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家书店与一座城市的三十年——学而优书店开办30周年记

中山大学中文系 黄仕忠
2024-01-19 13:06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岁月如梭,物换星移,广州学而优书店开业,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家国,八千里路云月。书店的开启,始于邓公南巡之后,书店的历程,伴随着这三十年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迁,时代浪潮的涌动。最初几年,它是岭南读书人的惊喜;之后十余年,它作为国内著名书店引领过潮流,被视为图书销售的风向标;晚近十数年,受互联网冲击,收缩战线,苦苦坚守,转化为一个文化的地标,情怀的寄托。当年的同道,风入松、季风书店……已经悄然隐入历史的云烟之中,只有这家书店,依然挺立在南国,正在开启下一个三十年的航程。

第一家学而优书店的模样(摄于1999年)

值此时刻,回顾这三十年来的历程,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1994年元月,时任花城出版社《随笔》杂志编辑的陈定方,在迁居香港的大学同学的鼓励下,注册了一家图书文化公司,在懵懂之中闯入图书批销行业。6月18日,她在新拓建的广州市图书批发市场签下了一号档口,开启了图书批销事业,而那些资深同行却说:你来迟了!

这一年,是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之后的第二个年头,经济大潮涌动之下,体制内的人员纷纷下海经商。当时的图书批销业,领袖著作与中小学教材是新华书店“专营”的,此外的属于“一般图书”,可以开放经营。新华书店一向乐意轻松地做专营图书的发行,导致“一般图书”销售不断萎缩,受此影响,全国的出版社库存积压严重,生计艰难。于是国家开放了个体书店,允许“二渠道”协作出书以及有条件地参与批发业务。“二渠道”是相对于新华书店这“一渠道”而言的一条新的输血通道,它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出版行业,让这个国际上的“夕阳行业”,在中国大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那时,北、上、广三市构成图书的三大集散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涌入了数千万“打工仔”,广州的图书市场,以“打工读物”销量巨大为特点,通过各市、县的三级、四级分销商,构成一个畅通的销售网络,直到终端的书店或书摊。迅速增多的书摊,如水流般快速渗透到每一个社区角落、路口津渡,从而做大了市场。老板们向陈定方说“你来迟了”,是因为图书批发市场形成之初,处于“卖方市场”,货才运到门口,还没卸下车,就被一涌而来的下级客户抢走了。但仅过两三年,这种轻松的日子就成为过去,于是他们有此说法。

1997年在书店的合影(左二为陈定方)

所谓打工读物,也是“地摊读物”,大多是杂志开本,封面艳丽辣眼,显得低俗。陈定方很不喜欢自己的档口出现这类书籍。她从西南师大(今西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又到中山大学攻读古汉语研究生,其间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篇同源词考的论文,得到导师李新魁教授的肯定,李教授还因此组织中大、暨大、华师一批做文字、音韵、训诂的学者,成立了岭南国学社,以求交流汇通。但因毕业那年留校名额骤减,陈定方不得已放弃了当老师的梦想,到花城出版社工作。只是她从来没有想到,四年后自己会出来做生意。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经历了读书、教书、编书的人,她最大的优点是懂书。那时只凭一个书名,最多是一个封面,就要决定是否承担该书在广东的独家经销权,并现款交付。有限的资金,又限制她每次只能挑选几种书,幸运的是她几乎没有走过眼,不多的资金因而得以快速流转。作为新来者,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她的销售额就赶上了同行。作为懂书的人,她觉得有很多书值得推介给读者。为此她从出版社挑了许多内容很好但其实并不适合做批发的图书,她觉得客户一本两本地拿,也很好,所以她的档口,书的品种是同行中最多的。这一举动迎合了那些真正有个性的书店的喜好,居然带动了销售,在“淡季”不“淡”。

