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都挺好》:手足之间的心结,永远结在上一代身上

2019-04-23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都挺好》大结局了,“作妖父亲”苏大强与苏家三兄妹的故事暂时有了个结果。从发布预告片开始,《都挺好》这部剧逐渐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焦点,苏大强表情包的火爆全网、“追杀”苏明成上热搜,都反映出了这部剧的受关注。

在众多家庭伦理剧中脱颖而出的《都挺好》,正应和了近几年讨论愈多的原生家庭问题。从2010年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被引入大众视野,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就一直在争议中不断深入。有网友表示,自己不敢看《都挺好》,怕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家庭。这大概也正是这部剧成为焦点的原因:《都挺好》中苏家的故事,映射着每个人的家庭故事,我们从中能够发现自己的影子。

正如姚晨在专访中说的,“抛开传统的‘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关系……在父母子女这些角色的背后,每个个体都是带有独特色调的人,人都有优缺点,透过《都挺好》,观众其实也在映射着自己的成长经历。”

《都挺好》剧照

《都挺好》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家庭内部的暴力与不平等。无论是苏母生前毫不掩饰的重男轻女,苏家二哥对妹妹行使暴力、把妹妹打进医院的行为,还是父亲苏大强的账本,都或明或暗地体现着这个家庭内部的不对等关系。追根溯源,苏家三兄妹间的矛盾与纠葛,与苏家父母对三兄妹自儿时起便截然不同的态度脱不开关系。

临床心理学博士李维榕在其著作《家庭舞蹈》中的一句话,大概正适合用来形容苏家:“手足之间的心结,永远结在上一代身上”。

《都挺好》剧照

今天,小E与大家分享两个关于手足同胞的家庭故事。这两组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纠葛,作为家庭治疗案例,被李维榕博士收录在自己的著作《家庭舞蹈》中,虽然与《都挺好》中的苏家三兄妹不尽相同,但却都指向了同一个源头。

同胞相争

“你们兄弟间为什么这样不相容?” 

母亲一句团年饭的话,勾起了在座中人大半生解决不了的情结。

母亲的八个子女,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唯一一次所有人归家聚集,是回来出席父亲的丧礼。八个面形相近的同胞,有八颗不同的心。

对于来日无多的老人来说,她甚至不知道自己临终时,八个子女会不会再一同出现。

母亲于是又习惯性地思量对策。她对一部分出席的儿女说:“我知道你们彼此不和,我决定叫长兄及二兄不必为我奔丧,免得你们到时发生纠纷。”

长兄是母亲至爱,竟然叫他不必奔丧?二兄与母亲一向疏远,来与不来,除他自己知道,谁也不能预料。

母亲这一番话令人难明内里乾坤。

小弟说:“你知道长兄一向怕麻烦,故意叫他不用回来,免得他费心。可是,他是长兄,难道一点责任也没有?”

大妹也说:“你可知道,这些年来,我们姊弟数人,费了多少劲要求两个兄长分担照顾父母的责任?他们竟然一点反应也没有,而你却处处袒护他们……”

不知道什么道理,愈被父母宠爱的子女,愈会抽离;愈觉得不受重视的子女,却愈要表达对父母的关注。

《都挺好》剧照

这几个兄弟姐妹的情怀,好像全部是围绕着父母而转。

同胞相争,早在旧约《圣经》便有记载:亚伯与该隐本是同胞兄弟,但是上帝宠爱亚伯,该隐怀恨在心,把亚伯杀掉,然后躲藏起来。

上帝找到他的藏身之处,问:“该隐,你为什么不出来见我,你干了什么好事?”

该隐及亚伯的故事,是西方文艺复兴及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钟楼上,画的就是这个同胞相残的故事。

我几度到威尼斯,都会特地跑到钟楼,坐在靠墙的木凳上,呆呆地望着天花顶上该隐被赶出家园的壁画,甚至会想,自己选择长年居住外国的生活,是否也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杀掉了自己的同胞?

同胞相争,并不止于来自同一家族的兄弟姐妹,同学间及同事间的斗争,同样是一种同胞竞争(sibling rivalry)。

只是斗得你死我活的同胞,往往不知道这一股仇恨,其实来自父母。如果上帝不是处处偏爱亚伯,该隐又怎会恨得要杀人。

同胞相斗的最大心结,是因为发现这世界是不公平的!

