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救一个人,还是救很多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

2024-01-25 13: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生命线:一个医生的公共卫生之战》是温麟衍博士的真实自传。从少年时期的医学梦想,到青涩求学的波折,再到成为巴尔的摩市卫生部长、美国计划生育协会主席的重大职责,温麟衍用她独特而感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女性医生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所经历的困境、挑战和成就。

书中不仅揭示了医学领域的秘辛,更深入探讨了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温麟衍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透露出在成为一名医生的过程中,她是如何因邻居家小男孩的悲惨遭遇而被激发对医学的热爱。她提到了自己对于社会底层人群的关心,以及如何通过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不懈努力,挑战医学以外的社会问题,为弱势群体发声。

温麟衍

在书中,温麟衍坦率地分享了自己的失败和困扰,包括工作压力带来的酗酒问题,以及在美国计划生育协会短暂而激烈的经历。这些经历使她更加坚定地致力于公共卫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从更广泛的层面解决。

近日,我们邀请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医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姚灏和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华中科技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后永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一起讨论了《生命线》这本书,聚焦普通人的个人成长、职业选择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与价值,思考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本质,以及每个人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与大家一起回顾这次活动的部分精彩内容。

《生命线》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后永春:《生命线》不是一个很说教,或者说很学术、用词很难理解的书,它是叙述式的,你能够跟着它的文字和语言有很切身的体会。

我自己从小是在农村,物质条件并不丰厚,可能跟温博士去美国的那段时间相比,不至于说会没有饭吃,就是吃了这一顿没有下一顿,他们在刚去美国的时候确实是这个状态。在农村白米饭肯定有的,但想要有更丰盛的物质,跟今天肯定也是没有办法比的。我们小时候上学也不存在父母要给到孩子多大的支持,温博士一家在美国也是一样的。

温博士自己一直有一个很强的信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有自己的思考,比方说她看到哮喘的邻居的遭遇,就会去思考(这个邻居绝对不是一个个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我能够做什么。所以她后来选择从医,在做急诊医生的过程中觉得我今天救一个病人,明天再救一个,今天看一百个门诊,但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有健康问题,我单纯依靠每天一个个病人看,是不能够实现更大程度上为民众的健康服务的,所以说她后来就慢慢转向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是个群体学科,是个群体的概念。

后来温麟衍进一步走向更高的职业岗位,可以在各个层面解决更多的问题,比方说药物成瘾的问题。她在每个阶段都会用心地去体会,用心地去看、去想,进一步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时政府和民众的需求,多方面的去权衡,去做事情。从这本书上看到的不只是公共卫生、医学,也不只是一个女性在美国是怎样的历程,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个成长的分享,还有心路的分享,甚至说大一点,是存在社会责任在里面的。

姚灏:《生命线》这本书其实有几个角度去阅读,第一个方面,这本书讲的是第一代移民,上个世纪90年代她跟随父母从上海移民去美国,移民家庭的故事。当时去了美国之后,各方面的生活条件都很不容易,她父母为了孩子在外面打工,为了让孩子有比较好的学上,付出很多的心血。

第二点,作为女性,尤其是亚裔的女性在美国去拼搏、奋斗,这是这本书里面非常重要的故事线。

作者读完医学院之后在波士顿做住院医师,波士顿的整个医疗大环境主要是以白人男性群体为主,在波士顿看医生,可能一大半是典型的白人男性的角色,在那个环境之下,她作为亚裔的女性,能够在那个场合跟别人竞争,在那个场合做住院医生,非常非常不容易。

她从临床医学转到公共卫生,后来成为巴尔的摩卫生局,应该是第一个亚裔女性的局长,做很多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包括做卫生管理、卫生政策,后来又做全美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的角色。

活动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这本书里面后面几章,谈到很多她作为女性的职场人,怎么去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她其实在事业上非常非常拼,她到35岁左右才去考虑生小孩。当时巴尔的摩全市骚乱非常严重,她作为卫生局长,要协调怎么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情况之下,维持全市医疗设施的稳定性。她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巴尔的摩的市长也是女性,市长说“我为了全市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生小孩的机会,我要把我的生活奉献给人民的福祉”。