后来,我站在旁观角度回看,她的这些真正为读书人着想的做法,意义十分深远。一是无意中领先一步,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阶段,率先完成了从专卖畅销书阶段到小批量多品种的过渡。二是大量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品种,不仅形成了特色,而且通过与三、四级市场的互动,在互有所需的过程中,筛选出合适的客户,构成一个直达终端的销售网络,进而成为社科文化类图书在广东的最佳代理商。在面向整个广东这一庞大市场中,一个小小的档口,能够在某一个层次、某一类别的图书分销中占有特色,便自然地有了立足之地,也很快在民营书业中崭露头角。

批发门市员工的合影(2002)

与此同时,她的后发优势也日渐显露。在当时商业大潮之中,最难得的是“信任”二字。她其实不懂做生意,但她强调的是诚信,同时也是这个市场中学历最高的人,先生则是大学老师。同一时期进入书业做出版的一批人,正是与她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并有出版、记者、学者背景的人,他们都希望找到可靠的长期合作者,以减少交易成本;各出版社也需要这样可信赖的代理商。处在三大图书市场之一的广州,可信任而且懂书,对人文社科类图书销售最为擅长,这让陈定方的企业迅速成为业内最优合作对象。接着,她在广州开设了第二家批发门市,稍晚一些,更在深圳开设了第三家,成了广东地区人文社科类书籍的最大批销商。

但陈定方感受到的却是不满足。批销毕竟以量大为宜,以大众读物为主,那么,很多高品质的图书仍然无法进入终端。那时广州缺少一家真正的学人书店,学者购书,要借出差北京、上海的机会,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作为读书人的梦想之一,往往是开一个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书店。

1996年初,在经济大潮之中,中山大学推倒西门边上的围墙,建造二层的临建来出租。陈定方租了其中两间,在这里创办了“学而优书店”。她的目标是做一家真正的“学人书店”,哪怕亏本,她也愿意用批发部的资源来养着。

1997年的学而优书店

在她的预设中,这家书店主要是为中大的老师们服务。但没想到,它很快就成为本市高校学者的首选,并辐射到整个中国广东、港澳甚至台湾,以及新马等地,也是来穗学者的必到之地。接着,她在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边上开设了两家新店。又与广州地铁合作,开办了“地铁文化快线”,在一号线的18个站都设有零售点。再之后,学而优应邀在新建成的深圳二号候机楼开设了五家分店,并且进驻到刚搬迁的广州白云机场,还在深圳富士康工业园区花巨资设立了分店,希望给有着30万年轻人的流水线增添一些人文气息。在陈定方之前,国内所有机场都是盗版书充斥,内容多为“地摊读物”,她为机场书店设立了标杆,全国机场书店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深圳机场书店效果图(2003)

在这样的场域之中,一家连锁书店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当2002年搬迁至新址的学而优总店开张时,《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十年书肆几番新》,提出一座一流的城市,应当有一所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出版社、一流的书店,学而优书店便是其中的书店担当:“学而优之于广州,相比万圣书园之于北京,其意义显然要大得多;因为北京书肆如林,而广州只此一家学而优啊。” 

事实上,一家人文书店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读者对于学而优的肯定,是可以找到很专业,甚至冷门的书,不会空手而归;而书店的意义,则是从数以十万计的书籍中,为读者选书、找书,也为好书寻找读者。在这一文化传播的链条中,学人书店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所以,这里并不只是出售普通的商品,同时也在传播着文化。也因为如此,这家书店的历程与广东文化的传播与建设,息息相关。无数孩童少年在这里完成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无数年轻学子追随着学而优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这让学而优真正成为广州的文化地标。

1997年的学而优书店

然而世事无常,就在学而优书店蒸蒸日上的时候,迎来了互联网统领天下的时代。网商先以低折扣吸引顾客,培养读者网购习惯,再通过无远弗届的强大物流控制了零售市场,实体书店尴尬地成了别人的商品展示窗口;当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络阅读成为风气之后,实体书店更是举步维艰。短短五六年,全国实体书店出现了倒闭浪潮,学而优也从鼎盛时期的30余家大小书店,萎缩到只剩下中山大学旁的这家总店。与此相随的是批发业的溃退。幸好陈定方及时收手,清理了债权债务。

