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川营山:喜迎“双丰收” 村企合作实现“开门红”

2024-03-02 14: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哇,这个菜头真大,估计有三斤多!”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星火镇骑龙村村民谢建琼喜出望外,把一个排球大小的菜头举过头顶,引来附近采摘菜头的村民聚集围观。过秤后,这个菜头足足有1.8公斤!

谢建琼采收的菜地,是该村村集体经济种植的大头菜。驻骑龙村第一书记罗诗佳告诉笔者,去年9月骑龙村利用复耕的撂荒地,种植了100余亩的大头菜,如今春节刚过,大头菜便进入了收获季,从正月初十开始采收,目前已采收了40亩的大头菜,余下的大头菜将在接下来的一个礼拜采收完毕。

“亩产达2000公斤,总产量保守估计有200吨,预计产值在16万元以上。”罗诗佳说,这都是订单种植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提起订单种植,罗诗佳打开了话匣子,在这之前,这块土地在种植粮油作物的同时,也曾轮种过辣椒、四季豆等蔬菜。大面积种植的应季蔬菜,成熟后采摘期短,价格不占优势,还容易因积压而损坏,往往辛苦一年还白忙活。去年,她的驻村帮扶派出单位——四川丰和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上了四川省营凤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帮扶单位的牵线搭桥,骑龙村与四川省营凤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磋商,公司建议在该村种植100余亩大头菜,并以每吨750元的价格进行回购。

一听说要种100余亩的大头菜,骑龙村党支部书记陈蛟文打起了退堂鼓:“从来没有种过这么多的大头菜,万一收成不好,影响村集体经济不说,还会让别人看笑话。”

“怕什么!公司免费提供种子,还要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即使亏了,至少能增加村民的务工收入。”罗诗佳给陈蛟文鼓劲,经过“村两委”再三权衡,陈蛟文在合同上签了字。

播种、施肥、移栽,罗诗佳和陈蛟文丝毫不敢怠慢。如今进入了收割季,每天在菜地里收割的村民大约20人,以采摘重量给予劳务费。“工费每斤1毛2,每天采个千把斤不成问题,十多天的农闲时间挣个千把块钱,这样的好事哪儿找?”谢建琼高兴得合不拢嘴。

“仅种植一季大头菜,务工的村民最多能挣近6000元。接下来,我们继续采用订单种植的方式种植玉米、蜜本南瓜,持续做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种过一年大头菜后,对作物的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罗诗佳底气十足,“没想到,农业生产真正实现了‘短平快’。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郭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