作为女性来讲,在职场上,有的时候你跟上司讲我要去生个小孩,尤其在医疗行业,你要去怀孕生小孩,可能半年、一年就过去了,如果你是外科的,你的上司、领导听到你说要怀孕,一年时间不一定能够正常的出诊、上临床工作,对于整个科室、医院来讲是很大的工作人手缺乏的状况,她当时在那个职场环境之下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讲我要去生个小孩,别人可能会觉得你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掉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怎么样权衡事业发展和自己的家庭方面经历了很多的挣扎。

2014-2018年,温麟衍担任巴尔的摩卫生局局长

图片来源:入选《时代》杂志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视频

她后来准备生二胎,正好在做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美国在去年6月推翻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非常著名的判决,就是罗诉韦德案。现在美国从宪法意义上不允许女性堕胎了。

过去很多年里面,在美国,堕胎问题是非常存在伦理争议的话题。她当时又做了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该组织是允许女性堕胎的,她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作为协会的主席承受很大的压力。她希望协会不光只是在政治层面去倡导堕胎的合法化,她更希望能够把协会从一个比较偏政治立场的协会,更加往为女性,尤其是孕产期的女性提供全面的照护和治疗的机构方向转变。所以实际上是内忧外患,在协会内部面临很多的争议,协会里面很多的董事对她的立场存在不满。

这是这本书里非常重要的故事线,讲了这样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亚裔女性怎么在美国,尤其是以白人男性为主的医疗环境下,在这样的职场文化之下,怎么一步步去对抗职场文化,最终实现自己非常崇高的人生理想跟价值,这也是这本书里,很值得去看的方面。

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分野

姚灏:对于我来讲,我的职业路径跟作者的路线会比较相似一些,因为我们都是从临床医生出发,先是读了临床医学,做了医生,后来又转到公共卫生,这也是我当时拿到这本书以后最让我感到兴奋的点。

当然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不一样,作为临床医生来讲,我们作为医生每天看门诊,或者在病房里给别人看病,顶多一天看几十个,或者一百个差不多了。但你在给别人看病的时候看到过程中很多的问题,是你作为临床大夫来讲没办法克服的挑战。

这本书的作者当时做住院医师的时候,发现作为医生来讲可以给病人看病,比如说可能这个病人来到急诊之后,短期之内可以把这个病看好,但他一旦回去了,出了医院回到以往的生活环境,又要再次遭受到家庭暴力问题、毒品问题,他又要因为相似的问题过来看病。

我自己作为精神疾病科的医生来讲,精神疾病是容易复发的,复发的原因可能是这个病人出院之后药自己断掉了,不知道这个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也不知道要定期看门诊的重要性,缺乏科普教育的知识。

很多精神心理疾病会和家庭的环境关系非常大,比如家庭的冲突、暴力,因为这些原因病人生了抑郁症、焦虑症,找我们看病,我们可以把这个病看好,开点药,做点心理治疗,可能短时间之内整个症状缓解了。但病人一旦回到以往的发病环境之后,可能又要发作,又要再次过来找我看病,这个我们叫做“旋转门效应”,这个病人因为脱离不了以往可能导致他生病的环境,反反复复要去生同样的疾病。

如果我只是作为一个临床大夫,在医院、诊室里面给病人一次次只是配点药,短期之内做点治疗的话,其实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他的病根不在疾病本身,不在他自己,可能在于整个环境,或者更大的职场压力问题,这个是导致他得抑郁症、焦虑症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临床医生来讲,这个是在整个临床过程中会碰到的比较为难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公共卫生的思维。比如对温麟衍来讲,她在做了住院医生之后,在看到美国很多的病人因为缺乏医保,或者说因为生活在比较困难的环境,反反复复生病,也享受不到非常好的治疗服务的情况之下,转而进入公共卫生领域。

