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莱茵河到扬子江——赴太仓调研侧记

2024-04-27 16: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太仓中德合作成果展:太仓对德合作成就斐然

江苏太仓是目前在华德企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德企之乡”之称,2024年年初,位于太仓的德国企业总数已逾500。一座江南县级市,正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专业服务吸引德企纷纷扎根经营。我们来到太仓高新区的中德合作成果展外,中德两国国旗在蓝天下格外醒目,走入成果展,习近平主席寄语中德关系的“中德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字样映入眼帘。

“太仓对的德合作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全国唯一”,根据讲解员介绍,目前,太仓常住人口仅有80多万,却已集聚了逾500家德企,其中包含了60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近10%,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母机等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太仓创造了德企信赖的投资环境,这是太仓吸引众多德企前来投资的原因”,讲解员解释道。面对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的风险,为什么太仓在整体吸引外资额度的比例还在扩大,是什么在吸引着德企?

一是太仓市政府“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成为高质量吸引德资的秘诀。讲解员表示,太仓沿江临沪、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固然是“招商法宝”,但这里的营商环境才是“留人利器”。例如太仓市政府一直强调服务型政府转型,对德合作三十余年来,太仓政府借鉴德国开放式政府部门,按照企业聚集度、企业规模等因素,将政府部门划分为12个网格,建立了精准的服务机制。企业相关人员可与当地政府高层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密切而频繁的接触,政府人员也都觉得服务德企义不容辞,但政府人员也保持着平时尽量少打扰企业的边界感。

审批程序一简到底,审批机制一优到底,帮办代办一揽到底,太仓服务德企的背后,是德企与太仓政府碰撞形成共识的制度支撑和默契,例如太仓德企高管在2005年就成立了“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欧商投资企业协会”,在德企和政府之间架起了桥梁,企业、家庭等疑难杂事的解决借此对接政府,而政策、法规也通过这里被传递到企业。讲解员介绍说,德企选择在太仓并不仅仅是临江临沪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太仓优越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太仓加大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行政用权监督,在“放管服”改革中与时俱进,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要少问少管,助力企业静心发展,使太仓成为跨国德企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

二是太仓的德国元素日益丰富,“日久他乡似故乡”提升德企对太身份认同。从中德双元制教育产业园加速建设、罗腾堡风情街开街,再到拜仁慕尼黑太仓足球学校启动教学、中德友好幼儿园等生活配套愈加完善,太仓的“德式元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选择在太仓安居乐业,从原有的经贸合作逐渐向文化、教育、体育和人文等领域全方位拓展,太仓也因此成为对德合作的领跑者。

例如,中德双元制教育合作成为太仓对德合作的亮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因起步较早、工作扎实、成果丰富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独树一帜。2001年,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了国内首个与德国职业教育同步的专业工人培训中心。目前,太仓依托在太德企、本土院校、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工程师协会和手工业行会等多方资源,构建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多层次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其职业教育合作人才培养体系辐射整个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太仓双元制教育也反哺在太德资产业发展。太仓通过引进双元制教育成为国内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从引进“德国模式”到制定“中国标准”,太仓将“双元制”教育建设成为“技能人才的供给仓”和“创新人才的储备仓”,训练有素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在太德企工作,实现了德企发展、人才储备和双元制教育之间的良性循环,搭建了企业与学生双向需求的通道。

二、在太最大德企舍弗勒:求新求变,从Local for Local到Local for Global

作为太仓最大的德企业,舍弗勒是太仓不断深化对德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公共事务经理戴静向我们介绍,舍弗勒坚持本土资源服务本土市场,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土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土供应商的快速发展,也帮助德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近年来,我们增强本土化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土企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土供应商的快速发展,也帮助德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供应链效率”。舍弗勒在华研发团队,仅次于德国团队,已经将中国打造成是舍弗勒在全球的第二大研发中心,基本上 90% 的生产、研发、测试都是在中国完成的。

一是通过加快本土产能布局,可以为本土客户和市场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舍弗勒始终视创新为公司成功发展的核心要素,连续多年是德国最具创新力公司之一。太仓是舍弗勒在华最大的研发基地之一,据负责人介绍,移动出行、自动驾驶、电气化等一系列趋势对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一系列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冲击。“舍弗勒追求科技创新的步伐永远不会停下,深度思索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如何走好下一步,如何走好每一步,是每个企业必答的时代问题”。我们进入舍弗勒车间,近距离观察了舍弗勒底盘系统、电驱动桥、线控转向盘、轮端转向器等零件的流程步骤。在将概念变为现实的路上,舍弗勒通过“守正创新”与“革故鼎新”,探索未来出行的边界,持续大浪淘沙般的汽车行业里披荆斩棘,寻求立身之本。

