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带着37.5元,如今成为杰出企业家,这个内江人到底干了啥

2019-02-14 16: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8年12月7日,四川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主办的“四川民营企业庆祝改革开放40年盛会”在成都举行。

大会发布了“改革开放40年四川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内江煌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启刚名列其中。

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内江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

内江煌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又获得“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连获两项大奖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故事?

16岁打工  饱尝艰辛

“16岁打小工、20岁开始从包工头做起,参加工作23年,我获得的荣誉来自时代和人民……”抚摸着奖牌,王启刚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的打工岁月。

1979年,王启刚出生在东兴区郭北镇中河村,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为了能让弟弟妹妹继续上学,年仅16岁的他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临行前,王启刚问家里要了37.5元钱,独自来到成都,开始了艰辛的打工之路。

“没有技术、也没有文化,只能去建筑工地打小工。”除去车费,王启刚兜里只剩下12.5元。口渴时,他舍不得买矿泉水,拧开工地上的水管,就是“凉白开”;为了节省车费,他一年只回家一次,抓住一切机会学技术,加班挣钱。

▲工作中的王启刚

“在哪里干活,就在哪里睡觉。”王启刚说,夏天没有工房住,他就睡在楼板上,因为没办法挂蚊帐,蚊子的叫嚣声几乎整晚回荡在他耳边;冬天,为了省钱他只盖了一床薄棉絮,常常冷得发抖,只好使劲地蜷起身子,尽量让自己暖和一点。

“勤奋踏实,这个小伙子很吃得苦。”每干完一个工地,王启刚总能得到工友们这样的赞誉。工地上的其他技工都不愿意加班,他却十分乐意,因为“既可以多挣钱,又能让自己的技能得到更快长进”。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空作业总是与危险二字相伴。王启刚至今回想起高空作业的经历,依然心有余悸。一次,他在25楼贴外墙砖,吊篮的卡扣突然坏掉了,失去平衡向下滑动了一定距离,而后悬在半空中。“如果掉下去,肯定是粉身碎骨。”王启刚当时被吓出一身冷汗,全身发抖瘫软在吊篮中,后来被工友们拽了上来。

靠着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1998年,王启刚从学徒升级为技工。

从无到有  做成“标杆”

2000年初,王启刚成立了自己的建筑施工队伍,带着十几名工友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过去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今,带着一支队伍,手下的人要吃饭,情况当然有所不同。”王启刚回忆,他在成都承包了一个施工工地,简单置办了一些锅碗瓢盆后,身上仅剩200多元。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他干什么都得小心翼翼,不敢扩大队伍,怕一旦经营失败,所有的人跟着一起“倒霉”。

“别人不愿意加班,我们团队来;高空作业危险,我们来……”王启刚说,一群勤奋又能吃苦的年轻人,总能得到别人的称赞。每干完一个工地,他们都能够收获良好的口碑,手上的活也几乎没有断过。

2005年,他带领的施工队伍,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300余人。2010年起,王启刚先后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劳务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组织成立了投资公司、置业公司等数家多元化公司。

“我只有初中文化,如何才能带领公司走得更远?”在带领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王启刚常常思考着未来的发展之路,深知自己“短板”的他,选择了“充电提能”。

2009年,王启刚报读了MBA班。之后,他又陆续报读了四川大学总裁班、广电专修学院房地产班、北大汇丰商学院钻石班等各种专修学院、房产班,还自费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狂补有关企业管理、经济形势分析、行业创新模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还先后被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工商联、四川省人社厅、共青团四川省委派往新西兰、德国、英国等国家游学考察。

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王启刚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次次华丽转身。他带领的施工队伍参与了万科地产、龙湖地产、恒大地产等知名地产公司的建设项目;他负责的多个施工工程项目曾获得四川省建筑工程天府杯奖和成都市建筑工程芙蓉杯奖。而他的公司,还曾获得中建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优秀合作单位银奖及北京市用工市场资信评审委员会颁发的最高信誉奖“AAA级标杆施工队”。

富而思源  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在企业步入正轨、逐步壮大的同时,王启刚没有忘记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2011年8月,王启刚得知东兴区郭北镇有两个凌姓姐妹(姐姐6岁、妹妹2岁),因其母亲意外离世,父亲和爷爷病重,家里家外全靠孩子的奶奶一人操持。

“这么艰难的家庭,如果没有人去帮助她们,未来该怎么生活下去?”王启刚来到两姐妹家里,看到她们的爷爷骨瘦如柴卧病在床,心中非常难受,当即拿出2000元钱给他们补贴家用,并承诺帮助两姐妹完成学业,走出困境。

自此,王启刚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截止到目前,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已达39名,从小学到高中的孩子都有。他每年仅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费用,就达到了二十余万元。他表示,自己因家庭贫困辍了学,而今有了能力,希望能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将扩大资助对象,帮扶更多贫困学童走出困境。

此外,王启刚还参与了内江市“栋梁工程”扶贫助学和“内江春风志愿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抽出时间做志愿服务,每年为内江市东兴区特殊教育学校、东兴区郭南敬老院、资中县走马镇敬老院等捐资捐物。每逢重阳节,他都会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一点自己的爱心,冬天则给老人们送去御寒的棉衣和一些生活用品。他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资助贫困户建房和脱贫生产资金,让近8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王启刚个人参加各类爱心活动资助金额累计已超过300万元。“一个企业能够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国家的好政策和平台。”王启刚感慨道,“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当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应该有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给予反哺。”

返乡创业  助力家乡发展

最亲家乡人、最美家乡水……在内江市政府的真情感召下,王启刚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发展。

2015年,他成立了内江煌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并在当年的“内江市返乡创业迎春座谈会”上,被内江市农劳领导小组评为“优秀外出务工人士”。同年,他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17年,当选全国工商联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

谈到未来的发展,王启刚的思绪回到了2018年12月19日,内江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现场,当天他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各县(市、区)、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等则坐在会场靠后位置。

“座次安排让我很感动,这充分说明内江市非常重视民营企业,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家乡扩大发展的决心。”王启刚说。

▲工作中的王启刚

“民营企业家是推动内江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党政干部坦荡真诚搞服务、实实在在解难题,民营企业家挺直腰杆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齐心协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健康生态。”……当天,市委书记马波的发言,令王启刚备受鼓舞,至今记忆犹新。

“中央、省委和市委给我吃了‘定心丸’,我的企业将继续深耕内江,持续做好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共同迎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王启刚说,有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内江民营经济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对未来的发展,王启刚充满信心。去年11月,王启刚在北京丰台区设立公司办公总部,目前,他正在筹备成立集团化公司,着力将各子公司业务拓展到现代农业、新材料、装配式建筑、养老产业等领域,并努力探索在金融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广泛的领域施展拳脚,为乡亲就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为家乡发展多作贡献。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及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王启刚对基层农民工兄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表示:“会进一步带领好农民工兄弟,让他们有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工作,积极探索培养新型农民工,带领他们跟上新时代发展步伐。”

据悉,王启刚还计划建设四川省农民工博物馆,以此纪念广大农民工为改革开放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来源:内江日报

文稿:蒋金凤

编辑:胡又舒、彭   晓

图片:蒋金凤、网   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