我希望在更高的层面,我希望推动政策改革,希望改变整个医疗文化,比如说改变巴尔的摩整个城市里面毒品的问题、贫困的问题、居住环境的问题,这个是从更加根源上解决疾病病因很重要的方面。

温麟衍 图源usatoday

我自己为什么从先读临床医学,后面慢慢做公共卫生,也是相似的心路历程。因为很多问题不是临床医生能够克服的问题,疾病是很多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结果,病人到底为什么会生这个疾病?比如很多心理疾病,家庭层面的因素、工作场合的因素,现在很多的内卷、大环境的压力,这个是导致他疾病出现的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作为下游临床医生去看病的话,只能在更加后端的位置反反复复给病人看病,导致病人为什么生病的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一般我们讲从下游走往上游,因为上游的很多问题是导致下游疾病出现的很重要的原因。

公共卫生跟临床医学很不一样的方面,在于公共卫生的视角更加上游一些。公共卫生很重要的意义在于预防,不是等这个疾病出现了才找医生看病,才给病人治疗。我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疾病的病因消除掉、预防掉,这是对于很多人来讲更加重要的,因为生病了,就是会有很多不舒服、痛苦的情况,如果在上游把疾病预防掉是更好的策略。

这也是这本书对我自己来讲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国内相似讲心路历程的书比较少,作为从临床,后来又做公共卫生一线的实践者来讲,这样的一些书非常非常少。

我觉得这本书填补了很重要的空缺,让大家知道作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的从业者来讲他的工作是怎么样,在工作中有怎样的问题和挑战。这本书有提到很多,包括她做巴尔的摩卫生局的局长、计划生育协会的主席,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讲,会遇到很多党派的问题,如果你的上级市长跟你不是处在同一个党派,整个思想、理念上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之下,有的时候你怎么做博弈,怎么说服作为上级的市长推动公共政策。这里面碰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也是从另一个侧面看美国的政治环境,作为美国的政府官员来讲,一方面要改善人们的健康福祉,另外一方面不得不面对党派的纷争、利益的问题,包括宗教、伦理的问题。

公共卫生——看不见的手

后永春:关于公共卫生,我从几个大的框架说一下。

首先说疫苗,专业来讲是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国家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从小孩一落地就要打的,12个小时之内要打乙肝的疫苗,每个小孩生下来的第一针,如果妈妈有携带,还有额外的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乙肝相关的免疫。

目前来讲,我们国家,不管你在哪个城市,即使在县城,这个服务已经做到全覆盖了。目前疫苗的种类非常多,有自费的,有免费的,有相关的长期以来一直在接种的疫苗,也有一些新型的疫苗,比方说有些疫苗会终身免疫,但有些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有些疫苗会随着疾病的病毒流行株,以及传染病的爆发,或者流行不同的时期来研制不同的疫苗。

跟口罩相关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它只是传染病的一种,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性传播相关疾病几个模块。

另一个板块,包括儿少卫生,学生、小朋友,还有妇幼卫生,也都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另外一块,前面我们说到传染病,传染病在疾控领域,或者在大家的生活中相对来讲接触比较直接息息相关的,但不能说是其他的几个方面没有多大的关系。传染病是大家感触最深的,最近流感、支原体是非常非常严重的,这些是不是可以预防的?都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大家来讲,很多时候我们在调侃,公共卫生真的什么都管,上面的空气,下面的土地,土地会有一个偏门,叫地方病的。估计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而且很多地方病在中国已经做到了消除,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过去以来,就是我们所有的公共卫生前辈一直以来努力的结果。

可能大家在过去几年一直听到或者说有可能也会咨询疾控相关的东西,但对于具体的架构不是特别熟。

疾控中心不打针,也不打疫苗,很多人会找我们打针,或者要打疫苗,或者说被狗咬了,这些从管理的层面来讲是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在我们工作范围内,但这些都不在疾控中心具体执行的业务范畴。

那么,疾控中心做什么?