根据生物学的研究,手足相争是一种适者生存的现象,在动物界中,出生次序(birth order)往往决定了生存率的高低。

先出生的鸟类,侵占性都会较强,因此生存率会较高;“后生之犊”则适应力较大,因为要应付比自己先出世的同胞排挤。

要在自然界生存,幼雏必须争取足够的母体照料,因为资源有限,不竞争就保不了命。

但是在资源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竟然摆脱不了那弱肉强食的天性,而“世界不公平”的理念,甚至会由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体系。

文明社会崇尚人人平等。问题是,这只是一个梦想。谁告诉你这世界是公平的,必然是骗人。

连父母,都不可能没有偏爱。即使他们不断保证:“我对所有子女都是同样看待!”但是所有子女的心眼中都有一杆秤,清清楚楚地衡量着各人在父母心中的分量。

而父母无论怎样企图平均分配,都忍不住那无意的多加一把,或眼神中那特别的关注,一切不言而喻!

父母的一举一动,子女看得清清楚楚,同胞之间隔着父母,哪有和平共处的可能?受宠的与不受宠的,自然就组成不同阵线,个中曲折复杂,外人很难理解!

《都挺好》中,从母亲的葬礼现场离开后的苏明玉

上一代的家庭,往往重男轻女,饱受不公平待遇的女儿,长大了反而是最顾家的一员,而母亲牵肠挂肚的长子,却远走他乡。

但是孤独的老人仍然学习不到欣赏眼前人的道理。年夜饭佳肴满桌,她却说:“长兄有多可怜,不知道多久没有尝到家乡菜!”

女儿听得心头火起,反驳母亲:“长兄的生活过得比谁都好,他要是怀念家乡菜,为什么不回家探你?”

母亲说:“他没有假期。”

女儿说:“有假期他也带妻儿到欧洲,几时想到你?你什么时候才明白谁人对你真正好?”

要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放弃她对爱子的梦想,是最残忍的要求;但要一个忠心耿耿的女儿放弃争取母亲最后的关注,同样是不可行。

一顿团年晚宴,只有惨淡收场。

手足之间的心结,永远结在上一代身上。

选自《家庭舞蹈5:窗外窗内》 ,李维榕 著

三兄弟

我已经见过这三兄弟好几次,这次是在外留学的老二回来了,他们的母亲便提出让三兄弟都来参加家庭的会谈。

母亲渴望与儿子亲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三兄弟都是成人,我想,还是先见见这几个青年人吧。

老二オ二十多岁,正在英国一所顶尖学校念博士,好有见地的一个青年人,说话十分爽快。オ一坐下就说:“我读过你描写我家庭的文章,怎么没有提到我的一份?”

那么,他的一份是什么?

他说:“我与父亲无法交谈,他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太过独裁主义了。”

三兄弟都说,父亲是不会改变的!

我当时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想,每个人都会改变的,如果他们认为父亲不能变,那必然是因为他们也看不到自己的改变!

但是他们一时间并不想谈及父母,话题都集中在同胞关系上。

老大是个十分敏感的青年人,他投诉这次三兄弟出门,两个弟弟到最后才告诉他要搭巴士,而他一直以为是乘地铁。弦外之音,是两个弟弟把他甩了。

老二也埋怨老大无心家务,生活乱七八糟,都是由他来收拾乱摊子。原来两兄弟住在父母拥有的另一套房子里,只有小弟继续与父母同住。

但是小弟也说与二哥比较谈得来,他也不赞同老大的生活方式,三人争论一番后,两兄弟都异口同声地说:“大哥与父亲一样,没有人能改变得了他!”

三兄弟,三种不同的表达。不久就发觉,他们同时代表了家中三个不同的位置:老大总是首当其冲地与父亲碰撞,但是其实他与父亲最为接近;老二觉得自己置身事外,却是最能体谅母亲;老三认为自己站在中间,虽然成功地挂上“请勿打扰”的告示,心中却明显地护着两老。

三个青年人难得地坐在一起坦诚交谈,处处针锋相对,也处处流露兄弟之情。两个弟弟是精力充沛,不停地向老大挑战,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裹足不前、他的依赖父母,全部离不开弟弟的观察。尤其是老二,趁机一一数落着大哥。老大当然并不赞同,他虽然承认自己实在背上了些包袱,但是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突破,只是仍然没有搞清自己想要什么。

这是一个熟识的现象,很多家庭的长子,都会莫名其妙地承担了家中情绪的焦虑,过分地投入家庭的矛盾中,无法抽身。

《都挺好》剧照

老大已经患了数年的忧郁症状,现在仍然要靠精神药物维持,同胞对他的挑战本来是最好的特效药,因为他们没有把他当作病人看待,只是老二对他的咄咄通人,让他只顾还击,根本无法接受。

我笑老二说:“你老说你的父亲过分权威,怎么你没有发觉自己对老大说话的口气,全部与父亲一样?你想他怎听得入耳?”

