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初探肯尼亚两大贫民窟:脏乱差的街头,孩子们在嬉戏

2018-12-16 13: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中南屋  Luisa

在肯尼亚,slum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意为贫民窟。基贝拉(Kibera)是肯尼亚最大的贫民窟,占地 600 英亩,约有五分之一的内罗毕人居住于此。

前几日小南向大家征集了关于肯尼亚贫民窟的问题,你们的好奇心小南都收到啦。感谢大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因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里小南以基贝拉为例,搜集了一些信息与大家分享。如果还有没回答的,小南会在实地考察之后,告诉大家一些答案。

1. 贫民窟的孩子们能否接受教育?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肯尼亚的学制是小学八年、中学四年,大部分贫民窟里的孩子只能完成小学,因为经济条件或者达不到分数要求,没法读中学。只有极其富裕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大学的学费(国内的一般大学的学费,相比于肯尼亚的大学已经是相当便宜)。

绝大多数贫民窟的孩子因为没有办法接受高等教育而无法找到工作,无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难逃世代贫穷的命运,一辈子困在贫民窟,饱受饥饿、贫穷、疾病的困扰。 

2. 贫民窟里是否满是垃圾、街道脏乱差?生活环境糟糕?

的确,贫民窟的生活环境极度恶劣。贫民窟里的房屋基本上都是由铁皮废料搭建而成的棚户。走在街道上,你会闻到因为垃圾、动物排泄物或尸体的堆积而散发出的恶臭。雨后,街上的烂泥积水甚至可以浸到脚背,走路都要跳着走。 

3. 贫民窟人们的生活来源是什么?饮食情况如何?

据统计,这里有一半的人口失业,人均日收入不到1美元。给人洗衣服是这里一些人家的一项收入来源,给外来人员当导游也是有些人的收入来源之一。有的人一天只吃得上一顿饭,一天三顿有肉吃的生活,对于贫民窟的人们来说遥不可及。 

4. 贫民窟是不是很危险?会遇到抢劫吗?

白天去贫民窟一定要由熟人带路,不然很有可能面临被抢劫手机和相机等贵重物品的风险。晚上的贫民窟是个犯罪集中地,贩毒吸毒、卖淫等猖獗。据说,因为晚上治安不好,大家都不敢出门上厕所,会用袋子装上粪便扔到窗外

5. 贫民窟是不是有很多艾滋病感染者?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艾滋病感染率高达20%,艾滋病人群中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感染者是孩子。绝大多数人也患有疟疾、霍乱或肺结核等疾病。但是很温暖的是,贫民窟学校里的老师会告诉孩子们“艾滋病是可以治愈的”,这大概是一种充满善意与怜悯的谎言吧。

6. 非洲贫民窟里的如厕情况如何?

贫民窟里曾经流行一种飞行厕所。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厕所,而是普普通通的塑料袋,由于公厕奇缺,老百姓把大小便装入塑料袋内,随手丢到大街上、房顶上、树丛里。以前一到雨季,臭气熏天。现在基贝拉出现了一座三层建筑的生态厕所,老百姓有了固定如厕的地方,飞行厕所已经基本绝迹。

那么肯尼亚第二大贫民窟——马萨雷又是怎么样的呢?中南屋的一位学生于2016年在内罗毕做调研时,曾造访了马萨雷贫民窟,跟着她的贫民窟调研之旅,大家一起来看看真实的贫民窟吧。

本文主人公杨静雯2016年暑假在肯尼亚进行肯尼亚医疗卫生现状及挑战的调研,撰写《肯尼亚真实的医疗现状:极端危险之地,还是东非国家的模范?》,并获得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中非报道奖”,成为了当时获奖人中唯一一个在读学生,与她共同获奖的还有人民日报、凤凰周刊、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台等顶尖媒体的资深媒体人。

我的肯尼亚贫民窟调研之旅 

刚进入内罗毕贫民窟马萨雷的时候,还没什么奇怪的感觉。贫民窟的主路和外面的没什么区别,两边开着一些小店,有的门口还开着灯,街边还有卖当地油炸物的小摊。只不过走到两边的小路上,开始隐隐觉得有些味道,突破了鼻腔的封锁冲进来。我下意识放慢了呼吸,环顾了一圈,才发现这股味道来自脚下。

石块和泥土混杂构成的街面上全是小小的裂隙沟渠,沟渠里流淌蓝绿黑色混杂的污水。在稍远处汇聚成了小河。这是一条几乎贯穿了整个贫民窟的小河,顺着地面纵横交错的沟渠,带着那股味道,一直延伸到了贫民窟的最深处。

这是我跟随中南屋在肯尼亚做调研时去过的一个贫民窟。那时,我和一位学姐一同在肯尼亚做关于当地卫生问题和医疗现状的调研。而在我走访过的内罗毕大大小小的住宅区和医院中,这个贫民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马萨雷是肯尼亚第二大的贫民窟,24平方公里大的地方住了60万人。因为人口密度过大,居住人口又多是贫民,所以在这里居住的人的房子格外简陋——大部分与其说是房子,还不如说是用铁皮搭成的简易棚户。

卫生间自然是没有的,这里的人们用的都是原始的公共厕所。一般都建在河边,厕所里每一个坑下面有一个洞,用完之后,在旁边的水龙头处接一些水,然后把排泄物随着水流冲进那条河里。这样的处理方式,小河有异味也就自然不奇怪了。

我看到有妇女拿着一个深色水桶在公共厕所旁边的水龙头处接水,接了几乎满满一桶后,摇摇晃晃地拎回家。我有些好奇,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这个水龙头里的水就是当地的生活用水。

