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思“大学”——刘东:序《“大学之思”丛书》

2019-02-25 16: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刘东

这里集中收录的,多是美国同事们对于高等教育——当然主要是他们自己的高等教育——的批判性反思。

要说“挑剔”的话,这几乎就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尤其是在晚近的紧张竞争中,人们已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那种既生机勃勃、又纪律严明的高等教育,几乎就是这个国家最大的比较优势了。而且,这样的优势竟还能长期地维持不坠,以至于哈佛文理学院前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讲在几十年前的话,居然可以当作刚刚发表出来的新闻稿来读:

当外国经济竞争对手似乎在一个接一个的领域里超过我们的日子里,可以再次保证确信一点:美国毫无问题地主宰世界的一个重大的产业,那就是高等教育。世界上2/3到3/4的最好大学是在美国。这个事实是最近对美国高等教育展开批评的许多人所忽略的……我们经济中有哪个其他部分能作类似的说明?有棒球、橄榄球和篮球队——但名单也到此为止了。没有人会说今天的美国有2/3的全球最佳钢铁厂、汽车厂、芯片制造厂、银行或政府部门。我们处在高等教育质量表上的高端地位是非同一般的,它可能是一项特殊的国家资产,需要加以说明。[1]

可即使如此,那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同事,还是对自己置身其中的高等学府,进行着毫不容情的、且不稍间断的批判。而且,这种批判也并无丝毫矫情之嫌,相反倒是充满了由衷的愤怒,正如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所讲的:“高等教育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在所有的事情上离不开它,也相信它的价值。当它带给我们失败,我们就变得失望;而当它开销太大,我们就变得愤怒。这种超乎寻常、至关重要的机构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逐渐成为今天这种状况的?”[2]——于是也不待言,也正因为这种力道很大、又接踵而至的批判,才给了我们这套丛书以持续不断的迻译内容。

那么,他们都在“挑剔”或批判些什么呢?我在为《“大学之忧”丛书》所写的第二篇序文中,曾经随手进行过一些简单的枚举:

——忧虑它的过度市场化和企业化,忧虑它的精神流失;

——忧虑它的批量生产和形式主义,忧虑它的鼓励平庸;

——忧虑它的集体腐败和拉帮结派,忧虑它的风格趋同;

——忧虑时而出现弄虚作假和剽窃,忧虑它被外间污染;

——忧虑它像飘蓬一样无根地变异,忧虑它丢失了传统;

——忧虑它太贴向财大气粗的金主,忧虑它失去了独立;

——忧虑它虚掷纳税人的辛勤血汗,忧虑它有违于公平……[3]

所以,乍看虽然不无矛盾、细想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一方面,即使他们享有相对正常的学术秩序,即使他们的顶尖大学简直像“漂在钱海”里,可至少照身在其中的人们看来,这个“小世界”也并非什么“理想国”。恐怕正是因此,才至少在自己从事的人文学科,导致了曾经让我蹊跷不已的现象:“何以美国拥有那么多功力深厚的同行,但将其全部知识原创性迭加在一起,却远远及不上一个小小的巴黎?”[4]可另一方面,又正因为从来都未曾对现状满足过,他们那些富于力道的批判话语,还是从效果上构成了持续激发的马刺,终究使那边的高校保住了总体的优势。——这种充满张力的辩证状态,用我以往发出的论说来讲正是:一方面,“知识群体突然兴奋地发现,大学这个他们最为熟悉的教育机构,正好提供了一个近在手边的文化案例,使自己可以充分发挥解析与批判的特长,从而不仅可以指望以自己的写作活动来改进身边的境遇,甚至还可以以此来报效大学所属的总体社会。”[5] 而另一方面,“同时也要平心地说一句,无论出现了多少问题,又正因为保持着这样的忧患,正因为可以公开发表这种忧思,正因为由此可以促进改革,他们的大学才保持着相对的优势,成为当代美国已经屈指可数的优势和骄傲之一。”[6]

实际上,即使美国只具备高等教育这一个优势,也足以盖过它许许多多的次要优势,从而在根本上创造着和保持着综合的国力,这才是美国大学最令人敬畏和值得学习的地方。三年前,我曾在“腾讯思享会”举办的授奖仪式上,历数过自己对当代中国的种种忧虑,包括“生态恶化”“创新不足”“生育下滑”“社会萎缩”和“文化垮塌”等等,而“创新不足”又在其中排得相当靠前,因为它正在把中国拖向“中等收入”的无奈陷阱。——事实上,这一点又跟我们每天都在校园里发出的长吁短叹密切相关:“从我作为教授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我相信我们的创新是不可指望的。我先教北大、后教清华,我的学生里边有很多状元但是他们不会创新,他们的博士论文主题都是老师我给的。一个博士论文题目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做出能打败乔布斯的新成果?”[7]

