在四川唯一的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水运口岸,是四川第一大港。现已形成纳溪、中心、泸县、合江、古蔺5个港区,全港有生产性泊位17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4个,年综合通过能力约1000万吨。水上总运力近28万载重吨,占全省水上总运力一半。

中国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批准建设面积为0.21平方公里,东至进港货运通道上跨连接线、南至成自泸高速公路与泸州港连接线、西至云龙机场至集装箱码头快速通道、北至规划中的城东长江大桥与成自泸高速公路连接线。

依托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物流信息处理等。

成泸合作

2018年9月,四川省出台《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多路并举、互联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南向通道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在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服务功能方面,提出整合泸州、宜宾、乐山等地港口资源,把川南打造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

成都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加强在南向战略通道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创新平台和旅游资源共享、农副产品销售等方面合作对接,推动区域错位互补发展,在全省“一干多支”格局中发挥好成都首位城市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与宜宾、泸州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成都-泸州 “水陆空”联动双向互济

不久前,成都与泸州举行了以“共享门户枢纽·助力全域开放”为主题的专题对接会,并签订战略协议。协议鼓励泸州利用中欧班列(成都)开展对欧进出口贸易合作,支持泸州以加挂方式开行南向国际班列。此外,根据协议,双方还将进行国际多式联运合作,共建出海物流大通道,共同加强机场运营合作等,实现空港、陆港和水港联动。今年泸州推出“蓉欧+泸州港”号班列,在省内首次实现长江水运和中欧班列(成都)无缝连接。初期,该班列每周开行一列,目前该班列的出川箱量已达千余箱。

成都日报记者|钟文

摄影|王若冰

背景资料综合自四川日报成都日报

泸州日报

编辑|钟辉雕刻时光

(本文原标题:《水涨船高!从宜宾到泸州,范锐平率团考察共推南向开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