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湖印象:国际纪录片长什么样子?纪录片真的不只一个样

2018-12-25 0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纪然     
我叫纪然,纪录片的纪,然而的然。纪录片是我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我喜欢其中的真诚、美丽以及意料之外。想把我的观影经验分享给大家,在这个时代捎去一份影像的温暖。 

有的朋友说看纪录片太累,尤其是国内的作品。我不知道是不是和影片时长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长镜头、同期声等手段为主的观察式风格主导着大陆纪录片创作,让作品的美学样貌显得单一。而今年在西湖纪录片大会上,仅从4部日韩作品身上,我就看到了多元的国际纪录片创作方式。 

2018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现场 本文作者拍摄

 1.《禅与骨》:繁复的影像表达复杂的时代

影片主角是93岁高龄的日本禅修僧水户羽亨利。生于1919年的他是日美混血儿,母亲是横滨艺伎,父亲是美国商人。二战前,父亲回到美国,因为破产不能归日团聚。22岁的小亨利便孤身一人赴美寻父。战争结束后,亨利在美组建家庭。而在横滨苦守的母亲于1955年去世。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亨利十分懊悔。1961年他回到日本生活。1973年亨利遁入佛门专心禅修并致力于传播日本文化。 

蓝眼睛的日本禅修僧亨利 图片来源豆瓣

●主角去世了,片子怎么拍?

片头,老亨利就在镜头前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拍摄一部关于孤儿女孩寻找母亲的电影,其中投射出他对于母亲深深的眷恋和忏悔。亨利是个电影门外汉却还是执拗地希望完成影片。这引起了中村导演的拍摄兴趣。但中村拍了8个月后,亨利便重病住院。他对导演说:“请拍下我的葬礼”。主人公死后似乎可以结束影片拍摄了。但中村觉得,这恰恰是属于导演的影片开始。

于是共分8个段落的影片在前6个段落里回顾了亨利复杂的一生,而第7章“思慕之情”、第8章“彩虹升起之处”,则是亨利死后导演与他的家人再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去回溯其生前不肯在镜头前表述的部分。家人们在曾经生活的地方回忆着温馨的家庭生活,在镜头前从未对父亲亨利有好话的小女儿在片尾留下了思念的泪水。这份因由拍摄而触发的情感,成为影片催泪之处。

●非纪实?合法!

影片突出的影像风格是动用了大量重演段落。尤其第二段“再见蓝调”中大部分为表演段落。日本知名演员余贵美子扮演亨利母亲,同为日美混血儿的演员温兹瑛士饰演年轻时候的亨利。他们演绎了二战前后艰难度日的母子生活。看惯纪实影像主打的纪录片,也许会对扮演的片段感到不习惯。但正是这样的“不和谐”提醒着观众影片有别于一般纪实影像的表达意图:频繁地跳入非纪实画面是对于战争时代的重塑,尤其是对于母亲形象的再现。而对于母亲的忏悔、思念,正是影响主人公后半生的关键所在。

不只是大段的重演片段,片中还出现了动画、波普拼贴等非纪实的手法。它们一方面展现了亨利身世复杂的一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1920-1970年代复杂、动荡的日本社会。导演认为多种表现形式可以从影像去重建一个混乱的时代图像。动画、表演、快剪、拼贴等繁复的方式成为了嘈杂时代的视听象征。

余贵美子扮演亨利母亲,日美混血儿的温兹瑛士饰演年轻时的亨利  图片来源豆瓣

●依旧动人的纪实场景

当然,在这部有些复杂的纪录片中,导演没有忘却记录的责任。第5章“争吵的每一天”的第一个镜头是亨利病逝前的最后一次家庭聚会。摄影机静静地伫立在房间一角,儿女们齐聚一堂却彼此隔膜。小女儿不肯入画被父亲亨利斥责,聚会似乎又不欢而散。而最终在这个房间里,儿子与亨利告别,早已遁入佛门的亨利感慨着下次不知何时相见。浓浓亲情在这个长镜头里缓缓展现。