最近多年,学而优一直都在坚守,也在努力转型。这里不再担当读者的主要购书场所,但可以是一个沉浸式体验场所,一个休憩的港湾,一个文化的地标,一个历史的记忆与象征。这里有很好的咖啡,舒适的桌椅,安静的环境,可供读者在此阅读、写作和网上办公,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聆听免费的讲座,当然也可以挑选和预订自己心仪的书籍。

2023年的学而优书店

三十年了,店旁的树木已然参天,阳光透过树荫,照在学而优的玻璃门上,显得斑斑驳驳。临近的商铺已不知更换了几次,但学而优依然安好,正带着斑驳的历史,走向未来。

学而优三十年回音

 ——————————

【回音壁】

宁宗一(南开大学):刚刚看完仕忠兄给夫人陈定方老师写的创办“学而优书店”的全过程!九十年代我去中山大学两次,也有幸去学而优书店参观购书,并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今天看到仕忠兄的长文,不仅感到丈夫给妻子写这三十年创业办书店的风风雨雨以及喜与悲,真的有一种深深的又是特殊的亲切感。同时,还让我回望了过去在中大开会,为王季思先生庆寿,研讨《长生殿》以及必到陈老师的书店的种种景象!尘世匆匆,一晃,三十多年了,我还和仕忠夫妇保持着联系,不时读着仕忠兄的文字,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太开心了!

以上是在转朋友圈时手写感受,字字是我的真情!

郭恒巨(作者读中学时的老校长):读了教授写夫人陈定方女士开办学而优出店30周年的经历,它是一部创业史,更是一部奋斗史。书店的故事,是励志篇,踔厉人们奋勇前行,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我为陈定方女士点赞。祝学而优书店永远是棵常青树!

徐俊(中华书局):1996年我们去香港中华出差,回头到中大,同行的有中大毕业的陈抗先生,见到他们同届的诸位陈永正先生等,参观了学而优并蒙盛宴招待,潮州牛肉丸,记忆犹新。同行的还有顾青兄。

丘捷(中山大学):学而优是一间有资格写入当代中国文化史、社会史的书店。

戚世隽(中山大学):书店的变迁史,也是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变迁史。还是黄老师最懂陈老师。

曹天忠(中山大学):学而优书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广东特别是广州“没有文化”的刻板印象。她三十而立,初长成人,馨香祷祝,前程似锦!

李兰芬(中山大学):了不起的书店。是一座载满我们回忆的书店。

周慧(中山大学):三十年,实体店书店太不容易了。学而优承载了我们太多的回忆,说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港湾,一点也不为过。

蔡禾(中山大学):难得。我也是书店三十年来忠实的顾客。

骆腾(中山大学):那些年,约见面,经常会说,学而优见!

刘志伟(中山大学):祝贺学而优三十岁生日!

张均(中山大学):真了不起,也是我们这一拨人成长的记忆。

谭安奎(中山大学):学而优正带着斑驳的历史,走向未来。

陈鸿森(中研院史语所):不容易,滋养一两代人。

胡晓真(中研院文哲所):好城市不能没有好书店,有你们的付出,真好!

华玮(香港中文大学):写得真实而动人,向陈、黄两位老师致敬!祝学而优书店成为百年老店。

王安祈(台湾大学):这篇文章的视角很有趣。

王瑷玲(高雄中山大学):了不起,让人感佩!真正“懂书”的企业家才能营造出这样店如其名的“学而优”书店。耶鲁大学校园中有一Atticus Bookstore Café。就是著名的咖啡书店,是耶鲁师生及访客的最爱,也见证了耶鲁及纽海文市长期的发展。在Atticus Cafe常可巧遇名师名人。我希望未来也很快有机会去造访学而优书店。