第一块很大的工作是做监测,举例来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打流感疫苗,如果没有打的话,推荐你们打一下,全家人都要打,老人、小孩都要打。流感疫苗是每年要更新研制的,这个研制是怎么来的?依据什么?这是监测工作的呈现,每年都要收集流行株,比方说你去医院,你得了这个流感,你这个血采了之后进入研究的毒株范畴,根据今年流行株的情况,我们收集到的样本研制明年的疫苗,这是有关监测最简单、最直接,大家能够听得懂的例子。

当然各种监测是非常非常多的,水卫生也是一直会做的,公共卫生的很多工作都是在面上看不到的,所以也有人说公共卫生是一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守护大家的健康。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公共卫生做的越好,大家是越看不到的。

另外一块是传染病,传染病在疾控是非常大的业务范畴,一个是急性传染病,还有慢性传染病,我在疾控具体的工作是负责慢性传染病相关的工作。急性传染病,我们过去三四年的工作都属于急性传染病的范畴,也归在急性应急相关领域。另外像小朋友的水痘、登革热等也都属于急性传染病的范畴。我所在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包括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还有个相对来讲已经处于很边缘,基本上没有什么病例的病种,就是麻风病。过去麻风病是非常多的,而且后遗症非常严重。

via:www.dna.fr

讲一个小插曲,就是打疫苗,因为疫苗有麻腮风疫苗,还有麻风疫苗。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来说,有人有麻风病觉得是不得了的事情,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肯定是没有麻风病的,我们接到这样的电话也很笃定,他肯定存在信息错误的,我们去核实下来发现,是这个打电话的人听到有人在打麻风疫苗,他以为附近有麻风的疫情或者有病人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一下麻风病人的图片,有点不堪入目,皮肤上的表现是非常重的。

我再大概跟大家分享一下从你们自身的角度,能够怎么样去更好的利用公共卫生服务。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国家是有很多公共卫生服务的,而且还有很多是免费的,跟去医院不一样,去医院不管做什么,首先挂号就要花钱。公共卫生服务很多是免费的,比方上海的社区老年人大肠癌筛查、我们的很多疫苗、学生的体检、老年人的体检,还有我们科艾滋病的检测也是免费的。这个本身比较隐蔽,很多人也不愿意做这个,但这些也都是免费的服务,是全生命周期的,你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相应的服务免费的都是非常多。

姚灏:不光是在中国,在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当时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公共卫生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从临床回来转去公共卫生的,他们上课的时候讲在美国也是一样的,大家对于临床医生、医学、医院的关注度非常高,包括政府层面对于医院的投入非常多,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非常少。

作为医生来讲,你救一个人大家都能看得到,是非常可敬的工作。但对公共卫生,很多公共卫生的工作是看不见的,这本书也提到公共卫生做的好与坏的标准,怎么算公共卫生做的好?就是你看不到任何公共卫生,包括工作者、从业者的工作,越是看不到公共卫生的工作做了什么,说明公共卫生的工作做的越好。

比如前几年疫情的问题,我们假设对于流行病、传染病有非常好的预防,或者防控的准备工作,可能就会避免流行病的发生了。因为过去几年是公众对于公共卫生、传染病疾病防控能见度、可见度有非常高的时期,这背后恰恰是我们作为公共卫生从业者来讲没有做好流行病的防控工作,没有做好准备,才导致大家经受疫情的挑战,才让很多公共卫生的一些声音、一些工作被大家看到,所以这个也挺矛盾的。

via:ts1.cn.mm.bing

虽然公共卫生的工作是看不见的幕后的工作,但重要性是非常高的。公共卫生也是跟临床医学一样,致力于提高人民的健康福祉,只不过临床医学是在后端,大家生了病,给大家看病,把病看好。公共卫生在更加上游的位置,把疾病预防掉。