与《横滨玛丽》中一气呵成“终于找到你”的情感释怀相比,《禅与骨》显得复杂得多。这部用了九年完成的作品,导演经历了太多迂回与困难,并将这份艰难化作了多类影像的多元呈现,在复杂中呈现了一个一言难尽的人生与一段混乱时代的阵痛。中村导演说,他不限于拍摄纪录片。或许他也是一个志不在纪录片的电影导演。

 

2.《大房子》:直接电影的继承者与改造者  

《大房子》的主创是日本导演想田和弘。想田和弘在以往的作品《选举》、《精神》、《演剧》等片中实践着自己“观察电影”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即在拍摄过程中以跟踪拍摄的纪实主义为主摄录现实世界。而这部《大房子》是想田和弘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时和马库斯教授带领学生们一同创作的作品。17位作者共同拍摄了密西根体育场的日常状态,并由想田和弘为主的剪辑团队下制作完成了有关美国最大体育场的纪录片。虽然是不同作者拍摄,甚至使用了五花八门的摄影器材,但他们在想田和弘和马库斯的带领下有着共同的纪录美学,那就是直接电影。具体说来,就是用丰富的同期声、纪实性的镜头语言使得摄影机让观众在片中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氛围。想田和弘在剪辑上要求不加字幕、音乐,让创作者外加的提示降低到最少。从拍摄内容来看,他们拍摄了啦啦队、观众、导播室、餐厅、后厨、票贩子等等,但就是没有拍摄比赛本身,即便拍摄到队员,也是拍摄他们的花絮,例如在休息时里修补头盔。为什么他们要拍摄除却比赛以外的有关体育场的所有内容(everything but game)?马库斯教授解释道,他们想要这部影片反映美国社会的缩影,而不能让激烈的比赛喧宾夺主。另外,想田和弘有意识地拍摄了川普的竞选车辆在体育场外游荡的场景。加上体育场宏大的紫色与黄色相间的外景镜头,想田想借此寓意当下的美国社会是一个容易被煽动的现状。用纯纪实的拍摄手法、让画面本身引导观众自己去学习,这些都是直接电影的遗产。而当我问起想田和弘,如果观众看片过程中觉得有些疲惫,你有什么办法?想田说会运用剪辑或者声音等处理方案,使得影片的节奏更有张力。另外,他所倡导的“观察电影”中引入了采访,并不是直接电影中绝对地摒弃访谈。透过访问去激发被拍摄者的讲述,使得被拍摄的内容更为充实。例如在《大房子》中他和他的学生们会去采访在厨房的工作人员要制作多少食物,会询问队员为何要在比赛前画头盔等等。

 想田和弘:直接电影的继承者与改造者  图片来源豆瓣

诚然,《大房子》不是想田和弘的独立作品,其水准有所折扣,但它仍然延续并改造着直接电影的创作精神。

 

3.《日本国VS泉南石棉村》:纪录片中的作者痕迹 

原一男被誉为纪录片界的鬼才,因为他在创作时总会有些出其不意地颠覆纪录片原有的样子。在《绝对隐私的性爱恋歌1974》中,他触碰着性爱、生育等私领域的伦理界限,另一方面更是在私影像背后探讨女性的生命价值;在《全身小说家》中,看似他拍摄的是一部人物传记片,实则思忖纪录片中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而在这次放映的《日本国VS泉南石棉村》中,他除了延续着日本纪录片中关注社会现实的传统外(“水俣病”系列及小川绅介作品等),影片亦带着原一男不走寻常路的印记,那就是导演在纪录片中的身份凸显。

  日本纪录片鬼才原一男  图片来源豆瓣

大坂泉南地区是明治末年发展而成的石棉重镇,战后更是石棉工厂林立。但石棉工业会导致工人罹患致命肺病,员工、家属及周边居民均受其害。政府却以经济发展为先,对致病风险视若无睹。泉南受害民众决定控告政府。影片便从2008年开始跟踪这场旷日持久的“民告官”的案件。