蒋寅(华南师大):有口皆碑。

肖瑞峰(浙江工业大学):贤伉俪珠联璧合,人中龙凤。

刘明厚(上海戏剧学院):喜欢读书人开的书店。

何崇梅(厦门日报):一家书店,也是一座城市三十年的文化名片。

定方是我大学同学,她用三十年的时光,用心做了一件特别令人仰慕的事。当年大学毕业后,她走出体制创业,在广州中山大学旁边开了这家“学而优”书店。她说自己开书店,除了情怀,更多还是希望在广州,多一处“有一个人和一本书偶然相遇的场所”。而且,她与她老公的缘分也是因为书,他们都喜欢读书。每次到广州出差,都会到她的书店看望她,踏进书店拥抱的瞬间,便是内心深处的触碰。她是多么强大,扛住了实体书店的寒冬,坚守住了自己的初心。都说一家书店可以温暖一座城,就像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学而优书店与广州的三十年,不仅是我同学的故事,更是这座城市的故事。

苏世天(厦门大学):书店就是街区的历史!

傅杰(复旦大学):学而优书店足以载入广东文化史册。

傅刚(北京大学):为当代写史。

廖可斌(北京大学):一段历史,一部传奇,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刘勇强(北京大学):虽然如今已习惯了网上购书,但无比怀念当年逛书店的美好时光,那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享受。祝学而优承载着将学人之乐传之久远。

李霖(北京大学):三十年了,真不容易。南国最好的学术书店。

刘石(清华大学):为我的老乡鼓掌!比仕忠兄还伟大!羊城两女性,黄婆和吴婆!

朱万曙(中国人民大学):还记得在学而优选书的感觉,非常难忘!谢谢定方!也谢谢仕忠把学而优写出来,让我们有美妙的回忆!

王兆鹏(四川大学):我也跟学而优结缘过,读来倍感亲切。

刘炜茗(南方日报):感慨!还记得跟着刀哥第一次逛学而优,倏忽25年过去了。学而优是广州城中每个读书人的共同记忆。向黄老师、定方姐致敬!

罗韬(羊城晚报):十多年前,报社楼下就有一家“学而优”,上班时间也可以去逛一逛,这大概是报业与实体书店最好的时光了。

何宗美(西南大学):风景这边独好:三十年来繁华都市中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点赞创造风景的人!

王本朝(西南大学):书店是读书人的家园,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师姐辛苦了。

高永华(西南师大80级):为定方同学30年的梦想和坚守点赞,希望她早日实现转型,为实体书店走出困境提供方案!

​杜思瑶(西南师大80级):

一个爱书人,和她的独立书店,

在一个温润的城市,三十年坚守。

​​书店很温暖,尤其在夜晚,

路人挡不住灯光的邀请,

忍不住要进去坐坐,

久而久之,就成了常客。

附记:很多很多的中山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在他们的广州生活记忆中,大概都会有学而优书店的灯光吧。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总是和温暖相伴的。

冉从恒(四川省政府):任何事物都要经历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学而优”历经三十年仍在坚守,殊为不易!

张舟(四川日报):书店是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和商业要素。

杨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这三十年,出版业从风生水起到夕阳行业,内部竞争、互联网冲击使很多书店转型或出局。学而优坚守学术、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读文可见其办店初心、经营理念和学术情怀,点赞。

钟永宁(广东人民出版社):学而优书店,我常去逛逛,一个人文精品窗口,一处精神慰藉之地。

柏峰(广东人民出版社):让我回忆起当年在中大读书时去学而优的情景。

王俊辉(广东人民出版社):风风雨雨坚持下来,属实不易。

柳宗慧(广州出版社):作者的分析角度,地道得像我们行业中人。

寿泽勤(浙江古籍出版社):读来亲切而温暖,创业艰难守成不易,开拓创新更为宝贵,向您夫人致敬!

