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内地已知最早英文年鉴将翻译出版,一睹1852年的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9-03-19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如果说历史是棵大树,那么年鉴就是年轮,呈现丰富多样的肌理。

《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是目前所知中国内地的第一本城市年鉴。这份年鉴刊载了当时西方人绘制的最详细上海地图,收录了上海历史上第一次连续且系统的气象统计史料,还记录中国通商五口岸外侨一览、洋行名录、大事年表、港口章程、上海概况等珍贵史料。

3月19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上海市年鉴学会共同主办的《上海年鉴(1852)》专家研讨会在上海市政协召开。

《上海年鉴(1852)》计划于今年6月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并全文翻译出版。该书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整理研究”成果之一。

《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

它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年鉴,也是已知中国内地第一本年鉴

寻找国内最早年鉴一向为年鉴界关注,先后存在1909年《新译世界统计年鉴》、1879年《澳门年鉴》、1864年《海关中外贸易年刊》等说法。

2013年,复旦大学教授周振鹤提及上海图书馆收购罗氏藏书中有一册1854年版的《上海年鉴》,为学者复原上海开埠初期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有学者认为这一发现“把上海城市综合年鉴的编纂历史推前八十余年”。2016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重印《上海年鉴(1854)》并出版专题研究文集。

一度有说法称《上海年鉴(1854)》已是“中国内地现存最早的年鉴”。然而学界经考证发现,1854年版《上海年鉴》是该系列年鉴中的第三册, 目前所知中国内地的第一本城市年鉴应是该系列的第一册——出版于1852年的《上海年鉴》。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透露,寻找《上海年鉴(1852)》的过程并不容易。据记载,《上海年鉴》有1852年到1863年十种,但今天已不能得其全。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虽保存有1854、1860-1862的《上海年鉴》,然而检索世界大公共图书馆网络资料,发现1852年版、1853年版《上海年鉴》俱未见收藏,仅见于2015年某次海外拍卖信息。

2016年,《上海年鉴(1852)》终于在北京的一次拍卖活动上“露面”,上海图书馆拍下收藏,并与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研究,由方志办组织专家翻译。目前学界认为,它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本年鉴,也是已知中国内地第一本年鉴。

作为早期西方人在中国内地编纂的年鉴,《上海年鉴(1852)》如果与同时代的《香港年鉴》比较,既有“历书”(Kalendar)的内容,如历表,月相和日、月食,口岸和管理规章,有关机构、商业和侨民,进出口关税以及扬子江航行指南等,又另增“文献”(Misellany)一编,占全书的四分之三,以至其篇幅在当时外人在中国编纂的年鉴中首屈一指。

《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刊载了当时西方人绘制的最详细的上海地图

保留上海开埠初期的重要信息,包括当时西人绘制的最详细上海地图

《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主要翻译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育民称,这份年鉴保留了开埠初期上海历史的许多重要信息。

尤其,《上海年鉴(1852)》(英文版)刊载了当时西方人绘制的最详细的上海地图,北至吴淞江虹口到曹家渡一线,南至白莲泾到龙华一线,东至黄浦江陆家嘴,西至徐家汇、法华镇,包括了境内重要的河道、步道、桥梁、寺庙以及其他地理信息,地名均分别用中英文标注,也解决了中国读者阅读早期西方人对于上海叙述的许多困惑。年鉴还提供了开埠以来外国侨民在上海租界的人口统计、机构行号等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外国侨民在上海的职业、身份和地位清晰可辨。

同时,该年鉴所收录的《上海口岸 1840-1850 年气候观测均值一览表》和《气象测量记录摘要》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连续的、系统的气象统计史料。

有趣的是,这份年鉴还涉及上海地区的黄历、婚俗、灯会,甚至于有上海人物的长篇文章《徐光启记略》。周育民提及,《徐光启记略》记载了作者亲自考察过的一些遗迹,包括城内徐光启的故居与祠堂、徐光启晚年居住过的“双园”以及徐家汇徐家老宅的情况,并根据采访和地方志书叙述了徐家后代在上海地区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些铭文、碑刻、墓葬等史料上海地方史书缺载,这些英文史料多少可以弥补一些缺憾。

与会专家认为,在上海日益成为全球热点城市的今天,不断挖掘上海的历史史料对于今天城市管理借鉴富有意义。

“上海这个城市非常具有吸引力,既有近代的辉煌,又有当代的成就。但上海史有非常复杂。许多人认为年鉴就是对一个城市的介绍,大多是平面的知识,比如南京路有什么店,但这本《上海年鉴(1852)》其实是一本小型百科全书,对天文地理算术社科皆有涉及,对上海周边地区甚至琉球都有着墨。通过它,读者能一睹上海1850年代的风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说,这样的珍稀史料还有不少,各研究机构可合力发掘更多资料。

《气象测量记录摘要》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