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麦奎策展利物浦双年展,吴稚亮呈现瓷器珍藏

黄松 畹町
2024-01-31 08:31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组织方日前宣布,玛丽-安·麦奎(Marie-Anne McQuay)将担任于2025年6月7日至9月14日举行的第13届双年展的策展人。利物浦双年展以“研究者”代替时髦的策展人,以委托制来要求艺术家必须针对利物浦或利物浦双年展来创作作品。

在上海,瓷器收藏家、惠风阁创始人吴稚亮被推选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并展出其收藏的清代瓷器;艺术家秦一峰于龙美术馆举办个展,展出负片作品。

两位88岁的美国艺术家让人怀念:一位是极简主义雕塑代表人物卡尔·安德烈,他始终以朴实材料唤起人的原始情感;另一位多媒体和行为艺术家罗伯特·惠特曼,他是延展电影的鼻祖,也坚持创作偶发行为作品。

英国|玛丽-安妮·麦奎

将策划2025年利物浦双年展

玛丽-安妮·麦奎 图片:Zak Grant

英国利物浦双年展(Liverpool Biennial)组织方日前宣布,玛丽-安·麦奎(Marie-Anne McQuay)将担任于2025年6月7日至9月14日举行的第13届双年展的策展人。麦奎目前担任总部位于英格兰赫克瑟姆(Hexham)的艺术与遗产组织(Arts&Heritage)项目总监。艺术与遗产是一个全国性的慈善组织,致力于促进艺术家、社区、博物馆和遗产地之间的合作。

在2022年加入艺术与遗产之前,麦奎自2015年起担任利物浦Bluecoat美术馆的项目负责人,2007年至2013年,她在布里斯托斯派克岛艺术空间(Spike Island)担任策展人。2019年,她曾担任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尔士馆的客座策展人。

英国利物浦双年展始于1999年,是英国最大的当代艺术节,影响深远。如今利物浦已成为除伦敦外,拥有最多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城市。

2023年的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现场

不同于多数双年展,它以“研究者”代替时髦的策展人,以委托制来要求艺术家必须针对利物浦或利物浦双年展来创作作品。这些使人们在利物浦看到的展览总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在全球化时代显得弥足珍贵,使得利物浦双年展名声大噪。利物浦双年展的艺术作品多是根据展方委任创作的新作品。(畹町)

上海|收藏家、惠风阁创始人吴稚亮

展出瓷器珍藏,被选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

近日,收藏家、惠风阁创始人、上海顺风餐饮集团公司董事长吴稚亮被推选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荣誉会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同时与上海顺风餐饮集团举行了服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地处上海光大会展中心A座的惠风阁展厅同时展出了吴稚亮收藏的清三代御窑瓷器。

生于1947年的吴稚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热爱,在从事餐饮工作之余,闲下来的时间喜爱收藏研究中国古代瓷器,其收藏的瓷器多为明清瓷器精品,中国瓷器与美食共同构成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喜爱的两极。他收藏的瓷器多次入选国内瓷器收藏大展,如2023年其瓷器入选了华人收藏家大会在景德镇举办的“瓷都溢彩盛世归来——第六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瓷器精品展”。

吴稚亮(右一)与他收藏的瓷器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朱小光、创会会长徐湖平为吴稚亮授牌

在挂牌和授牌仪式中,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原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朱小光,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创会会长、原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艺术评论家谢春彦、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浩哲、惠风阁负责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钱建国等先后发言。文博专家与收藏家们还专门在惠风阁参观了吴稚亮收藏的数百件清三代精美御窑瓷器。据悉,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成立于2004年6月,隶属于南京博物院,是江苏省最具权威的省级综合性收藏社团。协会下设陶瓷、玉器、钱币、铜器、书画、观赏石、烟标、火花、书报刊、紫砂器具、红木家具和文物鉴定专业委员会。(宗和)

上海|艺术家秦一峰

以“负片”,让可见之物消失

秦一峰

1月26日,艺术家秦一峰全新同名个展“秦一峰”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展览呈现了200多件艺术家从2013年至2023年间拍摄的负片作品,包括放置在灯箱中的145件负片原片,50多件悬挂在展墙、放置在展厅地面的负片打印微喷,以及一件抽象绘画、多份工作笔记。

“秦一峰”展览作品,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摄影:shaunley

龙美术馆主展厅巨大的挑高空间激发了展览新的布局形式:作品从墙面上解放——由24件灰色立方体组成的全新作品《24块阳光》首次以平置于地面的方式展示。这使作品的矛盾性进一步推进,同时,秦一峰这十年来压进画面里的空间与展厅12米上空形成对峙,为作品带来新的生命力和复杂性,成为本次展览的核心作品。

秦一峰的负片创作始于2010年出版《明式素工圆方形制》一书,在拍摄一明代桌角时萌生了将立体之物用相机拍平的想法。展览在展厅三个空间依次铺成。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反反复复进行着实验:把立体之物拍平,把物体的物质性消解,让可见之物消失,让缥缈的日光成为一个立方体再现,多层次的矛盾沿着时间脉络在作品中层层递进。

近年来秦一峰将创作镜头对准了玫瑰花,为了消解负片中的空间立体感,他将自家庭院中的蚯蚓土作为绘画材料引入到创作中。在秦一峰看来,相较于明式素工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玫瑰花寻常易见。无论是家具残件还是枯萎的玫瑰,都是生命的一种终结,终结之后再生。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黄松)