出于这样的忧虑,尽管我常常不赞成某些文人的“东施效颦”——他们往往弄得就连脸上的愤怒都必是“舶来”的——然而,一旦涉及到整个文明的“创造性根源”,我们却又不能不对外部的话语有所触动与响应,或者说,是不能不去倾听那些作为激发动力的对于大学制度的批判反思,并且由此而对身边的问题发出触类旁通的相应反思。无论如何,决不能再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架势,更不能只是琢磨怎么去钻现有制度的空子,所以它越是千疮百孔地糟透了,就反而越让自己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否则的话,那一切自夸就都不过是在妄发“虚火”,既徒然地招人嫉恨,又浅薄得令人喷饭;而我们正在快速崛起的父母之邦,则更匹配不上最起码的、至少与其体量相适应的“脑容量”,只剩下规模庞大的肉体身躯,像是尚未进化到“智人”阶段的远古猿人,或者说,是因为缺乏自身创化的前进动能,而像是步履蹒跚、摇摇欲倒的泥足巨人。

熟悉我的友人都知道,这些都属于我长久的心结,所以也正是我一贯的坚持。而熟悉我的友人也都知道,大概我这辈子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种“咬定青山”的耐力。正是为此,我已连续两次推动过这方面的丛书,也曾一而再地为它撰写过总序。如今,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这些同事,由于也都是来自我所任教的学府,也都能分享自己的这份心情——想必主要还是分享了我的这份苦痛——也就在一年以前接过了这个选题,于是乎,眼下也就轮到我来第三次撰写这种总序了。

应当转念去想到,我们置身其中的高等学府,并不单纯只是用来安顿自己的机构,以至一旦有幸猫到了里边,就什么样的话题都可以研究,哪方面的合理性都敢于追问,几乎是“长穷碧落下黄泉”,可偏偏就不去研究这个机构本身,更不去追问它的合理性。恰恰相反,这样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其本身也是脱生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也有自己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因此也就绝不可能是天经地义、天然合理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只有通过不间断的检讨与反思,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去改进和优化它,从而也让自己在其中发出的运思,都变得更加自如和富于活力,获得更上一层的解放与焕发。

与此同时,在这种潜心研读的过程中,正由于确然看到了来自西方本身的检讨,从而看出了即使是哈佛、耶鲁也并非无懈可击的,人们也就更容易从以往的盲从中解脱出来,尤其是,从当下对于“一流大学”的亦步亦趋的跟随中,幡然悔悟和恍然大悟地挣脱出来。事实上,针对这种不走脑子的盲目追随,自己在以往的论述中早已贬斥过了:“必须警惕这样一种本质主义的倾向:一旦谈论起大学,总是贪图省事不假思索地以不变应万变——误以为只要从西方文明的源头略加寻索,就准能在那里找到必然预制好的万应良药来;甚至,即使很显然当代西方本身在教育实践中已经把那些理念弃而不用了,也仍然刻舟求剑地认为:只要能坚持表现得比西方还要西方,就一定会医治好当代中国的大学。”[8]

由此也便不在话下,用以取代这种盲目追随态度的,自当是我们本身的开动脑筋,与独立思考,从而让我们对于中国大学的构想与改造,也变得更加自觉、清醒和胸有成竹,并让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些高等学府,也能逐渐配伍当代生活的紧迫要求。无论如何,总还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来加入对于大学本身的这番阅读与思考,从而打从文化基因的隐秘深处,来激活整个中华民族的造血机制。——不管译介的工作将会多么艰涩与吃力,我们都愿把自己的这份额外辛劳,坚持不懈地奉献给有志于此的读者们!

2018年11月11日

写于清华学堂218室

[1] 转引自克拉克·克尔:《大学之用》(第五版),高銛等译,第1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

[2] (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6页。

[3] 刘东:《再序<“大学之忧”丛书>》(修订稿),此文原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之忧”丛书》的总序,之后我又作了修订,修订稿未刊。

[4] 刘东:《社科院的自我理由》,《理论与心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5] 刘东:《众声喧哗的大学论说》,《我们的学术生态:被污染和被损害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6] 刘东:《再序<“大学之忧”丛书>》(修订稿)。

[7] 刘东:《社会自治可驯化政治力》,《腾讯文化》,2015年11月26日。

[8] 刘东:《众声喧哗的大学论说》,《我们的学术生态:被污染和被损害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1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