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翻书党|圣僧的养成

有鬼君
2019-05-05 15:57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圣僧的多元创造:菩提达摩传说及其他》,白照杰/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4月版

读这本书时,自然会想到顾颉刚先生那句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历史是如此,那些宗教经典中的仙人、圣人、圣僧也是如此。作者讨论了菩提达摩传说中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一苇渡江、达摩面壁、袈裟传法、达摩亡化等。这些故事的原始形态,与我们后来传颂的神异段子,大异其趣。

比如“一苇渡江”,原本是菩提达摩与梁武帝交流不顺之后,“不欲人知其行,是夜航苇西迈,故曰暗渡江也”。可是“如果没有神异的衬托,达摩在这种语境中暗自渡江几乎就会演化成另一个‘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佛教兴起之后,达摩的人设绝不能塌,因此,“一苇”就真的成了一枝芦苇,而且一人悄悄渡江也变成有了见证。由此再往上溯,连达摩西来也演化成锣鼓喧天、万众瞩目、牛逼闪闪的“一苇渡海”。

在第五章“涅槃与尸解”中,作者讨论了达摩亡化的传说。最初的记载是说他被人下毒,可是神僧不怕毒,屡试无效。于是达摩召集门人,解说自己将要西归,当场吃下毒物坐化。当然,棺材里照例是空的。

后来的演化,则确认了服毒次数、在棺材里加一只鞋,开馆验尸的不再是达摩弟子,而是朝臣。这么累积下来,达摩的神迹更加光辉。

有意思的是加的那只鞋,显然有道教的元素。道教仙人尸解后,为了让凡人有所验证,往往会在棺材里留下一根竹杖、一只鞋什么的,然后在千里之外故意现身……又想起《夷坚乙志》卷十八的一则记载:

邵武光泽县天宁寺多寄菆,行者六七人,前后皆得痴疾,积劳悴以死。唯一独存,亦大病,自谓不免,已而平安,始告人曰:“每为女子诱入密室中,幽牕邃合,床褥明丽,缔夫妇之好。凡所著衣履,皆其手制,如是往来,且一年久。一日土地神出现,呼女子责曰:‘合寺行者皆为汝辈所杀,岂不留一人给伽蓝扫洒事?自今无得复呼之。’女拜而谢罪,流涕告辞,自此遂绝。”始能饮食,渐以复常,念向来所游处,历历可想,乃邑内民家女菆房,白其父母发视,盖既死十年,颜色肌体皆如生。傍有一僧鞋,已就,两手又抱只履,运针未歇,枕畔乌纱巾存焉。父母泣而改殡。

女鬼杀了那么多僧人,当然是为了自己能够复生,可是为什么在棺材里做鞋子,莫非鞋子是复生的催化剂吗?

作者在其余几章也是如此,在文献辨析基础上,运用宗教学、叙事学理论,将达摩形象在后世的演化及其与道教、民间宗教的勾连揭示出来。

有点可惜的是,本书的开本太小,翻读起来颇为吃力。且文中图片太少,图片精度亦有些欠缺。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