徐迎宾(中大校友):一个时代的见证和回忆。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三十年,都是青春的记忆。

王峥(吉林大学):这家书店屹立三十年,真不容易。

黄如花(武汉大学):30年的书店,记录30年的书店,两者都难得。

田语(浙江大学):这是书店与城市近代史。

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去年底万圣书店也有报道迁址重开张的微信文章。

陈忠(杭大校友):初见陈定方,缘于黄学者而非学而优,记得是在深圳华侨城沃尔玛附近。好像是与富士康有关,因富士康无端要求更变书店场地,似要对薄公堂。当时不适合欢声笑语。我暗想,这嫂子是个厉害的角色。又想,开个书店,也这么多困扰,原来书里的故事,都在现实里。

学而优在深圳机场时,总会去转转,和美女店员搭讪时,也会约略提一下和黄兄的那层老乡学长关系。在店里买过书,但书名忘了,还给了岁月。不久以后,学而优从机场撤了,再去机场时,就觉得寂寞了一些。

吴朝骞(杭大同学):从最早的开始,记不清去了书店几次,我好多书来自学而优!如《万历十五年》《菊花与刀》《兵以诈立》等。

孔小炯(杭大同学):书店的成功有尊夫人的艰辛,肯定也有你背后的努力,两人的合力铸就了30年的辉煌!很少有人像你们一样在学术和实业上都有所建树,但更让我感概的是你还在坚守着知识分子的初心,真的难能可贵。

许贺龙(杭大同学):学而优的诞生、发展和延续,不仅是她主人的三十年青春年华,也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折射了我们这个不平凡时代的变幻光影!为学而优点赞,为陈定方点赞,为黄长江点赞!

朱承君(杭大同学):仕忠兄的夫人比仕忠厉害,因为经营的难度远超做学问。做学问自圆其说即可,结果只是成就大小而已。而搞经营,一不小心会亏本,甚至破产,沉没成本难以承受。此话请做学问的同学不要介意哈。

莫晓春(中山大学80级):30年的学而优,见证时代30年的变迁,也寄托着读书人的情感记忆。祝福学而优!祝福懂书也懂对方的你们。

杨苗燕(中山大学82级):不容易啊! 佩服你们,特别是定方,女中豪杰。中大西门那间书店,留下了我很多足迹。

梁健康(中山大学95级):1995年考入了中大,当时常去的三间书店,东门书店,树人书屋和学而优,只是当时还不认识黄老师。

刘湘兰(中山大学):致敬!逛学而优是极其快乐而充实的时光,以前是,现在也是;于我如是,于小儿亦如是!可以肯定的是,将来也是如此!

李婵娟(中大校友):去学而优淘书,曾经是读书时期最大的乐趣之一。

伍建兴(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学而优书店在我工作和住所的旁边,与我的学校同期开办,常在店内遇见同事和学生。​书店规模不大,其学术类别齐全,记忆中当年做校牌需集中山先生手书字,也是在学而优书店找到。

林峥(中山大学):大鼓掌!黄老师陈老师伉俪情深,而且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程国赋(暨南大学):1994年,正好是我博士毕业、来广州工作的那一年。

史小军(暨南大学):城市地标,值得大书特书!96年到广州,学而优与我同行!

陈广恩(暨南大学):20多年前来广州读博,进的第一家书店就是您的学而优。

张海沙(暨南大学):暨大旁边的学而优,是我和老马常去浏览购书的地方,关闭的时候,我们惆怅了好久。学而优开启下一个三十年,太令人振奋啦!

李莉薇(暨南大学):“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经历了读书、教书、编书的人,她最大的优点是懂书。”读到这里不禁掩嘴偷笑。了解学而优的读者大概会知道:她背后还有一位“懂书”的合伙人队友。

赵铁锌(暨南大学):书店告诉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

胡传吉(中山大学):陈老师懂书,深以为然。

袁旭阳(中山大学):93年来中大,学而优伴我成长。

王琤(中山大学):学而优是我们大家年轻的记忆。

罗成(中山大学):向坚持不懈三十年如一日的学而优书店及其创始人致敬。祝福学而优书店生日快乐。

李颖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太震撼了,学而优不仅见证了城市三十年的发展,也陪一代人一起成长,我无数次听到广州长大的朋友谈学而优书店对他们的重要意义。我自己虽然只去过几次,但已被里面的纯粹氛围和高质量书籍所吸引。我相信只要有读书人,就永远有实体书店的生长空间,学而优的蜕变正在朝着实体书店的未来前进。

