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东南亚海域的沉船上,藏有无以计数的明代景德镇瓷器

董牧杭
2018-12-21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自19世纪中叶始,中国国事动荡、积贫积弱、内交外困,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国门,璀璨珍贵的中国文物也开始大批量流失海外,由此开启了一段令人痛心的文物伤心史。

然而对于中国大陆以外的收藏家来说,这段历史却成了旷世机遇,顶级藏家收藏的价值甚至可与世界各大博物馆比肩。

中国瓷器作为中国文物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自古以来便为世界各国珍视,近世以来流失得也尤其惨重。在晚近的世界各大拍卖会上,中国陶瓷更是屡创天价。

瓷器鉴定家、清华大学苏富比学院特邀讲师刘越先生曾就职嘉德拍卖公司十余年,历任瓷器工艺部、陶瓷部总经理,策划组织过各类重要拍卖上百场。刘越在专业的拍卖活动与学术研究外,还一直致力于向大众讲授与普及艺术品鉴藏。他还以其文博素养为羽翼,创作过小说《骨董时光》和《龙缸》,其微博账号“骨董时光”颇具影响力,并主讲过《骨董时光》微讲堂。

《收藏之眼: 20世纪海内外收藏中国陶瓷》

不久前,孔夫子旧书网邀请刘越携其新作《收藏之眼: 20世纪海内外收藏中国陶瓷》,来到位于北京市郊的雜书馆·新书馆,举行了名为《海外收藏:中国陶瓷百年回眸》的新书分享会。

刘越在讲座中详细梳理介绍了海外藏家收藏中国陶瓷的历史。他分析比较了海外藏家与中外各大博物馆的重要中国陶瓷收藏,并扼要说明了中国古代瓷器在近年艺术品市场上的交易情况与收藏去向。

除此以外,刘越还重点谈及了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诸如海外中国文物有多少是属于非法掠夺、流失的,又有多少是正常交易、合法离境的等,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了部分讲座内容以飨读者。

东南亚海域的沉船上,竟藏有无以计数的明代景德镇瓷器

1997年,马来西亚海域附近的渔民在捕鱼作业时发现了一件青花瓷罐,载有瓷罐的沉船位置于2003年确定,史坦(StenSjostrand)和他的南洋考古公司2004年从沉船上打捞出了整整10吨瓷器,只可惜其中的90%都已经损毁,完整者仅余2000多件。

相关人员研究了瓷器标本后,认为它们来自于中国景德镇,年代则为明万历时期,这艘震惊中外的沉船也被命名为“万历号”。而在史坦长达十余年的打捞生涯中,他共发现过沉船120余艘,并捞起过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外销瓷。

这批出水文物的一半被给与了出水国马来西亚,另一半则回归了它们的故乡。除了一部分给了南京博物院,还有一部分则于2005年在嘉德进行了拍卖。

嘉德明万历号,清迪沙如号海捞陶瓷拍卖专图录

刘越时任嘉德瓷器部主管,承办了相关的拍卖专场活动,这次拍卖是海捞瓷器最后一次亮相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上。2006年中国加入了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此以后,出水文物就和出土文物一样,不能随便交易了。

在这些沉睡在于海底数百年的瓷器中,隐藏着无比迷人的中国远洋陶瓷贸易史与中西文化交流史秘辛。

刘越讲述道,虽然自唐宋以来,中国的部分陶瓷品种就已经远销海外,但实际上17世纪以前欧洲人对中国陶瓷都非常陌生。1517年葡萄牙人开辟了好望角的印度航道并到达中国广州后,中国瓷器开始了自己大规模远销欧洲的历史,其影响也才真正蔓延开来。东南亚海域处于中西海洋贸易的要道上,所以20世纪后半叶以降才会出水这么多载有瓷器的沉船。

