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位社会学家联袂推荐,董磊明教授等著《故乡可安身》出版

2024-01-29 1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面对城市化生活方式冲击、新技术广泛渗透,村庄呈现出许多“拔根”的现象,乡村失去其物理空间,乡村的文化符号湮灭在口号中。

每每回到家乡,看到承载儿时欢声笑语的村庄里只剩下越来越少的老人,我们都忍不住会问:我们与故乡、乡土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延及下一代人,在他们心里还有故乡的概念吗?脱离了故乡的人们,精神归处在何方?

古源村,一个地处湘鄂赣交界区域的村庄。在这里,我们看到乡村在走向开放、流动的同时,出现了一幅城中有乡、乡中有城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别样图景。在古源村,我们看到“附近”并未消失,其生活世界保持着极强的生命活力。

《故乡可安身》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董磊明领衔创作的新著。书中记录了古源村在过去七十多年发生的故事,描写那里的人们在城镇化大潮中家庭、生活、秩序、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故事的呈现中,本书告诉读者: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故乡的根没有被斩断,反而扎得更深;村民在城乡之间进退有据,当他们在“新世界”遭遇失败时,家乡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不会无所适从。那些快速城镇化的人们有故乡可以依托,中国的乡村没有因城镇化而衰落。

通过古源村的故事,我们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中国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变迁,我们得以将费孝通先生笔下四五十年代的乡土中国与当今的城乡中国进行对照,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乡土文化之根。

作者简介

董磊明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于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五部。

谢梅捷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农村社会学。

专家推荐

本书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改革开放以来古源村的城镇化历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扎根型城镇化”这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全景图,为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生动案例,值得所有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的人士反复阅读。

——谢立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原系主任

有关村落研究的书很多,但能让人一口气读下去而不忍停歇的书并不多,《故乡可安身》就是其中之一。细想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第一,作者文风通畅、明了,读来不费神伤脑,而是一种学术享受。第二,作者视野开阔,将历史、空间维度纳入对村庄的研究,看似在研究一个村庄,实则是讲述中国农村千百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第三,该书的学术价值在于通过对一个村庄的研究探索了现今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城乡关系问题,提出城乡关系在历史演变中出现复杂、多元和相互建构的样态——不仅存在“拔根”的城乡关系,而且出现了“扎根”的城乡融合关系。本书深化了对城乡关系尤其是“扎根型城镇化”的研究。第四,本书提出了未来乡村振兴的一种可能方向或者乡村的一种可能形态,即“扎根型城镇化”的城乡融合形态。

——王春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扎根型城镇化”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唯此方可让大国小农获得切实可靠的幸福感。董磊明教授追踪中国农村变迁数十载,总能敏锐洞察并及时揭示最新、最有意义的变化,这既是学术的事业,也是助推农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行动。《故乡可安身》就是这样一本值得关注的著作。

——吴重庆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开放时代》特约主编

《故乡可安身》是作者在湘鄂赣交界区域一个小山村的调研成果。该书全面、立体地展示了村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又充满了村民们细致生动的生活故事。该书提倡的“扎根型城镇化”的观念充分表明了社会学对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立场,对关心该问题的读者极具启发性。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

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扎根型城镇化的故事。书中有细腻的描述和清晰的讨论,在故事的呈现中告诉读者故乡何以成为城镇化中的根,也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在城镇化中如何走出一条扎根型城镇化的道路。通过本书我们得以在细节中看到城乡融合是如何实现的。

——王晓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导语

古源剪影

宗族底色

第一章 “隙地”村庄整合的历史

1.大姓主导与不对等均衡格局

“大姓欺凌小姓”:宗族、族群与地域关系

“七十二行,耕作为王”:山林经济与农耕经济

被大姓垄断的基层治理体系

脆弱的不对等均衡格局

2.国家主导与地域社会的形塑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整合的机制

“传统的发明”与地域社会的成形

从地域社会到扎根型城镇化

3.“隙地”与国家—逃避?整合?