打疫苗、做疾病的两癌筛查、肿瘤的筛查,包括老年人的体检,都是在做这样的工作,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很多政策的研发,比如说过去疫情的时候,很多疾控的同道追踪密接,找这样的信息,做很多幕后的工作,但可能不一定会被看到。大家看到病人生病送去医院抢救,病看好了,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们幕后的工作人员做了很多事情,搭建了一套防控的体系,搭建了怎么打疫苗、做筛查的体系,包括怎么完善政策,让人民生活在更加健康、更加不容易产生疾病的环境之下。

这本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让大家看到作为公共卫生的从业者做了怎么样的工作,让大家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不受疾病的困扰,不需要找医生看病。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过去三年很多疾控部门也讲了很多疾控人员的故事,疾控在整个医疗行业,过去几年做了很多改革,从医疗行业来讲,公共卫生的地位有的时候还是不如临床医学,包括待遇各方面弱一些,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提高公共卫生工作的可见度,包括提高公共卫生从业者、疾控人员社会的地位、社会的待遇。

这本书出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这次活动,也是能够让大家看到公共卫生相比临床医学来讲,虽然没有那么能被看见,但也同样非常重要。

公共卫生经常讲一句话,临床医生一辈子,作为一个医生,即便一天看100号门诊,比如一个礼拜出两次门诊,一个礼拜200号,一个月1000,顶多一辈子,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看几万号病人,给几万号病人做诊断、治疗的工作。

但我作为公共卫生从业者,我制定一个比较好的政策,比如做疾病筛查、体检的工作,做一些职业卫生的工作,我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改善人们的健康。我在上海制定一个卫生政策,影响的是2000万人,在国家层面制定一个政策,或者有艾滋病防控相关的政策、项目,可能能保障14亿人的健康,免受传染病相关疾病的风险,所以它相比于临床医学取得的成就是远远更大的。我觉得公共卫生取得的影响力跟成就要远超于作为单个临床医生的影响力。

医学教育与预防思维

姚灏:温博士在读医学院的时候要去实习,看到急诊室里面那些病人因为缺乏医保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反复去住院。包括看到一些药物使用过量的病人,也是因为缺乏医保,或者因为急诊科的医生不知道怎么治疗这个疾病,最后死亡了。看到这些问题之后,她想我怎么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就认识到,我作为临床医生来讲,临床医学的知识没法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她做了临床医生之后,考了罗德奖学金,去了牛津大学读了公共卫生的学位,希望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从而更好保障照护病人健康福祉的问题。

她从自身经验出发,去发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想着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这本书也谈到很多的医生,看到医保的问题之后,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个跟医生没关系,医生就是给病人看病的,病人没医保,反复地住院。如果我是唯利是图的医生,巴不得病人生病,她不会这么想,她想的要让病人的健康福祉更好,要让大家有更好的健康状况,所以我得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改变整个体系、改变整个卫生政策,从而让大家真的有一个健康的状况,免受疾病的困扰。

这本书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励志,碰到任何的问题、困难,看到某些社会存在问题的时候,有的时候不要坐以待毙,是不是想一些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后永春:关于国内的医学教育,一般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以及预防医学是比较大的两门学科,还有我们相对熟悉点的法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肯定在各个院校是大头,比较大一点的医学院校可能会有好几个临床医学院。预防医学,一般都是设在公共卫生学院下面的,就是二级学科,本科的话,不管是临床医学的,还是公共卫生,还是预防医学的学生,所有的临床医学的课程,所有预防医学的课程,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是全部都要学的。

为什么要学?

要在学生阶段建立医学思维,比方说对于姚医生这种临床医学出身的医生来讲,如果没有本科阶段的公共卫生相关的教育,他后续也不会在短期内会有相应的思维,以及在工作中,临床医生在后续的工作也会一直要运用到这类的思维。

预防医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去学临床医学的内容?因为说白了,预防医学其实更偏向于管理学的范畴,他其实是个政策制定者,更多的是会偏向比方说数据收集,最终的落脚点是在政策的制定以及政策的执行上,相应的政策依据来源是在预防医学上,最终的落脚点也是在预防医学上,一个是在前期的工作,一个是在后期的执行。