王贺(上海师大):祝贺黄仕忠老师、学而优书店!同时期的风入松、季风书园等,我都是忠实会员,留下太多回忆。那时候的书店,还是正经书店,是大学之外最重要的文化空间,不是自习室、咖啡馆、网红打卡地,可惜后来纷纷关张。只有学而优,一办三十年,真不容易。

徐大军(杭州师大):创业艰难百战多!“学而优之于广州,相比万圣书园之于北京,其意义显然要大得多;因为北京书肆如林,而广州只此一家学而优啊。”

邵清(浙江省社联):好文,记录时代,印记历史长河,事物的兴替存殁,很无奈,常为哪些要挽留,怎么挽留苦恼,不知自然界如何。

吴海(中山大学):以后我要在课堂多跟学生讲讲逛书店的意义,南大当年周围有很多书店,是我们汲取优质知识的宝藏。

这几年我自己来学而优时间也少了,每次都是把儿子丢在童书区,自己赶紧去逛学术区,一去就觉得自己和学术界前沿有点脱节,想赶紧弥补。

高薇(中山大学):一边读,一边浮现出最近在央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繁花》当中的种种画面。那剧里讲的是1993年江浙沪纺织业借外贸之势的发展,与文中所写1994年广州学而优的起步不正处在同一个腾飞的时代里。一度繁华似锦,剧中早已曲终人散,学而优却是走过了三十年,而且还将继续走下去。

欧阳菲(浙江音乐学院):学而优已经30周年啦!一件事做好不难,做好而且坚持30年都做得好确实不易。师母的眼光和魄力,还有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持,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赵春宁(厦门大学):风雨兼程三十年,太不容易了!厦门以前有晓风书屋,是一家专门的学人书店,但很多年前就关闭了。

杨惠琳(厦门大学):此前听说过学而优书店,最近才知道黄老师与学而优的关系,很是感慨。黄老师与陈老师真是神仙眷侣啊,从字里行间可以明显地看出黄老师对陈老师的理解与欣赏。陈老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邓海涛(广州大学):我记得二十年前读研究生时,经常到学而优书店买书,真是“学人书店”,研究类书籍很多。谢谢黄老师和陈老师!

张志峰(济南大学):静静地看完,除了感动就是敬佩。三十年时间回头看如白驹过隙,但处于其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许多故事老师课堂说过,但是看着文中的插图,才能体会其中的厚重。

1994年开始,经济大潮开始转型。因为我们当时还小,不能体会图书的缺乏。但从今天的广州看,在经济快速发展,许多出版者、中间环节,乃至各行各业下海热潮下,学而优在广州,乃至南国引领人们的文化追求,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店”二字可以承载,它引导阅读、为学者提供便利的功能,都不下于一座实实在在的大学。

学而优是中国文化、经济转型下的一个缩影,建议师母写一部回忆录。

丁淑梅(四川大学):学而优——一家书店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意义,不仅在聚书,也在寻书,不仅在聚人,也在聚学,集出版发行书籍传播为一体,而又跨越了出版视野,探索了发行新路,更打造了书籍传播的精神高地,岭南学人,文化学者的引领,使得大众阅读、青少年阅读摆脱了大众阅读的刻板印象,映出了一条新的读书风景线,于此就并非一座城市,也同时引领了都市阅读的新方向。

任荣(南京师大):我大概是在2004年第一次知道学而优书店。那是在购买一本学术著作时,发现书中夹着一页广告纸,列举了一堆书店的名单,中间就有学而优的名字。不过那时候还不懂网络购物,所以也没有在学而优买过书。后来虽然去广州参加过学术会议,却从没有去学而优书店逛逛。这也是我的遗憾,期待下一次去广州之时能够弥补。

我个人始终认为,一个城市的发达和文明固然可以通过市容市貌来展现,但是高楼大厦不能代表这个城市的灵魂。而图书馆、博物馆、大学以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书店才是这个城市的精神载体。一个书店星罗棋布的城市不可能粗俗,一个拥有丰富藏品的博物馆的城市肯定不会浅薄。很多书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城市读书人的精神图腾,比如学而优之于广州,万圣书园之于北京,爱知书店之于合肥。正是这些书店以及背后的经营者的坚持,才让浮躁的时代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读书人的净土。

李南晖(中山大学):我逛了三十年,准备让我儿子再逛三十年。

陈雅新(深圳大学):好像没有学而优的中大已经是不完整的,甚至没有学而优的广州也是不完整的。

杜雪(北京语言大学):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时代的定海神针!看到师母年轻的照片啦!

