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长该怎样和孩子谈关于钱的那些事(二):物质奖励有何负面作用

2024-04-16 18: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杜卓树

近期,关于一双运动鞋引起的家庭风波激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一名初中男孩花了几千元买了双运动鞋,结果被母亲赶出家门,不得不借住在同学家。母亲很愤怒,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肆意挥霍,过度追求物质。孩子很委屈,自己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攒够零花钱买一双心爱的球鞋,又没有乱花父母的钱,凭什么被赶出门。表面上看,是一双运动鞋引起的家庭矛盾,究其本质,其实是两代人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冲突。

【案例】

妈妈想要培养珠珠一些基本的动手能力,可珠珠从小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妈妈决定用物质奖励的方法激发女儿做家务的积极性。比如每次扫地、洗碗得一朵红花,每次洗衣、拖地得一颗爱心,累积十颗爱心可以奖励人民币若干或者等价值的商品。

刚开始这个方法很有效,为了尽快集满十颗爱心,珠珠变得十分积极,有时看到爸爸妈妈忙碌时还会很贴心地主动帮忙。过了一段时间后,爸爸妈妈发现了不少问题:珠珠每次做完家务,都会提醒爸爸妈妈给自己记录红花和爱心; 爸爸妈妈偶尔请珠珠帮忙,珠珠都要事先确认能不能记录红 花和爱心,如果不能,珠珠就很不情愿甚至不愿帮忙。

【把脉】

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 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或者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短期内或许效果显著,但从长远看,却是弊大于利。

首先孩子会变得很功利,过度关注完成行为的后果,把完成任务作为获取报酬的一种手段,斤斤计较利益得失;其次会破坏孩子的兴趣,缺乏兴趣的事情,很难坚持。一旦父母的物质奖励不能满足孩子的欲望,孩子便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此外,过多的物质奖励会降低孩子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困难后能得到什么奖励,却不会思考可以从困难中学到什么。

【支招】

妈妈希望激发珠珠做家务的积极性,与其用物质奖励的方法,不如帮助珠珠建立家庭责任感。爸爸妈妈可以对家务劳动做出具体的划分,让珠珠明白,家务劳动,人人有责,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必须为这个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当珠珠完成家务劳动后,爸爸妈妈用赞美代替物质奖励,强化珠珠的行为。赞美不能是一些空洞的言论,最好包含具体的行为内容。此外,爸爸妈妈还可以通过珠珠的行为引导她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启发珠珠做家务的自觉性,比如:“妈妈今天很累,你主动帮妈妈洗碗,碗洗得很干净, 做事很仔细,妈妈觉得很温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