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态恢复成效不佳怎么办?生态恢复中的适应性管理PAOBI054

2024-04-07 1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最初的名称是“适应性环境评估与管理”(Adapt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由生态学家 C.S. Holling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由于适应性管理应用的领域广泛,其概念因目的、制度背景以及研究者对自然和科学的看法相异而不尽相同,但可把其认为是“从实践中学习,以学习指导实践”的螺旋式推进环境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过程[1]。在生态恢复领域,适应性管理是指基于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时限性,通过监测评估过去采用的管理政策和实践措施来获得经验,并根据生态系统变化情况,修正、改进管理政策和实践措施的方法和过程[2]。

01.生态恢复适应性管理的原则倡导

《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2021-2030年)的指导原则》中的原则9(以下简称“原则9”)——衡量结果并调整行动[3],充分体现了生态恢复的适应性管理理念。该原则强调在生态恢复项目(或计划)的全生命周期及之后开展监测、评估和适应性管理是生态恢复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则9指出鉴于生态恢复是一项长期工作,各种条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开展适应性管理,即根据需要不断地监测、评估、反思和调整各项活动和方法,识别预期之外的结果(正面和负面)并改进未来的行动;同时,应在项目、计划或举措的生命周期结束后继续监测,以了解恢复工作的中长期影响,为更长期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02.我国生态恢复适应性管理理念践行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是我国生态恢复领域重要的技术规范文件,该《指南》把“开展适用性管理”纳入到对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般要求之中,指出:针对生态系统不确定性和对生态系统认知的时限性,加强工程实施过程生态监测和评估;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技术方案、修复措施等,对生态风险及其措施难以诊断预测的,采取保护保育方式,严防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破坏或导致逆向生态演替;在各关键阶段和环节,应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及专业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实行全过程咨询管理。同时,该《指南》从措施调整和时机选择两个方面对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适应性管理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措施调整。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照生态保护修复目标,监测评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措施、技术手段的效果,及时发现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新产生的生态问题及潜在生态风险。经评估,在结果和风险可控的原则下,借鉴已有经验做法,对可能导致偏离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或者对生态系统造成新的破坏的保护修复措施和技术、子项目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等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进行相应调整修正。

2、时机选择。对技术成熟、风险可控、结果有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及时实施,避免延误时机、增加修复成本;对评估后难以预测后效的工程和措施,要加强研究和实验,暂不实施。

03.我国生态恢复中适应性管理案例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矿区土地复垦、草地恢复、重要野生动植物生境恢复、滨海湿地恢复等多领域提出了适应性管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应领域适应性管理概念、框架、组织形式、实现途径等。

1、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4]

官炎俊等(2023)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适应性管理内涵及框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是以矿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目标,通过监测、评估、反馈、调整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探索并认识矿区土地复垦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内在规律,从而促使土地复垦不断适应矿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协调发展的管理过程[4]。其表现形式为矿区生态系统在各组织要素(目标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执行、监测评估、信息反馈、模式修正)之间层层递进、交替循环,并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从实践中积累知识,以知识指导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管理过程(图1)。

图1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螺旋式推进示意图(来源:文献4)

〔注:A.目标制定;B.规划设计;C.方案执行;D.监测评估;E.信息反馈;F.模式修正。1,2,…,n 代表第n轮管理。来源:文献4〕

2、中国国家公园栖息地保护中的适应性管理

张引等(2022)在梳理评述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应性管理概念和框架相关研究,分析适应性类型(适应性资源管理、捕猎管理和影响管理),并对国家公园栖息地保护按照保护地和非保护地2种典型模式分别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原则、对象、体系和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应性管理框架(见图2),以及其在法律法规、规划规范、科研监测、多方合作上的应用[5]。他强调:对于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就地保护,不宜采用禁区式的保护形式,必须既满足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需求,又尽可能与人类活动相协调,因此需要适时、适地、适策的适应性管理。

图2中国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应性管理框架(来自文献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显著,甚至国际领先。2001年我国确定的13类陆生动物数量全部实现恢复性增长,其中,《自然保护区条例》将珍稀、濒危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划入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这违背了科学保护原则及适应性管理理念,不仅难以妥善协调与周边社区的关系,甚至有可能带来负面的保护效果。

例如,陕西秦岭的朱鹮与按有机方式种植水稻的农民形成了近似共生的关系,如果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要求严禁任何人进入,朱鹮的最适生境反而可能被破坏。事实也说明的确如此:在1981年最初发现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的洋县姚家沟,由于扶贫将原住民全部迁出,目前姚家沟已没有朱鹮分布[6]。

跳出姚家沟,把尺度扩展,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相关部门根据朱鹮栖息特点,与洋县水稻种植户约定,发展有机水稻种植,保护维系朱鹮栖息环境;同时,依托朱鹮保护获得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打造朱鹮品牌、发展生态有机产业,通过发展有机黑米、稻渔共生、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从“人养鸟”到“鸟养人”[7],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8]。

04.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恢复全面推进的阶段,为了实现生态系统全面恢复,我国根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三区四带”等重点区域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恢复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生态恢复中的监测与评估是及时评估生态恢复成效、发现问题并调整改进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适应性管理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生态恢复效果不及预期,适应性管理是解决问题并促使改进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特别是对于区域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往往涉及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具有更多的利益相关方,需要从景观尺度考虑问题,从系统性视角科学评估工程的生态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影响。即使这样,也会有百密一疏,出现问题的时候。因此,为了保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科学性,提升在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长期恢复效果,希望我国重视生态恢复中的适应性管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评估,特别是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后评估。

参考文献:

[1] 侯向阳,尹燕亭,丁勇.中国草原适应性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草业学报, 2011, 20(2):8.DOI:10.11686/cyxb20110232.

[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38号),2020年9月18日https://m.mnr.gov.cn/gk/tzgg/202009/t20200918_2558754.html,2024年1月23日

[3] 联合国粮农组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生态系统管理委员会 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2021年至2030年)的指导原则》,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物,罗马:2022年,https://www.fao.org/3/cb6591zh/cb6591zh.pdf

[4] 官炎俊,王娟,周伟,等.露天矿区土地复垦适应性管理:内涵解析与框架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 2023, 37(2):102-112.

[5] 张引,杜春兰,苏杨.野生动物栖息地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国家公园的启示[J].中国园林,2022,38(9):63-68.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548129102579786&wfr=spider&for=pc

[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7489488867689043&wfr=spider&for=pc

[8]http://yangxian.gov.cn/yxzf/yxxwzx/mtgz/202311/f14323eec13147bbb9fc46744c866a67.shtml

封面配图来源:Xiaoning

文 | ZYP

审 | Syu

排版 |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