在这样的一个工作思路下,最终的落脚点我们要从人民群众大健康的角度去做政策,比方说我相对比较熟悉的艾滋病检测领域,艾滋病从1985年被传进中国以来,到现在依然是非常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一直以来对于艾滋病是免费治疗的,所有的病人都是免费治疗,经济负担是非常重的,药物也比较贵,每个病人要终身吃药。而且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会很好,所以病人的生命周期比较长,整体下来经济上预算也会比较高。

我们是怎么样在预防这块呢?公共卫生为什么要去学临床医学的范畴?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讲我们要去预防它,所有的艾滋病病人都是登记在册,也都是在疾控中心管理的范畴,上海是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其他偏远的地方可能在乡镇卫生院,甚至是村卫生室这样的一个模式。

我们预防医学要学临床,对于病人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病人有什么症状。我们从预防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给病人讲,怎么讲?我们要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发生、怎么发展,以及最后再跟病人讲要怎么样预防。

如果说我们压根不了解这个疾病本身,我们跟病人讲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去跟病人讲透,你没有办法从病人的角度去体会、了解,以及共情他所处的病痛状态,以及他所患这个疾病可能产生的需求,这个就是跟我们书中比较相通的一点。

我很佩服作者比较细致的一点,她不管任何岗位,不管做什么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到一线。她看病会很了解病人,她做政策制定者或者政策执行者,或者她到一个新的岗位刚上任的时候,都会先去一线。举个例子,比方她去控制毒品的事情,她会深入到人群中,或者说我去真正的访谈,去聊,跟对应的人沟通,真正去了解这部分人的诉求在哪里。

中国一直在讲的,从群众中来,最终才能走到群众中去。

姚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医师,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心声公益创始人。

后永春

华中科技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科普作者、自媒体作者,首批医疗卫生小程序艾查查/慢传说小程序开发者。

全文有删减,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封面图来自《人间世》第二季剧照

《生命线》

(美)温麟衍 著 步凯 译

ISBN:9787532793419

定价:68元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今天是公共卫生拯救了你的生命,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这是温麟衍博士喜欢说的一句话。你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良好的公共卫生是看不见的。它只有在被忽视和资金不足时才会显现出来,而这一残酷的事实在COVID-19的破坏中变得前所未有地显而易见。

温麟衍一直在公共卫生的最前线工作,领导对抗阿片类药物流行、传染病暴发、母婴死亡率上升以及疫情中的虚假信息。温麟衍根据自己的深刻经历,详细揭示了公共卫生如何独特地包含科学、宣传、医学和政治,如何在保护弱势群体和维护社区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其在应对社会问题时的创新性解决方法,例如将枪支暴力视为传染病,将种族主义视为健康威胁。

温麟衍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独特的美国移民的故事:她和家人曾经依靠领取食品券生活,有时甚至无家可归。她13岁上大学,从医学院毕业,在急诊室工作,获得罗德奖学金,并转向公共卫生事业。

《生命线》提供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和无与伦比的权威,它是一本振奋人心的回忆录,一个了解公共卫生内部运作的窗口,让人们认识到人人享有健康是一项基本的权利。

作者简介

温麟衍(Leana Wen)博士是一名急诊医生,乔治·华盛顿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客座教授,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还是《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和 CNN的医学分析师。她曾担任巴尔的摩市卫生局长,领导美国历史最悠久、持续运转时间最长的卫生部门,将暴力和种族主义视为公共卫生问题,致力于对抗阿片类药物流行,并改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

温麟衍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位,后在牛津大学研究公共卫生政策,期间她还是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她在布莱根妇女医院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完成住院医生培训,并在哈佛医学院担任临床研究员。

作为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成员,她被公认为现代医疗50位最具影响力的医生高管和领导者之一,医疗领域25位少数族裔高管之一。曾获得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地方公共卫生工作最高奖,以及“年度政府公职人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等荣誉。2019年,温博士被《时代》杂志评为 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原标题:《救一个人,还是救很多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