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开放成就上海》:上海大变革中普通人的牺牲和努力

澎湃新闻记者 徐美超
2018-12-06 14:3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纽约的城市品格是“梦想、创新、竞争”,伦敦的叫“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东京则是“干练、优雅、合作”。那么上海的城市品格是什么?是如何体现的?与上海精神有什么内在联系?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上海市委党校组织编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成就上海》里找到答案。12月5日,《改革开放成就上海》发布会暨上海城市品格座谈会在黄浦区委党校举行。

《改革开放成就上海》定位为既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教材,又是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12位青年党史学者选取了40个典型事例或角度,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上海改革开放历程,以及在这些故事背后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上海不是一天建成的

上海今天的城市景象有目共睹。在很多人眼里,上海似乎理所当然就是全国排头兵,“繁荣、先进、发达”理所当然是上海的代名词。但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忘记了:曾经,上海扮演的其实是“后卫”的角色。

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刊登报道了上海 “十个第一”的同时,也列举了当时上海在全国的“五个倒数第一”,也就是人口密度大、人均道路面积少、缺房户比重高、车辆事故、市区癌症发病率均为全国之最。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上海面临的困境。

1980年代的上海是美国总统福特口中“生锈的城市”,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眼里“停留在30年代”的上海;朱镕基看到公交车上“一平方米要站十多个人”,邓小平看到逼仄的居住空间。那个年代上海市民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上海搞不好了!”

“从‘九四专项’撬动了上海城市变革第一桶金,开启上海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创新大门,到土地批租试点,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从黄浦江上架起的一道道彩虹,到上海高度的不断刷新。”回首改革开放40年上海发展历程,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年士萍颇有感慨,“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上海水平、上海风格、上海效率,更是开放、创新、包容的一个城市品格。”

对标纽约伦敦

黄浦区委党校副校长黄伟林认为,当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条件,与上海这座城市开放、创新、包容、开明、务实等精神品格叠加共振的时候,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创新创造活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社会生产力,缔造出让人称为“魔都”的魔幻传奇。

普陀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郝云玲是新上海人,对上海和普陀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当在书中看到普陀区“两湾一宅”的历史变迁,杨兆顺、梁慧丽两位普陀区“小巷总理”的先进事迹,她感到非常亲切,也为参与上海建设和发展感到骄傲。

宝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朱少雯则是老上海人,见证和参与了整个上海改革开放进程。她将这40个故事,比作上海前行中的40个脚步,“有艰难、有曲折,但非常地坚定,从过去走来,那也是要非常坚定地继续前行走向未来。”

“上海的城市品格是上海十六个区共同铸就的。” 嘉定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于飞相信,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在上海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上海不单是上海人的上海,她是长三角的上海,应该带动长三角一起发展;同时她不只是长三角的上海,也应该是全国的上海,以长三角再带领中国再往前走,最后它要成为世界的标杆。”人民网上海频道总经理金煜纯认为,上海以全球卓越城市为目标那就应该是对标纽约、伦敦,甚至要思考如何超越它们。

教材原来可以这样写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材的印象,往往都是权威、规范,但也很刻板、严肃。“我想如果要给一般党员干部读的教材再搞成这个样子就麻烦了,我们是有教训的。” 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曾峻常常听到反馈,组织培训发下去了教材,学员要么是根本没拆开,要么是拆开了没带走。这让他不禁思考:在传统教材之外,是不是可以有一种既权威又好看的另类教材?

在上海改革开放党性教育主题教室、“给90后讲讲马克思”音频党课等良好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市委党校组织了12位青年党史学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以点带面,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上海改革开放40年的40个故事,撰写出这本《改革开放成就上海》。

“我们的定位就是发掘鲜为人知的故事细节,细节才能打动人。同一般的干部培训教材相比,我们的这本书特点是可读性可能强,作为教材首先让他愿意看,看得下去。我相信这本书不能说爱不释手,至少他愿意看。”作为作者之一的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赵刚印希望,“它当然也不是一般的故事书,而是是讲上海改革开放精气神的一本书。我们希望透过故事让读者看到背后的做事的人,透过具体的人让读者感受他们身上的精神。”

另一位作者王瑶表示,在叙述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把目光集中到许多基层工作者和普通市民身上。“我们一直试图想捕捉这样一些普通市民在上海大变革中付出的一些牺牲和努力。有很多老师读了这本书跟我说三个字——接地气。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我们这本书是有情怀!”王瑶说道。

由情怀带来的温度是让朱少雯感同身受,“这本书非常有温度,因为一个城市不仅有高楼和水泥,而是有人的存在。我们这本书着眼于事件,更着眼于这个事件背后的人,新老上海人,我们基层的老百姓,还有城市治理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希望,读者读了这本书,喜欢这本书,并因此爱上一座城。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