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部诺奖作家匿名之作,为你重新审视独立与人生选择

2024-01-12 14: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人至中年,我们是否还有选择另一种人生的权利?经济独立后,我们离真正的独立还有多远?以88岁高龄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用深入人心的文字呈现出细腻、鲜活、独特的心灵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多丽丝·莱辛

莱辛早年生活坎坷,人生的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特殊的人生经历,让她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去洞悉整个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她曾经说:“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启发人类思考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为唯美而唯美,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我写一本书就是要提一个问题。”

多丽丝·莱辛在打字机前

在莱辛因《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等作品“功成名就”之后,她决定做个小实验,匿名发表作品,以此观察评论界和读者的反应。“我希望别人评论我这本书时,能就作品本身而论,把我当成一个新人作家,不让我因‘名气’而得益。”

《好邻居日记》是莱辛以简·萨默斯为笔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她的实验结果是,遭到几家出版商的退稿,但也有出版商在文字中一眼认出了莱辛。

经济独立,是真正的独立吗?

作为莱辛创作后期重返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好邻居日记》同时聚焦中年独身与老年独居的问题。在中年人的迷茫困惑、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传统女性与新时代独立女性的处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中,主人公简开启了一场自我发现的旅程,莱辛也以此展开了一次全新的自我探索。

《好邻居日记》原版封面

在人生孤独的旅途中,一位被动成为丁克一族的“独立新女性”简,遇见了为家庭奉献一切最终却孤苦无依的老人莫迪。她们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彼此还是自己人生的反面,却建立起了奇妙的友谊,甚至改变了彼此的人生态度或道路。

简是一个靠外在形象来自我保护的女子,“多年以来,每周日晚,晚饭过后,我都挑好下一周每一天要穿的衣服,确保这些衣服上没有一点褶皱、折痕……”。她是时尚杂志《莉莉丝》的副主编,用专业人士眼光来看,她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根头发没修饰到位”。

多丽丝·莱辛与猫

她用这样的精致,回避肉体的痛苦和失控。丈夫弗雷迪病入膏肓,她所做的就是每天去医院看看他,微笑着问:“你感觉怎么样?”一年后,简的母亲生病,然而她没法像姐姐那样,给母亲洗澡,陪母亲聊各种看起来无聊的八卦,时时刻刻陪着母亲,她觉得姐姐和母亲才是真正亲密的母女。

丈夫和母亲先后去世,简“自由”了,但她感到空虚,她需要的是真正的独立:“我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单薄、多么不独立。发现自己不独立,这很叫人痛苦。当然,不是指经济上不独立,而是作为一个人不独立。长不大的女儿,长不大的妻子。”

孤独与独立之间,需要如何跨越?她卖掉了原先的房子,新搬到一家豪华公寓,“一个房间睡觉,一个房间起居,一个房间做书房……”可是她的全部生活都放到了办公室,那个房子只是提供了休息的地方。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即使在家,她也是生活在浴室里。她的浴缸时尚得可以登上杂志。她躺在浴缸里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在浴缸里读书,小憩。当“自由”来临的时候,她如此过了一阵子恣肆的生活,这或许是她期待已久的。

但渐渐地,她发觉空虚无法填补。往后的人生应该如何度过?真正的独立,应该如何实现?

人生选择,与年龄无关

简决定做一些改变。她准备去学点别的东西,做一个独立的人。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广告:你想和一位老人交朋友吗?她此刻还不知道,这条广告悄悄改变了她的人生,以及她看人待物的方式。生活中可以自我改变的决心与契机,无处不在,而这一切与年龄无关。

多丽丝·莱辛手绘头像

一位叫莫迪的老太太闯进了简的生命。“一个弯腰驼背的小个子女人,鼻子几乎能碰到下巴,穿着沾满灰尘、厚厚实实的黑衣服。”仅仅从外在形象看,莫迪是简绝对的对立面,但简却“莫名其妙”地喜欢她;莫迪性格孤僻,在旁人看来简直不可理喻,却唯独愿意向简敞开心扉。也许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经历了长久的独居,两个孤独之人终于找到了彼此的依赖。

莱辛作品集:《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

“好邻居”是英国推行的一项福利政策,发放一点报酬给那些定期探望帮助老人的人们,报酬很低。但简并不是“好邻居”的一员,只是每周去拜访莫迪一次。莫迪向简讲述她的童年,她曾有过幸福的时光,父母双全,食物充足。再后来,她父亲发了财,他们一家住上了大房子,温暖舒适,可父亲开始夜夜不归,他有了情人。再后来,莫迪的母亲去世,莫迪怀疑是被父亲的情人毒死了。莫迪从此开始了被嫌弃的一生。

