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发现沈阳 | 因做房产评估,我无意中闯入“满铁”书库

2018-11-03 08: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06年6月,我所在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在沈阳市内做了第一笔拆迁评估业务,是一座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的门前曾有一块牌子,写着“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据馆内的一些工作人员讲,本馆属于沈阳市二级文物,原先在楼前还挂着文物保护的牌子,可自从发布拆迁公告起那牌子就被摘掉了。

刚接手这项业务时,我还不知道沈阳有这样一座图书馆,也不了解“满铁”是怎样一个历史上的机构。

在我查阅的2005年第一期的图书馆学刊中有《国家图书馆所藏满铁资料概述》一文,从编目来看,满铁的资料囊括了我国东北乃至全国的自然地理、矿产资源、政治、外交、经济、社会、风俗习惯以及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对我国在那个时期的记载之全面大概是当时的中国政府所无法企及的。

从1910年起,有了这一块地,开辟了奉天图书馆阅览场,又一步步从奉天简易图书馆、奉天图书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图书馆发展到沈阳铁路图书馆,建筑的样式未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内外的装修上不断更新着。

借着工作之便,我进入到这座建筑的心腹,走得比任何一次都全面细致,但这一次却又很可能成为我最后一次看见它的机会,它也许会随着我们的工作结束而马上被拆掉。

建筑的整体大致有四部分:位于南侧的二层办公室及接待室;一个四方形的走廊和中庭;位于中间东西方向的一般阅览室和特别阅览室;地下室(藏书库,大致位于阅览室的正下方);北侧四层书库,内有美国进口的整体钢制书架。

第一次进入现场时由于图书馆方特别强调了他们有一个地下室,需要在补偿费用上额外考虑,所以特意带着我进入了地下室,而这也的确是带着我进入了这座老图书馆最原始的旧貌之中。

图书馆的地下室早于1921年便随着其它的建筑一起完工,战争年代还为日军、国民党军当作栖息地,里面露出原貌的地方,其破旧程度可多少让我们见识到它久远的年代。

其实第一次的现场工作已经让我顺利地进入到了北侧四层的藏书楼里,也看见了很少有的整体钢架,不过终究心思和精力没有放在对它的记录上。

回到公司后我的心里便怎样也放不下这个事儿了,总觉得就这样把一个有故事的老房子给搁置了实在是可惜,后来听说经理带了几个员工又去了一次,并且进行了评估存档用的录像,我便怎样也坐不住了,甚至想自己去那里走访一次。就在这个闹心的时候,公司里一个和我平日关系不错的评估师帮了忙,他说通了经理和图书馆的人员,让我又一次得以做好准备进入馆内进行我的走访,并在馆内拆迁搬运图书的忙碌中拍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图片。

这四层的藏书楼为日本人所建,且极具特点。不进到里面你会被四层楼的外侧砖墙所迷惑,以为这是地道的砖混结构,有砖砌楼面、楼梯和一个个零散的书架。但是进到里面你会被一个精制的钢铁世界所折服。

从书架到支架、从每一层的楼板到楼梯,每一处连接、每一处建筑的支撑完全由这个浑然一体的钢铁架子所充当,外砖墙不过是一件挡风雨的外衣而已。精密的搭接、可分可合的架构无不体现着建筑的用心。另外这个书库还安装了机械运书轨道,可以便捷地把放在高层的书籍运送到楼下。每一层的书架底座可以上下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书籍。

从稳定性来讲,由美国进口的这套钢制书架在1929年装置完成至今有70余年的时间,我在当日踏上去时仍能感到它的那种牢固,在接口处没有感到丝毫的松动和摇晃。而且由于是钢结构,所以在韧性上要比一般砖结构的建筑要强,也就更加经得起地震或者是战争期间炮火的冲击。从采光上讲,它每一层之间是由钢网支撑,并铺以玻璃钢作为楼层地面,书架间的过道正对着窗户,所以光线可以从上下左右射进来,只要是阳光充足,在书库内阅览几乎可以不用点灯。

根据满铁大连图书馆的第三任馆长神田城太郎所著的回忆文章中所述,早在大正五年(1916年)日本方面就在美国定购了钢铁书架。只是我没有去过大连的满铁图书馆,所以不知是否与此规格相仿。但在这篇文章里提到“在美国那边,为了书架防尘,好象各层的地面都用的是磨砂玻璃,在满铁我们也申请一定要用玻璃地面。由于费用大为增加而未被采用。”而在满铁奉天图书馆这里,则恰恰采用了他所提到的玻璃地面。

