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店测评|再访同济书店:校园书店的转型与情怀

曹禹杰 闫力元
2019-03-27 17:03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去年5月18日开业的同济书店即将迎来自己一周岁生日,时隔一年,笔者再度探访这家坐落于同济大学东南隅的校园书店。

沪上的校园书店在2018年迎来了一轮集中开业潮,华东理工大学的陇上书店、上海大学的泮溪书店、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夏书店等,为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亮色。同济大学也是其中之一,经过大半年的经营,同济书店在店面布局、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方面都产生了哪些变化呢?

同济书店

理工校园旁的人文气息

同济书店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南,紧邻同济大学出版社,是依托于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校园书店,与校内有密切的联系。书店里有很多年轻的店员,他们既是书店员工,也是同济的在校学生。

同济大学是传统的理工强校,但书店却并没有十分偏重理工类的书目,除了富有同济特色的建筑类书籍外,书店的重点反而放在文学、艺术、社科类书籍上。书店负责人秦岩谈到,书店选书侧重于文学艺术等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到周边受众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为学校注入一些人文气息。

书店有整整一面墙用于摆放学者推荐的书,笔者看到《盗墓笔记》赫然在列,问起书店负责人,原来是一位理工科的教授推荐了这个系列,原因是做学术枯燥时,读之可以解颐。

书店里陈列的《盗墓笔记》系列

校园书店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一年中,依托同济大学以及周边院校优秀的师资资源,同济书店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讲座和沙龙,涵盖文学、艺术、哲学、设计及文物等领域,其中不乏有孙周兴、葛剑雄、朱大可、骆玉明这样的学界大拿。此外,书店还联合同济文艺理论研究所和社会学系共同举办了 “同济·法国文艺思想”系列活动,通过介绍巴塔耶、布迪厄及科耶夫等人的思想理论,增进读者对法国文化的了解,激发彼此间的文化创造力。

书店里举办的讲座

秦岩说,书店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人文社科讲座来改变人们对于同济偏重理工科的固定印象,打破读者大众心目中昔日“建筑书店”的概念定式,成为一个展现校园文艺氛围、人文情怀的重要窗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外校的学生,笔者曾在一次活动上,听一位复旦的学生提到:“虽然从学校到书店来回要40多分钟,但我在书店举办的法国思想文艺系列沙龙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艺术国度。”

不断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多样的文化选择,也为校园吹入了更多人文的气息,这对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转型与破局:书店的变与不变

同济书店不仅面向同济大学校内师生,同时也吸引着同济大学附近从事设计工作的白领和周边居民,其中许多读者都是同济书店所在位置的前身——建筑书店的老顾客。秦岩直言,许多老顾客会发现新的同济书店书目种类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以前更加偏重于建筑与设计,而如今则主要经营人文艺术类书籍,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类书店。此外,相较于初创时,书店还引入了许多全新的元素,如3月份正在举办的“城市的脉络”李林祥艺术展览。

这是出于市场和书店定位双重的考虑。但除了这些变化,同济书店也依然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同济元素——如书店入口处的T字形书墙、由双向镜面塑造出的“无尽书廊”等等,书店整体配色为蓝白两色,这也正是同济校徽的主要配色。蓝色的区域主要用于休闲和阅读,白色则主要是书籍和周边的售卖。

书店内景(曹禹杰/摄)

互联网时代,许多线下实体书店都面临转型的阵痛,他们或是选择转变经营方式,售卖周边或是经营咖啡饮料,或是从互联网经营中寻找破局的思路。同济书店作为大学书店,在经营上面临的压力要小很多,尤其是成本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尽管如此,书店在转型上也十分重视。同济书店售卖图书周边文具,如带有同济logo的笔、笔记本等,此外,还有专门售卖咖啡饮料的吧台。如今许多实体书店,咖啡饮料的销售已经几乎成为销售主体,仿佛人们不是在逛书店的过程中买一些饮品,而是在参观一个有很多书的咖啡馆,对于书店而言,似乎有些喧宾夺主。据了解,同济书店的咖啡饮料和周边营业额大概占到每天营业额的百分之四十,总体上仍然以图书销售为主。

书店内景

同济书店的互联网经营仍在起步阶段,虽有微店,但只售卖一些教辅类书籍,还远远达不到线上读者的需要。此外,书店微店中还销售一些作家、学者签名书籍,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签名本均为原价销售,这是微店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据书店运营者介绍,微店是他们运营计划的一部分,只不过限于人手和时间,暂时还无法全面展开。

售卖旧书也是他们曾经考虑过的经营模式。去年,同济大学校内二手书店搬迁,一时二手书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经过仔细调研和考虑之后,秦岩认为综合性书店与二手书店之间有不同运营思维和经营模式,当下书店暂时无力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但是未来可能会考虑参考国外一些校园书店的经营理念,设立一个用于二手教材销售的专柜。

书店内陈列的“新书榜单”部分(曹禹杰/摄)

不止于校园,不止于书店

笔者注意到,尽管是校园书店,同济书店里的顾客中,成年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据秦岩介绍, 同济书店的客源主要仍是周边的居民,她也希望书店在为学校服务的同时,承担起作为社区书店的责任,起到一定的文化引领作用。正如书店的运营理念“艺术、人文、设计”所传达的那样,如何能够提高读者的美学修养,以文化的厚度及视野的广度去照亮校园和城市,温润人的心灵,是书店要考虑的事情。

开业宣传片中,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教授谈道: “我们不能真正把握艺术,艺术就像一条鱼,我们把它从水中捞起来,但它又从我们手上划掉了。”当下,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上海市每年都会有许多质量极高的展览,但很多时候,人们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拍照留念发朋友圈,流程走完,却什么也没留下。有感于此,书店正在打造“讲座+导览”的系列活动“In the art”,通过邀请著名博物馆馆长、策展人、艺术家带队参观,为读者深入、系统地讲解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听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提升艺术美学修养,从而“拒绝附庸风雅式的打卡式参观”。此外,同济书店每月都会举办“In Shanghai”主题艺术作品展,通过油画、水彩、版画及摄影等艺术作品,让读者走进上海的艺术文化历史。

同济书店艺术展览的宣传海报

豪尔赫·卡里翁的《书店漫游》封底上有这样一段话:“书店是身体和精神的休憩之所,这里既有文学评议,又有个性化的文学史”,随着越来越多的校园书店落户申城,高校和社会经由书店的扭合而联结,各式各样的校园书店也在运营过程中发掘了书店和这座城市的契合点,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新代言人,成为城市文化的发生器和培养皿。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同济书店”微信公众号,图片除注明外,均由该微信公众号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