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洪智库视角 | 范恒山:斯人·斯作·斯时

2024-01-08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12月14日室外是瑞雪纷飞、寒气逼人,室内却是高朋满座、暖意盎然,我们团聚在北京这座古老城市中非常有名的东城区图书馆,一起参加李罗力同志的新著《筑梦辉煌》的阅读研讨会,似有一种特殊的喜悦与开心。

说实话,我收到的有关新书发布研讨会的邀请很多,但参加的很少。其原因,一是,其他活动特别是学术活动较多,时间上往往排不开;另一是,但凡参加这样的会议,都要对书和著书的人做一些评价,说深说浅有时把握不够准,怕惹得人不开心,所以能回避则回避。但罗力同志邀请我参会,我就欣然应允了。刚才罗力也讲到了,本来计划今天晚上到杭州参加一个规模较大的会议,在隆重的授奖仪式环节做主旨演讲,但为了参加这个研讨会,我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推掉了。这不仅仅是出于对罗力同志的感情,罗力同志是我的老兄,也是二、三十年的朋友,我俩从90年代就因为工作、因为研究、因为会议研讨而结缘;同时也是基于对深圳的感情。回想起来,我对深圳发展还是做了一点贡献的。在国家体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期间,我都承担过有关推动深圳特区体制创新的政策研究,也参与了一些重要文件的制定。除此之外,在深圳发展的一些关键时刻,我作为学者也没有袖手旁观。比如说在1994年,当时理论界围绕还要不要特区、特区还需不需要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我不便以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发表意见,但还是以学者的身份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了特区要办下去的观点,还对如何办好特区阐述了意见。说到这里,我注意到《筑梦辉煌》这本书中讲到关于深圳特区发展曾有过三次大的争论,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还有一次很重要的争论没有提到。那就是在21世纪初,具体地说是在2003年前后,曾有过一次较大的争论,缘起于有人发表了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文章将深圳和有关地方作了对比,从国家重视层面和地方努力层面论述了深圳的困境,对深圳的发展前途表示担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很重视深圳的发展,指示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就深圳特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其中涉及到二线关要不要取消、关内关外的法律要不要统一,以及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我受派担任了这个调研组的组长,最终向国务院提交了有关政策建议思路,其中的很多建议得到批准并在深圳实施。当年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在深圳主持召开特区工作会议时还专门提到了这个调研组。所以我说,参加这个会议,也来自于对深圳的特殊感情。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品读罗力同志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透过这本书来认识和了解李罗力这个人。虽然在座很多人是他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对他可以说也是了解的,但是要系统地、深入地去认识他,有时也需要一个载体、一个契机。并且,此时此刻我们冒着大雪参加这个研讨会应不止于就书论书,也是出于对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社会责任感。有鉴于此,我就以“斯人、斯作、斯时”为题,发表一些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先说说“斯人”。我刚才说与罗力同志交往颇久,他是老大哥,也是我的好朋友,罗力给我的签名赠书上用的就是“老友”一词。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交往时间的确不短,对他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罗力同志有很多优点,我难以说全,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他是一个勤勉的人。工作上兢兢业业,可以说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学术上勤奋自励、笔耕不辍,积累了不少成果。他从北京到深圳,从国家物价研究所到深圳市委市政府、到综合开发研究院、又到马洪基金会,经历过不少工作岗位,但每一个岗位都有建树,干得很精彩。这与他的勤勉有直接关系。一个人无论有多么的聪明,如果没有勤勉,这个聪明是没有根基的,也会是昙花一现的。罗力同志几十年如一日首先体现在他的勤勉上,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他是一个执着的人。我感觉罗力同志心中总揣着一团火,这就是他秉持的理想信念。他怀着一种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信念戮力前行、坚持不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呢?我认为就是他笃信改革是前行的重要法宝,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所以他愿意为改革鼓与呼,甘愿为推进改革出谋划策、踔厉奋发。这些年他经历了不少工作岗位,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对改革不离不弃,始终以助推改革为基本使命。他所撰写的大部分著作也是记录改革、研讨改革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改革的过程是曲折的,投身改革也并不能都能给自己带来益处,历史的经验还证明,搞改革的人还往往会遭受磨难。改革者应当不惧困难、不怕艰辛。罗力同志是钟情于改革、矢力于改革的队伍中的一员,而从这个方面能看出他的执着和坚韧。

