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点|“棉花王”的人生片段

2019-04-19 15: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李吉森

时下退休多年、年逾八十的王芝瑞仍在牵挂着一桩案件。

这桩案子发生在19年前的蓟州区,当地的民营企业家王某承租了一座大厦,经装修后营业,红火一时。然而,好景不长,当地村委会看到大厦生意火爆,便撕毁了出租协议,企图夺回大厦。

双方陷入争斗后,起诉到法院。法院第一次判决村委会支付王某违约金2000万元,后来,上一级法院又改判为支付违约金100万元。前后两次判决竟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令王某无法接受。他找到了“娘家”——天津市工商联,时任市工商联副主席的王芝瑞热情地接待了他,多次关注和协调此事,直到今天。

为农民增产

作为曾经的市工商联副主席,王芝瑞的第一份工作却是农林技术员,早期最难忘的经历是帮助农民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被封为“棉花王”。

1963年,王芝瑞从河北省农业大学天津分院(现天津农学院)毕业,分配至河北省乐亭县农林局工作。两年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农业生产陷入瘫痪,周围不少农林技术员都不再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了。

王芝瑞朴实地认为,不论何时,人总要吃饭。他更喜欢钻研科学,帮助农民提高作物产量。深夜,他提着马蹄灯,到田地里观察高粱、玉米、棉花的生长状况,结果被当地民兵发现,误以为他是“特务”,手中的马蹄灯是向空中的飞机发射信号。正当他遭受误解、有口难辩时,农林局负责人及时赶到现场,向民兵们苦口婆心地解释,这是县里农林局的技术员,这才帮他摆脱了嫌疑。

在仔细观察和研究了棉花的生长规律后,王芝瑞帮助当地农民改进种植方法,使棉花的亩产量由30斤提高到100斤,并逐步推广,形成了“百斤皮棉社”。如此大幅度的增产,超出了农民们的预期,令大家喜出望外,送给他一个绰号——“棉花王”。

1973年初,王芝瑞被调到河北省武清县农林局工作。而当年6月,武清县划归天津市,自此,他一直在天津工作,直到退休。

1976年,王芝瑞调到东郊区(现东丽区)农林局工作。此时,由于二道闸的修建,海河下游地区已不再种植水稻,改种玉米,但产量一直不理想,每亩产量仅300多斤。为提高玉米产量,他开始了新的探索,在酷热的夏季待在田里忍受着蚊虫的叮咬,了解玉米的生长规律。王芝瑞发现,春播玉米共有21片叶,夏播玉米共有18片叶,都是11至12片叶的时候结穗,玉米的种植、施肥需要把握节奏。他把这一现象浓缩成顺口溜:“三叶间(苗),五叶定(苗),六七八九狠劲控,按叶龄施肥(11、12片叶加肥)。”按照这种方法,东丽区的玉米亩产量从300斤提高到了1000斤。

王芝瑞还把天津的土壤季节变化规律和其他农业生产知识编成顺口溜,例如针对天津的重度黏土地特点,他总结为:“干了硬,湿了泞,不干不湿裂大缝,有了坷垃打不动。”针对盐碱地返碱规律,他又总结为:“七八月份地如筛,盐碱卤硝不上来,九十月份才上来,三四月份最厉害。冷生硝,热生盐,不冷不热才返碱。”农民很欢迎这种朗朗上口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播方式,快速掌握了农业种植知识,并获得了成效。1982年,王芝瑞获得国家科委、农业部颁发的“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

为市民修路

1983年,王芝瑞被调到无瑕街李庄子公社任副主任。1984年,当选为东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6年,天津决定建设外环线,要求45天建成通车。王芝瑞担任外环线东半环副总指挥。

为完成任务,王芝瑞连续7天,每天骑自行车沿着外环线工程的路线考察地貌地形。从海河口到金钟河口,全程17.8公里,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工程量巨大且复杂。当时,参与外环线东半环建设的单位有八个,经过慎重思考,王芝瑞决定把工程的关键点进行分工:海河口交给宁河区,金钟河口交给宝坻区,这两个农业区农民都会挖河,做这个得心应手;地势最高的张贵庄交给和平区和河东区,这两个区的居民不会挖土,工程量相对小些;而地势最低、需要垫土的,则交给经委等单位负责。

当时,有人对他把最难的工作交给经委表示不解。王芝瑞告诉对方:和平区、河东区的居民不会挖土,低洼地交给这些区,他们很难完成。经委管着电厂、钢厂,很多厂都有煤渣、钢渣,把废弃的煤渣、钢渣拉过来倒在低洼地里就行,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市、区领导指挥得力,各方紧密配合,外环线45天的预计工期,不到40天就完成了。多年过去,此情此景,王芝瑞仍历历在目。

为民情发声

1998年起,王芝瑞进入天津市工商联工作。

一天,一对夫妻到市工商联找到他,一进门就要给他下跪。王芝瑞马上起身制止,诚恳地对他们说:别这样,有问题直接说,我们会尽力给你解决。原来,这对夫妻想办一个混凝土公司,车也买了,场地也租了,工人也雇了,环评也通过了,可是建委就是不给发许可证,这对夫妻已投入很多钱,如果不开工就没有活路了。王芝瑞当即为此找到有关领导,痛陈利害,在领导的过问下,有关部门负责人出面解决了此事,不到5天,这对夫妻所经营的企业资质就审批下来,公司得以顺利开业。

一年夏季,王芝瑞和单位同事一起去蓟州区梨木台,眼看天色已晚,决定暂住当地农家院。他用当地口音和农家院经营者攀谈,对方以为他就是周边的乡邻,邀请他共进晚餐。

临走时,农家院经营者小心翼翼地向王芝瑞提出:“伯伯,我知道咱们第一次见面就向你提这件事不好,可是我真是遇到困难了。因为有一笔贷款要还,还想扩大一下农家院的面积,对原有房屋进行装修,急需一笔资金,可是寻遍了亲朋好友,实在没有办法了。不知伯伯您能否借我6万元,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听到这个请求,同事都向他使眼色,意思是咱们第一次来,什么情况也不知道,可千万别答应。王芝瑞不听同事们的劝,爽快地对农家院经营者说:“没问题,给我一个账号,我回去就转账给你!”还不忘勉励他:“我看这里风景不错,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等行业大有前途,你的农家院一定要好好干。”

同事们对王芝瑞准备借款给农家院经营者非常不解,回来的路上还念叨着,第一次见面,一个陌生人你都敢借给人家钱,你不怕这钱打水漂?王芝瑞说,放心,这地方民风淳朴,都是乡里乡亲的,又跑不掉。再说他这一大片农家院,不会赖我钱。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借给农家院6万元后不到一年,经营者就赚回了投资,把钱凑齐还给王芝瑞。千恩万谢之中,这位农家院经营者对他说:“真没想到,我们第一次见面,您一个陌生人帮了我的大忙,当时我真是山穷水尽了。”

王芝瑞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摸底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某些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民营企业的融资普遍困难,缺乏科技型人才等。

为破解这些难题,他撰写了多份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大声呼吁,改变观念,营造环境,变“治服于人”为“服务于人”,取消针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规定;拓展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工商联的纽带作用,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提及当前党和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多条举措,王芝瑞不无感慨地说:“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以往都不如现在,我更要擂鼓、添柴,为国富民强做贡献。”

海河传媒中心今晚报事业部出品

今晚报记者:李吉森

编辑:涂欣

实习生:凌汕汕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