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吉尔莫·德尔·托罗关于《罗马》的十点观察

韦伊 编译
2019-01-21 10:3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 好莱坞的异乡人素来有抱团取暖的传统。在当今的“墨西哥三杰”中,吉尔莫·德尔·托罗与阿方索·卡隆的关系就格外亲密。去年,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拿下奥斯卡最高荣誉,今年则轮到了卡隆的《罗马》开启“冲奥”大业。身为挚友的德尔·托罗自然不放过任何“吹捧”好友的机会。继在他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的威尼斯电影节中,毫不避嫌地将金狮奖授予《罗马》后,他又将《罗马》推选为2018年十大电影之首。上周,他更是连发十条推文,分享了自己关于《罗马》的十点观察,对卡隆的导演手法充满溢美之词。不妨看看以下他列出的十条是否都夸到了点上,是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是让你豁然开朗。

德尔·托罗上周连发10则推文,点评《罗马》

1. 开场第一个镜头暗示着地面(粪便成灾的地面)和天空(飞机)之间的关系,哪怕两者可以通过水(倒影)获得(短暂的)相连,但终究还是距离遥远,咫尺天涯。《罗马》中所有的真实,都是借由水来获得的。

2. 这些不同的层面,就像是这个家庭中各个阶级之间的互相距离一样,都是无法正面论及的。家人彼此“靠近”的瞬间,短的不能再短,“她救了我们的命”后面马上跟着的就是“你能给我做一杯香蕉奶昔吗”。

《罗马》剧照

3. 在我看来,导演把可莉奥的“寡言少语”当成了一件工具,用以表现她的角色变化发展——在落水救人之后,是“寡言少语”引出了她最私密的痛苦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没错,仍旧是借由水。“我不希望她出生。”可莉奥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直至情绪最终彻底倾泻而出。

《罗马》剧照

4. 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卡隆有意为之的精准设计:可莉奥的休息喝水时间,正巧就是暴力事件全面爆发的那一刻,即她男友闯入商店,手里拿着枪和一件印有“爱是······”的T恤。她的孩子会是个死胎。

5.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罗马》都更像是一幅湿壁画(fresco),一幅壁画(mural),而不是肖像画。之所以这么说,不光是看它的用镜方式,还包括它利用长距离的横向轨道车制造出的那种类似卷轴画铺开的方式。景框之中,有着各种视听信息(语境、社会动荡、派系斗争与当时的政治/道德风气)供你去发现。

《罗马》片场照,德尔·托罗注意到了片中大量使用横向轨道车制造出卷轴画的意象

6. 我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吧,卡隆和尤金尼奥·卡巴雷罗(Eugenio Caballero,《罗马》的艺术指导)在一片巨大的片厂空地上,按照墨西哥城的样子(人行道、路灯、商店、沥青路面街道等等细节),生生造出了几片街区来!这事情可真不简单。

7. 阶级分层不仅体现在这个家庭之中,还体现在这家人和他们那些地主亲戚之间,甚至还体现在费尔明和可莉奥之间——当他在操场上羞辱她的时候。

8. 《罗马》通过画面和声音,为它大部分的电影叙事编织了一套密码。如果是在电影院大银幕上看的话,它的环绕声混音效果,堪称史上最具动感的之一,细微但又精准。

9. 全都是首尾循环的。所以男孩Pepe才会记得自己那些前世,他隶属于不同的阶级,做不同的职业。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生命、团结、爱。处于孤独之中的我们,只能如此短暂地在海边互相拥抱。

《罗马》剧照

10. 最后的画面与影片开头完美呼应,又一次出现了地与天。只有可莉奥可以在两者之间通过。正如她在奇人显示绝技的那场戏里所展现出来的,只有她拥有上帝的恩典。影片开始时,我们从上往下看;影片结束时,我们由下往上看——但是,天空、飞机,始终都很遥远。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