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咖啡圈顶级人设:你还在喝咖啡,别人已经在攒杯子了

2024-04-03 06: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会因为什么而选择一家咖啡馆?

环境、口味,还是店里的网络是否通畅?那如果我告诉你,这家咖啡馆的外带杯很好看呢?

大概是从2018年开始,我狂热地收集起自己去过的每一个咖啡馆的外带杯,如同强迫症一般,一度拥有超过100只杯子,甚至中途搬家3次,都不曾舍弃。

收藏得多了,你会发现小小的外带杯里其实藏着很多设计的秘密。杯量的选择会影响咖啡的最佳饮用时间和风味,不同的纸质和杯型则会对应不同的手感以及品牌成本的高低。

而当人们手拿咖啡穿行在城市中的时候,小小的咖啡杯还会成为流动的广告牌,好的视觉设计会让你一眼记住它,甚至想拿着它打卡拍照。

在我家里,外带杯成为了最独特的藏品,看到它们,我能够准确说出它们来自哪一年、哪家店,回想起当时的天气、咖啡的味道、以及一起喝咖啡的人。每个外带杯都是一段摸得着的记忆。

以下是我从100只杯子中挑出的最喜欢的20只,它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深圳、南京、杭州和石家庄。

欢迎参观我的外带杯陈列柜,每一只杯子也是一份咖啡馆探店指南。你可以在一个日朗风清的日子,亲自去发现它们的故事。

这杯咖啡很“好摸”

☕️ BigSmallCoffee 大小咖啡

北京麦子店、西兴隆街、国贸;景德镇御窑景区

大小咖啡的外带杯是我摸过的手感最好的一个。我还记得第一次握住它时,手指传来的触感——软乎乎的!

该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捧着一小块挂毯。后来才了解到这是一种植绒纸,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让短纤维在静电作用下直立而后粘在基纸上,做法上的确是迷你版的挂毯,所以相应的成本也会更高一些。

除了纸质的选用,印在杯身的恐龙和咖啡杯☕️,一大一小两个主视觉的反差也呼应了大小咖啡的品牌名,既精妙又可爱。

带回家后我总把它摆在所有外带杯的最前面,即使后续又收集了很多新杯子,也可以第一时间拿起来摩挲。

我对大小咖啡也总怀有一种额外的好感,会关注麦子店店的艺术空间“太小地方”,他们从2019年起已经举办了近200场展览;还有他们的播客节目“大小电波”,每周探讨一个有关吃喝玩乐且不止于咖啡的生活话题。我想,一个能够关照到杯子触感的咖啡品牌,一定有点儿东西。

●大小咖啡麦子店店“太小空间”,图源BigSmallCoffee大小咖啡

Sooooooo cute!

☕️ Seesaw Coffee

上海、北京、深圳、苏州

如果要我从这84个杯子里选出最可爱的一个,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Seesaw Coffee最小号浓缩咖啡外带杯。

那是在seesaw朝阳大悦城店的开业party上,咖啡师举办了一场手冲咖啡的盲品活动,由不同产区的豆子冲煮出的咖啡被打乱顺序倒进一个个这样的小纸杯里。大家在现场一一品尝,全猜对的人可以获得seesaw的周边产品。我原本是不爱喝手冲的,但看到杯子上的小baby的那一刻,还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拥有它。

你懂吧,a baby on baby sized cup,怎么可能不把它捧在手心!

●在seesaw朝阳大悦城店开业活动上第一次尝试拉花,被咖啡师称赞“有慧根”

最熟悉的外带杯

☕️ Comedy Shop 喜剧商店

北京杨梅竹斜街131号

我gap过一年的时间,每周3天在COMEDY SHOP兼职。一开始只负责点单和收银,渐渐地学会了使用意式机萃取浓缩液、打发奶泡和拉花,变成了一个正经“会做咖啡的人”。

透过吧台,我第一次如此肆无忌惮地观察着来来往往那么多有意思的人类,有每周日11点准时出现的英国大哥,从来只点一杯澳白和两块柠檬磅蛋糕;有来北京参加艺考的18岁女孩,总是在落日时分端一块巴斯克蛋糕上楼,站在露台的边缘看太阳,害得我每次都要不停地上楼提醒她“危险,快回来”;还有隔壁邻居家的小姑娘,她可以安安静静地看完店里上新的摄影展,然后在我面前剪一下午的剪纸……