《日本国VS泉南石棉村》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影片时长215分钟,共分两个部分。上半部分影像从2008年第一次胜诉后寻访受害人生活状况开始。60位原告人中有的依靠氧气管生活,有的睡觉时必需戴上氧气面罩,有的则没能等到最终的胜诉便溘然长逝。尽管原告们生活困苦但在原一男看来他们的反抗态度并不激烈。原一男不能理解为什么受害民众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愤怒?有意思的是,第二部分的开端正是坐不住的导演跳出来表达观点。在演讲台上,原一男鼓动大家大胆地把内心不满表达出来。下半部分所呈现的也正是人们逐渐敢于向政府提出抗议、通过不懈抗争最终获得胜利的过程。政府的道歉和第五次也就是最终胜诉的判决终于到来。而那个没有被纳入获得赔偿的原告,亦在导演的鼓励下,在街头痛斥着政府的行为。此时聚焦她的画面是一个长焦特写,人来人往,似乎没有人注意这么一个卑微的生命为自己打抱不平,但只要表达就可能被关注。

导演的进入表明了他的主观态度。这和纪录片中通常隐蔽作者的手法不同。映后交流环节中原一男提到,如今日本身处平成时代,难以找到向政府表达反对意见的民众。而之前的昭和时代会出现不少个性强烈的民众,例如《前进,神军!》中的主角。这部影片也是从另一角度表现了通过八年时间民众逐渐敢于向政府表达不满的过程。另一方面,和其他聚焦社会问题的影片中满满的控诉画面不同,影片摄录了不少病患家属的生活细节。他们与家人的情感、和病患间的互助等角度丰富地呈现了石棉病人的生活。这让影片更为鲜活、动人。

该片获得第2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纪录片。本场映后,观众报以长时间的掌声向原一男表达敬意。我想,这些都是对于影片、对于导演最好的赞美。

 

4.《信》:为什么韩国作品里总有点诗意

从票房神话《牛铃之声》到阿姆斯特丹IDFA最佳长纪录片的《蜗牛星球》,不少韩国纪录片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之美。韩国导演尹载皓与挪威电影人Marte Vold合作的《信》中也有这份超脱于摄录生活表面的哲理味道。相识与电影制作营的两位导演一见面就被各自的生活所吸引,他们决定各自拍摄生活的片段,定时用网络传送这些影像,用这些动态的视听符号来代替以往的文字——也就是用video来写信来传递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生活、表达不一样的世界观。挪威电影人着力拍摄的是她与子女的生活,与孩子们探讨生命的问题。韩国导演在影像中着力表现了妈妈的形象,一个全心全意为孩子为家庭操劳的东方女性。逐渐在片尾,尹导演说出他与母亲不同一般的故事:幼小时严重烫伤的他身体上移植了一块母亲的皮肤。母亲后来患病去世,他悲伤不已。在影像上,他用在医院的帘布外的孤独背影以及在草坪上的无助状态来表达失去母亲的悲伤。尹载皓说,母亲的去世几乎让他放弃影片的制作。这时挪威导演Marte来信鼓励他,希望他能够继续拍摄下去,用影片让母亲的生命“再生”(reborn)。影片较为创意地使用video letter、用互联网的交互方式去表达不同国家、文化、性别对于生命的哲学内涵。它显示了纪录片中合拍片创作方式的跨文化张力。不过影片在两个不同时空关联度的表达上略有欠缺。

  跨越时空的video letter  图片来源豆瓣

后记: 观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少熟面孔。季丹、周浩、张赞波、于广义、黎小峰、王晓鲁、张献民、曹恺、赵珣……他们让我想起了七八年前的BIFF和CIFF。当时的影展上,他们是活跃的导演或者策展人、影评人。今年此次影展上,除了于广义的《跳大神》、赵亮的《孤寂的声音》、赵珣制片的《四个春天》以及周浩有提案等,其他的资深作者并未贡献作品。但在大会上仍然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认真观影讨论。我想这段时间对于他们也许是在积蓄能量、蓄势待发。有影迷反映这次影展的翻译有误、排片混乱。如果是十年前,我会应和这位朋友。但经过十年,我想说喜欢纪录片的同仁们首先要抱团。以纪录片主角的影展太过稀有,提出意见,共同进步,才能助力让它们走得更远。希望在家门口看到纪录片么?那就且看且珍惜。 

本文引用的图片与视频版权一般均由创作者所有,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