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每个人的书架上都要有一本非虚构?|世界读书日特辑

2024-04-23 12: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马尔克斯在《活着为了讲述》中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讲故事”这一古老而鲜活的本能,自古便存续于人类社会的基因之中,对于个体、社会和时代而言,真实而生动地讲述与记录事实,是一项未尽且永恒的重要使命。

这一年,有四万余名豆瓣读者跟随胡安焉的视角,体验了《我在北京送快递》的生活,在时薪30元的拣货、送货日常里,我们也为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而感动。我们也跟随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窥探着一个豪华都会的运转秩序,看见了那些系统中渺小的劳动者。在杨本芬奶奶的《豆子芝麻茶》中,我们见证了三位老年女性的婚姻生活,看见一代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的困惑与痛楚、选择与担当,以及永不放弃的自我救赎。

这一年,由湃客·读书栏目举办的“翻翻书·写写字”活动,也挑选了26本好书参与共读,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书评人,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想法。这些书中不乏非虚构作品,我们置身事内,看见真实世界的悲喜欢忧。

伴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传统文学和传统新闻实践的转型,中国非虚构写作也迎来了它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如今,非虚构(nonfiction)写作已成为连接个体与时代、真实与叙事的重要形式。

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独特的节点,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设问:今天,爱读非虚构的读者越来越多了吗?在过去一年的爆款非虚构图书中,又是什么牵动着读者们的心?为什么每个人的书架上都要有一本非虚构?

跟随着这些设问,我们开始在数据中寻找答案……

非虚构写作类图书更加突出了吗?

我们整理了最近六年的豆瓣年度读书榜单,发现“非虚构写作”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几年前榜单里的一本,到如今包揽了去年榜单的第1、3、4名。其中,《我在北京送快递》回顾和坦述了作者二十年打工生涯的经历、见闻、思考和感受,成为去年少有的爆火书籍。

非虚构写作以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吸引着读者,它采用更多元、动人的叙事技巧,来报道和记录现实世界、讲述真实故事和个人经历。多年以来,学界与业界对于“非虚构写作”概念的界定仍是笼统模糊的,但一个共识是,非虚构写作是在文学、历史与事实之间借鉴文学手法形成的一种独特文体,也是一种忠诚于事实,但富有表现技巧的叙事策略。

有冷门有爆款,但普遍受到好评

我们从当当网上以“非虚构写作”为检索关键词,抓取了全部检索结果,人工逐一排除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的作品,并筛除掉在豆瓣上“评分人数不足”、或无法检索到的书目,最终得到260本“非虚构写作”作品的有效信息。

下图中,每一个散点表示一本书,横轴为豆瓣评分,纵轴为评分人数。

从豆瓣评分来看,读者们对“非虚构写作”作品打出的分数集中在7-9分的范围内,平均分为8.06。这些高分,是读者们对非虚构写作质量的肯定与认证。

而从豆瓣评分人数来看,绝大多数非虚构作品的评价人数都在5000人以下。但仍然不乏一些既受欢迎、又受好评的爆款作品。

累计6万余名读者对彼得·海斯勒(何伟)撰写的《江城》给出了平均9.1分的高分。我们在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跟随何伟一起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又在这位异乡人抽离而热忱的文字中,见证着这座小城过去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与气象万千。这部作品至今位列豆瓣图书top250,成为非虚构写作的经典之作。

在新出版的非虚构作品中,《我在北京送快递》表现惊艳。这一年,4万余名豆瓣读者给这本书打出平均8.1分的好成绩。在庞大的城市系统中,渺小的我们,自我究竟当如何安放?对此,我们或许有了新的答案。

非虚构写作为什么吸引了我们?

读者因为什么样的阅读期待而选择了非虚构?从非虚构作品里,他们了解到什么?打动他们的是什么?他们又想主动表达什么呢?