我又说:“你从英国回来,可有与兄弟分享你在外面的经历?喜欢英国的酒吧文化吗?有交女朋友吗?你过的是海阔天高的日子,回来却向你那离不了家的长兄诸多教训,我知道你是关怀他,但是你可有更有效的方法去帮他?”

我也挑战老三说:“上次我们见面,你答应过要以你的活力去拉老大一把,你做到了吗?”

我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就是因为老大首当其冲,卡在父母的铁三角中,你们才有机会找到自己的自由,这一点,你们都是欠了他的。”

我希望他们“还债”的方式,就是成功地把老大拉回青年人的世界去。

与青年人谈话的好处,就是不用转弯抹角,好像一场球赛,有时需要冲锋陷阵,有时需要直截了当、抢着投篮,没有忌讳,大家就有机会畅所欲言。

我知道老大和老三都有自己的博客(Blog)。我看过老三的,所以问老大,能不能把他的文章传给我分享。

老三抢着回答:“他一年前就没有继续发表了。”焦急之处,可见他其实多么紧张他的兄长。

老大真的转来他的文章,与老三的文字一样,很有自己的风格,还带有一点灵气。最有趣的,是其中有好几篇都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这些书信文字简洁,充满着父亲对儿子的真诚与亲情。我不知道这真是父亲写给他的信,还是他自己的创作,为自己塑造的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 

《都挺好》剧照

我见过他的父亲,一个心灵严重受伤的男人,他说话时总是流露着一辈子的伤痕,十分苦涩,这也许就是让人难以接近的地方。也是因为妻子对他的关注,才开始家庭治疗的工作。如果这些信真的出自父亲的手笔,那么我们都低估了父亲的能力。一个可以和儿子讨论卡夫卡小说的父亲,怎会让家人觉得如此难以亲近?真是扑朔迷离。

我想,儿子收到父亲如此真挚的书信,又怎能够轻易地放下父亲?但是如果这只是儿子的创作,那么,父子的情意结将更是层次复杂,更显示父亲对他的重要。

怪不得老二与老三都说:“老大最放不开父母。”也怪不得他们说:“老大与父亲最最相似!”

其实,父亲对儿子们的影响,是如此微妙且深远,各自有其独特的火花。老大博客中的父亲是如此完美,老二却表明对父亲难以接纳,老三则习惯了在中间调停,太过烦恼时便躲回房中,但是并不等于他真的放弃。

他们不知道,父亲是会改变的。

像很多上一代的权威男人,父亲习惯了一家之主的训导语气,渐渐地却发觉妻儿都闻声而逃。但是明知此路不通,一时间又找不到另一个表达方式,只有一边咆哮,一边找机会接近儿女。这时候,儿女的拒绝,才是父亲的死穴。

像这父亲,当时送老二出国,回来就因为儿子的冷落而忧郁了很久,至今仍耿耿于怀。

不变的是儿子。他们从小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不知道自己长大了,形势已经有所转变,现在是父亲渴望孩子的接受,孩子一个好脸色,一句好话,就让父亲的心冰消瓦解。在中国家庭,儿子的话远比妻子的重要!

可惜的是,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们仍然怀着孩提时代的心态,完全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偏偏是一个人要成长得畅意,对处理与上一代的千丝万缕,总得要有点成功感。安顿了父母,才可心安理得地走自己的路。

我很喜欢这三个青年人,更感谢他们容许我走入他们的空间。我也希望与他们分享一个小秘密:父母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就有能力改变父母,因为此时此刻,父母最需要的,是他们成人的意见。

因为,孩子,才是父母的军师。

临别,我很高兴看到三兄弟向彼此伸手。三只握在一起的手,足以改变他们的世界。

选自《家庭舞蹈7: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