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股票你敢买吗?老总竟不能保证财报真实性

李小兵/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2019-05-09 21:19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当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拿了300万元的审计费,却收到了一份标注着公司财务总监、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签署有“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告时,这家会所的心理阴影面积该有多大啊!

不幸买了这些公司的投资者心说:那我的心理阴影面积呢?

据记者查阅,在2018年年报中,有38家上市公司的年报被“看门人”会计师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有4份年报被公司“内部人”表示“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这一数字占自2015年*ST博元拿出A股史上第一份全体董事、监事、高管“不保真财报”以来的约36%。

A股史上部份内部人士无法保证财报真实性公司一览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不保真财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上述这些公司中,2015年5月5日被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董监高表示“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的*ST博元,已经于2016年5月13日摘牌。

2018年半年报被公司董监高和会计负责人“不保真”的*ST长生,已于2018年12月11日收到深交所强制退市事先告知书,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疫苗,成为A股史上第一家因重大违法行为被强制退市的公司。

2019年4月30日,*ST华泽发布《关于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18年年度报告及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这家股票自 2018年7月13日起暂停上市的公司,继续向深渊滑行。

可见,由“内部人”揭开的公司经营重疾的“杀伤力”有多大。

在这类案例中,一般都会出现具有重大广泛影响的事件。

如*ST康得,称自己在银行的网银余额有122亿元,但银行回函称余额为零。

又如*ST赫美,连审计的会计师都无奈地称“由于控股股东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失效”,令审计人员无法预计对外担保事项对赫美集团财务报表列报的影响;无法确认控股股东以赫美集团名义对外借款的完整性;无法就相关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也无法对上述应收款项的可回收性实施替代审计程序等等,公司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从原因来看,公司“内部人”表示“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的情况出现有多种原因。

比如,中兴通讯称,在BIS激活拒绝令之前,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基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原则编制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在BIS激活拒绝令之后,该事项会影响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公司目前无法准确、全面评估对本报告的影响,故本报告是基于拒绝令对公司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没有产生影响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编制。

因此,中兴通讯提醒:无法保证一季报的真实性,不要基于报告进行任何的投资决策、经济活动及其他行为。

此外,重组风险也会让财报“不保真”。

如闻泰科技独董薛爽指出,闻泰科技2016年底重组后,新、老大股东就相关资产、文件档案等进行交接的过程不够顺利,上市公司对地产板块子公司的控制能力不强,内部控制存在隐患,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在取得部分交易合同,查阅财务单据和银行账户往来等相关支撑材料过程中存在明显障碍。

又如*ST东凌案,2014年*ST东凌通过重组、耗资36.9亿元将中农国际收入囊中。不幸的是,重组完成后便遭遇钾肥熊市,令交易双方从此陷入混战,后来升级为诉讼,于是在2017年三季报披露时,中农国际“未予配合”。

因此,对于这样的公司,投资者当仔细研究,多方考证,认真甄别,以避开“惊雷”。

(原题为《这些股票你敢买吗?老总竟不能保证财报真实性》)

    责任编辑:蔡军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