此时中国陶瓷的主要用途为日用品或观赏瓷,瓷器作为收藏品,与西方人对中国陶瓷认识的深入和研究有关。历史上第一部研究中国陶瓷的西文著作,实际上是法国东方学家儒莲等1856年翻译出版的《景德镇陶录》。

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有非常悠久的瓷器收藏历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就已经开始有藏家陆续把自己的文物捐献给该博物馆了。19世纪末期时,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开始在全世界范围收刮其他国家的艺术品,中国也未能幸免。中国瓷器自此开始在欧洲汇聚、流转,一大批有影响的藏家、学者、大行和机构也逐渐产生。欧洲收藏中国瓷器珍品的序幕就此拉开。

V&A的著名藏品康熙五彩耕织图凤尾尊,为时任英国驻华大使的医生、中国古器物专家斯蒂芬·布绍尔(Stephen W.Bushell)为博物馆购藏

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世界上中国文物收藏质量最高的国度。

18世纪中期,美国的第一批现代富豪家族最先出现在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等东海岸城市。1860年,第一个访美的日本使团不但带来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还带来了美国人对东方艺术和文化的兴趣,这股“日本主义”从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开始产生广泛影响。

随着波士顿美术馆的日本美术部、专业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与其他各地方美术馆的建立,东亚艺术、文物策展人系统培训的开展以及中国社会的动荡,美国收藏中国文物的黄金时代也随着欧洲到来了。

泰坦尼克号的老板改变行程,逃出生天,竟是为了购买清宫文物

泰坦尼克号导致大批当时美国的上流社会人士和政商精英葬身海底

1912年,史上最奢华的游轮,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逾1500人因之丧生。一百年后的今天,世人皆知的其实是那部著名的改编电影与杰克、罗丝的爱情故事,然而在历史上,真正引起人们大恐慌的主因可能是那美国上流社会各界人士与政商精英泰半随着沉船统统丧身海底。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游轮,白星航运又下辖于国际航运集团,所以泰坦尼克号的真正船东实际上是国际航运集团的主人约翰·摩根。

约翰·摩根组建的美国钢铁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业务涉及铁路、电力、银行、保险等众多领域,他坐拥无数钢铁厂、矿山、轮船、铁路以及成千上万的焦煤和煤田,控制着当时美国近一半的钢铁产量,他还是泰坦尼克号上最好的那套总统套房永久的主人。

他本来就已经准备踏上泰坦尼克号,浑然不知死神正在向他招手。然而此时一封来自中国的密电使摩根改变了主意,一个传奇般的故事被刘越娓娓道来。

1911年清帝逊位,爱新觉罗溥仪为了复辟亟需大量钱财,无数清宫旧藏因此被“打赏”变卖不说,竟又冀图以三个皇宫宝藏换取500万美金。他希望把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与另一处已不可考的旧藏整批卖给一个外国人。在当时,整个世界上可能只有摩根能付得起这巨款。

摩根本就是狂热的艺术品收藏家,截至1912年,摩根为收藏各类各类艺术品已经花费过6000万美元(约等于今天的10亿美元),从古登堡《圣经》、弗美尔和庚斯博罗的绘画、中世纪的地毯到英国19世纪初期的家具,应有尽有,美不胜收。

1902年美国著名银行家詹姆斯·加兰德去世时,摩根通过古董商整批购入了他当时仍在大都会博物馆借展的中国瓷器收藏,这批瓷器奠定了摩根中国瓷器收藏的基础,其中有超过1000件康熙瓷器,“蔚为壮观,精彩绝伦”。

《摩根收藏中国瓷器图录》(Catalogue of Morgan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s),共250套,完全按照摩根私人的要求订制:“摩洛哥纸镀金压花外封,书顶刷金,书口书底毛边,高档彩绸环衬,所有彩页均由人工按真品绘制,手工上色……”