第二章 迈向扎根的城镇化

1.走向流动与城镇化的进程

走出村庄:边界经济的复兴

走向沿海:打工经济的兴起

走进县城:以县城为中心的人口城镇化

2.渐行渐远的枝叶与深扎村庄的根系

拉扯的子代

分离的父辈

回归的祖辈

人口城镇化的村庄全景

第三章 扎根型城镇化下村庄的生产与消费

1.村庄生产的韧性

生产门类:传统坚守中的新生

生产过程:生产分化下的再组织

生产面向:地域社会网络的支持

2.物欲潮流中的主体性消费

城乡融合下的消费升级

扎根乡土的消费渠道扩张

主体性的消费文化

第四章 宗族社区中的个体与家庭

1.乡土中国的个体、家庭与宗族

整合社会的代际关系

强宗族下的婚姻形态

2.城乡中国的个体、家庭与宗族

代际关系:冲击与调试

婚姻形态:收缩与和解

3.宗族底色下的个体与家庭

第五章 延展在城乡之间的社区

1.打工地的“旅居客”:回望家乡

“边缘人”与“旅居客”

旅居在他乡

生活在家乡

2.县城的“定居者”:复制家乡

将村庄带入城市:农村生活在城市的“再组织”

县城中的乡土性:社会关系的拓延与重构

回归桃花源:“定居”失败的退守

3.村庄的“守望者”:再造家乡

故乡可安身:生活方式的城镇化与传统的坚守

故乡可安心:城镇化进程中的互助

故乡可安魂:坚韧的乡村共同体

第六章 伦理经济的社区实践

1.古源村的伦理经济

差序特征

底线救济

总体的动态平衡

道义性

2.伦理经济的变化

适用范围的收缩

有限差序与圈层的调整

总体动态平衡难以维系

道义性的下降与人的自由选择

3.浅论伦理经济

理性经济与伦理经济

乡土社会中的伦理特征

第七章 伦理与秩序

1.斗而不破:乡土社会中的底线秩序

冲突与越轨的应对机制

救济互惠的伦理基础与秩序维系作用

2.疏而不离:城乡社会的秩序调适

家庭秩序的松散与维系

公共秩序的收缩与坚持

发展中的团结与秩序韧性

结语 “拔根”还是“扎根”?

城乡二元下的“拔根”

城乡融合下的“扎根”

后 记

后记

2020年8月,我们团队的两名成员首次进入古源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预调研,观察到了古源村的宗族、民间信仰、城镇化等社会现象以及“隙地”这一社会特征,初步认识到了古源村这个田野点的学术价值。由于疫情造成的波折,2022年7月,我们调研团队才有机会以十人“大部队”的形式进入古源村,进行为期十天的调研。2023年5月,我们团队的三位成员又在宁县县城以古源村所处的移民社区为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补充调研。

我们的调研以白天半结构化访谈加晚上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调研结束后,我们接着进行了调研材料的整理和书稿的写作。我们对书稿一共进行了前后七轮的修改,才最终将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调研和写作的过程之中,我们对古源村的认识逐渐深化,也逐渐将思考的中心点聚焦于“扎根型城镇化”这一主题。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对于缺乏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农村来说,其城镇化进程中的具体路径值得深入探讨。“扎根型城镇化”便是这一历史进程中涌现的一种城镇化类型。本书以古源村为个案,通过民族志方法来“解剖麻雀”,从社会基础这一视角出发,从家庭、生计、秩序、观念等具体领域来考察“扎根型城镇化”的轨迹、逻辑和机制,尝试回答在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巨变中,乡村社会向何处去、乡土文化根脉何以存续等重大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江西省宁县的县、镇以及村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与便利,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还要感谢古源村接受我们访谈的八十余位村民——这些村民基本涵盖了村庄中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阶层的人口。通过他们的讲述和经验现象之间的交叉验证,古源村丰富而细腻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生活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进一步进行理论抽绎提供了“源头活水”。

本书的具体写作分工如下:书稿的主题、框架由董磊明拟定,导语由董磊明、刘绪明撰写,第一章由刘绪明、田艳、李胧珊撰写,第二章由刘绪明、李蹊、谢梅婕撰写,第三章由李欣灿、李学舒撰写,第四章由李欣灿、李胧珊撰写,第五章由谢梅婕、汪阳倩、李学舒撰写,第六章由董磊明、谢梅婕、李欣灿撰写,第七章由李蹊、汪阳倩、王光普撰写,结语由董磊明、谢梅婕撰写。全书由董磊明、谢梅婕最终统稿。我们的调研和写作都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团队同仁之间互帮互助,因此,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观点都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董磊明、谢梅婕

2023 年 10 月

县乡中国书系

《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杨华 著

《县乡的孩子们》

杨华 雷望红 等著

《韧性:县乡政府如何运行》

田先红 著

原标题:《五位社会学家联袂推荐,董磊明教授等著《故乡可安身》出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