美国|极简主义雕塑代表人物卡尔·安德烈

88岁谢世,以朴实材料唤起人的原始情感

卡尔·安德烈,伦敦,1978
图片:Evening Standard/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据艺术论坛中文网报道,极简主义雕塑代表人物卡尔·安德烈(Carl Andre)于1月24日在曼哈顿的一间临终关怀医院去世,享年88岁。安德烈以其朴素的线性和网格形式作品闻名,他使用建筑工地上的常见材料,包括砖块、木材、花岗岩和金属,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原始情感。其看似朴素的作品常引发争议,一些人认为他堆砌、散落或精心布置的日常物件组合无法构成艺术作品。

卡尔·安德烈于1935年9月16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他的瑞典籍父亲是一名海军绘图员和业余木工,美籍母亲是一名办公室经理。1951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马萨诸塞州菲利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并在那里结识了霍利斯·弗兰普顿(Hollis Frampton),两人成为终生好友,弗兰普顿作为结构电影(structural films)创作者的实验性工作也影响了安德烈的创作实践。1956年,安德烈在退伍后搬到了纽约。他在弗兰普顿的介绍下认识了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âncusi),这位现代主义先驱的作品对安德烈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作的第一批木雕作品。

1960年,安德烈在新泽西州找到一份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制动员和售票员的工作。这份工作持续至1964年,影响了他的衣着打扮,使他一直保持着体力劳动者的形象,也影响了他的创作实践,即铁路系统运行所需的有序操作和可互换部件。这份工作还影响了他对劳工权利的看法,1969年,他参与创建了“艺术工作者联盟”(Art Workers' Coalition)。

1965年,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50年代开始的雕塑实践中。在亨利·盖尔扎勒(Henry Geldzahler)的策划下,他在纽约的蒂博尔·德·纳吉画廊(Tibor de Nagy Gallery)举办了首次个展。他的经典作品包括1966年的《杠杆》(Lever)和1977年创作的《石田雕塑》(Stone Field Sculpture),前者是在地板上排成一排的137块耐火砖,将展厅一分为二,后者则是在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中心的一块草坪上,将30多块巨石平行排列成八排,长度依次递增。这些作品在某些圈子里激起众怒,批评家们谴责安德烈用纳税人的钱去买“一车砖头”。

作为诗人的安德烈所创作的具体诗歌收录在1980年出版的《12 Diagloues》一书中,与弗兰普顿合作完成。他的作品被全球众多主要艺术机构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东京原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畹町)

美国|多媒体和行为艺术家罗伯特·惠特曼

88岁辞世,他是延展电影的鼻祖

罗伯特·惠特曼(1935-2024)在多媒体装置作品《美国月亮》前,纽约佩斯画廊,2023图片:George Etheredge

日前,据外媒披露,1月19日,美国多媒体和行为艺术家罗伯特·惠特曼(Robert Whitman)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88岁。惠特曼是延展电影(expanded cinema)的鼻祖,因为他很早就在行为和影像作品中使用投影技术。他与艾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吉姆·戴恩(Jim Dine)、雷德·格罗姆斯(Red Grooms)和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等艺术家一起开创了“偶发艺术”(Happenings),即自发、即兴的行为作品。惠特曼还与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贝尔实验室工程师比利·克吕弗(Billy Klüver)和弗雷德·瓦尔德豪尔(Fred Waldhauer)以及克吕弗的妻子朱莉·马丁(Julie Martin)共同创办了“艺术与技术实验”(Experiments in Art and Technology)组织,简称E.A.T.。该组织促进艺术家、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催生出一些最早期的计算机艺术作品。

罗伯特·惠特曼于1935年5月23日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在新泽西州郊区把他抚养长大。惠特曼曾在罗格斯大学学习文学,本想成为一名剧作家。1959年,他与当时在罗格斯大学任教的艾伦·卡普罗结识,并参加了后者在纽约鲁本画廊(Reuben Gallery)举办的首场偶发行为表演“6个部分的18个偶发事件”(18 Happenings in 6 Parts)。惠特曼很快融入了纽约先锋派圈子。他年轻时曾接触过马戏团小丑埃米特·凯利(Emmett Kelly)的作品,并受到滑稽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和查理·卓别林电影的强烈影响,很快就在自己的偶发作品中运用表演者的无言语肢体交流方式。

惠特曼的首个偶发行为作品是1960年在鲁本画廊表演的《美国月亮》(American Moon)。观众们挤在临时搭建的走廊里,到处散落着碎片和皱巴巴的手工纸,观看各种无声的动作。1965年的《Prune Flat》可能是惠特曼最著名的作品,艺术家将超现实的图像投射到表演者身上,迫使观众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场和电影上。1966年,惠特曼参加了由克吕弗和劳森伯格在纽约第六十九军械库举办的“9个夜晚:戏剧与工程”(9 Evenings: Theatre and Engineering)。这一系列活动预示了第二年E.A.T.的成立,E.A.T.以一对一的合作而非任何正式结构为基础,将艺术家与工程师或科学家配对,通常在正在进行技术开放的工业环境中展开活动。

尽管他的许多早期合作者,包括劳森伯格,最终都放弃了“偶发”和一般行为表演,惠特曼却一直深耕该领域。进入21世纪,惠特曼从未停止在作品中引入新技术,他拥抱手机、互联网和 NFT。在2005年的作品《本地报道》(Local Report)中,他邀请了四个州五个地点的参与者使用手机拍摄“新闻报道”。2023年系列作品“新世界”(New Worlds)展示了想象中天体的NFT。(畹町)

    责任编辑:陆斯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