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纪委“老兵”田兆基感人故事:积蓄捐赠家乡,遗体捐给国家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2019-03-28 16:3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同志批准同意,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具体指导下,中国方正出版社会同离退休干部局共同组织编辑的《传承:我亲历的中央纪委故事》一书今年1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

从2018年7月开始,该书编者陆续访谈了40多位中央纪委机关离退休老同志。

这本纪实访谈实录通过这些纪检监察战线的“老兵”口述个人亲历的历史事件、参与的主要工作,以及个人的进退留转、喜怒哀乐,重温40年激荡人心的难忘岁月,再现一代代纪检监察干部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改革开放铺路开道、保驾护航,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展现中央纪委机关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这本书中有一篇关于中央纪委原二室副主任田兆基的特殊采访稿,题为《和老伴商定将10万元存款捐赠家乡》。

田兆基出生于1928年10月生,陕西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6月离休,2017年5月去世。去世之前,2017年3月30日,田兆基在遗嘱中交代:“和老伴商定将10万元存款捐赠家乡。”

该书编者在“尾声——往事不随风”中介绍说,“在一次采访中,我们偶然听到了已经辞世的田兆基同志的故事。平日生活简朴的田老在病重期间,写下遗嘱将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捐给了家乡。然而当我们多方求证田老生前的同事时,并没有太多人知晓这件事。直到辗转联系到田老的家人,才知道田老不仅捐赠了自己一生的积蓄,还捐献了自己的遗体。通过访谈与田老熟识的老同志,我们深受感动与震撼,写了一篇特殊的采访稿,希望所有读者都能与我们一道,从中感受一个崇高灵魂带来的精神力量。”

《和老伴商定将10万元存款捐赠家乡》一文介绍说,“我们是在访谈老同志过程中,偶然听到了田老的一些事情,深受感动,觉得应该继续探寻这位老人的世界,留下点什么,以告慰这位为党为民奉献了全部的老人。我们联系了田老的家属,访谈了曾与田老同事过的王再华同志、与田老熟识的朱义和同志,听他们讲述田老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章写道:“老同事王再华回忆说,田老2017年去世,有三件事让人很感动。第一件情,他当了多年党支部书记,有时候哪个老同志生病了,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要去看望看望,去的时候买一点儿水果或者牛奶。后来老干局觉得这不合适,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本来就是义务给大家服务的,再自掏腰包去看望病人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就从党员活动经费中给每个支部一年一点儿钱,由支部书记保管,如果需要的时候就用这个钱买一点儿慰问品。田老去世前交代儿子,‘装在信封里写上条子的这1000块钱是组织的钱,千万要交给党组织’。

“第二件事,我们知道后非常震惊。为什么说震惊?他家负担重、生活困难,他一生非常俭朴,大家有目共睹,但他遗嘱里边有一条,就是和老伴儿商定,要把他省吃俭用多年积蓄的10万元钱捐给家乡的学校!我也在思考,他生活这么艰苦,10万元钱对他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积蓄这些钱十分不易。但是想想他一贯的作风,我就理解了。

“田老家乡在陕西,对家乡来说,田老肯定也是个‘大官’了,家乡人民对他肯定也是充满了期待,盼望他能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做些事,发挥发挥作用。他生前没有利用手中权力‘关照’过家乡。但这不代表田老对家乡没有感情,他从小离开家乡投身革命,心中怀的是更大的理想。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没有利用职权为家乡做事,却硬是从自己身上、从牙缝里一点点省出来,在生命的尽头,表达对家乡的心意。

“第三件事,他嘱咐家人,在他去世后,把他的遗体捐献给国家供医学研究之用!家属遵照他的意愿,已将他的遗体捐献首都医科大学。少小离家,他为党为国为民默默奉献了毕生,一生克勤克俭,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还要再燃烧一次!”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