第三,他是一个睿智的人。我的观察是,他善于总结、长于分析,也勇于创新,认识事物有独到的视野和独创的观点。在《筑梦辉煌》这本书中,无论是关于成功因素的十个方面的概括,还是关于各个发展阶段的论述都体现了他的独创性。罗力同志在一些著述中,讲了许多别人不敢说的话,也讲了许多别人说不出来的话。这些具有独创性的观点,没有睿智是提不出来的。再说说“斯作”。也就是说说《筑梦辉煌》这本书有些什么重要特点。得到罗力同志的赠书之后,我第一时间做了阅读,谈不上深入细致,但也不是一目十行。我的一个初步印象是,这本书不仅是他关于深圳发展创新历程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他长期从事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功力积累的一种展现和倾诉。在罗力同志的若干著作中,《筑梦辉煌》应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或高度。具体而言,我以为这个书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这本书是实践的总结。它梳理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创立发展的历程,全面展示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让人们重温了深圳不断创新、不断蜕变,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的过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钟情于实事,但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透过复杂多样的具体事件揭示出深圳发展的真谛。用本书书名所显示的意思,是实现了深圳发展成为“奇迹中的奇迹”的解码。如果不参与这个过程、不观察这个过程、不剖析这个过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作为较早到深圳工作的一员,罗力同志直接参与了深圳建设发展的进程;而作为一个思想者,他又以独特的方式推动了这个过程。反过来,他又时刻在观察、分析和解剖这个过程。所以他能揭示出一般人所未能触及到的深层内容,也能提出一些局外人不易体悟到的重要见解。

第二,这本书是理论的呈现。这本书的一个闪光之处,就在于通过深思熟虑揭示出了推动深圳腾飞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解放思想、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有效市场、有为政府、营商环境等十个方面,进而揭示了这些因素所体现的创新能量和时代价值。深圳实现腾飞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概括,可以归纳为十个,也可以归纳为二十个、三十个,甚至更多。罗力同志所提出的十大因素并不是人云亦云的,而是他结合亲身实践深入探索的结果,其先后排序也应当不是随意的。他把解放思想放在了第一位,凸显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一根本原则和重要哲理。想到了不一定做得到,但想不到必然做不到。所以我特别赞成这一点,即深圳特区的建立和持续发展首先是思想创新的结果,而因为思想解放进一步形成了一系列带有特区标签的精神,再进一步形成了特有的深圳灵魂和深圳品质。例如深圳效率或深圳速度是世界闻名的,深圳通过原来的“三天盖一层楼”和现在的“三天创一个制度”把自己和别的地区明显的区别开来,也因此使深圳令人瞩目、独具风采。

第三,这本书是感情的凝结。这本书读起来并不困难,语言很朴实,没有花里胡哨的句子,目前流行的排比句在其中似乎也不多;内容很实在,表述的都是生动的例子和简洁的道理,没有那些深奥的计量模型和复杂的逻辑推理,简单地说就是言简意赅,我估计上完六年级小学的人都能读懂这本书,但从中我们看到了真情实感,看到了匠心独运,也看到了深入细致。顺便说一下,现在有些文章写得很晦涩,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和洋泾浜语言,连我们这些号称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毕业的博士都看不懂;有的文章八股味很重,充满了排比句和四言八句,看上去很华丽,但却言之无物。其实,真正的大师总是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而那些号称大家的人总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用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语言来掩盖功力上的不足。而带着感情写出来的东西不仅没有违和感,而且总是令人倍感亲切。罗力同志把自己对改革的感情、对深圳这块土地的感情倾注其中,所以写出来的这本《筑梦辉煌》简明朴实、通俗易懂。

最后说说“斯时”。所谓“斯时”,也就是此时。直接的或表面上,此时此刻,我们汇聚在这里,阅读和品评《筑梦辉煌》这本书,但实际上又不止于此。通过阅读和品评这本书,我们在讨论涉及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改革是不是国家的大事,回答一定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这个活动体现着对时代的关心,对我们正在从事的伟大使命的重视。所以这里所说的这个“时”,不仅是我们汇聚在东城图书馆内这个几十平方米的地方阅书品书的“此时此刻”,也是指我们所处的新时期和面对的这个新时代,而且,后者应该是我们更加关心的重要事情。

我们这个时期、这个时代最重要、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当然是推进国家的全面现代化。昨天媒体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信息明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我以为这句话讲得非常深刻也非常英明。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此时我们正在谈论改革,那么,面对着这个新时代,肩负着这种新使命,我们需要的是如何使改革扎实而健康的向前推进,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为此我们需要结合现代化,深入研究一些有关改革的重大问题。这个方面的问题很多,时间关系,我仅从两个方面谈一些认识,与在座的同志们交流讨论。