●她特地给向日葵留了半边没剪,因为这样“看起来更立体”

每到新年,我们还会邀请客人来店里一起煮饺子、涮火锅,用外带杯盛满肉片和毛肚。在咖啡馆,杯子是灵活的、流动的,是吧台内外的纽带。我用这只杯子纪念我可能再也无法体验的吧台内生活。

● 从附近民政局刚领完结婚证的夫妻在门口拍照留念

过目不忘的蓝色瓶子

☕️ Blue Bottle Coffee 蓝瓶咖啡

上海、香港共7家门店

和艺术发展中的不同时期一样,在咖啡领域也有3个节点,分别是:

第一波咖啡起源(1850-1960年)速溶咖啡的出现;第二波咖啡革命(1960-2000年)意式浓缩咖啡的普及,代表品牌星巴克;以及第三波咖啡浪潮(2000年至今)追求更好品质的精品咖啡。

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就是第三波咖啡浪潮中的佼佼者,这只小小的蓝色瓶子和口水歌儿一样让人洗脑。比如,几乎每一个见过我外带杯的朋友,都能第一眼就认出蓝瓶,即使他从来没有喝过。

在社交网站上,蓝瓶也是拥有最多外带杯“大头照”的咖啡品牌。什么室内装潢、店铺细节,只要拍这只杯子就够了。

●上海第一家蓝瓶咖啡裕通店,图源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

但是在上海店内顺利连上wifi这件事令我惊讶,因为蓝瓶曾一度强调不会在店内提供任何网络,希望客人能够更专注享受咖啡师的制作。看来如此不接地气的规则,就算是蓝瓶也难以坚持。

长着咖啡豆的树枝

☕️ %Arabica

遍及国内31个城市

%Arabica是一个和蓝瓶子一样让人很难忘记的咖啡品牌,甚至比蓝色瓶子更极致一些,一个符号就搞定了logo。

我原本以为“%Arabica”是“使用了100%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意思,但来自日本的创始人Kenneth Shoji(东海林克范)却说“%”看起来特别像长着咖啡豆的树枝。你别说,这个联想还怪可爱的。

2019年5月,%第一次来北京时,还只是停在三里屯北区的一辆白色咖啡车。虽然听起来很简陋,但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一家咖啡店是可以用“很好拍”来形容的,因为你很容易在这里拍到满意的照片。

品牌宣传中,%也总是强调他们在店面选址以及设计上的在地性,所谓“千店千面”。但我总觉得他们对白色和弧形线条非常固执,就像这只万年不变的牛皮纸外带杯。

我头上有潜水艇

☕️ The Burrow 陋屋

成都中道街159号-38号

The Burrow 陋屋位于成都。原本是一处建在菜市场旁的鸡棚,后来被老板相中,改造成为一间由砖和钢筋构成的小店,房顶的招牌是一艘潜水艇。

留下这只杯子的原因特别简单:我喜欢这种违和感,因为这感觉很“成都”,就像太古里中间的大慈寺,佛祖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被看不懂的Dior、LOUIS VUITTON、GUCCI环绕。同样地,菜市场里的萝卜青菜们也从没想过,隔壁的鸡走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又是什么东西?

让人鼻子一痛

☕️ postpost

北京羊肉胡同、幸福三村

北京postpost店的logo总让我想起说谎的匹诺曹,坦白讲它看起来常常让人鼻子一痛,有些奇奇怪怪的,但又莫名地吸引到我。就像是身边朋友里最特别的那一个,你有时会看不懂他的言行,但又忍不住感叹“他怎么可以这么酷”。

postpost这家店就是这样,你很难去定义它,一个咖啡馆、酒吧、买手店、二手相机店,还是做独立杂志的工作室?他们会为了研究路边蘑菇形的热力通风口而专门做一本指南,也会在店里放映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在1965年拍摄的棉花生产科教片(教你怎么种棉花)。总之每次去,都能被小小的shock到。