我们以湃客“翻翻书·写写字”系列活动中出现过的三本非虚构图书为例,抓取了书籍在豆瓣上的前220条短评,并分析了读者评论里的高频词,以及出现了这些高频词的评论数量。

数据显示,“人生”“生活”“经历”“工作”是许多故事的共同命题,而“真诚”与“真实”,“平凡”与“幸福”是读者的共情基础,也是共同夙愿。

令读者们好奇的也许是,打工人究竟应当如何在系统中保持感知,争取自由、有尊严的生活;在有限的出租屋里,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享受都市生活,不被消费主义浪潮裹挟,建立起自足而幸福的小空间;小到一座图书馆,大到一个城市的秩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个世界究竟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又是如何运作的。这一年,“打工人文学”、都市生活沉思录、职场官场现形记等话题备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次我们也邀请了这三本图书的幕后编辑,请他们从各自角度探讨“为什么大家越来越爱读非虚构”,以下是他们的访谈:

► 浦睿文化 普照(《我在北京送快递》策划编辑)

(Q)据你观察,近几年非虚构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有哪些趋势变化?

(A)纪实类非虚构,尤其是书写个人或身边人的自传类(《我在北京送快递》)、家庭纪事类(《我的母亲做保洁》)作品,开始在2023年带动一股阅读潮流。后续的口碑力作,也都是描述自身经历或对身边人的贴身观察,如《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我曾是一名饲养员》等。我想“素人”“劳动者”“基层”等这样的“母题”在一定历史时期之后是长期存在的,先于任何新近的文化潮流或风向,只是需要好的作品去引领关注。因此我个人希望也预测,往后几年依然会出现更多作者讲述自身经历或观察周围人事的优秀叙事作品,或许能为我们时刻处于变动中的生活提供更多别样的视角,带我们在浓缩的经验书写中领略更多可能的世界。

(Q)相比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你觉得非虚构作品特别在哪?

(A)特别就特别在“纪实”这两个字。纪实,即记录事实、记录现实。书写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表象,人们由此可以更直接地获取经验、数据、信息,获得对自己知识和经验的丰富,还可能对个人现实生活的习惯形成直接影响。人无法完全避免自身的主观性,但能做到尽己所能的客观、写实,过得了自己这关,或许就足以达到“真实”了。在某种程度上,这在读者眼中会是一种值得信赖的“真诚”——就这一点而言,好的虚构类文学作品的核心质素同样如此。

(Q)你觉得《我在北京送快递》能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A)首先是“入口”,即文案、题材,关于打工人,关于劳动者,切合潮流和“痛点”的社会议题,让更多读者带着猎奇心翻开这本书。而后因为是对自己生活的如实记录,作者选择“白描”作为主要的书写手段,清晰通透简洁的文字表达,让书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在经验、数据、信息方面丰富有料,让很多读者了解了“快递员的日常原来是这样的”。在形而上的思考方面,由作者这颗敏感细腻、善于审视和反思的写作者之心,勾勒出一个内敏人格的种种退避的画像,让很多读者感动、代入,不由发出“世界上另一个我”的感叹。

(Q)在你看来,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必备的特质是什么?

(A)好的非虚构作品,议题、主题、标签都是表象,最重要的是它首先要是好的写作。读者能感受到这种写作的积淀,明白作者在某些局部为什么写这个、这么写,而不是写那个、那么写,是经过技术性的考虑和取舍的,是写作经验的浓缩呈现。写得好,也自然就写得准确、真诚,这都是连带而生的。写得好了,写什么都可以成立,其他的素质都依附于此。好的写作质素,是我个人选择非虚构作品的核心依据。

(Q)你对未来的非虚构写作有哪些期待?

(A)核心期待依然是,要找到那些好的写作者,如此未来就总是可期的。无论社会潮流怎么变化、激荡,人类最核心的需求是不变的:想听一个好的讲述者,讲述故事,无论是自己的、他人的,无论是纪实的、杜撰的,由此获取慰藉,抑或获得前进的经验和动力。编辑要做的,就是去找到或留心遇到这样有讲述才华的人,通过专业技能,帮他们更好地呈现、更广地传播其所讲述的。

上海译文 王琢(《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营销编辑)

(Q)据你观察,近几年非虚构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有哪些趋势变化?

