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问西东》到底好在哪儿

2018-12-25 15: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鲁舒天

由旅美导演李芳芳执导的电影《无问西东》,自2018年1月上映以来,口碑始终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面对豆瓣评分(7.6分)已属近年来国产电影上乘的该片,赞者称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批者斥之“放纵说教、情怀兜售”,由评论产生的矛盾与分歧似乎无法调和。

电影《无问西东》海报,图:视觉中国

对《无问西东》,我站在力挺的一面。电影公映不久,我写过一篇名为《<无问西东>里的选择,是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从容与高贵》的文章,在颇受谬赞的同时,也无心插柳地生成了我的首篇“10万加”之作。

某种程度上,我一贯坚持的偏文艺风、重思想性的写法是不符合新媒体“爆款”写作基本规律的。在我的观察中,“流量杀手”的普遍特征是鸡汤化和口水化:作者只是致力于将人所共知的简单道理用复杂的笔法道出来,受众所围观的不过是些炫技表演,这个过程很难产生知识增量与价值拷问,其实质难免沦为双方各取所需、心照不宣的共谋。

不禁想起木心先生早有的那个论断:“弄虚作假者最容易被认作富有才华,因为太多的人是弄虚而弄不成,作假又作不像,另有太多的人更是不知道什么是虚什么是假。”

在许多人眼里,“将复杂的东西写简单”远不如“将简单的东西写复杂”来得更有市场。由于习惯“深入”的人太少,“深入浅出”的步骤便愈发难以辨认,其价值也不可避免地会被低估。这是时代之症,非一人或一事即可扭转。

《无问西东》剧照,图:视觉中国

巧的是,《无问西东》恰是那类称得上“深入浅出”的电影。

对很多观众而言,这部“文艺与商业”界限不明的院线电影恰如其分地提供了通往西南联大、飞虎队乃至政治运动批斗现场的入口。缺乏相关认知经验的年轻一代,与《冲天》、《南渡北归》与《巨流河》等文艺作品之间的缓冲距离,也得幸是由《无问西东》式的诚意之作完成了构筑与填补。

我的意思是,将矛头直指叙事结构与镜头表现的批评者,首先不应选择性地忽视上述前提。况且,一部电影的叙事、配乐乃至剪辑的成败,本身亦是见仁见智的环节,是有必要经过内行充分讨论的。网络舆论动辄冠以“灾难性”的鉴定意见,却又在阐述论据时只顾朝着对“伟光正”、“理想情怀”等标签倾斜负面情感,对电影技术的剖析竟不置一词,可见其立论之初的虚伪。

《无问西东》剧照,图:视觉中国

我承认相较那些盖棺定论的经典,《无问西东》在技术与艺术这两方面均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从电影的角度评判,它当然不是完美的。然而,这部电影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或许恰在它超越了电影的角度,即从那种“具有时效性的佳作”的范畴中自我解放,以价值的启蒙弥补了作品本身的具体缺憾。

如电影台词所述——“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的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无问西东》的选择不是规范,而是自然;并非“圆满的无趣”,而是“破损的生动”。如果把它看作一个人,这个人在行动上永远是第一位的,当别人还在行“义利之辨”时,他已经实践了舍生取义的全部。

而这样一份行动,与其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毋宁说是一种本能。这在今人身上无疑是难觅踪迹的,它是随着历史远去的陌生经验,一如春秋时期国人的气质:强健而温和、直率而雍容,“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所以我说,这部电影向这个时代重新示范了何为高贵,不是富贵等身、人前显赫,而是耿介、少算计和不改初衷。

六神磊磊也提到,他在电影院里看沈光耀(王力宏饰)牺牲的段落,明知是在煽情,但就是忍不住用眼泪与之共情。为什么?不在于电影的手法有多高妙,恰在于它摒弃了一切手段,只在一片丹心处见文章。理解并认同这“凌云寸心”的观众,自然会被其感动;不认同它的人,则难免会找角度挑刺。

至于导演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叙事逻辑,我认为不应归于艺术层面的巧合,而是基于对现实问题的洞见。

贾樟柯在谈及中国文化对中国电影的作用时曾说,“我觉得中国电影呈现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的时候,最缺的不是隐晦,而是坦率。如果隐晦长了,打哑谜惯了,文化会有问题。”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从《天注定》到《江湖儿女》,贾樟柯电影的风格越来越平铺直叙,因为他看出了“含蓄”与“留白”对于描述的伤害,前述易遭曲解的概念实在太便于创作者去规避责任与担当了!