●postpost羊肉胡同店里的露台和艺术装置

绿色西装店里的咖啡

☕️ MANNER

遍及全国44个城市

2019年春天,全北京第一家MANNER开在了华贸写字楼的THE FICUS西装店里,外带杯的设计和架子上叠得一丝不苟的衬衫一样板正。

●图源THE FICUS

那时的北京窗口咖啡还很少,15元一杯的拿铁,自带杯还能再减5块。这种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在楼里工作的白领们,大家纷纷拿着自己放在工位的马克杯下楼买咖啡,最火爆时排队到了隔壁的特斯拉。

随着门店的铺开,MANNER也开始和越来越多的品牌、艺术中心搞起联名——野兽派、UCCA,还有与悲鸿YOUNG(由徐悲鸿美术馆发起的青年艺术家推广项目)合作的瑞兔系列,很有眼光地选择了徐悲鸿先生的《双兔》图稿,成功从一众红红火火的包装中脱颖而出。

男版三小天鹅

☕️ TOTOMATO 偷偷码头

重庆戴家巷、观音桥

开在嘉陵江边的咖啡馆TOTOMATO是我在旅行中意外发现的宝店——他们的logo太幽默了,三个大胡子壮汉版本的小天鹅芭蕾舞,其中一位还有些秃顶。

到店的客人们也都很有默契,在招牌旁边模仿相同的舞姿拍照,凑齐“四小天鹅”。

记一个偷听的下午

☕️ Excellent Coffee 感叹好大(⬅️没错这是店名)

北京地安门东大街66-2号

有时我收集杯子的理由和设计本身,甚至与这家店无关——只是为了记录一个偷听到的八卦,我知道,是有点儿没出息。

那是位于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Excellent Coffee,我又一次遇到了这位男士。

为什么我能够认出他来呢?因为他和对面女孩儿的聊天内容与我上次听过的完全一致:同样先点一杯意式浓缩;同样以此自然地展开当年的米兰留学生活;同样以意大利经典手势逗得对方哈哈大笑作为收尾。然后起身,两人一同去附近用餐,甚至连时间都卡得刚刚好......而唯一不一样的是对面的女孩儿已经不是上次的女孩儿了。

●和我一起偷听的狗狗

当面见证这种事感觉还挺震撼的,仿佛时空穿越了一般。我当下只好看向面前的杯子,心中默念,你可得给我作证,这一切都是真的。

无处不在的谐音梗

☕️ GIF COFFEE 集福咖啡

深圳八卦岭、南头古城

收集这只杯子是为了记住这家店的名字:GIF COFFEE,中文名集福咖啡。

这里是深圳的冠军店,也是我第一次体验用三种杯子喝同一款手冲咖啡,分别是:收口杯、直口杯和敞口杯,听上去或许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但尝起来的确会有明确的不同,敞口杯的酸感更明显。

手冲咖啡就是这样,爱的人会觉得是门学问,不爱的人会认为麻烦、做作。我倒是很欣赏集福咖啡这种做实验一样的“科研态度”,像初中学的控制变量法,保证产区、烘焙、研磨度、水温、冲煮时长和手法的统一,只改变器皿,也不失为一种严谨的有趣。

●集福咖啡南头古城店外的景色

保持不变是一件很难的事

☕️ SUZUKI KITCHEN 铃木食堂

北京北新桥、宽街、丽都、杨梅竹斜街、798

每次去铃木食堂,我都会乐此不疲地带走他们摆在收银台的店铺卡片,尽管10年过去,上面的内容没有丝毫变化。

我喜欢这种“不变”,就像他们会将一整个咖啡单子印在外带杯上一样,摆明了“我没有要搞什么创意特调哦,咖啡选择就这些。”

●铃木商店内的咖啡窗口

店里食物的味道也是,咖喱、肉饼、小火锅,除了蜂蜜梅子酒时有时无,这家店就像一个时间胶囊,永远是我第一次见到它时的样子。

可不要小瞧了这种稳定,保持80分比偶尔90分要难多了。

●铃木食堂杨梅竹店

一本立体书

☕️ π COFFEE SHOP 派咖啡(已停业)

北京马连道

我知道,这么形容一只咖啡杯未免有些夸张。

但π COFFEE SHOP(派咖啡)的外带杯的确是我见过的拥有最多材质和层数的设计——醋酸纸、沙色卡纸、塑料波纹杯套以及白色杯身,文字和logo随质地不同而变得清晰或朦胧,是不是很像那种追求纸质变化的独立杂志?

