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译林》杂志创办人李景端:我如何意外成为日本侨眷

2019-03-02 18: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李景端(《译林》杂志创办人)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日正式建交,两国人员的来往日益增加。在前往日本的人员中,有一批人因其身份特殊而引人注目,他们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曾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其中大多来自我国东北,但不曾想到,在非抗日前线的沿海东南福州,竟然也留有一名日本孤儿,而且还因此使我意外地成了一名日本侨眷。其经过说起来颇有点戏剧性。

1983年春,正是我创办的《译林》外国文学期刊十分红火的时期。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来信,署名是方李云。信中说,她要随她的丈夫回日本大阪定居,希望在到达上海时,我能前去与她相见。

抗日战争爆发时,我父亲从福州转到江西临川县开办火柴厂。厂里一名老乡木匠方仁鉴带着未成年妹妹也来到临川。这个小姑娘比我大几岁,小时候常由她带着我一起玩。我的母亲很喜欢她,就收她做义女。她名字就叫方李云。抗战胜利后,她随她哥哥回到老家福建福清县去了,从此一二十年彼此没有来往。

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她打听到了我母亲在福州的住址,前来看望,这才又恢复了来往。那时她已成家,家境很困难,为此,我母亲曾给过她一些帮助,使她心怀感激。1983年春,她决定随夫回日本之际,知道我的母亲已去世,特意打听到我在南京的住址,所以约我去上海见一面。之前,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母亲曾帮过她,但对她仅有儿时依稀的印象。去上海见了他们夫妻及子女一家人之后,才知道了他们一家的传奇故事。原来方李云的丈夫,是一名在华日本孤儿。

图 | 1983年山下春雄和山下芳子回日本前在上海东风饭店与作者(右)合影

事情得先从福清县陈家说起。30年代,陈家是福清县富商,陈某曾在日本大阪经商。其邻居日本妇女产一男婴,无力抚养,见陈某无子,便将男婴送给陈某为子,取名陈维凤。此子11岁读到初一,抗日战争爆发,陈某因资助中国抗日,被日本驱逐。陈某遂携养子回到福清。鉴于当时中国抗日的背景,陈某不敢暴露其子是日本人身份,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后来陈家被土匪抢劫,陈某家道衰落,继而去世。新中国成立后,陈维凤已沦落做小贩糊口。这个来自日本的陈维凤,后来成了方李云的丈夫。

1955年全国开展人民代表选举时,陈家因家庭矛盾,有家人向政府举报陈维凤是日本人,不能享有选举权。当地政府经调查确认举报属实,取消了陈维凤的选举权。从此,陈维凤就入了国籍不明的“另册”。当时这是个打击,哪知后来却因此受益。

改革开放之后,陈维凤主动去信日本法务省,申请恢复日本国籍,但因为年代已久,在日本找不到可以证明的任何资料和证人而被拒绝。对此,陈维凤只能叹息无奈。等到了中日建交,他再次向日本驻华大使馆要求帮助恢复其国籍。经过日本方面重新受理研究,表示在日本找不到身世证据的情况下,如果从中国方面能找到证据的话,也可以予以承认。正好陈维凤1955年普选时被注销选举权一事记录在案,于是经中国当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这项证明,日本当局终于同意恢复陈维凤及其妻子、未成年子女的日本国籍。

国籍解决了,但一家人去日本的旅费没有着落,依然无法回去。正在着急之际,却出现了一个奇遇。一次,有个日本访问团来到福清这个镇,当地接待部门请陈维凤去担任翻译。访问团中有一位日籍华人,问起陈维凤在哪里学的日语,当他了解了陈维凤的身世及困境后十分同情。他一回到日本就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报道《望乡43年的孤儿,因无旅费难以归国》的故事,引起了读者尤其是日本遗孤团体的关注,纷纷呼吁当局给予援助。在这种舆论压力之下,日本政府终于同意负担陈维凤及亲属回归日本的旅费,这才成全了他们回日之行。这也就是方李云回日本之前约我在上海相见的来由。

图 | 2014年山下芳子与次子山下义雄在大阪

到了上海,我是初次见到陈维凤,此时他已改名为山下春雄,方李云也改名山下芳子,几十年突然见面,本来就够意外了,再一听他们传奇的经历,更使我惊讶不已。她对我的母亲很念旧,说了很多感激和思念的话,我也对他们全家能顺利返回日本表示欣慰和祝福。在这期间,还发生过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上飞机前一天,有日本驻沪领馆官员前来宾馆对山下春雄说,日本政府批准负担他们赴日本的旅费,只包括火车票和机票,他们在上海的食宿费用要自理。山下芳子征询我的意见。本来这些钱由我来出没有问题,但我觉得日本领馆这种态度不负责任,哪有旅费不包括中途中转费用的道理。我让山下对日本领馆说,离开福清县前,已把仅有的钱都留给在中国已成年的子女了,现在无力支付在沪食宿开支。眼看明天就要上飞机,为这点钱拖着也说不过去。日本领馆官员找了说法给自己下台阶。他对山下说,按规定,这些钱政府不能出,但考虑到你们的困难,现在由我私人来垫付。我对山下说,行,就由他垫付,让他去找政府还。

山下一家辗转回到大阪,当时也算一大新闻,日本媒体作了很多报道,许多华侨和日本孤儿亲属热情地给山下家送去家具,如生活用具等。山下春雄后来当上了大阪归国者协会副会长,热心帮助查找在华日本孤儿,并多次回到养育他的福清县从事公益活动,为促进中日人民的友好而尽力。山下芳子因为曾被我母亲收为义女,自然成了我的姐姐。正是因为这一段缘分,使我在对外开放头几年一下子意外变成了日本侨眷。山下及子女多次来华,他们捐钱为家乡福清高山镇修路,支持当地公益事业,热心帮助好几名日本留华孤儿踏上回国之路,还在大阪日中友好促进会里推动日中友好工作。如今山下春雄和山下芳子夫妇已经辞世,但他们的儿孙或与中国做生意,或来中国留学,尽量维系和传承与中国友好交往的情谊。这桩故事,如今也成了中日民间交往中的一段佳话。

原文《我如何意外成为日本侨眷》载于《世纪》杂志2019年第1期,责任编辑:杨之立,新媒体实习编辑:钟凯月。本文为《世纪》杂志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reflections@thepaper.cn告知,侵权必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