第一,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的从而优化改革思路。我们常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此大家都是认同的。现在认识这个问题,我以为这不错,但是不够。深入分析一下,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要使发展了的生产力最终惠及到广大而普通的人民群众,让所有的人借此获得富裕、幸福和快乐,这才是我们推进改革的真正目的。或者说,实现普通老百姓的富裕和幸福才是我们改革真正的落脚点。我们要明白,做大蛋糕和能吃上蛋糕,特别是公平地吃上蛋糕并不是一回事。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生产力发展了,并不等于普通老百姓都能得到实惠,如果发展了的生产力只是向少数人倾斜,这不仅不是改革的目的,长此以往还会葬送改革。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可以说通过改革开放我们获得了生产力的显著进步,国家物资财富大大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是普遍认同的事实。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依然很多,社会上的怨言也不少。我们不要光看到成绩,还要重视问题,高度关注老百姓的呼声。当前的一个状况是,的确有一部分人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富裕起来了,是千万、千亿甚至是万亿富翁,在许多场合一掷千金。其中有不少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热衷于做公益事业,给社会一捐就是几亿、十几亿,当然,也有些人为富不仁,卷款跑掉了。无论怎样,说明我们社会有一部分人是真富裕起来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提供的资料,我们有5.6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3.1亿人的月收入在1000-2000元之间,两者加起来就达8.7亿,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大约有近9亿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如果光看到了生产力发展,看到了一部分人的富裕,但看不到这个大多数人仍不富裕的情况,就很难正确地评价改革,也很难形成正确的改革思路。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改革就不会受到老百姓拥护。

我们说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改革也是大众的事业,如果广大的老百姓不能从发展了的生产力中得到实惠,就不会积极参与改革,而老百姓不参与的改革一定是没有前途的。

推进改革一定要研究改革,而研究改革就要关注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包括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看到,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不高但负担比较沉重,有的人把医疗、教育、住房归纳为所谓“新三座大山”,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老百姓所背负的这方面的负担的确不轻。有的人责怪老百姓不愿消费,但面对着现实和未来的负担与需求,低收入的老百姓如何能够倾其口袋去大胆消费?搞改革的人要沉下来研究这些实际问题,不应在那里抽象地谈论推进改革。

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的确在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比较直接的景象是我们现在的每一座城市都修建的很漂亮。说实话,我的感觉是现在到哪一座城市之后都不想走,都想多住几天。我国的城市建筑很大气,网上披露一些地方甚至用大理石建花坛、修沟渠,极尽奢华;一些地方搞展览、办论坛大手花费资金;差不多所有的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海绵城市、柔韧城市等等,在这方面可谓不惜代价,但直接投入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等具体事项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费用又有多少?再进一步地说,一些城市建设的巨大投入和它的实际效果是否匹配?我们看到的一个状况是,一些地方自诩城市建设体系完备、固若金汤,但一遇灾害就不堪一击,往往是物损人伤,连一些超大城市也不例外。这些问题值得推进改革时认真思考。改革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增进生产力,更要增进普通人群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其实,中央也一直明确强调这一点,改革者要通过正确的思路和举措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毛主席说,“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个道理也适应于改革。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改革才能真正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才能持续不断地推进下去。

第二,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方式从而提升改革效益。方式决定效率和效益,甚至决定着成败。许多改革举措效果不彰,甚至无法推进,就是因为改革方式不科学。深化改革必须深化改革方式研究,并依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方式。

我们强调推进改革不应玩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也不能浅尝辄止,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改革的关键是要使改革思路符合具体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演进的方向。因此,改革并不都是对着干,在一些情况下也需要借势而为、寓破于立;改革也不都需要进行剥夺,而更多地应通过增量来化解存量中的问题,用西方经济学家帕累托的话来说,就是在使某些人变好的同时不让一个人变坏。改革也不能止于行小恩小惠,要致力于创造公平公正和开放包容的良好发展环境。例如营商环境建设,关键不在于通过放管服给方便,而在于通过优化基础制度壮信心。最重要的是,改革应当为增进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服务,这不仅要体现在目的上,也要体现在方式上。

我想,我们进一步明晰了改革目的、优化了改革方式,改革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带来更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就能借此把老百姓的改革热情充分焕发出来,从而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真正成为推动改革的主力,而这个力量绝不是我们几个专家写几本关于改革的书所能比拟的。

借着这个机会谈了上面一些看法,即兴而谈,未经过周密思考,错讹之处谅难避免,就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作者系范恒山 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