我原本以为这种开在产业园内,不大但拥有稳定客源的小店能够在城市中长久的存在下去,但刚刚才发现它已经闭店歇业了。

我很庆幸保留了他们用心设计和制作的外带杯,因为这可能是除了影像外,唯一实实在在证明他们存在过的东西。

工作搭子:小刺猬

☕️ TIANROAST COFFEE

北京大望路、798、751DPARK

TIANROAST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虽然从未去过店里,但工作日常点他们家的SOE拿铁外卖(Single Origin Espresso,用单品豆制作的咖啡,价格稍贵一些)。

我通常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下单,把这杯咖啡当作甜品来喝,安慰自己“今天值得喝点儿好的!”

还有一个细节我很喜欢,他们会将印有咖啡豆产地和风味的彩色纸条贴在杯身上,有点像在店里品尝时随附的饮品介绍卡。

●被我贴在手帐里的纸条

外卖的客人付着和堂食一样的价格,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环境和服务。而好的外带杯可以让不在场的客人也感受到被关照。

祈祷之手和我佛慈悲

☕️ CIBEI COFFEE

南京江东中路80号软件大厦

从南京离开前,我去的最后一家咖啡馆是CIBEI COFFEE,那是一家充满了木板和白色瓷砖的小店。

最吸引我的是门口的招牌:一双合十祈祷的手,画面很简单但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盯着看了太久,咖啡师主动向我解释道:“我们的logo源自于丢勒的名画《祈祷之手》。”

听他说完,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哪里不对,丢勒原作描绘的是他的哥哥向主祈祷时的双手,属于基督教的习惯,而慈悲(CIBEI)则是佛教的教义之一。世界两大宗教竟然在一家小小的咖啡馆里完成了统一。

我问咖啡师:“那你们应该叫PRAY COFFEE?”

他笑着回答我:“因为这条巷子叫慈悲巷,而且神啊、佛啊不都是保佑我们的吗?”

后来他们搬到了江东中路,我就再也没有去过,总觉得离开慈悲巷的CIBEI COFFEE因此少了点儿灵魂。

绿绿绿绿绿

☕️ CABO Coffee

北京天坛、798、田村

Cabo Polonio是乌拉圭的一座城市,位于大西洋海角,充满了绿色植物、岩石和涂鸦。

而北京的第一家CABO开在三里屯,和花店共用一个空间,听起来是不是也挺梦幻的?但当年的它实在是太难喝了,我还记得自己完全来不及表情管理在店里趔开了嘴的尴尬。

可能是老板早年生活在墨尔本的缘故——意式咖啡豆的配比和萃取太重了,再加上不是所有地方的牛奶都像澳洲一样既便宜又好喝,就凑成了一杯让人叫苦连连的咖啡。

●CABO第一家和花店开在一起的店

但当它重新出现在天坛东门的时候,就变得既漂亮又好喝了,还多了更具澳洲风味的胡萝卜蛋糕。店铺空间和外带杯的设计也进行了升级,标志性的绿色让CABO更加贴合它的本义,也从北京的众多咖啡品牌中脱颖而出。

一部胡同业态兴衰史

☕️ VOYAGE COFFEE

北京南锣鼓巷、杨梅竹斜街、三里河公园、798;上海永嘉路

全北京我最喜欢的一家VOYAGE COFFEE在北锣鼓巷80号,它没有三里河店门前的溪水和桃花,也没有798艺术区店的挑高和面积。它是在2015年7月开业的第一家VOYAGE,却在不久前宣布永久停业。我在最后一次去看望它时,保留了这只杯子。