(A)创作方向变化的话,一是素人写作越来越多,二是大家更关注当下的状况和身边普通人的境遇。

(Q)相比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你觉得非虚构作品特别在哪?

(A)跟文学比较起来,非虚构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比如译文纪实系列的slogan是“用故事,进入真实”。故事是进入一个世界的最好方法。用非虚构的方式写作故事,意味着在他人的世界里,激发个体观照自我,去追问存在的意义。

(Q)你觉得《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能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A)《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受到读者欢迎,首先肯定因为它的题材是真实的,视角是独特的,同时文本又具备文学性。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描写一座图书馆的建立,体现了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交锋,认真去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能激起普通人强烈共鸣的。建图书馆可以换成做任何一件事,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经常撞得头破血流,但在这本书中获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三年前的西安。作者杨素秋的写作很真诚,有着赤子之心,同时她一直提醒自己知行合一。这一点非常打动人。

(Q)在你看来,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必备的特质是什么?

(A)首先肯定是真实,非虚构不能够编造,其次是选材和视角,第三是需要有文学性的手法。《血疫》的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采访中曾经说过:“最好的非虚构作品同样需要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非虚构作者不能‘编造’事实,但和任何一部虚构小说一样,作品的谋篇布局、结构、故事的呈现、人物形象和人物行为的描述都要有文学性和艺术性。……我花了大量的时间重新采访我的采访对象,为的就是试着去理解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准确细节。我的采访对象经常纠正我,他们会告诉我,我在初稿里描述的和真实发生的事件有着怎样细微的不同。或者,他们告诉我和初稿中呈现的相比,他们当时的想法和感受的细微不同之处。通过这种方式,我不断修改故事,使其更加可信。”

(Q)你对未来的非虚构写作有哪些期待?

(A)希望能有更多更优秀更丰富的原创非虚构作品出现,也希望更多的出版人能加入到非虚构这一领域,我们一起为读者呈现更丰富多样的非虚构作品。

理想国 平丽(《东京八平米》编辑)

(Q)据你观察,近几年非虚构作品在创作题材上有哪些趋势变化?

(A)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样貌越来越多元,在不同的写作领域细分,尤其是原创作者写非虚构的越来越多。

(Q)相比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你觉得非虚构作品特别在哪?

(A)非虚构有知识性和文学性,比如我喜欢读一些旅行文学类型的作品,能带你在纸上旅行,去见识开阔的世界,抵达未曾去过的远方。

(Q)你觉得《东京八平米》能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A)这是一本打磨了许久的书,从吉井老师开始跟我们通信,一封一封修订文字、补写、发来图片,经历了三个新年,持续了整段疫情的时间。粗粗看来竟有200余封,她一边在八平米生活,一边写作,观察城市,用相机记录,兴起画插图,经历了刚搬进去的新鲜劲儿,到慢慢住久后的平常心,这些文字一遍遍修改,覆盖修正生活的印记。她创造了“八平米”的生活哲学——八平米很小,但世界很大。它不仅是一种极简的生活方式,更是一个心灵和精神的空间。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珍惜自己日常的幸福。人拥有的不需要太多,也不必活在世俗眼光中按部就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平米”,应该好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Q) 在你看来,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必备的特质是什么?

(A)扎实的文学性,迷人的故事技巧,对于人性和社会肌理的挖掘,洞察人和时代的关系,等等。

(Q)你对未来的非虚构写作有哪些期待?

期待更好的作品出现。

参考资料:

马烨,非虚构写作叙事类型探析——以“谷雨奖”与“真实故事计划”获奖作品为例

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

作者 | 镜相×有数

图表设计 | 张张

海报设计 | 白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