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当年|《十六岁的花季》:逝去的不仅是青春

李勤余
2019-02-24 08:56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你以为这是故事,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这是生活,那么我错了。这是综合成千上万个十六岁的孩子的经历编织的一曲歌、一首诗、一个梦。”凡是观赏过《十六岁的花季》的朋友,都不会对这段出现在每一集开头的念白感到陌生。如此感性又富有诗意的话语,再也没有在荧幕上出现过。只是,当年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里,又有谁会想到这一点呢?

《十六岁的花季》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一所中学里五位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

顾名思义,《十六岁的花季》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一所中学里五位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吉雪萍扮演的白雪和杨晓宁扮演的欧阳严严是高一三班的学生干部兼“学霸”,志趣相投的他们在朝昔相处中产生了别样的情愫。池华琼扮演的陈非儿是班里的女神,因为和何威扮演的高三学生原野同样来自新疆,也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战士强扮演的韩小乐则是一个表面调皮捣蛋实则重情义的快乐男生。

《十六岁的花季》演职员签名合影照

请别误会,剧情并没有围绕他们的爱恨纠葛展开。尽管本剧打一开始就划分好了官方CP,但莫说恋爱,整部剧集里连一次牵手、拥抱甚至告白都没有出现过。若干年后,赵薇的《致青春》开启了虐恋、堕胎加车祸式的校园青春风潮。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得实在太快。

《十六岁的花季》里纯纯的少男少女情

缺少了可以用来无限注水的狗血元素,《十六岁的花季》靠什么支撑起叙事?答案是青春里的成长。注意,所谓成长不是在失恋后投入下一段恋情。国内青春偶像剧太过依赖这种套路,以至于我们常常误认为当代年轻人最深的精神痛苦就是被劈腿。但对本片的主角们来说,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有更多事情值得思考。

红白榜

拿欧阳严严来说,整部剧里的两次挫折都让他在精神境界上得到了真正的提高。第一次是在竞选学生会干部的过程中被误会盗窃了书店里的图书,这让他懂得了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第二次是不敢和白雪、韩小乐一起撕掉教室里的红白榜,结果遭到了白雪的鄙视。这场风波,让他直面了自身的怯懦和自私。不唯他一人,白雪了解到父亲的婚外恋、韩小乐被冤枉进了女浴室、陈非儿寄人篱下的孤独,都让他们了解到了人性的复杂。什么是真正的成熟?什么是真正的成长?以今日的眼光观之,《十六岁的花季》的教育意义非但没有过时,更远远超过时下不少无病呻吟的偶像校园剧。

《十六岁的花季》剧照

更可贵的是,整部电视剧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将剧中的人物和那个思想活跃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比方说,白雪班上的一位同学从国外归来,告诉大家外国学生从来没有作业的烦恼,而是将更多时间花费在了陶冶情操的艺术欣赏上。校长听闻此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赞同他的说法,立即为同学开设相关课程。但他也指出,由于国情不同,同学们也不得不继续为分数而奋斗。现存的教育制度合不合理,又该如何不断完善?这是校长给同学们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留下的问题。

又比如,欧阳和白雪的班级里举行了一场如何看待商品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的大讨论。有同学认为,商品经济促进了竞争,有利于社会进步。父亲是个体户的韩小乐表示反对,认为商品经济鼓励人们逐利,腐蚀了纯洁的心灵,扰乱了社会秩序。这注定是一场不会有结果的争论,但话说回来,如今还有多少中学生拥有这般关心社会走向、关注社会命运的热情呢?

《十六岁的花季》剧照

那真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在本剧结尾,全班同学涌入火车站台,一同挽救了一度走上歧路的韩小乐。站台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无疑是一个最形象的隐喻。不求回报的相互帮助、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信任,都让观众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那又是一个天真的年代。当看到欧阳的知识分子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出人头地时,我的内心又是五味杂陈的。不知欧阳、白雪、陈非儿们回想起当年的青春岁月,又会作何感想?

《十六岁的花季》剧照

比起剧中人,主演们的命运更让人唏嘘不已。品学兼优的欧阳的扮演者杨晓宁因为一场大病形象受损,淡出了影视圈。原野的扮演者何威在后来的日子里几乎“失踪”,据说他曾经穷困潦倒到靠摆地摊维持生计。韩小乐的扮演者战士强则在经商后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甚至尝过铁窗滋味。陈非儿的扮演者池华琼后来成了一位出色的女演员,但从未大红大紫过。唯有白雪的扮演者吉雪萍在主持生涯中顺风顺水。2003年,《十六岁的花季》续集《走过花季》与观众见面。在剧中,长大成人的白雪和欧阳、非儿和原野终究走向了分离。理想敌不过现实,戏里戏外,生活似乎都在用无情的口吻讲述着这个道理。

《十六岁的花季》剧照

在《十六岁的花季》每一集结尾,都有一段充满哲思的旁白。有一集的结尾是这么说的:“我试图记述中学生的种种思考和感受,试图描绘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不是因为他们都正确(也不应当要求他们都正确),而是因为他们的真实存在,这个存在给大家出了个题目。”试问,除了提供娱乐休闲和八卦话题外,时下还有多少影视剧能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

三十年过去了,经济、科技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文艺创作呢?回看《十六岁的花季》,值得感叹的不仅是已经逝去的青春时光,更是创作理念正在不断倒退的残酷现实。当我们为《我不是药神》等电影大声叫好时,也不该忘记,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其实从未远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