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什么去新疆支教?

2024-03-31 2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阳春三月 风和日丽

我校第八批新疆职教支教团

踏上征程

抵达祖国西北 开启支教之旅

“为什么去新疆支教?”

怀揣着好奇与敬仰

小萱对部分支教团成员进行采访

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的答案

和田支教团 李萌

为什么想去新疆支教呢?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自己,我的答案是——情怀。我面对世界、面对生活总是热情饱满、积极乐观,喜欢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想在这个世界留下有关我的有意义的印记,也想把这个世界深深刻在我的心里。也许是母亲口中有关新疆的时代故事,也许是学习生涯中对西北文化的探索,使得我总是对这里充满了期盼和向往。“建设西北”这堂课,我终于得以实践,终于能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赤诚之心指引我到这里,我也会捧着这颗心历练自己,完成使命,续写“津色胡杨林”的新诗篇!

策勒支教团 赵冠华:

随着飞机起飞,我真切意识到支教生涯开始了,一路上从祖国的东部跨越到西部。沿途美景慢慢冲散了恐惧,也让我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支教生活。

我为什么想去新疆支教,这个问题可能在进入支教班级时便有了明确答案。踏进教室我们便迎来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们的热情好客和能歌善舞远远超乎了我的想象,他们热情地拉着我们跳起了当地的民族舞,尽管我的舞姿笨拙,但我慢慢融入,切实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魅力”。他们的热情和善良给了我此次支教莫大的信心,这里的学生们或许教育资源可能缺乏,但却拥有纯真而坚韧的内心;虽然生活可能艰难,却依然保持灿烂的笑容。我想来支教的意义便是让这些学生们坚定梦想,对未来满怀憧憬。

于田支教团 于欣可:

我在入学时就了解到学校每年会提供前往新疆支教的机会,心中便埋下一颗种子。步入大三生活后,我同父母商量决定报名前往新疆支教,想要为国家西部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当我坐上飞往新疆和田的飞机,透过窗户我看到了那颗种子在宽广荒芜的土地上破土发芽。到达于田中等职业学校后,学校领导热情的接待、良好的住宿环境、美味的餐食都使我迅速适应了这里。

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殷嘱托,为打造“津色胡杨林”的支教品牌贡献自身一份力量。

民丰支教团 王子煜:

我来自甘肃,甘肃与新疆同属于大西北地区,这片土地上,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支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新疆的孩子来说,自己陪伴他们一百多天,教会他们一些学不到的知识,告诉他们世界很精彩,好好读书,走出去见更大的世界,这就是我来这里的意义吧。或许会有一个孩子,因为我的一句话,一句鼓励,成为他坚持学习的动力。支教之旅与我而言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旅程。

和田支教团 谭绍梦:

去新疆和田支教的路途中,我的内心非常激动,因为我就是从新疆和田“走出去”的学生,现在有这个机会可以让我回报我的家乡,我一定牢牢把握这次机会。虽然这次支教之旅,可能会充满挑战,但我相信我会克服一切困难,在家乡的土地上点燃希望之光,在南疆大地上种下职业教育的“津”种子,搭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桥梁,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实践者、守护者,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策勒支教团 牛朝阳:

记得当时看到新闻报道关于陈祥榕烈士的事迹,一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战斗口号惊醒了年少的我,给我埋下了一颗想要去祖国边疆看一看、实现自我价值的种子。学校招募组建支教团,使这颗种子得到了萌芽发展,能够让我们在新疆和田地区挥洒汗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以百分百的热情投入到具体教学环节当中,助力新疆职业教育发展,为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和田支教团 胥文鹏:

前往和田的路上,我们飞过了天山山脉,见证了祖国边疆的大好河山,领悟了岑参诗中的“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的壮阔。连绵不断的雪山北风呼啸,仿佛是在迎接我们的来到。我们肩负使命,带着支教援疆的信念,挺进这里育桃李,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期待。

落地之后我们便投入紧张的工作,慢慢融入支教学校。当一切安顿好,在休憩时分,我习惯性查看明日天气,曾经新闻里才看到的“浮尘”、“沙尘暴”突然出现在我真实的生活里;夜晚抬头看向天空,满眼皆是无边星星和洁白的月光,远方更是一片安静。此时,我真切意识到我已踏上这片热土,我也一定不辱使命,以一颗赤子之心砥砺前行,筑梦边疆。

民丰支教团 王小东:

我参加新疆职教支教团是为了育人,也是为了遇见自己。作为一个来自曾经贫困山区的孩子,我深知支教对当地孩子们来说是有多么大的意义。所以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希望去贡献自己的力量,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条件,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新鲜知识,为他们的梦想插上更有力的翅膀。参与支教还能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支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锻炼机会,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立能力。我觉得,能在新疆和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支教,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事情,让我的青春拥有了别样的意义。

和田支教团 刘湛:

还记得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我激动地辗转难眠,凌晨四点半的闹钟将我叫醒,我静悄悄的离开了宿舍,在前往校门口的路上,凌晨五点的风让我无比清醒,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马上就要踏上支教的旅程,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第一次坐飞机,你后悔吗?你害怕吗?我的答案是不后悔,有点怕。

飞机起飞的瞬间,仅有的一点点害怕和担心全部转化成了兴奋与激动。当我第一次在飞机上看见昆仑山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当飞机落地,见到迎接我们的学校领导老师们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被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喜悦所感染,坐上了前往学校的大巴车,内心所有的担忧和顾虑都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只有无尽的青春奋斗热血和满腔的支教斗志!和田,我来啦!

于田支教团 李妍:

在前往新疆和田的路途中,我沿途欣赏着壮美的自然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宏伟和神奇。雄伟的雪山、广袤的沙漠和高大的胡杨林让我心旷神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在路途中,我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也思考着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意识到支教之路充满挑战,但同时也充满希望和机遇。

我想着即将到来的支教工作,想着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们,想着如何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我深知这不仅是一次支教之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之旅。我期待着与当地的学生们相遇,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为他们的未来添砖加瓦。我深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将我们的“津色胡杨林”发扬光大!

和田支教团 杜润依:

我踏上支教之旅的动机源于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新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始终吸引着我,而我对新疆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和互联网,我希望能在现实中观察新疆、融入新疆。我希望能深入了解新疆的教育现状、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满足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将致力于精心育人,为学生们带来知识和希望,哪怕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就是我献给这片热土最可爱的礼物。同时,我会把在新疆支教的每一天当成生命里宝贵的财富,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和田支教团 董泮元:

我的母亲是一名有着近三十年教龄的一线教师,她对教育事业满怀热情,每一天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她的学生。深受她的影响,我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此,我特地选择报考师范类专业。进入大学后,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科技竞赛,考取教师资格证,努力向我的梦想靠近。在大学期间,我了解到有来新疆支教的机会,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想,我应该来。

得知我的想法后,父母全力支持我,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我认为到新疆支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获得个人能力提升的同时,为推动边疆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这次支教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宝贵经历,也将成为支持我继续前行的重要回忆。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愿支教团此行

埋下希望的种子 收获芳香的花朵

学校为你们骄傲

祝你们凯旋!

来源 | 第八批新疆职教支教团

原标题:《我为什么去新疆支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