二是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可以为全球汽车转型提供“中国方案”。“我们不仅是‘Local for Local(本土为本土)’,现在也在做‘Local for Global(本土为全球)’”为了支持全球市场的发展,在2023年,舍弗勒就启动了7个电机客户项目,其中3个来自中国。到2026年,舍弗勒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逾5亿欧元,用于电机产能扩充和新产线建设。具体来看,舍弗勒通过本土化战略全力打造中国本土的产品研发,力争以“中国方案”将企业的运营模式、产品运营等推广到全球其他市场,这是舍弗勒力争在近年完成的主要目标。

单纯技术引进难以满足中国汽车产业瞬息万变的市场格局以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这对舍弗勒的本地化研发、生产以及服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负责人进一步为我们指出了相关数据:“现阶段,舍弗勒汽车相关产品在华本土化率已超过90%,且按照规划,这一比例将在不久的未来突破95%”。舍弗勒不断以行业的“危机意识”倒逼产业转型,通过丰富的创新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服务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三、西交利物浦太仓校区:大学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融合共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是太仓-西浦校地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融合共生、双向赋能”的工作理念将西浦太仓校区打造成了校地合作的典范。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西浦太仓校区利用自身的国际化平台,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是社会急需大量掌握前沿技术、引领未来行业的高度复合型人才。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会取代和改造很多传统行业,并孕育许多新兴行业,因此未来人才结构和需求也将显著改变。西浦太仓校区下设的芯片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智造生态学院和物联网学院等均对接国际前沿专业与产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浦按照行业设置学院,根据未来社会需要,对接对未来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行业,并依托校地资源,与该领域内国内外著名企业家深度合作,增强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职业发展的驾驭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同时,西浦太仓校区的“融合式教育”已经成为该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即通过大学与企业、行业与社会的深度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站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驾驭未来行业新发展的行业精英甚或业界领袖。这种新型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未来的人才需求,而且将增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该培养模式不仅呼应企业需求,切实融入企业,实现了教育内容、过程和资源共享,也满足持续学习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打造了产业大学的新概念和新实践。

二是未来大学应是一个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研发社区、创新生态、产学研社共同体。负责人介绍,大学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生态系统,为人们创造一个终身学习和创意实现的环境。具体来说,在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背景下,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打破了传统校园的空间限制,变得越来越便捷。未来大学的形态也会因此不同,实体校园需要为人们创造新的体验和价值,通过这种未来新型大学的办学模式来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和行业的升级换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调研启示

一是要加快数据科学与传统学科的结合。通过本次调研,深刻体会到创新在学科发展中的驱动力以及当前前端产业对传统学科的冲击。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段行业的冲击下,传统学科面临转型危机。在大数据的加持之下,低端翻译行业已被人工智能技术淘汰,目前,以谷歌、deepl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在加紧研发翻译软件的革新换代,并加快向“文学翻译”、“专有名词翻译”等以往被认为是翻译难度最大的翻译环节进军。要加快语言智能、语言数据科学等专业建设,不断优化语言专业培养方案,例如增设以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基础、语言智能基础等相关的语言数据科学基础,对接培育语言智能人才,努力构建适应语言智能发展需求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掌握语言智能基础知识及相关能力,精通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具有双语转换能力的高端外语专业人才。

二是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方向,加强校地合作,主动将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国家与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一方面,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联合攻关为牵引,主动服务行业和产业需求。例如,依托脑与认知科学应用实验室加快“语言学+人脑科学”、“语言学+管理学”的复合型脑神经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主动对接相关高校、医院中关于特殊人群的言语与听觉研究、言语识别和助听技术、跨语言的语音感知产出等相关的人才招募需求,打通校校、校企、校医之间的人才流动与互鉴。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例如,要充分发挥区域国别学“经世致用”的学科特点,对接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推进产学研融合,用好高校智力优势,推动校企双方科研优势、产业优势、资本优势、市场优势等方面的对接,

三是要推动校企合作,加快学科布局从“屠龙之术”转为“经世致用之学”。提高人才培养合作。高校可以进一步放大视野,激活校企深度协同引擎,加快校企双向流动,例如,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强化与国际组织等的交流,通过引进来自校外企业、校外高级别单位的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凝聚办学共识,打造办学特色。

(作者:王宇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文原载于“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公众号,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