马莎(暨南大学):第一次了解学而优的成立过程,也是第一次看到陈老师年轻时的样子,很美。

刘晓军(华东师大):在电子书籍和碎片化阅读横行的时代,学而优还能坚持传播纸质书籍,助力全民阅读,并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和标记,非常了不起。

我在上海有十年以上没有逛过书店了。一来没时间去逛,二来没书店可逛。中间有一两年去看过上海书展。从闵行跑到市中心,又是七八月份,累得很。后来就不去了。

高列过(华南农业大学):来广州后,在诺大的华农校园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书店,心中颇为惆怅。五山的高校,滋养了好多奶茶店,但新华书店的门面日渐缩小,进去了几次,乏善可陈,遂断了念想。有次早上九点之后,来到体育西路的广州书城,没想到竟然大门紧锁,面对汹涌车流,深深的寒意淹没了胸口——这个城市,富可敌国,然而已过九点,还没有机会翻开一册书。这个城市常年树木葱茏,那一刻我真的有寄身荒漠的悲凉。后来也去过西西弗,去过一家号称不打烊的书店,不去还有幻想,去了之后是绝望。幸好在华农,仰赖教授这个身份,我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我把它收拾成书房,给了自己一方读书的天地。习惯窝在这里,品书,码字,对外面的书店不再抱有希望。看了黄老师的文章,非常惊喜,这样的书店,简直就是我的梦中情店,之前是我孤陋寡闻了。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

没有人文书店的城市,真的会让人逃离,我已经无数次有这样的念头了。但现在知道有学而优,突然就安心了。最近一定要去看看。

祁志锐(中国艺术研究院):喜欢一座城市,就是,除了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承载之外,就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少书店,特别是各类不同品味的书店。

黄义枢(浙江传媒学院):一家民营书店能做到这个影响力真是太了不起了。

公蒗蒗(山西师大):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价值导向,我原来的梦想就是开一个有品位的书店。今年如果有机会再次参加中大的戏曲与俗文学会议,一定要去一次。

姚蓉(上海大学):三十年,光荣者的荆棘之路!

宋睿(中山大学):开书店,是做文学的市场,也是做市场的文学,纵观老师记忆中的书店历程,有对宏观市场发展的解读,也有对妻子一路艰辛的关心呵护,可谓有真正的“人间烟火”味儿了!师母年轻时真漂亮!中大中文系姑娘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想来就是这样自然流露的气质吧!

张奕琳(中山大学):忽然想起日本明治诗人森春涛“以旧为新”的《新文诗》,在当下,学而优的某些坚守何尝不是以旧为新,以不变为转型。

赵铁锌(暨南大学):多次听老师讲,总不如这次读文章那么感受深。学而优的定位与坚持,所经历的光辉与风雨也正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

去了日本总是感叹,为什么日本能够在大学周边总有那么多家新旧书店,还有神保町和各地的古书会馆定期活动。而我们国内,现在一个大学旁边有一家书店都是很难得的事,甚至连路边摊都极其少见了。

图书买卖多走向网络,卖家节省了资本。但在这个书满为患的时代,看不到书,也就没法去辨别好坏。文字的总要翻上两页,图本也总要看看,才能决定是否做得好,印刷精良。还有品相问题,国内二手书八品的,买到手会感觉很差。日本旧书网上标的五品六品我都敢买,到手和我们国内八品差不多。

