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交响音乐里,“九色鹿”的传说活了过来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9-05-27 12:0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九色鹿”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它曾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做成动画片,成为“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在谭盾的作曲下,这个传说又以交响音乐的形式复活,把东方故事用世界语言说给了更多人听。

5月26日晚,在指挥家雅尼克·涅杰-瑟贡带队下,费城交响乐团第七次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唱家雷佳、钢琴家张昊辰同台助阵“费城之声”。

雷佳演唱现场。郭新洋 图

当晚,谭盾为女高音和交响乐团而作,由雷佳演绎的《九色鹿的故事》,将不少观众带回到童年回忆中。

《九色鹿的故事》改编自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鹿王本生图》,讲述了九色鹿舍身救落水者却被无情出卖的故事,塑造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和见利忘义的落水者两个主要形象。

这首作品采用声乐协奏曲的体裁类型,充分挖掘了女高音声音塑造的潜能。结合当代音乐创作理念,以及中国声乐四种技巧和唱法——民族、说唱、戏曲、美声,谭盾和雷佳试图用多种唱法塑造多样化的声音造型,把这部作品打造成民族性、国际性兼具的民族声乐地图。

谭盾和雷佳相识多年,和敦煌也很有缘分。近年来,为了将敦煌壁画上的故事转成音符,谭盾连续15次出入敦煌莫高窟,而雷佳第一次挑战作曲的作品就是《敦煌谣》。另外,谭盾和雷佳都是湖南人,在练习过程中,两人甚至尝试过用湖南话演唱,最终在说唱部分里融入了花鼓戏的表演技巧,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对《九色鹿》的期待不仅仅停留在其音乐性上,更希望观众听到这部作品时,能身临其境,感受到古老敦煌的文化风情,感受到镌刻在壁画里的东方智慧。”

雷佳说,在声音造型的塑造上,她和谭盾交流了很多次,进行了很多新鲜有趣的尝试,整个过程挑战与快乐并存,而多样化的声音造型就如同不同的色彩,有明有暗,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浪漫色彩的画作。

谭盾和雷佳排练。高尚 图

值得一提的是,《九色鹿的故事》中的所有角色,包括九色鹿、落水者、国王、旁白等,都由雷佳一人演绎,颇具独幕歌剧的特征。这些角色之间的灵活转换充满戏剧性,声音形象都各有特点,音域更是跨了将近三个八度,对歌唱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谭盾为每个角色都赋予了非常鲜活的音乐形象,比如九色鹿和鹿妹妹森林中漫步,既有飘渺的神秘色彩的强弱长音对比,又有三拍子的像小鹿奔跑的跳跃。救落水人,还有国王与军队的部分,乐团会参与进来,不仅演奏,还担任群演,与演唱形成多声部交叉对话,非常生动。我只要抓住音乐性,将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就会自然带出不同的音色,塑造出不一样感觉的角色声音形象。”

另外,这首作品是以声乐协奏曲的形式展现,这在国内舞台上并不多见,原因在于这种演出形式对独唱演员的技术要求极高。

雷佳解释,人们熟知的协奏曲大部分是器乐作品,在声乐协奏曲中,是用“人声”替代“乐器”,使人声和乐队有机结合起来。挑战随之而来,首先是独唱演员要引领几十个人的大乐队,对独唱演员的声乐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要的是,独唱演员作为乐队中的一件“乐器”,在有自己的表达之外,和乐队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很考验两者之间的默契度和专业度。

为了提前和乐队沟通磨合,培养协调感,雷佳和谭盾专程去了费城彩排,虽然时间紧,但整个过程是友好、轻松、愉快的。

雷佳记得,作品中有一些需要乐手用中文配合的地方,他们表达得既准确又专业,指挥雅尼克幽默随和,也能非常精准地说出作品里的中文拼音,让她惊讶不已。排练结束后,好些乐手特意跑来向雷佳“表白”,表示很喜欢她的声音和演唱,“排练过程中能感受到大家对作品的认可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雷佳说。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