当初为何要采用这样的大型钢制书架呢?从那天我在馆内看到的一本图片集《建筑写真类聚——美国图书馆建筑》可以判断日本当时是效仿了美国图书馆的先进经验。

满铁的藏书量在极盛之时是惊人的,涉及的范围也是罕有其媲的。从大连满铁图书馆的资料来看,到了1925年,该图书馆专门出版了一本用于发布有关图书消息、通报图书馆内部情况的馆刊——《书香》,该杂志每月发行一期。第三号的一则《人口与读书比率》的调查,把南满铁路主要站点大连、奉天(沈阳)、辽阳、安东(丹东)、长春和日本本土的东京、京都、大阪、山口、香川进行了对比,结果图书馆所在地人口和图书馆藏书数量的比率,满铁100人拥有藏书量为78.5册,日本本土100人拥有藏书量为7.9册。图书馆所在地人口和年度阅览人次的比率,满铁图书馆所在地100人中年度阅览人次为273.9,日本本土100人中年度阅览人次仅有19。两项数据可以看出满铁附属地大大高于日本本土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份统计的依据,分别是满铁1923年和日本本土1922年度的调查资料,虽非严格意义的同期比,但应该无大误差。这样的统计数据,无疑会增强身处殖民地的满铁职员的‘文明’自豪感。

满铁在图书出版整理的计划上也是很宏大的,根据满铁大连图书馆第三任馆长所著文章的介绍,满铁曾想把抗战期间伦敦泰晤士报特派员莫里森博士所网罗的有关东洋的初版书籍全部购买过来,而且还有要复写在北京的四库全书的大计划(后因经费及人员原因停止)。

日本的爱书人也是不少的,例如在大正八年(1919年)至昭和十五年(1940年)期间担任满铁奉天图书馆馆长的卫藤利夫,很多有关西方教会在中国东北活动的文献都是经他翻译及写著的。不过从他们的回忆文章中却仍能感到他们在政治灌输下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盲目向往,以及对当时兴建图书馆的中国劳力的漠视。

既身为铁路图书馆,自然其中涉及铁路、交通、地质、水利、机械等图书占有大的比重。从书架上的图书来看,这些图书的出版日期几乎是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而仅仅在这几十年里,日本便出版了如此众多的有关中国各方面的书籍。如上面这本地质图册,为热河地区的地势图,像这类图书资料一方面是作为日军侵华的证据(这是当时日军的军事材料),而另一方面这也成了我国地质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其大得骇人的侵略计划可见一斑啊!

根据专家的分析,满铁遗存的档案在2万卷左右,情报资料在5万卷以上,满铁收藏的图书资料达70万册。这些档案和图书资科除一少部分流失到日本和美国外,其主体和大多数仍留在我国的各个相关图书馆内。当日进馆时我特意避开了工作人员,在尚未整理运走的四层书库里抓拍了一些藏书的照片,仅从我拍下的这一小部分图书里我似乎也能窥见满铁资料的广博及其重要性。同时也心痛地看见其中一部分已经由于保存不善而发霉,甚至部分无法阅读。当日正值图书馆的图书打包迁运,但询问后却发现无人知晓(或者不愿告知)这批书籍是要运到哪里去。只希望它们会被妥善安置,不会因为这次胡乱的拆迁而再有闪失,也更不希望我给它们拍下的这组照片就此成了它们的遗照。

当日的拍摄重点是从资料入手的。对于图书馆的记载,日本在当时留有部分照片资料,而日本战败直至解放后,图书馆移交到沈阳铁路部门,这时又增加了一部分存档的资料。当然,最引人的还是日本遗存的那部分了。这些图片是集合到一个小册子里的,上有“山本写真馆”字样,并写有地址“奉天千代田通”和电话号码。

从目录的内容和实际的照片张数来看,小册子中的照片大概已经遗失一部分了,当然也不排除散落在书库某个角楼的可能。而且由于这次拆迁的特殊性,馆内人员似乎也略有警惕,或许还有一些资料没有拿出来,而我也不好意思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外再要求什么了。

回想当时拍下这些图书的情景和经过,觉得那真像是电影里的情节:巧妙的躲避、靠近时的激动、离去时的不舍,这些久未翻动的书籍成了我所经历的这段故事中最为安静但却是最为精彩的角色。我静静地走过去,静静地打开,手上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只怕被管理员发现我们的独处、怕我过于用力伤了它们。

时至中午,馆员也大概有些不耐烦,不是走过来似要驱赶,我只有合上那些书,在馆员的催促中走出图书馆。至此,这一趟与建筑、书籍的尴尬经历算是走完了。

2006年12月

后记:在那之后,我又去过两次,一次是书库的拆除,一次是所有建筑的拆除,每次去都听说或见到有人在呼吁停止拆迁。

所有房屋拆除后在距离原址西南方向约500米的地方复建了这组建筑,不过图书馆加高了两层,比例失调,不伦不类。

图书馆正北侧的书库挪到了东侧,亦有失原貌,幸而里面的整体钢书架被复原。

现址位于和平区南三马路与天津南街的路口,使用单位是沈阳铁路局图书馆,建筑建成之初对外的说法是“满铁奉天图书馆”的复原建筑,然而至今在其任何一个建筑立面上也没有见到一块文物牌或不可移动文物标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