他也的确动了整批买下这笔清宫无价之宝的念头,可惜交易还未最终完成,摩根便于1913年患重病去世。摩根去世后,藏品被另一位中国瓷器的狂热爱好者和超级商业巨子小洛克菲勒整批购入。

摩根与小洛克菲勒旧藏清康熙五彩麒麟纹长颈瓶

佳士得2016年秋拍“美藏于斯——大都会博物馆馆藏瓷器”专场第872号拍品康熙五彩麒麟纹长颈瓶曾经摩根和小洛克菲勒递藏,是他们的代表性收藏之一,其最终成交价虽高达34.1万美元,但合计下来并不比小洛克菲勒当年的购入价格高多少。

刘越就此解释道,自晚明开始世界各国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持续升温,但清初以降,中国沿海贸易因战火被迫停滞,甚至景德镇的瓷器也一度销路萧条,康熙时期解除海禁后,中国与世界大规模的瓷器贸易才重新拉开了序幕。此时西方人对东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主要是以其外表的华丽程度与装饰性为主,还没有形成成熟与客观的认知体系。

所以起初一段时间,青花瓷在西方最受欢迎,时尚变化以后,西方人又开始追求强烈的色彩,康熙时期烧纸的精致彩瓷开售受到欢迎,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品种都被西方皇室贵族视若拱璧。

大部分海外收藏的中国文物均属合法交易

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掠夺皇家文物,代表着中国制瓷业最高成就的官窑瓷器开始大量外流。

除此之外,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各地兴修铁路,大量古代墓葬被破坏,大量文物随之出土。这些文物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均为不宜收藏的“明器”,但外国人不忌讳这些,宋元以前的高古陶瓷此时大量流向海外。

比如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就是修建陇海铁路时,洛阳唐代墓葬被破坏而被人们发现的。时人不知应该怎么定位这些唐代陶俑,才命名为“唐三彩”,三与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的百、千、万相同,是虚指的极数,只是多的意思。

西方世界对中国瓷器的审美趣味和认识水平至此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刘越看来,与这些早期美国富豪“任性”的收藏相比,英国对中国瓷器成体系的收藏有着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基础,并广泛利用本国和海外的收藏,结合历史史料,具有高得多的科学性。

这件唐代陪葬陶俑在“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展中格外吸引国人的目光。

在大英博物馆2017年组织的重磅世界巡展“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中,有一件“中国制造”的唐代三彩文官俑尤为吸引国人的目光。它的旧主是乔治·尤摩弗帕斯勒,他是20世纪上半页英国收藏中国瓷器的执牛耳者,1906年便开始收藏以唐三彩为代表的汉唐陶器。他曾收藏过一套12件唐代陪葬陶俑,包括一对镇墓兽,一对天王佣,一对三彩胡人佣,一对三彩骆驼,一对三彩马以及一对文官佣,原为唐代重要官员刘庭训墓的陪葬品,这件展出文物正是那对文官佣中的一件。

在刘越看来,除了眼光独到,尤摩弗帕斯勒的胆识尤为值得一提。当时英国艺术界只懂中国的青花、彩瓷或单色釉,早期陶器能否为其他收藏家和评论家接受,恐怕连他本人也无法预料。但尤摩弗帕斯勒凭借自己的学养与审美素养一举改变了西方之前只重视中国明清外销瓷的品味,更奠定了高古器物尤其是高古瓷器在20世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主要地位与中国瓷器收藏的正统观念。

而过去一百年来,斐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则可谓是西方最重要的,也是最伟大的中国瓷器收藏家。

在大英博物馆在中国馆的上方,有个更加震撼人心的95号展厅——这个展厅是大英博物馆为大维德基金会专辟的大维德展厅,用来陈列大维德所收藏的中国陶瓷,而且早已成为中西方瓷器收藏家心中的圣地。

刘越解释道,这是因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历代官窑的精品与有重要款识的资料性标准器,其中包括仅次于两岸故宫的汝窑、珐琅彩、明代陶瓷等等的收藏,以及以大维德的名字命名的元青花标准器——大维德瓶。