我有些难以置信,重复了我的问题,他们给了我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并称这个水是干净的。可是说实话,水龙头的位置就让我对它敬而远之,何况附近还有苍蝇绕着它飞来飞去。

因为怕踩到那条污水,我和小伙伴一步一跳地挑干净石头往前走。贫民窟里有些小孩子,估摸着没怎么见过中国人,兴奋地跟在我们后面,有的学着我们也在石头上一跳一跳。他们大眼睛里满是好奇,却又因为有些羞涩而不敢靠的太近。我转过头,和他们笑着打招呼,他们便一哄而散,全害羞地跑走了。

往前没走多少,就看到前面有个地方排着长长的队伍。我们就知道到了这次贫民窟之行的目的地——一家德国诊所。这家诊所由一个德国人建立,在当地非常有名,诊所里的医生大部分是国际NGO的志愿者,他们远涉重洋来这里做医疗支持,很多人都会在这里待上一两年之久。

我们到达诊所时刚刚十一点,诊所外已经全是人。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在排队的当地人。有的是妈妈带着孩子去的,有的来自别的区,大早上8点坐着车赶到了这边。

肯尼亚的公立医院名义上是免费的,任何人只要办理一张几百先令的医保卡,就可以免费看病,甚至可以免费拿药。相比于动辄耗费数千甚至上万的私人医院来说已是非常优惠了。然而奇怪的是我们去公立医院调研时发现那里基本没什么人,整个大厅都显得空落落的。反倒是这个小诊所,排队的病人比公立医院看到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加起来都多。 

我们好奇地问这些排队的人,他们说之所以会大老远过来是因为这家诊所开的药更有效,而且虽然要收费,但比起别的私人诊所还是便宜的多。不过后来我们分析,也有一种可能性在于即使公立医院本身确实不收费,但需要在某些环节额外提供一些费用,或者是因为公立医院的医生本身能力不够。不过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从这家诊所再往前走,就走到了贫民窟里面的学校。这所学校因为位置太靠近贫民窟深处,连电都没有通进去。它很像是国内的某些山区学校,整个学校是一个大院子,我们刚进去的时候,里面的孩子正好下课,有一个老师在照顾他们。看到我们来,这些孩子冲了过来,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和不停地对我们说hi。

我们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拜访这所学校的校长,他的办公室在一个木质小楼里。我们抓着两边的扶手,小心翼翼地走上一个木质楼梯,它非常窄,走在上面让人心里也忐忐忑忑,生怕下一秒它会在我们的脚下分崩离析。

当时校长先生正在自己办公室里给孩子们做午饭,看到我们来了便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做饭。校长办公室布置也很简陋,走在木质地板上嘎吱嘎吱地响,让人心里一直敲鼓。

贫民窟里小学的孩子们有时会吃一种红色的粥,挺粘稠的,他们会就着粥吃当地随街可见的一种油炸制品。我没敢亲自去尝试,就问体验过非洲众多食物的黄老师口感如何,他说味道并不怎么好。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里已经远比贫民窟那些住户的条件好太多,至少他们有统一的校服,还会偶尔有外界的人给他们捐赠衣物和物资。下课的时候他们在院子里尽情的玩闹、嬉戏,让你看着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微笑。

贫民窟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内罗毕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富有。一般的路上没有红绿灯,只有非常大的路口才可能有红绿灯,也没有什么公共交通。只有那种铁皮的大巴士和小的面包车,一个车上面能坐十几个人,非常的拥挤,环境也不好。

我还曾经去中南屋雇佣的保姆家里拜访过,尽管她住的也是低收入群体住的地方,也没有独立卫生间,可是家里有电脑电视,相比于贫民窟来说已经是天上地下。尽管这样,保姆依旧常年遭受疟疾之苦。不过话又说回来,保姆聊的时候,感觉疟疾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大病,就像我们的发烧感冒一样。

城市和普通住宅区的贫困、疾病问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内罗毕环境要排到倒数的贫民窟了。

在这样的种种感觉叠加之下,我对贫民窟的调研从开始就戴着有色眼镜,然而随着调研的进行,我内心对贫民窟的种种负面想象渐渐开始瓦解冰释。

走出学校后,我们继续在主街上的石块铺成的路上边跳边走。我在进来之前,路过这里的时候,看着一个个铁皮搭成的房子,总以为贫民窟应该是脏乱的、阴沉的。事实上,相比之下这里确实足够脏乱。

可主街上那些卖日常用品的店铺里放着欢快的、非洲特有风格的音乐,路边上有孩子的嬉戏声,沿着主街隔几家就有一个梳脏辫的小店,里面坐着爱美的姑娘正在等着编辫子,在往贫民窟入口的商铺,店里通了灯。虽然贫穷,虽然确实很脏,可我走在这条街上实在感觉不到沉闷的气氛。

这是我第一次在非洲做调研,更是我第一次来贫民窟看这里的人们。我在回去之后,将我的所见所闻和采访写成了一篇名为《肯尼亚真实的医疗现状:极端危险之地,还是东非国家的模范?》的调研文章,并意外获得了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中非报道奖。

我在为这个奖项感到欣喜的同时,不禁想起我在肯尼亚的种种经历。也许,这篇土地的神奇就在于,只要你来,哪怕不是做调研,可是只要你在这边呆上一段时间,去当地走走看看,就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本文原载于中南屋公众号:chinahouseproject,帮助中国青年走进发展中国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