她离开父亲的家,去姑妈家暂住,后来成了制帽女工。她很有天赋,凭着老板画出的巴黎的帽子,就能做出漂亮的帽子。莫迪的父亲也许没有给她留遗产,也许遗产被自己的姐姐侵吞了。反正她没有被通知参加父亲的葬礼,也没有得到财产。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莫迪的姐姐生了7个孩子,每次都是她去照顾月子。虽然姐姐自私,但莫迪是真的爱那些孩子,那些孩子年幼时也曾真心爱过她。艰难的生活,总有些许的美好,虽然她的家人最终抹掉了她的这项“成就”。

莫迪的世界向简敞开,也许透过别人,我们可以真正地认识自己,简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莫迪成为简的责任,简一天不落地去看望她,给她买需要的各种东西。无比关注自己外表,从来没有为母亲和丈夫分过心的简,开始为莫迪从地下室取煤,为她刷便桶、洗澡,还为她从社会福利局争取到了上门送饭的待遇。

但这只是简人生变化的开始。

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剧照

从孤独,走向独立

简背部疼痛不得不卧床治病时,她也不忘托人照顾莫迪。将莫迪视为自己责任的同时,简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巨变。她所在杂志社的主编乔伊丝正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艰难抉择,打算跟随丈夫移民到美国。

认识莫迪之前,乔伊丝几乎是简唯一的朋友,是简的时尚引路人,也是让《莉莉丝》走向畅销的功臣。但就是这样一位职场强人,也不得不面临现实的选择。

电影《时时刻刻》剧照

因为莫迪,简自己转向了小说创作,她以莫迪为原型写了一本讲述制帽女工的历史小说。当然那是美化后的生活,小说中的女主角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收获幸福。但这也意味着,简对杂志社的工作热情日渐消退。不过为了养老金,她还是在乔伊丝辞职后接替了一段时间的主编。

简逐渐减少了自己的工作时间,甚至有退出职场的打算,这对于这位原本一心只有工作的“独立新女性”而言,是不可想象的。这一切,都来自她与这位老人相处时的思考。

莫迪被确诊为胃癌,简只能尽量延缓这位拒不住院的倔强老人的住院时间。简也知道,一旦住院,莫迪就再不可能回家了。简决定送莫迪去一趟她姐姐家。莫迪的姐姐如今俨然是个“女族长”,她和她的孩子们如出一辙地傲慢自私,将一个爱她们的人拒之门外。

电影《金色池塘》剧照

莫迪最终在医院里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这位92岁的老太太对死亡的降临始终觉得不公平。她从不肯接受死亡,她承受着巨大痛苦,让自己尽力清醒。她是在夜里离开世界的,她对前来查房的护士说:“等一等,等一等。”护士当然没有等一等,等他们再次过来查房的时候,莫迪已经走了。

那最后一声嘟囔抱怨,就成了她的遗言。她带着不甘和怨恨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年轻时忍着饥饿交迫,给自己攒够了15磅的丧葬基金。可惜通货膨胀,这15磅连一把铲子都租不起。

莫迪的姐姐自然是不肯支付葬礼费用的,虽然他们一家子“家境不错,穿着体面,洋洋得意”参加了葬礼。他们永远是胜利者,践踏莫迪的胜利者。如果莫迪拥有足够的爱,还会不甘于死亡的到来吗?

莱辛作品集:《简·萨默斯日记1:好邻居日记》

& 《简·萨默斯日记2:岁月无情》

莫迪的人生结束了,而简——那位长不大的女儿、长不大的妻子,也渐渐“长大”了。简被拉出了那个近似真空般的自我世界,看到了自己精致外表之下的脆弱与恐惧,也看到了所处时代下女性、衰老和孤独的真相。

此时,简离跨过那道从孤独走向独立的坎,还有多远?阅读莱辛,也许并不轻松愉悦,与她共鸣需要毅力与勇气,这也是我们面对人生所需要的力量。

莱辛作品集已出版:

《野草在歌唱》《天黑前的夏天》 《特别的猫》

《好邻居日记》《岁月无情》

《第五个孩子》《浮世畸零人》

《幸存者回忆录》《时光噬痕》

文章转载自民国女子,作者刘洋风,有修改

原标题:《这部诺奖作家匿名之作,为你重新审视独立与人生选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