十年前,十年前的伦敦佳士拍卖会上,有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

大维德旧藏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但是在民国以前,国内的收藏家都不认可元青花的价值,他们认为所有的青花瓷都是明代的。直到1952年美国学者波普博士发表《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他以一对有铭文纪年的青花象耳瓶为标准器,在对照托布卡普宫的数十件中国瓷器后,将所有具有那对青花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器时间断定为14世纪。

大维德瓶上的铭文

波普的研究一举改写了世界陶瓷史,从此元青花收到了全世界研究者的重视,而被他称为“构成本书理论基石”的那对元青花象耳瓶,是现在知道的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元青花。

这件瓷器是陶瓷界公认的元青花中最重要的一件,被称为“至正型”元青花断代标准器,他还有一个名字——“大维德瓶”,而且大维德还有更加令人啧啧称奇的收藏。

只有康雍乾三朝皇家烧制,代表清代瓷器工艺巅峰的珐琅彩在道光时期还没有流出宫外,故宫里共有400余件。民国文物南迁清点文物时,发现还剩300余件。这批无价之宝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只剩下其中的一些残次品,还有数十件因各种原因流入民间。

不可思议的是,天壤之间的珐琅彩仅余这区区之数,其中竟有几十件都归大维德一人所有!有记录的传世汝窑瓷器全世界更是不足百件,是官窑系统中传世最少、最为珍贵的一个品种。其中台北故宫藏有20件左右,算上残次品,北京故宫也仅有20件左右,而大维德一人竟就收藏了10件以上。

在刘越看来,如果以后的藏家想在元青花、明成化斗彩、清三代珐琅彩等大维德强项中的任何一项的收藏上有所作为,虽然都已经极难,但或许还能有些机会。可是在最重要的汝窑收藏上,可以说以后再也不可能有人能够望大维德项背了。

大维德的史诗级中国文物收藏体系主要建立在自己的学术知识和品味之上,他甚至倾注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将《格古要论》与《新增格古要论》全部翻译成了英文,并具备了不俗的中文阅读与书法水平。

大维德的书法水平可谓不俗

不管这些西方收藏家是如何得千差万别,刘越还是总结出了一条他们的共同特征——巨有钱。伴随着现场观众的哄笑,刘越指出了可能是最为舆论关注的问题——海外各大博物馆收藏了“共计”上百万件中国瓷器,这些都是从中国抢走的吗?

刘越通过对景德镇官窑的进贡清单的研究,统计了历代划拨到圆明园的御用瓷器数量:

乾隆时期督陶官进贡陈设在圆明园的瓷器有1746件,嘉庆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2015件,道光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2452件,咸丰时期进贡瓷器陈设在圆明园的有152件。所有这些瓷器,都随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并遭劫或被砸碎再也见不到了,或被劫掠而流散到世界各地。

也就是说,圆明园一共仅有6000余件瓷器收藏,其中绝大多数并没有被劫掠走,是火烧圆明园时被损毁的。目前海外重要的公私收藏中,能够明确其来源、大家都知道是从圆明园劫掠走的有法国巴黎的枫丹白露宫。其中国馆中陈列的中国瓷器仅百余件而已,它们是拿破仑三世时期被劫掠的,器物上面都贴有注明其存放位置的黄签,并且从来没有出版过图录或资料。

除此以外,包括瓷器在内的海外重要收藏大多是海外藏家以正当手段购入的,而且往往价格不菲。在他们去世之后,藏品大多都捐献给了世界各大博物馆,比如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绝大部分重要收藏都是由个人捐赠过来的。

而国内舆论,甚至学界长期流传着圆明园共有150万件国宝流失海外的说法,刘越令人信服地批判了其荒谬之处:物以稀为贵,如果相关文物数量有这么多,它们又哪里配称得上是国宝呢?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