李昕阳(中山大学):书店的三十年,背后是经济放开的三十年,在文章里读到了很多不曾了解的时代往事。

曹金燕(广东艺术研究所):师母好棒,我是师母的小粉丝。

潘璐(国家图书馆):学而优的年纪比我都大,三十年随时代浪潮而起伏,反映的是市场,也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书店的鼎盛时期我未曾见过,实在可惜。一直以来对学而优的印象,就是有很明确的人文社科定位,很强文化气息,与高校学者联系紧密,和别的书店有所不同。近年疫情以后,明显感觉到书店在努力转型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终究是不大容易的。三十年间,几次重要的发展与转型背后,想必是师母与老师还有一帮工作人员的努力探索。有机会还想看您写更多文章,聊聊过去我们不曾见过的学而优。

蔡思明(中山大学):细细读来,真是太令人感动。

沈珍妮(中山大学):每次有朋友来,逛完校园之后,便会带他们去学而优转转,没有爱书的人能抵挡学而优的魅力。“广州只此一家学而优啊”!

顾克勇(浙江理工大学):现在实体书店生存困难,大概只有卖教辅资料的赚钱。杭州最大的博库书城人很多,但其中多半是做作业的中小学生,还有陪吃陪读的家长。书架上的书被翻旧的很多,买书的人却很少。书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有像样的书店,是城市的一道景观。

蓝岚(丽水学院):一个休憩的港湾,一个文化的地标,一个历史的记忆与象征!师母好赞。下次去广州一定去学而优看看。

章丹晨(伦敦大学):陈老师这些年在图书行业的拼搏和坚守,太值得钦佩了,若写成剧本,南国书事肯定不输沪上繁花。

朱伟明(湖北大学):建议可以拍个电视剧,女一号和男一号本色出演。

陈林侠(中山大学):这个题材可以拍一部电影了!

方韶毅(温州大学):现实中认识陈老师比黄老师早,书上知道黄老师比陈老师早。

吴俣(中山大学):学而优书店!我平时有空也喜欢去那里逛逛。网购虽好,但总归没有线下书店的感觉。按着书架慢慢看过去,身边是宁静与平和,偶尔还会与几本有意思的书不期而遇,非常喜欢。一家书店能坚持到现在实在是不容易啊,令人佩服。

林珈卉(中山大学):书店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它一头与城市的文化历史相接,一头与在此处阅读与学习的人相连。所以很多时候,一个书店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我也常去学而优书店逛逛,也有去听过讲座,真心希望它越办越好。

陆韵(中山大学):念本科时,还不知道这是师母创设的书店,但外地同学朋友一来,我们总是带他们参观学而优;课外时间常去听讲座;或是通过逛书架扩展视野,突然发现“噢,原来还有这种书”。

记得2022年春天,学而优清仓,文史哲的同学每天傍晚一下课就奔赴书店,大家挤在小小书池中“捡漏”,十分热闹,还有因上晚课而特地嘱咐同学代为抢购的。对于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好文化平台,也是学生时代浓墨重彩的记忆!

董诗琪(南昌大学):见过师母很多次,觉得师母是一个非常有气质的女性。看完这篇文章,更觉得感动,师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抓住了机遇,但比其他的商人更多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与诚信,所以才能获得成功。我觉得时代对人的影响很大,没有人可以脱离时代而活。

龙赛州(广东技术师大):三十年的坚持,真不容易。陈老师真是很有魄力的奇女子。

廖智敏(中山大学):很感动!读初稿的时候,主要关注到书店的经营方式,很佩服学而优这种打通上下游渠道的做法。今天再读,看到很多珍贵的照片,突然很感慨:现在回看,师母是个很成功的企业家,但当年准备开书店时,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女生,要面对很多未知的恐惧,但师母就这样一步步凭着勇气和智慧闯出了一片天,真的好棒啊!

刘青松(中山大学):刚读完。前面随着时代浪潮而波澜起伏,到师母及时收手,戛然而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是否可以多写一点呢?

胡光明(香港理工大学):学而优三十年,可谓是当代书店业的缩影!看到老师写下的每一步,想到可以出一本学而优30年的图史,把书店的若干“档案、史料”整理出版,一定非常精彩!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