《无问西东》值得称道的就在这里,它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带入模式与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述,不玩概念、不谈主义,与智力游戏、多线叙事无关,它只是以一种坦率的方式把难以再现的过往展示出来,大大方方地映射当代的通病与顽疾。

《无问西东》剧照,图:视觉中国

《无问西东》的另一个值得称赞的点,我将之定义为“公共性”,它是中国电影中少有的具备公共属性的电影。

在此之前,人们所热衷的题材,看似满足了“众乐乐”的需求,实际多在内涵全无的“爆米花”间打转。唯利是图的电影产业惯于批量制造这样的垃圾,并以“娱乐无罪”的名目跳过了寓教于乐的环节,接着便是遍地的盗墓挖坟与穿越乱伦。我的意思是,公众真正需要的东西,公众心里未必门清儿,还得有劳学者与专家。举个例子,陈晓卿没做美食节目之前,谁敢说自己清楚各地风味怎么吃?

这里不妨提一个近似的概念——“国民电影”。为什么说《我不是药神》即便有虎头蛇尾之嫌,却仍是瑕不掩瑜之作?就因为“国民电影”这个门类人家韩国有、印度也有,唯独在国内是缺失的,是《我不是药神》的横空出世为这一概念开宗立派了。为什么说《无名之辈》即便在剧作合理性上存在逻辑漏洞,却依旧值得舆论肯定?就因为反映国内小人物生存状态的商业电影太少了,它能获得市场的关注,势必会带动更多同类型影片相继问世。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量”上去了,才有谈“质”的可能。

说回《无问西东》的“公共性”,姑且将之暂归为“说教”,我的意见是:中国电影对于现实的“说教”并非是溢出了,而是远远不够。现今有太多人不识礼法、不辨道统、不闻诗书之训,以逻辑混淆常识、以自由解读遮盖是非判断,如此下去,理不会越辩越明,口舌只会越费越多。

大家都静下心来求知的时刻,争论便是可控的,便不是必要的。

遗憾的是《无问西东》竭力达成的“通俗”,很快就被污名化为“庸俗”乃至“恶俗”,此三者的区别,从来亦只存在于明眼人处。

梁又铭《中国空军抗战史画》中的插图

最后来剖析电影中一个特写段落,即中国飞行员血洒长空一节。诟病者的意见是,这段戏拍得太假、煽情意味太重——日本飞行员每打下一架中国飞机便报一个数,以及主角沈光耀驾机与日舰同归于尽。

恐为批评者所不知的是,影片中看似煽情与夸张的部分皆有史可考,不仅事例可考,人物亦可考。《无问西东》那场升空作战的发生时间,字幕虽然打出的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的鄂西会战,情节上模拟的却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的璧山空战;而沈光耀冲敌舰的镜头,复原的则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的淞沪会战中沈崇诲壮烈牺牲的段落。片中具体细节与史实的出入,乃是出于影视改编的需要。

在璧山空战的真实历史上,沈光耀们所处的环境比电影中展现得更险恶。在苏援殆尽、美援未至的“真空期”,装备老式苏联战机的中国空军第一次遭遇了日军技术革命的新产物——“零式战斗机”。中国空军是役共损失飞机24架,日本空军损失则为0架,战绩极为悬殊。在敌机所持的性能优势面前,中国空军从此失去制空权,人人臂挂“耻”字,陪都重庆也进入了名副其实的防空洞时代。

结合如此背景,电影中国军飞行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段落就无论如何不显得戏剧化了,它是沉重的,饱含无奈与悲壮的意味,容不得半点调侃与质疑。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依照喜好来批评电影,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多做做功课,研习一下电影创作者们早已烂熟于心的历史。

作者简介:鲁舒天,专栏作家、影评人,在秦朔朋友圈、《腾讯·大家》、《经济观察报》等媒体设有专栏。本文为澎湃·湃客“众声”栏目独家首发稿件,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