人就是这样,只有在失去时才懂得珍惜。回想起VOYAGE的9年,才发现它几乎记录了北京胡同的变迁。

我都快忘了,其实在起初的4年,北锣店的门头是面朝着胡同的,拥有一整面落地的玻璃门窗,可以一眼望到对面不那么整齐的砖墙,也能从反光中看见路边开花的槐树。

●最早的VOYAGE COFFEE北锣店,图源VOYAGE COFFEE

那是胡同最灿烂的一段时光,镶嵌着无数像VOYAGE一样透亮的、闪闪发光的小店。它们那样新鲜,却又像从胡同里长出来的一样。

这之后禁止“开墙打洞”的治理行动就开始了,北锣店的入口被改到了侧边,落地窗也变成了两个窄窄的通风口。

一家店的离去是悄无声息的,我只能用这只小小的外带杯纪念它曾带给我的无数美好。

英文单词的中式演绎

☕️ neighborhood 邻居

杭州河坊街、太平门直街、马塍路

如果纯粹从个人审美角度出发,我会更喜欢杭州neighborhood邻居咖啡馆的外带杯。

设计师首先将“neighborhood”这个英文单词像中文书法一样竖式手写排列,然后再将它横过来环绕杯子一圈,这样文字变成了某种线条纹理,再搭配圆咕隆咚的杯型选择,就得到了这样一只看起来很有灵气的杯子。

●neighborhood菜单,图源INSTREET DESIGN

店里的文字也都是竖版排列的,有的读起来特别像现代诗:

时令

圣塔维尼

莓果、红色蜜饯

果香浓郁

你看,这就是设计语言带来的奇妙魔力。

●柳浪闻莺店,图源neighborhood邻居咖啡馆

石家庄的“新公园文化”

☕️ coffix·inc 川行咖啡

石家庄长安公园清滢楼西北角

coffix·inc川行咖啡的logo像冰块一样沉在透明的外带杯底,后贴上去的银色字母摸起来微微凸起。

它开在石家庄建园历史最久的长安公园里,位于70年代建筑清滢楼的西北角。不知道是不是这座城市所有的咖啡馆都如此,我短暂停留的30分钟,是我和最多人数的大爷大妈们共处一室的时刻。

据我观察他们比年轻人更愿意尝试店里的特调咖啡,什么冰淇淋、巧克力,多甜都没在怕。相比之下,只点了冰拿铁的我倒像个老古板。

●川行咖啡门外的公园景色

这种松弛感也可以扩大到整个公园,叔叔阿姨们在广场上跳新疆舞、华尔兹、扭秧歌,甚至还有一位熟练掌握太空步的大姐试图教学一位小伙子。我举着咖啡杯走在公园里,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摇滚之都的魅力。

时代的眼泪

☕️ 鱼眼咖啡(已全面关停)

北京、上海、成都、沈阳等地

FISHEYE鱼眼咖啡是国内最早经营精品咖啡的连锁品牌,也曾经是咖啡业内“好喝不贵”的代名词。

说实话,收集这只外带杯纯粹是出于感性,因为它像上面提到过的蓝瓶和%一样,有着典型的连锁咖啡品牌包装:纯色杯身加logo,而它的符号又不像前两者一样让人过目不忘。

几乎有一年的时间,我每天上班前都要喝一杯布列夫拿铁,以至于咖啡师比HR更清楚我的考勤,如果请了病假的话,还会在第二天关心我“昨天怎么没来?”

●图源:FISHEYE鱼眼咖啡

它陪伴了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见证了我从学着喝咖啡到咖啡因上瘾。所以,在明确知道鱼眼最后一家店即将关店的那一天,我去店里最后一次点了布列夫拿铁,并郑重保留了这只杯子。

以上就是有关20只外带杯的故事。

有一位曾在星巴克工作过的咖啡师告诉我,目前咖啡馆所使用的纸杯其实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因为为了防水,纸杯的内壁涂有一层PET塑料,不完全是纸,所以除了填埋并没有更环保的处理方式。

●北京拂一个山坡包装设计展上的外带杯设计

我在收集的过程中,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纸杯会不会被自带杯或者其他非一次性的方式所取代呢?咖啡的生产和售卖能不能越来越少的产生垃圾?

希望我的外带杯收藏有朝一日可以变为一次性纸杯时代的纪念,那将会是一种对地球负担更小,更轻盈的生活方式。

撰文:J

编辑:杨柳

图片/版式:J

设计:曲枚

原标题:《咖啡圈顶级人设:你还在喝咖啡,别人已经在攒杯子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